老孔爷爷阅读答案

老人 0 71

老孔爷爷阅读答案,第1张

老孔爷爷阅读答案
导读:1·文章第八段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老孔爷爷的身世背景,为人善良,忠厚老实。丰富了文章的内容。2·结尾我明白了老人的孤独的原因:他把饺子和木偶分给孩子,留给孩子念想,来解除内心的孤独。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

1·文章第八段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老孔爷爷的身世背景,为人善良,忠厚老实。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结尾我明白了老人的孤独的原因:他把饺子和木偶分给孩子,留给孩子念想,来解除内心的孤独。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中秋节即将来临,孩子对月饼的了解已有不少,月饼的样子、月饼的大小、月饼上的花纹等,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的对中秋节这个节日的了解以及正确掌握捏泥的技能,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扁扁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纹,了解花纹在月饼上的分布。

 2、在搓圆和压扁的基础上制作月饼,了解花纹的分布,学习用辅助材料在月饼上印花纹。

 3、对泥工活动有兴趣,有表现简单物体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积木。

 2、积木、月饼实物。

 3、拍摄一段做月饼印花的视频或。

 活动过程:

 1、谈话:好吃的月饼。知道月饼是圆圆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纹和字等图案。

 师:你吃过月饼吗月饼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出示月饼,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样子。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花纹有什么意思呢

 2、观看ppt,了解花纹在月饼上的分布,知道边缘、中心都有花纹。观看、讨论,重点欣赏花纹在月饼的什么位置。

 3、讨论:怎么做月饼了解制作月ing的方法和过程,巩固搓圆和压扁的技能。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橡皮泥和花片积木,我们怎么用橡皮泥做月饼呢你想怎么做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制作月饼的想法。

 4、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方法,观看制作月饼的视频或。

 师:我们先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团圆,再压扁,最后用花片积木在月饼中间或边上印花。

 5、幼儿动手制作月饼,师巡回指导,终点指导团圆和印花。

 6、展示作品,评价、分享月饼。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

 2、引导幼儿耐心细致,一步一步的完成涂色。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我们已对月饼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让幼儿尝了月饼。

 2、各种形状月饼的。

 2、已画好了的月饼的模样。

 3、蜡笔、桌垫。

 活动过程:

 一、了解月饼的形状和口味。

 1、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过月饼吗?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形状吗?什么味道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

 2、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

 3、师:我们都吃过这么多的月饼,那现在就把这些月饼画出来好吗?

 二、操作示范与指导。

 1、出示已画有月饼外轮廓的画纸,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上有什么啊?看看这个月饼有什么不一样?(上面什么都没有,就只有月饼的模样,没有颜色呢?)教师:没有什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根据口味选择油画棒涂色:红色的是草莓味、**的是柠檬味、橙色的是橘子味。)

 2、师示范涂色,幼儿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

 师:小朋友请看,老师手上的月饼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味道的月饼?

 ①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②学习涂色:在涂色时要顺着一个方向,一笔一笔的涂,不能涂到外面。用力的涂满整个月饼。

 三、香香的月饼送给你。

 1、展示幼儿作品,表扬涂得好的幼儿。

 2、幼儿把香香的月饼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四、活动结束。

 把孩子们涂好颜色的月饼画,拍下照片,供幼儿们一起欣赏。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外观和味道。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和味道。

 2、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月饼的特征。

 三、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幼儿自带,品种不一)。

 2、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盘子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提问: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1)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2)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幼儿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引导幼儿了解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食品。)

 (四)、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提问: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五、活动延伸:

 可通过家校通提醒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外观、品尝月饼的味道、比较月饼的内馅儿,让幼儿知道不同的月饼,它们的外观、味道和馅儿是不一样的。在中秋节晚上可以跟孩子讲一讲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2、大带小,尝试用搓、揉、团、压的方法制作出月饼,掌握收口揉圆的方法和印花按压的力度。

 3、通过“大带小”活动,体验长大了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及一起制作、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前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请家长带领幼儿去超市,了解月饼的种类、制作材料及包装等。

 2、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饼、赏月等中秋节课件。

 3、油面、馅料、月饼模具、帽子、围裙,桌布等。

 4、洗净双手,做好桌面、器具的消毒工作。

 5、背景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1.大班小朋友分组向对口班级中小班弟弟妹妹们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古老的民间习俗。播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饼、赏月的中秋课件。

 教师小结: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说说自己见过的月饼。

 教师出示课件,从形状、图案,馅儿、包装等方面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制作步骤,大带小一起制作月饼。

