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给妈妈的一封信获奖名单

妈妈 0 84

永春县给妈妈的一封信获奖名单,第1张

永春县给妈妈的一封信获奖名单
导读:你也是永春的?我是永春的,高年组三等奖低年组一等奖(10名)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邱悦琳 五里街中心小学二年2班  林春蓉吴少岩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5班   林明珠刘卓灵 湖洋中心小学三年1班   黄

你也是永春的?我是永春的,高年组三等奖

低年组

一等奖(1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邱悦琳 五里街中心小学二年2班  林春蓉

吴少岩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5班   林明珠

刘卓灵 湖洋中心小学三年1班   黄秀绸

陈宏昕 岵山中心小学三年2班   汤莲花

康淑如 玉美小学三年       康秋梅

张志翔 苏坑中心小学三年2班   陈春光

叶婷婷 达德小学三年1班     黄培灵

尤燕秋 延清小学三年       苏小虎

林均泉 锦斗中心小学二年1班   李星丽

孙婧湲 实验小学三年6班     郑颖真

二等奖(2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潘雨欣 达埔中心小学三年2班   谢丽娜

康祉航 坑仔口中心二年1班    林巧英

张怡宁 五里街中心小学二年2班  林春蓉

李柏均 一都中心三年1班     冯丽玲

蔡许诺 玉斗中心小学三年2班   康小花

陈孟渠 桃城中心小学一年1班   林夏萍

潘雅丽 新琼小学三年1班     康瑞霞

李忻滢 实验小学二年4班     陈春花

罗 洋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3班   陈丽美

郑心怡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5班   吴巧婷

郑欣莉 岵山中心小学三年2班   谢玉绵

陈佳怡 龙津小学三年       蔡子南

张煜函 下洋中心小学三年甲班   姚珊妹

吴依盈 达埔中心小学三年2班   许燕珍

章睿琦 桂洋中心小学二年2班   林梅桂

章静涵 实验小学三年6班     郑颖真

苏 堉 蓬壶中心小学三年3班   潘少丽

郭莎莉 仙夹中心小学三年1班   郭婷凤

康可欣 坑仔口中心二年1班    康碧娇

林贤惠 丽里小学二年       洪春芳

三等奖(3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吴怡真 文太小学三年1班     林玉秀

王楚锌 五里街中心小学二年2班  林春蓉

尤可欣 桃城中心小学一年4班   林丽萍

邱思錡 和平小学三年1班     林巧芳

郑建佳 达埔乌石小学三年2班   康淑玲

黄婧怡 化龙小学三年1班     叶美玲

刘锴翔 环翠小学三年       康晓明

郑皓鹏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3班   陈丽美

施新岩 吾峰中心小学二年1班   曾爱治

吴婧怡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5班   吴巧婷

潘泽鑫 丽里小学三年       林巧玲

潘凰雅 岩峰小学三年1班     蔡细新

颜雨菡 实验小学三年2班     颜双龙

周一宏 下洋中心小学三年甲班   姚珊妹

郭秋燕 横口中心小学三年     汤锦铭

王嘉凯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2班   叶巧兰

颜泓鑫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13班  

林秋花

郭铭凯 南幢小学二年       林燕英

张志源 五里街中心小学二年    林幼霞

曾启昊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2班   陈慧新

赖威铭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4班   李珊珊

王臻滢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4班   邹慧明

刘雅玲 桃溪实验小学三年3班   王芬芳

黄艺欣 实验小学三年1班     林鸣凤

谢明韬 坑仔口中心二年1班    谢建财

林湘湘 达埔中心小学三年2班   许燕珍

黄塬晟 五里街中心小学三年1班  尤素兰

尤福森 壶东小学三年1班     林淑真

章毅诚 锦斗中心小学三年1班   王世昌

黄凤妮 呈祥中心小学三年1班   黄淑珠

优秀奖(5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林雨晨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4班   邹慧明

