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下面是一些流传比较广的儿歌(看参考资料地址里可以看FLASH):找朋友找找找,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喝了
下面是一些流传比较广的儿歌(看参考资料地址里可以看FLASH):
找朋友
找找找,找朋友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握握手 你是我的好朋友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喝了,到处找水喝
看到一个瓶子,里面装有水
但是瓶里的水不呀不够高
瓶口又是太小,乌鸦喝不着。。。
那只乌鸦动动脑衔来小石子
一颗颗的把它往瓶子里装
只见瓶里的水慢慢往上升
升到瓶口的时候乌鸦就喝着了!
尝葡萄
维族小姑娘辫儿长呀,几岁和几根正相当,你要问新疆有多好。。。请你把葡萄尝一尝。。。
鸭和鹅
一只鸭,一只鹅,
哦哦哦。。。咯咯咯。。。
你拍翅膀,我摇头,
好象弟弟和哥哥。
吹草哨
哔哩哩,哔哩哩,哨音象银铃,多好听,多好听。。。
巧巧手
巧巧手,巧巧手,长着十个手指头。你帮我来,我帮你。好象十个好朋友。
上学歌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我不开,
妈妈不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就开就开,我就开,
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伞花花
小乖乖,你猜猜,什么花雨里开,小乖乖,看窗外,伞花花雨里开
小海螺
小海螺呀,小海螺。。。
小红花
花园里,篱笆下,我种下一朵小红花
春天的太阳当头照,春天的小雨沙沙下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红花张嘴笑哈哈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回答者:roy196 - 试用期 一级 5-9 21:25
摇 摇 船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笑,
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吃完饼儿还有糕。
拉 大 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小 白 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小 老 鼠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哭着叫着喊妈妈,
叽哩咕噜滚下来。
真 稀 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蚂蚁踩死大公鸡,
爸爸睡在摇篮里,
宝宝唱着摇篮曲。
张 打 铁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打毛铁。
推磨摇磨
推磨,摇磨,
推豆子,磨豆腐,
么闰儿要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又煮不熟,
抱着罐罐哭。
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
坐门墩儿,
哭哭啼啼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什么?
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哪 边 高
哪边高?这边高。
哪边矮?这边矮。
一锅豆腐做成十二块。
嫩豆花,好的菜,
今天做来明天卖。
排 排 坐
排排坐,吃果果,
幼儿园里朋友多。
你一个,我一个,
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
新 年 到
新年到,放鞭炮,
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
包饺子,蒸甜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爷爷乐得胡子翘。
五 指 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见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只篮子手中提。
七种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古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我有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回答者:刘苏闽 - 初入江湖 三级 5-10 19:15
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一首长沙童谣:
月亮粑粑, 肚里坐个嗲嗲,
爹爹出来买菜, 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 绣扎糍粑,
糍粑跌得井里, 变扎蛤蟆, 蛤蟆伸脚,
变扎喜鹊, 喜鹊上树, 变扎斑鸠,
斑鸠咕咕咕, 和尚呷豆腐, 豆腐一匍渣,
和尚呷粑粑, 粑粑一匍壳, 和尚呷菱角,
菱角溜溜尖, 和尚望哒天, 天上四扎字,
和尚犯哒事, 事又犯得恶, 抓哒和尚剁脑壳
注:
肚里:里面,读dou,第四声
嗲嗲:爷爷; 读dia第一声
扎:个,比如变扎(个)喜鹊;,
呷:吃,比如和尚呷(吃)粑粑;
初二满街走。
拍 拍 拍脚盘
盘 盘 盘三盘
金个当银个当
把你的大脚小脚盘一双
大头 大头
下雨不愁
人家有伞
俺有大头
花喜鹊 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黑妮 拾棉花
一拾拾了个大甜瓜
大甜瓜 给俺娘
俺娘给买个花衣裳
童谣,为孩子们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据认为,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全国各地都有不一样的童谣 特别是各地方言的童谣各有千秋 有些同一个方言 童谣一般还对孩子有很大的教育用处 童谣也有很夸张的比喻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很有帮助 童谣充满了童趣 同一个方言也会有不一样的版本 比如客家方言的童谣《月光光》就有下面那么多的版本 当然下面要用客家方言来说才顺口 月光光1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照田崁,田崁乌,照鹉鹉,鸪鸪鸟,叫一声,老鼠鬼,挖油盎,挖啊出, 遇到先生还过得,遇到伯公打屁股 月光光2 月光光,好种姜,姜必目,好种竹,竹开花,好种瓜,瓜茫大,孙仔摘来卖,卖到三点钱, 学打棉,棉线断,学打砖,砖对截,学打铁,铁生鏀,学持猪, 猪会走,学杀狗,狗会咬,学杀鸟,鸟会飞,飞到奈,飞到榕树下,捡到一粒烂冬瓜,拿转去,泻到满厅下。 