 1、一起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后个别发言。

 2、教师现场演示:先取适量的油面团,在手中搓圆,然后压平,包上少量的馅,慢慢用手把饼皮向上推,收口揉圆。将模具上均匀沾一层薄薄的面粉,防粘,放入粘了面粉的饼团,用模具轻轻一压,再慢慢推出饼团,要保持月饼表面光滑。

 3、提出制作要求:大带小一起用搓、揉、团、压的方法做出月饼,大班小朋友要帮助鼓励小班小朋友,要有耐心,失败了可以重新做。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结伴选择馅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

 三、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大带小一起介绍一下制作的月饼是什么形状、图案、馅料。大班小朋友说一下制作过程中是怎样帮助小弟弟小妹妹的?

 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伙房用烤箱烤熟,让孩子们一起品尝分享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并合影留念。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2、喜欢参与泥工活动,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规。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月饼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稍大的圆形瓶盖若干。

 收集各种月饼盒。

 活动过程:

 一、月饼店开张。

 1、中秋节快到了,我们来开一间月饼店,开月饼店需要很多月饼。我们一起来制作月饼吧!

 2、出示“月饼”礼盒,师幼一同观察月饼。

 3、中秋节,月亮圆圆,月饼也是圆圆的,上面会有一些美丽的花纹,有的还有漂亮的图案。

 二、做月饼。

 1、介绍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2、引导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把橡皮泥变圆。

 3、个别幼儿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团泥,按压等方法。

 4、允许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月饼:用用手掌压或用工具压,然后用圆形瓶盖扣在泥饼上,按压成圆形;把泥直接填充到圆形瓶盖或者模具里并用手指按压,然后用手指在圆形泥饼上压出各种花纹。

 5、个别指导,鼓励不愿动手的幼儿大胆尝试,指导幼儿想办法把月饼尽量做得圆一些。

 三、包装月饼。

 1、幼儿把制作的“月饼”装到月饼盒里,一同感受成功的快乐。

 2、有了这么多的月饼,我们的月饼店可以开张喽!

 3、整理工具和桌面。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传统食品。

 2欣赏月饼盒,了解中秋节习俗。

 3体会分享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完整的月饼。

 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形状、颜色和图案的月饼盒,了解月饼盒上的图案所表示的意义。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介绍自己带来的月饼盒的形状、颜色及画面内容。

 2.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盒,欣赏月饼盒上的图案。

 二、观察、品尝月饼。初步感受多样的月饼。

 1教师出示各种月饼,引导幼儿观察月饼表面的花纹。

 2引导幼儿观察小月饼不同的月饼馅。

 三、等分月饼,并感受分享的快乐

 1幼儿将完整的月饼切成2等分或4等分,初步感受等份的数学概念。

 2幼儿以自助的形式品尝等分后的月饼。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口味不同的月饼,感受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月饼。

 5、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百科: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9

 背景

 做月饼这件事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烹饪手工,可以让幼儿加深对月饼,对中秋节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的了解,正适合刚刚上学的小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目标

 指导幼儿用将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做月饼,体验面团柔软可变的特性,培养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

 准备

 食品月饼,面团,垫板,小盒盖,玩具娃娃等。

 过程

 1、谈论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2、做月饼

 教师提议:中秋节到了,请小朋友给娃娃家的娃娃们做一些月饼。

 (1)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面团,请小朋友想想并试一试,怎样把面团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教师向幼儿介绍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盖、小圆盒等,引导幼儿试一试,将面团放进去压平,再将面团倒出来,看看像不像月饼。

 (2)交流经验。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帮助讲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团放在两手中团圆,再将其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或将面团圆装进小圆盒子压平,倒出,然后拿小瓶盖或小玩具在上面压上图案,月饼就做好了。

 (3)再次实践。请幼儿尝试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饼。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请他们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则给予具体地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3、给娃娃送月饼

 请小朋友将自己做的月饼送给娃娃家的娃娃,并说:“小娃娃,请吃我做的月饼。”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成功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做月饼教案,做月饼这件事可以让幼儿更加了解中秋节这个节日,知道中秋节的基本习俗,让小朋友们感受中秋节的气氛,也可以锻炼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月饼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学习用团、压等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歌曲磁带《爷爷为打月饼》

 2、实物月饼。

 3、幼儿操作材料橡皮泥、小刀等。

 4、教师自制“烤箱”

 活动流程

 一、谈话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中秋节。你和你的家人是怎样过节的?那你见过什么形状的月饼?你吃过什么馅的?

 二、出示月饼,请幼儿观察

 1、月饼是什么形状的?掰开月饼,让幼儿观察月饼是什么馅的?那你想象一下月饼是怎么制作的?谁想来示范一下?