陈佳宏 吾西二年1班       颜幼妹

康鹏举 坑仔口中心二年1班    康碧娇

潘燕燕 桃溪实验小学二年2班   郭扎花

王 佳 五里街中心小学三年2班  郑美燕

宋欣蕾 五里街中心小学二年2班  林春蓉

康晓骞 桃城中心小学一年4班   林丽萍

林丽媛 五里街中心小学三年3班  陈纪锟

张涵锴 五里街中心小学一年1班  李小梅

颜诚琳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4班   邹慧明

康恒毅 玉斗中心小学三年2班   康小花

王晨皓 实验小学三年4班     王燕珠

陈思睿 实验小学二年5班     邹彬凤

王怡然 锦斗中心小学三年2班   肖桂娥

柯泽皓 高垅小学三年1班     苏小红

王可欣 实验小学三年3班     郑珍娥

康艳玲 玉美小学三年       康秋梅

施浚荣 吾中一年1班       姚冰冰

李帜航 锦斗中心小学二年2班   吴美莲

林立昕 实验小学三年6班     郑颖真

洪欣祺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2班   叶巧兰

康杰翔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3班   陈丽美

李博炫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3班   陈丽美

许夏颖 壶东小学三年1班     林淑真

张泽伟 吾峰中心小学二年1班   曾爱治

许文心 桃城中心小学三年3班   陈丽美

吴昶毅 实验小学三年2班     颜双龙

林文涛 蓬壶中心小学三年3班   潘少丽

王春燕 丽里小学三年1班     林巧玲

林晓婧 蓬壶中心小学三年2班   潘巧燕

潘伟培 壶南小学二年1班     林惠娜

黄文慧 桃溪实验小学三年3班   李爱华

林贤壹 丽里小学一年       潘秀水

郑宛滢 介福中心小学三年1班   郑珺瑛

陈桂婷 桃溪实验小学三年3班   王芬芳

林瑞德 丽里小学三年       洪春芳

李翠宏 达埔中心小学一年4班   郑雪萍

李妹臻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1班   林秋花

吕宇臻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3班   姚淑珍

尤吴慜 实验小学三年4班     王燕珠

许舒心 实验小学一年4班     周春梅

邱昕晨 鹏翔小学三年2班     吕曙真

张颖津 鹏翔小学三年3班     刘延华

颜泓鑫 桃城中心小学二年1班   林秋花

林映言 实验小学二年1班     康玉昱

谢子朋 坑仔口中心二年1班    康碧娇

洪颢铭 达埔中心小学一年1班   颜秀花

颜则臻 桃城中心小学一年3班   郑巧蓉

吴锶涵 桃城中心小学一年6班   陈瑛瑜

陈雅婷 鹏翔小学三年2班     吕曙真

高年组

一等奖(2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林泽宇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5班   许丽春