月光光3 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央,虾公毛蟹拜龙王, 龙王脚下一蕊花,拿分阿妹转妹家,转到妹家笑哈哈" 月光光4 月光光,夜夜光,船来等,轿来扛,扛到李屋场,点火看新娘,新娘十分亲,扛去下汤坑,汤坑三铺路, 猪肉煮豆腐,豆腐密密溶,阿妹拿竹桶,竹桶无米装,阿妹出外乡,外乡有么人,有母舅, 大舅打个大灯笼,细舅打个洋灯心,上间点火下间光,照见新娘盘嫁妆, 大个盘来十八笼,细个盘来十八箱,茫开笼,先开箱,衣裳有花又有黄,畅到哈哈笑,就来着衣裳, 拿出这件嫌过短,拿出该件又式长,几箱衣裳无件好,紧想紧真紧心伤 月光光5 月光光,照地堂,年三十,摘槟乡,槟榔香,摘子姜,子姜辣,喉难舌, 舌绽花买苦瓜,苦瓜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 马鞭长,起屋梁,屋梁高,买张刀,刀切菜,买箩盖,箩盖圆,买只船,船无底,浸死两个番鬼,一个浮起来,一个沉到底 月光光6 月光光,树头背,鹅挑水,鸭洗菜,鸡公垄谷狗踏堆,狐狸烧火羊炒菜猫公走去拿鲁箕,老鼠偷实焜到嘴 7广西的[原创]《月光光》陆川版本! 月光光,照地方;龙眼子,荔枝秧;祠堂屋背种韭菜;韭菜叶包槟榔; 韭菜梗杠(抬)新娘;杠打哪去?杠打观音门口过;观音出来嫁妆; 大娘十八笼;细娘十八箱;银打锁匙开花笼;金打锁匙开花箱;银担湿担到袅(软);金担湿担到断。 8、月亮光光,照东方;龙眼子,荔枝秧;屋背藜,种韭菜; 韭菜叶包槟榔;韭菜梗杠(抬)新娘;杠打观音门口过;观音出来嫁妆; 得十箱笼八箱担;银打锁匙开花笼;金打锁匙开花箱;银担湿担到袅(软);金担湿担到断。 9月光光,照四方,四方牙,好种茶,茶打花,好种瓜,瓜唔黄,跌落塘, 塘中心,有枚针,针有眼,蔸张凳,凳又矮,桌又高,递张刀,刀有品, 砍死狗,狗有牙,咬死蛇,蛇有尾,咬死李阿四 10月光光,星亮亮,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茫打花,喊崖摘苦瓜, 苦瓜茫打籽,喊崖捉蛙子, 蛙子钻入洞,喊我捉虾公, 虾公白雪雪,喊我学打铁, 打铁没铁锤,喊崖~~~~~~~ 11客家孩子月光光 童谣除了有月光光,世上只有妈妈好也是童谣。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投进了妈妈的怀抱 幸福享不了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没有妈妈最苦恼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开妈妈的怀抱 幸福哪里找 童谣童趣 ——老北京的童谣 舒培华 童谣也称儿歌,是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歌谣,它以说为主,也有连说带唱的,还有一唱到底的。之所以代代流传,除了浅显生动、韵律响亮、诙谐风趣,主要是特别适合儿童的心理。婴幼时多是大人说孩子听,大一点才在玩伴之间传唱。其实孩子们对于唱词儿并不深解其意,似懂非懂,只是觉得好听好玩儿,自感愉悦而已。而我至今依旧喜欢听老北京童谣,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京味儿十足——儿化韵的念白和小调,听起来是那么有辙有韵,有滋有味。 在我的印象里,最早听到和记住的童谣,好像是那句“风来了,雨来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又似乎是“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盐又卖酱醋儿”。拿捏不准问老母,母亲却说:“我记得是那首教你认五个手指头的:‘大拇哥,二拇弟,钟鼓楼,护国寺,小妞妞,爱听戏’。”究竟是哪一首并无所谓,反正爷爷教我的那两句,倒是记得挺瓷实:“赵钱孙李,师傅偷米;周吴郑王,师娘尿床。”不用说,这肯定是背不出书来的几个顽童在挨了手板之后,一块攒出来糟改私塾先生的。 要说流传最广的,莫过于那首《小小子儿坐门墩儿》了,稍微上了点年纪的北京人,几乎没有不会的。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首童谣仍然是大人哄孩子的“主打儿歌”——“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天早晨给你梳小辫儿。”这首童谣也被叫做《好媳妇》,后来被著名音乐人申宝峰还改编为歌曲,名字叫《好媳妇来亲个嘴》,成为了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曲,深受老百姓喜爱。这首童谣何以逗得孩子发笑,按照漫画大师方成先生的解释,是“利用儿童幼稚心理和成人世界之间很大差距的矛盾,造成滑稽效果。”仅我所知,光“小小子儿”就有好几个段子,有坐井台儿的,有上庙台儿的,甚至同一首有多种版本。即兴加词儿也好,改换辙口也罢,只要孩子唱着高兴就够了。 六十多年的光阴,有如飞转的陀螺,多少往事在记忆中淡漠,可儿时的童谣至今深记不忘。假如有一个“老北京童谣排行榜”的话,那么这两首肯定榜上有名。一首是:“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吱儿的叫奶奶,奶奶拿个包子哄下来。”另一首是:“小板凳儿,四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嫌我嗑得慢,我给奶奶煮碗面;奶奶嫌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仨头。”前面这首讲的是一位可爱的老奶奶,手里拿着香喷喷的包子,才把溜到灯台上偷油吃的老鼠哄了下来。我猜想,在老奶奶的心目中,那个馋嘴的小耗子不就是怀里抱着的大孙子么。而后一首很像“我”和奶奶合演的一出滑稽戏:孩子倍儿孝顺,又是给奶奶嗑瓜子又是煮面;而奶奶呢,故意挑刺儿,为的是拿小孙孙开心。寥寥数语,却怎么琢磨怎么可乐。 如果说小小子儿系列是说给男孩子的,那么下面这三首则是唱给小闺女听的,其一:“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儿都来了,我家的闺女儿还不来,说着说着就来了,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纂儿”;其二:“二月二,接宝贝儿,走路浑身不得劲儿,搬个板凳儿我坐会儿。点个火,抽袋烟,问你婆婆住几天?多了一个月,少了二十天”;其三:“丫头丫,会看家;偷老米,换芝麻;芝麻细,油炸蜜;枣儿糕,热火烧,撑着丫头叫姥姥。”实际上,大人给孩子说童谣的时候,根本不考虑什么姑娘小子,想起什么唱什么,图的是个乐儿。 在我看来,老北京童谣中有一种属于另类的,即用孩童非常熟悉的人或物作引子,极尽夸张搞笑之能事。此类童谣八成是老太太为了哄孙子随口编出来的。我估摸说的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可乐:“金箍(勒)棒,烧热炕,爷爷打鼓奶奶唱,一唱唱到大天亮”、“铁蚕豆,大把儿抓,娶了媳妇儿忘了妈。要妈就耍叉,耍叉就分家”、“老头儿老头儿玩火球儿,烫了屁股抹香油儿;老太老太玩火筷,烫了屁股抹香菜”、“拉洋车的好买卖,大爷拉着大奶奶;大奶奶放一屁,崩出大爷二里地”、“猪八戒他妈,会耍叉;洗脚水,熬倭瓜;干窝头,一嘴儿仨;老咸菜,大把儿抓”。还有一类童谣内含讽喻,只记得两首:“十冬腊月大雪降,老两口子争热炕。老头儿要在炕头睡,老婆儿不让不让偏不让!老头儿拿起炕笤帚,老婆儿抄起擀面杖。老两口一直打到大天亮,结果谁也没捞着睡热炕”;还有“初三、十三、二十三,老两口吃饭把门儿关。