 2、请个别幼儿动手操作。

 三、教师演示制作月饼。

 圆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印花

 正方形:先团—压扁—放馅—团圆—用刀切下四条边—印花

 四、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自己动手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音乐《爷爷为打月饼》)

 五、展示幼儿作品,讲评作品。

 六、活动结束:把幼儿制作的月饼放进烤箱。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通用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1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月饼。

 5、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百科:月饼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指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让他们感受的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浓浓的节日气氛!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3

 教学 内容:

 中班综合活动《月饼圆圆》

 教学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使用的中国传统食品。

 2尝试在油泥上用压、刻、缠绕、团的方法制作月饼。

 3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参与节日游戏。

 教学准备:

 1PPT。

 2各色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尝试在橡皮泥上用压、刻、缠绕、团的方法制作月饼。

 教学方法与手段:欣赏法、练习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法等。

 教学反思:今天我很是开心,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强制性的左右他们的想法,这样更能促进儿童的身心的全面发展,增添学习的兴趣,激发创作的欲望,享受其中的乐趣。不足之处是我应该给孩子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让孩子信手涂鸦、制作,无意中会充实孩子的学习经验,让孩子们拥有一个从容自信的心态促进他们良好的发展。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4

 活动目标:

 1、欣赏漂亮的月饼盒,体验中秋节的快乐

 2、玩月饼盒,有发现探索的欲望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月饼盒

 活动过程:

 1、展示月饼盒

 (1)请幼儿说一说,我的月饼盒是怎么样的是哪儿来的

 (2)说一说我的月饼盒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2、讲述月饼盒

 (1)我的月饼盒象什么

 (2)我要让我的月饼盒变成什么样的

 (3)我和谁一起玩月饼盒,我和谁的月饼盒做朋友变成了什么

 3、玩月饼盒引导幼儿用各种各样月饼盒进行搭建,玩月饼盒节日的由来(大班)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在家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

 2、教师收集的有关中秋节的电子及网络资料。

 活动过程:

 1、中秋节的由来请幼儿讨论中秋节的习俗。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来历。

 2、结合录音磁带讲述请幼儿观看进行讲述。

 3、活动结束,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幼儿学会了分享,提高了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5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同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形状、不同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起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知道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小结与反思: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6

 活动目标

 1、品尝月饼,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2知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全家人团圆的好日子。

 3初步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了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2月饼及切月饼的塑料小刀

 3音乐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跟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1教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

 这一天人们一般怎样庆祝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国过中秋的习俗。

 二、观察并了解月饼。

 1请幼儿将各自的月饼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月饼是什么形状的闻一闻,月饼是什么味道

 2幼儿自由交流并讨论:

 你吃过的月饼是什么味道月饼馅里都放些什么

 3课件-月饼的制作方法

 让幼儿观看月饼是怎样制作的。

 三、分享月饼。

 1请每组推选四名幼儿尝试将月饼分成四等分或二等分。

 2教师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不同口味的月饼,学习与同伴分享食物。

 活动延伸

 建议家长在中秋节的晚上带孩子赏月、吃月饼,让孩子体验与家人团圆的温馨与快乐。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7

 活动目标:

 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尝试在面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达月饼的花纹、图案。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面粉、月饼模具、帽子,桌布 口罩 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敬老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饼,说月饼

 说说月饼的不同 形状不同-- 一般多见是圆形,还有方形,心形等等 花纹不同-- 月饼上都有花纹,有的是图案,有的还有文字 馅儿不同-- 豆沙、玫瑰、鲜肉 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 冰激凌、冰皮、广式、苏式

 三、做月饼

 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饼

 老师示范:先取适量的面团,在手中搓圆。用模具轻轻一压,保持月饼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饼上刻上花纹。

 四、自由结伴选择材料制作

 观察幼儿制作情况,适时、适宜给予提示、示范等帮助。(播放音乐)

 五、介绍、展示自制的月饼。

 六、活动延伸:

 把做好的月饼拿到食堂蒸熟,让孩子们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

 教学反思:

 参与是一种快乐,创造是一种享受,合作是一种幸福。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创造力,同时也进一步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亲子感情,有效促进了家园联系。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8

 活动一:月饼真好吃

 活动目的: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吃的食物,看一看、品一品,知道有各种不同的月饼。

 2、运用完整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描述出来。

 3、体会同小伙伴分享越变得乐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幼儿每人一块)

 2、苏轼、广式月饼,水果刀

 活动过程:

 1、观察月饼,并相互讨论

 老师:小朋友们瞧一瞧盘子里都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呀?闻一闻,感觉如何?