谢可盈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4班   章芳蓉

吴晨婧 五里街中心小学六年1班  徐梅芳

陈诗懿 湖洋中心小学四年1班   李白娟

曾艺琳 鹏翔小学五年3班     徐丽红

刘元锟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2班   郑亚群

赵舒琪 玉斗中心小学六年3班   赵彩红

康思祺 玉斗中心小学六年2班   康淑琴

陈丽情 吾西小学六年1班     张亚燕

郑荣城 夹际小学五年       许玉敏

冯晓灿 鹏翔小学五年3班     徐丽红

颜安淇 实验小学六年6班     刘美花

郭芊卉 桃溪实验小学五年2班   苏惠萍

苏玮婧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2班   郑亚群

陈鼎望 塘溪小学六年1班     陈小敏

邓淑榕 五里街中心小学六年2班  姚琼兰

林桂娟 吾峰中心小学四年1班   张丽雪

郑婉娜 石鼓中心小学六年1班   苏金福

张苡娴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5班   章金珠

苏博艺 坑仔口中心小学六年1班  康海鹏

二等奖(4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黄颖颖 呈祥中心小学五年1班   黄庆喜

刘 涵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2班   李亚真

肖庆锋 实验小学四年4班     郭永虹

徐鹏璨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5班   章金珠

黄嘉莹 石鼓中心小学五年2班   罗玉梅

吴冰冰 锦斗洪内小学六年     康木星

王舒龙 壶东小学四年2班     吕碧枝

黄新琪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2班   郑亚群

李巧文 塘溪小学六年1班     陈小敏

康志航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4班   林清丽

刘雨佳 鹏翔小学五年3班     徐丽红

潘婉茹 达埔中心小学六年1班   范明月

姚思雯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5班   章金珠

颜嘉馨 石鼓中心小学四年1班   尤春兰

郑依灵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3班   刘琬碧

张芷妍 实验小学四年5班     康俊美

赵骁阳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5班   许丽春

康丽娜 玉美小学六年       康春华

谢晓玲 魁斗小学六年       康秀莲

颜晓臻 实验小学六年5班     姚慧珍

李晓婷 坑仔口中心小学六年2班  康玉清

潘灵玲 实验小学六年3班     康俊恋

潘心怡 达埔中心小学六年2班   林兰洁

林 锶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3班   林凌燕

苏静蕾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5班   许丽春

黄 昕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4班   黄丹红

林晨茜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1班   潘莲花

黄 晨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6班   章芳蓉

林丹虹 西昌小学六年1班     章常春

林静宜 孔里小学四年       林华强

施桔栏 吾中小学六年1班     黄明国

陈圣彬 蓬壶中心小学四年1班   林月云

李心萍 东平中心小学五年     陈丽娜

陈燕樱 石鼓中心小学六年1班   梁雪峰

邱子涵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6班   章芳蓉

沈燕杨 仙岭小学六年1班     黄英丽

康忻宇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1班   潘莲花

涂馨怡 曲斗小学六年1班     官飞燕

康钦杰 坑仔口中心小学四年2班  郑桂英

方 盈 横口中心小学五年     郭耀清

三等奖(6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郑晓炜 鹏翔小学六年3班     康晓村

邱楠坤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5班   章金珠

郑以恒 鹏翔小学六年2班     郑淑丹

苏燕琪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3班   林凌燕

林少真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5班   许丽春

张雅馨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3班   林凌燕

陈银萍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6班   章芳蓉

颜华宇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5班   许丽春

黄舒榆 湖洋中心小学六年1班   刘瑞真

陈晓雯 塘溪小学六年1班     陈小敏

徐咏琪 下洋中心小学五年乙班   张淑萍

林世彬 鹏翔小学六年3班     康晓林

陈 康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5班   潘秀英

王佳城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6班   章芳蓉

邱佳楠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3班   林凌燕

张菀艺 德风小学五年       王晓玲

潘梓涵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6班   颜彩虹

蔡丽虹 长安小学四年1班     黄碧梅

赵思敏 玉斗中心小学六年1班   康 琳

尤昕馨 蓬壶中心小学五年4班   黄雪琼

林碧玲 丽里小学六年       林居振

潘心怡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4班   郭珠玉

邱梓怡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3班   林凌燕

章 薇 曲斗小学六年1班     官飞燕

颜荣郅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2班   郑亚群

苏 曦 实验小学五年1班     许玉香

许宝茹 群力小学四年1班     陈松茂

叶秉德 达埔中心小学四年1班   李晓燕

黎红鑫 丽里小学六年       林居振

苏伟明 蓬壶中心小学五年1班   吕丽雪

林燕玉 丽里小学四年       林重基

张云豹 实验小学四年5班     康俊美

李月颖 实验小学六年1班     郑毓春

王静怡 石鼓中心小学五年1班   林跃生

涂冰怡 曲斗小学六年1班     官飞燕

辜樱婷 实验小学五年2班     黄琼花

刘婷婷 湖洋中心小学六年3班   刘文锋

陈潇杨 苏坑中心小学五年1班   张素卿

郭欣怡 横口中心小学四年     郭德贤

林雅珊 鹏翔小学五年1班     康雪珍

林丹娜 介福中心小学五年1班   林小平

蔡诗诗 长安小学六年1班     刘晓君

袁咏怡 和平小学六年1班     刘桂芳

郑一杭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3班   林凌燕

康露婕 玉斗中心小学五年1班   康秋菊

周小婷 桃溪实验小学五年1班   郑红丝

尤安澜 五里街中心小学六年1班  尤一梅

刘艺芯 桃溪实验小学四年3班   黄丽辉

黄韵嘉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1班   孙惠然

林宇轩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2班   李亚真

吴莜莹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5班   潘秀英

郭可莹 龙美小学五年1班     颜清地

谢欣莹 魁斗小学五年       谢江南

颜泽坤 东平中心小学六年1班   李雪燕

方慧敏 实验小学六年1班     郑毓春

黄舒璇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2班   李亚真

李张涵 东平中心小学五年     陈丽娜

郑巧丽 东关中心小学六年1班   李滨滨

章欣欣 锦斗中心小学六年1班   吴培星

林欣榆 外山中心小学五年     林永泉

优秀奖(100名)