苍蝇叼走了一个饭米粒,老头子穿鞋追到西山。老婆子在家掐指来算,伤财惹气费盘缠”。还记得母亲跟我说过,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物价飞涨,孩子们在抽陀螺时爱唱这么两句:“抽汉奸(即陀螺),抽汉奸,杂和面儿卖一千。”听得出,这是穷苦百姓借孩童之口发泄对现实的不满。 一边做游戏一边说唱的童谣更让我感兴趣,像两人双手对握模仿拉锯的那首:“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背着也不去,抱着也不去,叽里咕噜滚着去。”还有一首《打花巴掌》,词儿美腔也美,我格外喜欢。玩时两人对坐,交叉击掌的同时,先说后唱:“打花巴掌嗨,正月正,老太太爱看莲花灯。烧着香儿,捻着捻儿呵,茉莉茉莉花儿呵,穿枝莲呵;江西腊那个艾康尖呵……”词尾部分全是与时令相应的花名,好像是从正月唱到九月,可惜我就会第一段。附带解释两句:“莲花灯”是传统节日中元节,即阴历七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孩子们手里举着的彩灯。它是用彩纸莲花瓣组成的,故曰莲花灯,也有在荷叶中间插上半只点着的小红烛,满街跑着玩的。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年味一天浓似一天。小的时候跟所有的孩子一样,最盼的就是过年了。与此同时,一首首伴着稚嫩童音的儿歌,也随着年的到来荡漾在胡同和院落中——“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儿,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这些带着年味的童谣所折射出来的老北京风俗民情,大多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今天的孩子是体味不到了。 小院里,星光下,晚风中,母亲哄着我哼唱童谣的情景恍如昨日。稍凝思,一幅古都市井生活的风俗画便在眼前,透着那么古朴,那么悠闲,那么祥和。我想,那时的孩子没有一个不是唱着老北京的童谣走出四合院,走出胡同的。但愿今天的孩子也能拥有几首属于自己的童谣,永远留在他们温馨的记忆中。 好童谣是什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金波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近一段时间以来,他和北京市许多热心于教育的人士一道,致力于在青少年中推广新童谣。 金波认为,传唱好的童谣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很有帮助。“童谣是低年级段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对于那些认字不多,阅读有困难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一些知识,这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 童谣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往往和音乐形影不离。金波认为,童谣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纽带,它和舞蹈、绘画等很多艺术有着很深的关联,从小传唱童谣有助于孩子音乐素质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像北京市宣武区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既鼓励孩子吟唱童谣,又鼓励孩子表演童谣,画童谣中的情境,让孩子从多方面受益。谈到孩子参与童谣创作,金波认为,培养孩子的艺术创作从新童谣开始最理想,也最符合孩子的天性。创作童谣不像写小说、编故事那样让孩子难以适从。从自身实际进行创作,可以把孩子的天性调动起来。 中央教科所专门从事德育研究的刘惊铎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有利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他说,童谣往往具有评判、价值判断的功能,对好的事物进行褒奖,对坏的事物进行讽刺,好童谣的传唱有利于将价值观念融透到孩子的内心,同时它的褒贬功能有利于孩子是非辨别能力的锻炼。他认为,传唱童谣还是一种非常好的沟通方式,不单单有助于孩子情绪的宣泄,还是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成人之间进行心灵沟通的钥匙。 “童谣就像压缩饼干,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世界优秀文化的传统因子,它的文化含量和道德含量都非常高,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点。”刘惊铎说。
001、摩挲摩挲肚儿,开小铺儿,又卖油来又卖醋。
002、黄毛儿丫头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儿梨,咬一口喉儿辣的,谁让你专门儿挑大的!
003、数一数二数老张,老张的媳妇会打枪,枪对枪,杆儿对杆儿,不多不少十六点儿。
004、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熄灯做伴儿,明儿早晨起来梳小辫儿。
005、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地主,一打一跳舞。三年级的耍大刀,四年级的上子弹。五年级的一开枪,六年级的就滚蛋。
006、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不点儿,一打一瞪眼儿。三年级的吃饱了饭,四年级的饿死了算。五年级的发了火,六年级的全滚蛋。
007、一只小花狗儿,坐在大门口儿,两眼黑溜溜,想吃肉骨头。
008、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009、妞妞骑牛,牛拧,妞妞拧牛,妈妈赶马,马慢,妈妈骂马。
010、下雨了,冒泡儿了,老头戴着草帽儿了。
011、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012、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
013、吃汽水,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下了皮包往北走,看见一个人咬狗,拿起狗来砍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
014、虫儿虫儿虫儿虫儿飞,拉屎一大堆,大虫往家跑,小虫后面追。
015、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在河里蹦,我拿叉子一叉,你盖子还挺硬。
016、报告司令官,没有裤子穿,穿个小裤衩儿,露着肚脐眼儿。
017、编编编花篮儿,花篮里面有小孩儿,小孩儿的名字叫花篮儿。
018、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你不吃不吃,全让老猫给你叼走了,呕!
