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玄策历史原型,“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人物到底是谁?

老人 0 89

百里玄策历史原型,“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人物到底是谁?,第1张

百里玄策历史原型,“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人物到底是谁?
导读:对于王者荣耀这款手机游戏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毕竟除了刘备、关羽、李白等名流千古的人物之外,还有不少比较经典的人物。比如百里玄策的历史原型人物就是大唐使臣王玄策,一个“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人物。关

对于王者荣耀这款手机游戏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特别了解。毕竟除了刘备、关羽、李白等名流千古的人物之外,还有不少比较经典的人物。比如百里玄策的历史原型人物就是大唐使臣王玄策,一个“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人物。

关于王玄策出生于哪一年,历史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只知道他早年担任过融州黄水县令。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为帝的第十七年被、任命为副使,跟随上护军李义表等人一同护送婆罗门国使节回国。等到护送使者回国返回后不久,又被李世民派遣作为正使出使天竺。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前往天竺之旅,成就了他的传奇。

其实王玄策当初作为大唐使者出使天竺的时候,连骑兵加起来只有30多个人,但他们从没有担心安全问题,毕竟此时的唐朝非常强大,基本达到万国来朝的地步。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四天竺国王准备让使者带着财物跟王玄策他们一起到唐朝朝贡的时候,中天竺王不幸去世导致其国内大乱,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成功后,直接对派兵对王玄策等人发起进攻,将各国献给大唐的财物洗劫一空,只有王玄策侥幸逃离。

逃出天竺之后的王玄策不甘心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在到达吐蕃后直接发檄文借了1200士兵,之后又到泥婆罗借了7000士兵。有了兵马之后的王玄策变得底气十足,直接带着军队杀到了中天竺去。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就攻占了不少的城池,此战直接斩杀了3000多人。至于才篡位成功的那伏帝阿罗那顺吓得仓皇逃窜,最终还是没有逃出去,被王玄策带的士兵给活捉了。当他的城池听到这个消息后都纷纷投降,中天竺算是被他一人带领的军队给“灭国”了。

东天竺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不但送去了3万牛羊款待这些士兵,还送了不少的武器跟铠甲。至于其他的小国家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主动将国库里面的奇珍异宝送给大唐使者。等到王玄策返回大唐的时候,直接将那伏帝阿罗那顺、王妃以及其他将近2万的俘虏都带回了大唐去,王玄策也因为这“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事情被唐太宗封为朝散大夫。至于官位为何不高,主要是因为唐朝当时并没有把天竺当作自己的对手,所以对于王玄策在天竺取得的辉煌并没有重视,毕竟他当初干的事情跟其他唐朝将领相比也并不出众,因为唐朝当时有名的武将太多了。

是长城,在守约父亲那个时代的时候明就在了,那时候因为魔种肆虐,他在就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一个老爷爷帮小女孩挡住魔种的攻击,击退魔种后,老爷爷给了明去往长城的地图,在路上遇到魔种的时候,茂救了他们并且和他们一起去找长城,在找到长城后,明和茂拜了把子,明给茂取了个姓“百里”(其实百里茂是守约玄策他们爸爸),但是后来魔种被压制了,河洛找上了他们,希望长城能归属河洛,明为了不让河洛占领长城,就带上一些人通过地图去找玉城保护长城,但在遇上玉城的人的时候遇上了魔种,而魔种是为了玉城从矿井挖出来的黑石而来,所以明他们就把黑石退回矿井,但是那个黑石好像是玉城要贡献给金庭城的,金庭城的人希望占领长城,就邀请明他们参加宴会,如果不同意就刺杀他们,明的异瞳也是因为那个时候一只眼睛被箭射中了。因为之前去玉城的魔种逃走,就去了长城哪里,为了不让长城失守,茂只能同意归属河洛,但是明并不知情,认为茂背叛了他,跳下扔了黑石的矿洞,和一个东西契约了,所以明特别恨长安的人(´・v・)

盛世大唐的辉煌战役

1、战争背景

初唐年间,在葱岭南有国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国崇尚佛法。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国。