作 者 就读学校及班级

     指导老师

陈乙漩 仙夹中心小学六年2班   陈月珍

林冰冰 石鼓中心小学五年1班   林跃生

黄婉贤 洑溪小学六年1班     姚永裕

庄彬弘 桃溪实验小学四年2班   康宝清

曾思怡 桃溪实验小学四年3班   王春花

陈艳茹 群力小学六年       李 明

陈思怡 龙美小学五年1班     陈西建

黄惠兰 洑溪小学五六年1班    张良枝

颜真娜 五里街中心小学五年2班  宋德树

郭颖萱 实验小学四年3班     欧阳兵

施美清 吾中小学六年1班     黄明国

郑御挥 实验小学五年1班     许玉香

黄婉仪 壶中小学五年       潘少丽

王晓妹 壶中小学五年       潘少丽

张晓莲 苏坑中心小学六年2班   张士传

郑宝琴 乌石小学六年1班     张文忠

王诗婷 壶中小学五年       潘少丽

吴玲榕 湖洋中心小学五年4班   郑明杰

骆烨炀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5班   章金珠

孙舒涵 实验小学五年5班     林云萍

张静茹 实验小学生五年3班    姚金桃

潘丹婷 新琼小学五年1班     张金莲

李清萍 东平中心小学五年     陈丽娜

方小萍 东平中心小学五年     陈丽娜

王诗琳 壶中小学六年1班     黄辉燕

郑燕红 壶中小学六年1班     黄辉燕

张晓炀 岵山中心小学六年1班   刘宝玲

陈湘燕 实验小学六年4班     林淑芬

陈榆敏 岵山中心小学六年2班   潘桂敏

叶巧玲 达德小学五年1班     叶玉川

陈慧芬 文溪小学六年1班     陈晓军

陈欣欣 岵山中心小学六年2班   潘桂敏

康鸿堃 竹溪小学六年       康金锻

郑思琪 实验小学六年4班     林淑芬

林婧琪 玉美小学六年       康春华

郭奕凯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1班   孙惠然

颜美云 达埔中心小学五年2班   郑华福

颜雅茹 石鼓中心小学五年1班   陈巧燕

郑思睿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4班   林清丽

陈佳艺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4班   林清丽

林慧枫 实验小学六年1班     郑毓春

吴晨婧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5班   潘秀英

叶婉婷 达德小学六年1班     林志超

沈玉真 仙岭小学六年       郑丽真

吴燕燕 东园小学五年1班     黄巧霞

许静茹 玉斗中心小学六年2班   康淑琴

康婧敏 玉美小学五年       肖光兴

陈佳丽 岩峰小学四年1班     李阿碧

苏 展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6班   郑琼花

杨凌珊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5班   许丽春

林志豪 蓬壶中心小学四年2班   潘宝凤

尤梦茜 蓬壶中心小学五年2班   苏玉惠

梁臣熙 实验小学六年6班     刘美花

尤婷婷 壶东小学六年1班     尤翠云

陈永丽 龙阁小学六年       陈永红

康雅莹 桃城中心小学六年3班   林凌燕

郑怡莹 仙夹中心小学六年     郑智仁

潘昕怡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3班   周丽安

姚雅婷 达埔中心小学五年3班   刘金恳

陈丽雅 吾西小学六年1班     张亚燕

潘翎洁 蓬壶中心小学四年1班   林月云

林思莹 吾峰中心小学五年1班   林梅卿

张慧晴 苏坑中心小学五年2班   王成吉

陈 可 仙夹中心小学六年1班   姚碧玉

潘晓彬 壶南小学六年1班     林芬芬

吴雅萍 壶东小学六年1班     尤翠云

张 倩 五里街中心小学六年1班  徐梅茹

陈巧盈 实验小学四年3班     欧阳兵

刘慧琳 楚安小学四年1班     叶燕珠

姚巧玲 楚安小学四年1班     叶燕珠

李岚湘 外碧小学四年1班     余韶光

蓝丽丽 东关中心小学六年1班   李滨滨

林 彤 养贤小学六年1班     刘丽娥

林楠昕 蓬壶中心小学四年4班   林淑清

王钠圩 达埔中心小学六年2班   林兰洁

李欣茹 达埔中心小学六年4班   肖阳山

陈元申 桃城中心小学四年2班   李亚真

王婧兰 蓬壶中心小学六年4班   王秀婷

林晓玲 蓬壶中心小学六年2班   王彩霞

陈珍妮 鹏翔小学五年1班     康雪珍

尤子健 蓬壶中心小学五年5班   苏祖炮

尤樱红 魁斗小学四年       林惠珍

陈亦灵 蓬壶中心小学六年2班   王彩霞

李雅琪 达埔中心小学六年2班   林兰洁

许启超 蓬壶中心小学五年5班   苏祖炮

林毓鹏 蓬壶中心小学四年4班   林丽芳

郑松毅 桃城中心小学五年6班   颜彩虹

黄祺祺 蓬壶中心小学五年4班   黄雪琼

尤润秋 壶东小学四年1班     张国强

颜声川 孔里小学六年1班     尤源胜

叶铭燕 达埔中心小学五年3班   刘金恳

林佳艺 西昌小学四年1班     林炳祝

林依萍 丽里小学六年       林居振

林慧婷 外山中心小学五年     林永泉

潘巧明 鹏翔小学六年       林中庸

黄婉婷 达埔中心小学五年3班   刘金恳

林燕琴 南幢小学五年1班     郭振明

潘巧梅 鹏溪小学四年       潘才略

李昕怡 五里街中心小学五年2班  宋德树

吴宇涵 蓬壶中心小学五年2班   苏玉惠

金风送爽,天高云淡,在这个花果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五十九岁的生日,能与大家同祝国庆,我感到非常快乐。在这里,我要自豪地对祖国母亲说:我爱你,中国!