 2、观察月饼馅,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的

 老师:请大家看一看月饼里是什么?小朋友们有没有吃过这种口味的月饼?说一说是什么味道的?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吃过见过的月饼。

 老师:小朋友们还吃过、见过其它什么口味的月饼?

 4、尝一尝

 幼儿品尝月饼,体会分享的乐趣。并且知道月饼是中秋节吃的食物。

 活动二: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目的:

 1、听歌曲,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2、运用动作和声音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2、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听歌,初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老师:小朋友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样的感觉呀?

 2、重复听一遍,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这首歌说的是什么?

 3、一边听歌一边观看情景表演,进一步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让幼儿感受爷爷对小宝贝的爱。

 4、运用动作和声音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三:动手做月饼

 活动目的:

 1、学习用团、压的动作制作月饼。

 2、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体会成功的快感。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娃娃、盘子

 2、游戏货架

 活动过程: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老师:大家都见过月饼了,请小朋友讲一讲月饼是什么样的?是如何做出来的?

 3、教师做示范只做月饼,幼儿仔细观察,掌握材料使用方法及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使用方法。

 (2)仔细观看老师做示范,掌握整个制作过程。

 4、动手制作月饼

 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幼儿用团、压等方式只做月饼,并提醒幼儿不要用力压。

 5、欣赏月饼

 请幼儿把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送到游戏货架上。

幼儿园中秋节做月饼教案9

 设计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幼儿一般对民族风情这类的社会知识很难理解,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特殊需求设计合适的教案通过游戏、语言等方式让幼儿接受知识,同时月饼是中秋节必吃的事物,幼儿也很喜欢吃,而此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他们非常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月饼,小班的小朋友很喜欢动手制作所以我将中国民俗和手工联系在一起,既能让孩子了解中国民俗节日也能满足他们动手制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统,和习俗

 2、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2、能够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的想法。

 3、体验和同伴一起品尝月饼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课件,中秋节来历,习俗,传统的若干张,月饼若干张,嫦娥奔月的故事视频。

 经验准备: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且知道月饼有多种味道。

 重点: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有不同的口味。

 难点:会用各种材料装饰“月饼”,尝试用撕、粘、团等方式制作月饼。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创设小猫准备开一家月饼店的情境,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认识她吧。

 (大家好,我是小猫咪咪,很高兴到小2班来做客。)

 师:你们猜猜咪咪来我们班干什么的我们听一听咪咪是怎么说的

 (快到中秋节啦,小朋友们想知道中秋节是什么吗,现在就由我来告诉你们吧,(播放中秋节的故事,习俗,传说的视频,或,边放,老师边说)播完后,(小猫咪:我开了一家月饼店,最近新推出了几种月饼,想请你们尝一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试吃月饼吗)

 师:你们愿意帮助咪咪吃他做的新月饼吗

 今天呀,咪咪把月饼带到了我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实物月饼,师幼一同观察月饼外观,并请个别幼儿品尝月饼。

 师:这些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看上去像什么

 师总结:原来啊,月饼是圆圆的。

 三、尝一尝,说一说。

 师:嗯,好香啊,谁愿意来尝一尝,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味道的。

 师:宝贝,你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啊

 四、仔细观察月饼,知道月饼有各种口味。

 师:哎呀,你的月饼里有什么呀,请你仔细观察月饼,告诉我你在月饼里面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中秋节大家都吃圆圆的月饼,月饼有五仁的、肉松的、水果味的,特别好吃。

 师:小朋友们,咪咪做的月饼怎么样我们一起谢谢咪咪请我们吃月饼。(谢谢你们,小2班的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做这些好吃的月饼呢

 师:宝贝们,你们想不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做月饼呢

 现在,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热热身,再做月饼吧(播放中秋节儿歌)

 五、播放游戏音乐

 家长与幼儿一起玩游戏

 六、游戏过后,做手工

 老师:好了,小朋友们。游戏玩完啦,现在我们正式来做月饼啦。接下来有请我们的爸爸妈妈妈来和宝贝们一起做月饼吧。

 活动延伸:

 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做月饼。

故事一

苏武牧羊的故事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

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

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

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

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故事二

据《晋书·张翰传》记载:苏州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苑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忘,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来被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故事三

季羡林老先生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时常会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的情景和故国的朋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

下边是他写的思念故乡的文章:

这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因为有远在他乡的亲人,它演变成一个思念的季节,托明月寄相思一片,抒发对对方的思念,思君如明月,日日减清辉,被月圆牵起思念之线延绵不绝。

如何表达出思念之情,情人节有卡片,圣诞节有卡片,春节有卡片,我常常想为什么中秋节没有,无法互相寄赠给自己牵念的人呢?即使有,我这张卡片怎么寄出?