019、剃头打三光,不长虱子不长疮。
020、老狼老狼,拉屎靠墙,墙倒了,老狼蹶着屁股逃跑了。
021、臭豆腐臭,酱豆腐香,谁买臭豆腐多给汤。
022、这么好的天儿,下雪花儿,这么好的孩子,没有脚巴丫儿。
023、奔儿头,奔儿头,下雨不发愁,人家打雨伞,他打大奔儿头。
024、奔儿头窝窝眼儿,吃饭挑大碗儿,给他小碗儿他不要,给他大碗儿他害臊。
025、拉瞎,拉瞎,拉到河里喂王八。
026、二月二,龙抬头,金子银子满地流。
027、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着,掉眼泪儿。
028、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就是他。
029、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专打后脑勺。老虎没看见,专打大坏蛋。
030、一二三四五,山上打老虎,老虎不在家,专打大西瓜,西瓜没有籽,专打小日本儿,小日本,喝凉水儿,喝了一肚子小蚂蚁儿。
031、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032、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033、跟人学(xiáo),一嘴毛,跟人走,变花狗。
034、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035、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036、逗……逗……乞逗乞逗强强,土豆蘸白糖。
037、小巴狗,上南山,吃金豆,拉金砖。
038、你打灯,我抽烟,你放爆仗我放鞭,噼里啪啦过新年。
039、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040、买扒拉,卖扒拉,不买扒拉别扒拉,扒拉坏了算谁的。
041、剃头师傅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儿一根儿往下薅,薅得脑袋起大包,到了医院就开刀,回家发成大面包。
042、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谁要要,掉屎窖。
043、这么好的天儿呀,满天下雪花儿呀,老师要学费呀,还得等几天儿呀。
044、三岁的娃娃穿红鞋,扭扭歪歪的去上学,老师讲课他睡觉,背着书包往家跑。跑跑不了,了了不起,起起不来,来来上学,学学文化,画画图画。图图书馆,管管不着,着着火了,火火车头,头头大奔头。
045、从前有个屁,惊天动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这个屁,很不满意,全城戒严捉拿这个屁。
046、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楞挤,锻炼身体。谁放的响,谁当校长,谁放的臭,谁当教授,不响不臭,思想落后。
047、屁乃人生之气,哪有不放之理,放了轻松愉快,闻了垂头丧气。
048、半夜三更黑咕隆咚,你们家发生了辽沈战争,你妈指挥,你爸冲锋,你爷爷奋勇当先,掉进了茅坑。
049、光葫芦蛋,磨电线,磨到北京10点半。
050、臭美臭美,一个鼻子俩嘴。
051、青椒炒辣椒,土豆煮山药。你爸爸爱吃你妈不会炒。你爸一瞪眼,你妈一叉腰,你爹一烟袋,你妈一饭勺。小两口儿,就这么打呀么打起来。
052、小皮球,架脚踢,马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053、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着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
054、唐僧骑马蹬哩个蹬,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眼睛亮,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沙和尚,沙和尚敲着锣,后面跟着个老妖婆,老妖婆心最坏,骗了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放金光,转身掏出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055、老大开飞机,老二扔炸弹,幸亏老三跑得快,炸的老四稀巴烂,老五老六都来看,老七老八捡破烂,老九老十喝稀饭。
056、小辫儿刘,蒸窝头,半拉生,半拉熟,熬白菜,不搁油,吐口唾沫当香油,爸爸给他两砖头。
057、谁给我玩,打火镰儿。火镰花儿,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鸡蛋鸡蛋磕磕,里边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058、小秃子儿,上庙台儿,载了个秃跟斗,捡了个秃小钱儿,买了个秃饽饽,招来个秃子伴儿,秃子吃,秃子看,秃子打架秃子劝,秃子去告状,一告告到秃衙门,秃衙门,秃板凳,单打秃子的屁股蛋儿。
059、一个小人儿,不大点儿,身穿蓝布杉儿,骑着小红马儿,手拿火柴杆,单扎你的小鼻子眼儿。
060、小板凳儿你别歪,让我奶奶坐下来,我替奶奶捶捶背,奶奶夸叫我好宝贝儿。
061、小不点儿,开茶馆儿,没有茶叶打屁眼儿。
062、一旋横,俩旋宁,三旋打架不要命,四旋打架抄板凳。
063、没羞没臊没脸皮,偷人家的西瓜皮。人家给你两块糖,你给人家掏茅房。
064、那孩子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就是没有水龙头。
065、那孩子头像地球,那孩子腰像镰刀,那孩子屁股像面包。
066、小河流水哗啦啦,我和你爸去偷瓜,你爸偷仨我偷俩,你爸逃跑我被抓。你爸在家吃西瓜,我在家里写检查,你爸在家嗑瓜子,我在监狱挨枪子。
067、你爸你妈,匆匆忙忙,走进茅房,刚想点灯,掉进粪坑,为了拉屎,壮烈牺牲。
068、被窝儿里吃,被窝儿里拉,被窝儿里放屁赛喇叭。
069、后面有个人儿,偷我花生仁儿,我刚想拿枪打,一看是我儿,我儿脸皮厚,一枪打不透,做成皮鞋底,一年磨不漏。
070、小板凳儿,三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嫌我嗑的慢,我给奶奶煮碗面,奶奶嫌我不搁油,我给奶奶磕俩头。
071、我有一个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头发。第一天我到河边去打水,丢了我的金娃娃,我哭我哭我哇哇的哭;第二天我去河边去打水,找到了我的金娃娃,我笑我笑我哈哈的笑;第三天日本鬼子来到我的家,抢了我的鸡,抢了我的鸭,抢走了我的金娃娃,最后还给我俩耳瓜,我哭我哭我哇哇的哭;第四天解放军叔叔来到我的家,还了我的鸡,还了我的鸭,还了我的金娃娃,最后还给了我一个大红花,我笑我笑我哈哈的笑。