贞观年间,有唐僧玄奘,为求西天佛法,往天竺求佛经。至中天竺见得天竺国王尸罗逸多。中天竺国王尸罗逸多,又称摩迦陀王,武功过人,颇有勇略。待得见大唐高僧,喜不自禁,与唐僧语曰:“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唐僧乃与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使得番夷诸国尊誉曰-----天可汗。摩迦陀王闻之大为仰慕:“如汝所言,吾当东行面圣,朝觑汝王。”

唐僧在天竺游历十数年,采集经论六百五十余部,带回中土。摩迦陀王多亦派使臣偕唐僧东来,谒见太宗皇帝。太宗亦喜,命云骑怀儆,持节往抚天竺。摩迦陀王召国人大臣曰:“东土有天朝,名摩诃震旦,从古至今从未与我天竺往来,今摩诃震旦有圣人遣使到此,理当拜迎。”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受诏。复亦遣使大唐,献火珠郁金菩提树,谒见太宗。两国遂建交往来。

2、战争过程

王玄策自愿请诣出使天竺,不过王玄策自已报名为了什么他自己非常清楚。太宗甚喜,接连给了许多赏赐,临行前还让他抓了蒋师仁做垫背当他的副史,带走了唐僧的徒弟辩机和尚做翻译。从骑五十余,从长安出发,一行人不知行了多少个月,总算进了天竺的境内。

唐灭印度之战 薄颉蝥是个和尚,倒还好说话,蒋师仁却从出长安起,一路上就没有停止过埋怨,一直唠唠叨叨到了天竺。他们没有想到运气更不好的事情:摩迦陀王已死,阿罗顺那篡位,一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

总算玄策、师仁及五十从骑都是久经沙场,虽慌不乱,排成雁行阵把辩机夹在阵中,奋力杀出丛围,直逃入吐蕃境内,松赞干布闻讯带了千骑往援,结果只救脱了玄策、师仁、辩机三人,从骑尽皆战死,全队覆没。

玄策大怒之余,檄召邻近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番属国,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一仗击溃天竺数万先头象骑,直取茶鎛和罗城。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技量,云梯、石车、火攻,狠攻三月余,终攻得茶鎛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另大半赶入恒河中溺死。

玄策以师仁为先锋,自为后应,趁势攻入中天竺,发誓要尽灭天竺。而天竺兵将与唐军逋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奈只好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东天竺王尸鸠摩的援兵,接着再收集些散兵残将,欲反攻唐军。玄策、师仁欺天竺人不通兵法,只知蛮斗,设了分兵伏杀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皆坑杀。阿罗顺那的妻子尚拥兵数万,据险坚守朝乾陀卫,也被师仁击破,逃的逃,降的降。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遂灭,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

因东天竺援兵阿罗顺那,玄策欲顺势再亡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执阿罗顺那及一干降臣,绑俘长安,太宗皇帝大喜过望,下诏封赏玄策,授朝散大夫。

当真是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出尘有诗赞曰:

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 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3、王玄策:大唐一个人屠灭印度之战

唐初,印度中天竺统一了北印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但中天竺发生政变,纂位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王玄策从骑多死难,玄策被擒扣押。后王玄策寻机逃脱。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一路来到尼泊尔。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向尼泊尔借得七千骑兵。玄策继续檄召临近唐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又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天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闻悉后也发兵一千二百人助玄策。

在北天竺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一仗击溃天竺数万象军。天竺王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伎俩,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天竺兵将落水溺毙者万余,被俘万余,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天竺,发誓要尽灭天竺。 而天竺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东天竺王尸鸠摩出兵。

由于东天竺援兵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天竺,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财宝若干,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高宗显庆三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行程主要是去各大寺庙参拜,礼佛而归。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提拔和任命。再加上当时大唐开边将星如云,玄策的功绩也不那么显眼。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玄策晚年写过回忆录《中天竺行记》,但不为世人重视,后来也失传了。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国国王遣使随之来中国。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次年回国。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尸罗迭多死,帝那伏帝王阿罗那顺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王那陵提婆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高宗显庆三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