在月圆的时候,我的想念如同沙滩里潮汐,一波一波涌向你,你是否收到?我的爷爷,这张寄往天堂的卡片,你是否收到?

年幼的时候,扎着两个小辫的我,中秋之夜托着腮帮子,注视着天空一轮满月,已开始咽口水,心中思忖着今晚爷爷给我吃月饼。

你走过来,爱抚着摸着我的头,问我,月亮像什么?我脱口而出,像月饼。你笑起来,你这只小馋猫,然后你就像变魔法似的,拿出一块月饼,看我大快朵颐,笑咪咪道:“慢点,慢点,别噎道,爷爷还有。”“爷爷,你吃。”我将月饼高高举边,你总说:蕾蕾,乖,爷爷吃过了。

“月亮上有什么?”望着我晶亮的眼睛,你的故事囊就会打开,什么嫦娥,什么吴刚,你幽默语调,逗得我咯咯笑,而你最爱我的笑脸,也跟着笑。和着清风明月,我们欢快的笑声回荡中秋夜。

其实,在物质匝乏的那个时代,月饼基本属于奢侈类,爷爷根本就不可能吃过,你一块块省下来,给他心爱的孙女,偶尔残渣块块,你会咽在嘴里,眼角迷成一缝,这已是你的享受中秋之饼的方式。

渐渐我进入青涩年代,叛逆的性子,时时对你出言不逊,到你家,你总爱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而我总不耐烦于你的“老生常谈”。看见你,总是避让三舍,躲着你。你的关怀被我认为是一种负担。

又逢中秋,你又如献宝似的拿出月饼,我冷冷看了一眼,“五仁的,谁知?”我一把就月饼推过去,就扬身而去,不愿与你多谈一句。你的脸色暗淡,长叹了一口气。

私底下,你对奶奶说:现在孩子,尽爱吃些花巧的,什么牛肉的,蛋黄的,华而不实。我听见,心想爷爷真是老古板,这年代,谁爱吃五仁的。

当我踏上工作岗位,轮到我给你送月饼,你常常满面笑容地收下来,但你从来不吃,或又让我捡走我喜爱吃的,余下你才慢慢品味。但你打开包装,总皱着眉头,说现在月饼怎么包装越来越豪华,月饼味道却越来越差。你总吃不到你钟爱的五仁,似从这世间消失。我爱笑你,忧国成民的脾气又上来了。你也一笑置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举手之劳》,作者为王晓林,这是一篇小学叙事作文。

 我们村里有个老爷爷,他的眼睛看不见,平时走路都拄着拐棍。这位老爷爷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经常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平时,经常帮助邻里拎拎东西,如果有人手里有许多物品多的不好拿时,他都会主动上前帮忙拎点儿。别人劝他,他总是说,村子里熟,不碍事。上街的时候也从不忘问下邻里有什么需要他顺便托带回来的。老爷爷还经常坐在村子的大树下,给小朋友讲故事。我村的小朋友可喜欢听这位老爷爷讲故事了,玉兔呀,嫦娥呀,狐仙呀,听的不亦乐乎,有时候听完故事还能得到“小白兔”奶糖,小朋友可高兴啦。老爷爷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能够帮助别人,挺开心。”

 这位老爷爷也一直受到村民们的爱戴。老爷爷眼睛看不见,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物。只要老爷爷走过来,所有人都会习惯性地看一下老爷爷前面的路,看看有没有障碍物。发现了就会主动地跑过去提醒一下,让老爷爷不会有危险。平时,村民们也尽量不把物品堆在村里的小路,能搬的尽量搬走,不能搬的也会挪到边上。有时候实在没办法,也会事先告诉老爷爷。

 村民们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却会让老爷爷更有安全感。”

 有的时候,也有人会搞一些善意的“恶作剧”,跟老爷爷开玩笑。比如:当老爷爷走过来的时候,有人就会故意站到他面前,这样老爷爷就会不小心用拐棍打到他。那个人就说:“你打到我了。”然后就开心的`笑起来。这些善意的恶作剧,拉近了老爷爷与村民的距离,让老爷爷不再孤单。

 举手之劳,这个词很熟悉,但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如果,每个人都愿意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量帮助的人,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和谐;如果,每个人都愿意给予他人关爱,那么世界将充满爱。举手之劳只是小事,却需要一颗关爱他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