072、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吃红薯,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吃炖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宰公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喝啤酒,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打倒蒋介石。
073、小红孩子戴红帽儿,四个耗子抬红轿儿。花猫打灯笼,黄狗来喝道。一喝喝到城隍庙,把个城隍老爷吓一跳。
074、一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075、小黑鸡,两条腿,大黄牛,四条腿,蜻蜓六条腿,螃蟹八条腿,蚯蚓、鳝鱼没有腿。
076、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大屁嘣,嘣两瓣儿,炒花生。
077、锔盆锔碗锔大缸,缸里面有个小姑娘, 十几了?十三了, 再呆三年该娶了。
078、妈妈妈妈水开了,把我脚巴丫子烫歪了,走一走瘸一瘸,长大不能穿皮鞋。
079、小分头儿,二两油儿,娶个媳妇不发愁;小分头,一把抓,娶了媳妇不要妈。要妈就打架,打架就分家。
080、星期六的晚上路灯亮,拾破烂儿的小孩排成行,老头一指挥,冲向垃圾堆,风一刮,纸一飞,拾破烂儿的小孩玩了命的追。
081、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个小尾(yǐ)巴尾巴…………鱼。
082、高级奶油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一摸兜没有纸,一摸屁股满手屎。
083、不听……不听…… 蛤蟆念经。
084、天长了夜短了,耗子大爷起晚了。天塌了地陷了,小花狗儿不见了。
085、我是你爸,多么伟大,辛辛苦苦把你养大。
086、乌鸦当空叫,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去炸学校,老师也不知道,一拉弦我就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087、来到了天津卫,我嘛也没学会。学会了开汽车,轧死了二百多。警察来抓我,吓得我一哆嗦,连骨碌带爬的我钻进了耗子窝。耗子见了我,管我叫大哥。
088、家走啦家颠儿啦,我家烟囱冒烟儿啦。
089、手心手背,狼心狗肺,日本投降,中国万岁。
090、老头儿老头儿玩儿火球儿,烫了屁股抹香油儿,老太儿老太儿玩儿火筷,烫了屁股抹香菜。
091、有个大姐整十七, 过了四年二十一,寻个丈夫才十岁,她比丈夫大十一,一天俩人去抬水,一头高来一头低,不看公婆对我好,把你推到井里去。
092、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前面就是你大姑,你大姑是罗圈儿腿,走起路来扭屁股。
093、小猴儿小猴儿偷桃儿,叫人逮着衔毛儿。
094、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095、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跟你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096、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上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声,消灭日本兵。
097、小屁帘儿,真叫起,一个跟头折到底。
098、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腊八腊九,冻死小狗,腊九腊十,冻死小人儿。
099、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许哭,二不许笑,三不许漏出大门牙,看谁的立场最坚定。
100、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101、结巴磕子赶大车,一赶赶到莫斯科……
102、吧(biā)叽吧叽吧,摔个大马趴,马趴没摔好,得了吧叽病,请了吧叽医生来看病,打了吧叽针,吃了吧叽药,三天不许笑一笑。
103、瓷公鸡、铁仙鹤(háo),玻璃耗子,琉璃猫。
104、你打我我不怕 我去北京找你爸 你爸拿着机关枪 对你屁股打三枪。
105、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锅,锅里有个盆儿,盆里有个碗儿,碗里有个碟儿,碟里有个勺儿,勺里有个豆儿,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106、我们家穷,你们家阔,你们家尿盆儿一大摞。
107、小气鬼,喝凉水,砸破了缸,喝不到水,讨了老婆吊死鬼,生个孩子一条腿。
108、傻冒青年过马路,稀屎拉一裤,拣块糖纸擦屁股,越擦越粘糊。
109、哥俩好,哥俩坏,哥俩儿上街买皮带,你戴戴,我戴戴,你是地主老太太。
1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咸菜缸,吃咸菜,喝咸汤,拉了一裤裆。
111、姓啥不姓张,姓张大裤裆,裤裆里面有文章,虱子虮子一大帮。
112、姓赵姓钱不姓李,孙字底下才是你。
113、天上有只鹅,地上有只鹅,鹅飞鹅跑鹅碰鹅。[1]
编辑本段
中国民间童谣
羊羊羊
羊羊羊,
跳花墙,
墙墙破,
驴推磨,
猪挑柴,
狗弄火,
小猫上炕捏饽饽。
小老鼠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吱儿吱儿叫奶奶,
奶奶不肯来,
叽里咕噜滚下来。
摇摇船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笑,
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吃完饼儿还有糕。
张打铁
张打铁,李打铁,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打毛铁。
推磨摇磨
推磨,摇磨,
推豆子,磨豆腐,
么闰儿要吃菜豆腐。
打碗米来煮,
煮又煮不熟,
抱着罐罐哭。
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
坐门墩儿,
哭哭啼啼要媳妇儿,
要媳妇儿,干什么?
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
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哪边高
哪边高?这边高。
哪边矮?这边矮。
一锅豆腐做成十二块。
嫩豆花,好的菜,
今天做来明天卖。
排排坐
排排坐,吃果果,
幼儿园里朋友多。
你一个,我一个,
大的分给你,小的留给我。
新年到
新年到,放鞭炮,
噼噼啪啪真热闹。
耍龙灯,踩高跷,
包饺子,蒸甜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爷爷乐得胡子翘。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我有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大月亮 二月亮
大月亮,二月亮,哥哥起来学木匠,
妈妈起来扎鞋底,嫂嫂起来蒸糯米,
娃娃闻到糯米香,打起锣鼓接姑娘,
姑娘高,耍剪刀,姑娘矮,耍螃蟹,
螃蟹上了坡,姑娘还在河里摸,
螃蟹上了坎,姑娘还在河里喊,
螃蟹爬进屋,姑娘还在河里哭。
摇啊摇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做了白米饭
乌鲤鱼,鲞汤浇
头不熟,火筒烧
一烧烧得尾巴焦
八月八,蚊出像老鸭
九月九,蚊虫叮捣臼
十月十,蚊虫双脚笔笔直
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
老妖婆,心最毒,骗过唐僧和老猪。
唐僧老猪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清。
分不清,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
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
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见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只篮子手中提。
七种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古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风来了
风来了,雨来了
和尚背了鼓来了
哪里藏?庙里藏
一藏藏了个小儿郎
儿郎儿郎你看家
锅台有个大西瓜。
四月里
四月里,麦脚黄,
家家田头闹洋洋;
三岁孩童寻牛草,
八十岁公公送茶汤。
一二三四五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到
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只
一二三四五
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蘸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月亮哥 跟我走
月亮哥,跟我走
走到南山卖巴篓
巴篓巴,卖琵琶
琵琶软,卖竹匾
竹匾高,打把刀
刀又快,好切菜
菜又苦,过端午
菜又甜,好过年。
粽子香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萤火虫
萤火虫,夜夜红。
公公挑担卖胡葱,
婆婆养蚕摇丝筒,
儿子读书做郎中,
新妇织布做裁缝。
家中有米吃不空。
拉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里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
蚂蚁踩死大公鸡,
爸爸睡在摇篮里,
宝宝唱着摇篮曲。[1]
编辑本段
春节话童谣
在老北京,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一首首一段段的童谣伴著孩子们稚嫩的童音,清脆地走进千家万户,在深深的胡同里,在古老的四合院久久荡漾。
一进腊月便有了年味儿,孩子们都盼望著过年,特别是家庭困苦的孩子,平时穿不上新衣裳,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可是到了过年的时候,父亲母亲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吃的喝的,做上件新衣服。
那时候,只要一喝上腊八粥,离年就不远了。于是,孩子们便唱起了童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因为大年初一、初二家家户户的人们都要出去拜年,所以这时候满街都是人来人往的。这首童谣,生动形象地概括了人们忙忙碌碌过大年的整个习俗,多少年来一直在北京广泛流传。逗……逗……乞逗乞逗强;年糕蘸白糖,枣儿栗子大海棠。
要过年了,大人们都要上街去买年货,小孩子们则跟在大人后头要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的东西。那时候,街上卖各种风味小吃和水果的特别多,卖主把年糕摊在案子上,买多少,用刀现切,然后再放上一勺白糖,小孩子们就蘸著糖吃。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时候,孩子们又说道: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祭灶是过年时的旧俗,一祭完灶,离年就更近了。这时候,孩子们不仅可以吃到关东糖,还可以上街去买各种各样的鞭炮。到了三十晚上,穿上新衣,点上灯笼,可以尽情地玩耍。放过了鞭炮之后,子夜时分吃过了饺子,就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了,童谣里说道: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这时候,孩子们都变得很乖,一个挨一个地给老人们磕头。老人们则笑容满面地看著自己的孙子、孙女,每个要发给一个小红包,以求孩子们平安吉祥,这红包里装的便是压岁钱。
过去的时候,孩子们说童谣,常常是即兴加词儿,也许有的是念走了音,有的是为了念起来上嘴儿,所以,有时一首童谣竟有好几种版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就这么说著、唱著,长大成人,走出了四合院,走出了胡同。现在的孩子们几乎天天都在过年,家家户户的生活水平比起过去不知要好多少倍。然而,老北京的风情却依然如故,完好地保留在一首又一首的童谣里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喝了,到处找水喝
看到一个瓶子,里面装有水
但是瓶里的水不呀不够高
瓶口又是太小,乌鸦喝不着。。。
那只乌鸦动动脑衔来小石子
一颗颗的把它往瓶子里装
只见瓶里的水慢慢往上升
升到瓶口的时候乌鸦就喝着了!
我有一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
一只左来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个手指头。
我有一双小小手,
能洗脸来能漱口,
会穿衣,会梳头,
自己事情自己做。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回答者:刘苏闽 - 初入江湖 三级 5-10 19:15
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一首长沙童谣:
月亮粑粑, 肚里坐个嗲嗲,
爹爹出来买菜, 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绣花, 绣扎糍粑,
糍粑跌得井里, 变扎蛤蟆, 蛤蟆伸脚,
变扎喜鹊, 喜鹊上树, 变扎斑鸠,
斑鸠咕咕咕, 和尚呷豆腐, 豆腐一匍渣,
和尚呷粑粑, 粑粑一匍壳, 和尚呷菱角,
菱角溜溜尖, 和尚望哒天, 天上四扎字,
和尚犯哒事, 事又犯得恶, 抓哒和尚剁脑壳
注:
肚里:里面,读dou,第四声
嗲嗲:爷爷; 读dia第一声
扎:个,比如变扎(个)喜鹊;,
呷:吃,比如和尚呷(吃)粑粑;
初二满街走。
拍 拍 拍脚盘
盘 盘 盘三盘
金个当银个当
把你的大脚小脚盘一双
大头 大头
下雨不愁
人家有伞
俺有大头
花喜鹊 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黑妮 拾棉花
一拾拾了个大甜瓜
大甜瓜 给俺娘
俺娘给买个花衣裳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阿姨来摘果,
七只篮子手中提。
七种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儿、古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
那些简短流畅听起来像歌曲的东北方言 童谣 ,承载着川东北人的俏皮和美好记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东北方言童谣,欢迎大家阅读。
优秀的东北方言
《江姐》: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人民洒鲜血,甫志高、甫志高,你是人民狗强盗。
《刘胡兰》: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是英雄,从小生在旧社会,长大成为女英雄。
《逗逗飞》:逗逗飞,逗逗飞,喜鹊老鸹一大堆。(注:此歌谣在辽阳的说法是:逗逗飞,逗逗飞,小孩拉屎一大堆。)
《跟我学》:跟我学,长白毛。白毛老,吃青草。青草青,长大疔。大疔大,穿白褂。白褂白,今天死了明天埋。
《斗簸谣》: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五斗六斗背花篓,七斗八斗绕街走,九斗一簸,到老稳坐。
《摸摸毛儿》:摸摸毛儿,吓不着。摸摸耳,吓一会儿。摸摸手,魂儿不走。
《盼雨》:老天爷,快快(大大)下,高粱谷子没长大。
《拉大锯》:拉大锯,扯大锯,老爷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孙孙也要去。
《一出拳》:一出拳,二出剪,三溜溜,四刀砍,五老八,六刀杀,七刀送你回老家。
《上上下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拨拉拨拉锤,拨拉拨拉叉,拨拉拨拉一个变成仨,拨拉拨拉四个变成八,单打××大傻瓜。
《核桃车》:核桃核桃车车,里头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头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梳头,里头坐个马猴。马猴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金娃娃》:我有一个金娃娃,金胳膊金腿金脑瓜。我把金娃娃弄丢了,我哭,我哭;我把金娃娃找到了,我笑,我笑。我把金娃娃送学校,老师说它年纪小,它背着书包往家跑,跑、跑、跑不了,了、了、了不起,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图画,图、图、图书馆(管),管、管、管不着,着、着、着火了,火火车头,头、头大馒头。
东北方言童谣推荐
小小子儿》:小胖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叫着要媳妇。要媳妇儿干什么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太阳公公》:太阳公公起得早,他怕宝宝睡懒觉,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宝宝不见了!宝宝正在院子里,一二三四做早操,太阳公公眯眯笑,夸我是个好宝宝。
《小小手》:我有一只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手。我有一只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
《小板凳儿》:小板凳儿,四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说我嗑得香,我给奶奶熬鸡汤。奶奶说我没搁油,我给奶奶磕个头。奶奶嫌我嗑的慢,我给奶奶煮鸡蛋。
《剪指甲》:小剪刀,手里拿,咔嚓咔嚓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黑泥细菌藏不下,讲究卫生保健康,学习劳动顶呱呱。
《马莲花》:马莲花呀马莲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人民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编花篮》:编一编二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叫秀兰,一、二翻过来。
《咣咣欻》:咣咣欻,咣咣欻,粳米干饭炒猪爪儿。爹吃一个妈吃俩,给小××留半拉。
《天不怕地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飞机拉巴巴。
《挑花线》:燕儿燕儿挑花线,剪子股,豆腐块儿,里拐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看见,单打王八蛋。老虎没打着,单打后脑勺儿。
经典的东北方言童谣
《盼晴》: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
《盼太阳》:一盆炭,一盆火,太阳出来晒晒我。一盆火,一盆炭,太阳出来晒晒王八蛋。
《嗑瓜子》:一升稻子,一升米,耗子(老鼠)出来嗑瓜子。
《拉拉雨》:拉拉雨,拉拉雨,太阳出来嗑瓜子。
《几丈高》:卖锁来,什么锁,金刚打马琉璃锁,几丈高,万丈高,骑红马,挎大刀。大刀长,宰猪羊,猪羊血,挎老鳖,老鳖不下蛋,滴了嘟噜一大串。
《花大姐》:花大姐,花大姐,没有骨头没有血。
《蚂螂(蜻蜓)过河》:蚂螂蚂螂你过河,你娶媳妇我打锣。
《老鸹(乌鸦)打场》:老鸹老鸹你打场,到秋给你二斗粮。
《撒打虫》:撒打撒打虫,七月旱,八月红。
《小耗子》: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急里骨碌滚下来。
《老鹞鹰》:老鹞鹰,嘭嘭飞,飞到东,飞到西,飞到高,飞到低,快快飞到你窝里。
《黑老鸹》:黑老鸹,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气蛤蟆(青蛙)》:蛤蟆蛤蟆气鼓,一气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杀猪,气的蛤蟆直哭。
《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热门的东北方言童谣
《送瞎》:送瞎送瞎,送到南洼,南洼有鬼,扯瞎大腿。
《葫芦根》:葫芦根,葫芦蔓,不知大哥种哪块。种土岗,怕人偷,种河边,怕水流。
《一年级》:一年级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
《小大姐》:小大姐,去逛庙,扭达扭达走的俏,回来买个搬不倒。
《大雨哗哗下》: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分伙儿》: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架屁蹦。
《小丫蛋儿》:小丫蛋儿,上井沿儿,打出溜滑儿,摔屁股蛋儿。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黄雀儿落在大门西。你拍二,我拍二,黄雀落在树当间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三见九九连环。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儿打老虎。你拍六,我拍六,六碗包子六碗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撵野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只胳膊九只手。你拍十,我拍十,乔阁老儿(十个小孩)倒骑驴。
《马莲花》:小皮球儿、架脚踢、马莲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学习李向阳》: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山墙。山墙过不去,我就钻地洞。地洞有炸子儿,炸死小日本。
《编花篮》: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秀兰。蹲下、起来。
《十二打点》:十二打点响叮铛,战斗英雄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他们牺牲为人民。
《猴皮筋,我会跳》:猴皮筋,我会跳,三反五反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官僚主义也反对。
《一朵红花》: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出生入死闹革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排排坐
排排坐,吃糯糯,糯糯香,请姑娘.姑娘来得早,吃碗芋头饱.姑娘来得晏(读暗音),吃碗芋头饭.姑娘来得迟(读齐音),吃碗芋头皮。 (记得小时侯喜欢和伙伴们摆“酒酒娘”耍,三截砖头支起一片瓦当锅灶,放上一些小花小草碎石头就煮饭做菜开席了。大家烟灶团团围坐,一边海吃一边唱) 注:摆“酒酒娘”即现在的”扮家家“
2摇到外婆桥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鸡崽吃白米,鸭崽吃浮漂,大人吃了去(读克音)做工,小把爷吃了又来摇。
3月亮巴巴
月亮巴巴,踩着瓦渣, 一跤跌倒,怪我打他.我没打着他,回去(读克音)告诉妈妈,妈妈不在屋,躲倒门背哭。(这首童谣象一首小叙事诗,写出了神山仙水哺育下孩子们心灵的深邃与成熟,通过受委屈的孩子向被他爱称为”月亮巴巴“的又圆又大的月亮的倾诉,展示了桂林童谣真善美的魅力。)
4破莲子
破莲子,破莲花,莲子莲花在哪家?哪家都有籽,籽籽不开花。冷粽子,热糍粑,咬(读袄音)一口,叫喳喳。(大家坐成一排或者一圈,小手合掌举在胸前,仿佛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骨朵。由一位小朋友带头在自己的手心里夹一颗小石子当莲子,逐个从别个小朋友手心划过,唱一句破一朵。你喜欢给哪个就把莲子放在哪个的手心里,这样一个接一个的”破“下去,循环往复,直到尽兴为止。)
5卖龙车车
卖龙卖龙车车, 还龙还龙愿愿, 买个猪头还大愿,大愿不吃猪头肉, 买个狗崽来看屋。狗崽狗崽你看家,我去后园折红花, 红花折完了,抓倒一串大蚂蚱。(这首童谣唱的是向龙王还愿的故事,耍的却是”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6点卯歌
点卯点卯官官,点着谁人谁做官.点卯点卯贼贼,点着谁人谁做贼.点卯点卯盐盐,点着谁人谁卖盐.点卯点卯油油,点着谁人谁卖油.点卯点卯布布,点着谁人谁卖布.点卯点卯酱酱,点着谁人谁卖酱.点卯点卯抓抓,点着谁人谁挨抓.
7挤老米
挤老米,发洋财,挤倒哪个哪个挨。(这是一款小学生的课外游戏,也是取暖的一种好方式,以前大多数家庭都比较穷小把爷过冬多数都是一件寡棉衣,最多加一件卫生衣或一套夹衣了不得了,内有毛衣穿的是极少数,上课冷得难过,下课就克挤老米。开始是个挤个,慢慢地越挤人越多,最后发展成一堆人挤另一堆人,一边挤一边喊,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挤得小脸红彤彤的,开心得很。) 注:“挤老米”即普通话“使劲”的意思
8我有板凳坐坐
我有板凳坐坐,没得人来抓我!
9鸡毛乖乖
鸡毛鸡毛乖乖,鸭毛鸭毛乖乖,叫你东歪就东歪,叫你西歪就西歪,叫你磕头就磕头,叫你闪背就闪背,叫你跑马就跑马,叫你贴墙就贴墙,叫你上天就上天。飞呀,飞呀,飞——呀——!
10蒙蒙踉跄
蒙蒙踉跄真有理,抓一把葱,抓一把米,抓到老太婆打鞋(读孩音)底。(“蒙蒙踉跄”就是“捉迷藏”)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喊我好宝宝,我喊外婆洋泡泡。外婆给我吃馒头,我给外婆吃拳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山西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nian);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xiu); 初一、初二满街走。 糖瓜祭灶(zao),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头儿要顶新毡帽, 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腊月二十三 打发灶爷上了天;二十四扫屋子;二十五蒸馒头;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买只大蜡;二十九打壶酒;三十赶个年集;初一撅着尾(yi)巴乱作揖。洋洋牌,摘花来花啦?卖钱了钱啦?割肉了肉啦?猫吃了猫啦?上树了树啦?水淹了水啦?龙喝了龙啦?上天了天啦?塌了吓得**圪溜了两颗瓜子一般大我跟姐姐一齐嫁姐姐嫁到城门里我就嫁到城门外姐姐骑是金锣马我就骑是树圪杈姐姐坐是花花轿我就坐是蓝夫轿圪摇摇,送大嫂送到大嫂哪送到大嫂圪针凹红圪针,绿圪针扎了嫂嫂花罗裙花罗裙上一对鹅不蹄不跶过黄河黄河头起一窝兔吓得嫂嫂掉了裤搊(chou)起裤,就撵兔一撵撵到麻糖火烧铺饱饱吃一肚水红花,不来来姐夫河南做买卖大娘喝酒二娘跩三娘骂我不成材我也不是有的来我也不是要的来我是花花轿抬的来月明夜上来照西坡一脚踩住兔耳朵兔儿兔儿你别(hou)咬我我给你采茶唱秧歌秧歌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小白菜,地里开打发闺女上轿来大也哭,妈也哭女婿过来劝丈母丈母丈母你别(hou)哭你闺女,到我家,不受罪哭哭啼啼打不萃手托墙,脚扎柜拿(han)起汗巾擦擦泪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