啊!黄河长江,奔腾万里,你们哺育了一个多么辉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哦,祖国,涓涓流贯的河川是你飘逸的长发,绵亘悠久长的山岳是你硬朗的脊梁。你有满山遍野的宝藏,你有秀丽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辉煌的故宫,你有蜿蜓伸展的万里长城,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你还有很多很多。。。。。。在你辽阔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

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中华民族也曾几经沧桑、几经痛苦,我们的祖国母亲也曾倍受欺凌与污辱。我们忘不了园明园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个中国人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万同胞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大地在呻吟,黄河在哭泣,然而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被压垮。

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华儿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国的旗帜、戊戌变法的惊雷,义和团战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枪声,无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的成立,更似惊雷划破夜空。从南昌到井冈山、从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出了一个灿烂的新中国,我们这个东方巨人终于又站起来了!

走过56年的风风雨雨,经过54年的励精图治,我们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正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太平盛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前行!

同学们,我们中国已经很强大,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国际反华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对我国的钓鱼岛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记,1999年我国使馆的被炸,同胞的鲜血告诉我们:我们还不够强大。

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激发着我们的豪情斗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纪,新的起点,十六大给我们吹响了进军的新号角,亿万中国人民正向着新的目标奋进。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同学们,努力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实现。祖国啊,母亲!请相信,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历史的重托,新的《中华交响曲》将在我们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辉煌的乐章!就象李大钊期望的那样:“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正气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现!让华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国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国庆节作文

时值金秋,气候宜人。正值国庆佳节,我邀上我的好友施展,与我们全家一起去浙江海盐放飞心情!

平日里看惯了大城市里水泥森林的高耸林立,古板,呆滞。一味的灰调子显得有些沉闷。而青山碧水的南北湖和钱江岸边十里长堤,在我的脑海中日益显得突出。那别具韵味的鲜活,灵动的质感,让我心驰心往。上了A4高速公路,心情变得畅快极了。你看:路边的田间地头,秋实累累;火红的枫树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绚丽。天蓝得一尘不染,云也好象变得透明,秋阳的光辉温柔得真让人心颤。呼吸着带有泥土清香的清新空气,感觉真的不一样。

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到了海盐。放下行李,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海边。这是钱塘江的入海口,名扬天下的“地卷银山万马腾”的钱江潮就从这里起源。上次来这里我们曾玩了整整半天,抓了几大盆的海白虾、小螃蟹,却也一个个成了“大花脸”、“泥腿子”,仍是兴意未尽!在路上,我对施展说了很多关于抓虾捕蟹的一些技巧,直听得他摩拳擦掌……

到了海边,才发现原来现在正在涨潮,海水淹没了整个海滩,不能抓虾捕蟹了,我们不觉有点扫兴!海里层层叠叠的浪扑向堤岸,但不见潮来。海水并不是碧蓝碧蓝的,却泛着泥沙的**。在海堤上站了一会儿,我和施展走进海滨公园。咦,那是什么东西?怎么在鹅卵石中跳来跳去的?哦,看清楚了,原来是一只蚂蚱!看着那绿绿的蚂蚱,我和施展不免有些手痒了!我问妈妈要了两个塑料袋,用一个套在手上,而施展则要用他的“空手道”来捉蚂蚱!我们先把它赶到草丛中,然后,施展便两只手一齐扑了上去,没想到那只蚂蚱一跳,竟飞起来了,把我们吓一跳。蚂蚱飞了一段路,又落在一丛草上。我们轻轻走近那一丛草,仔细看,看见那只蚂蚱落在一个草叶上。我轻轻地用塑料袋套下去,啊,套住了!施展赶紧用手伸进去捉,捉着后放入另一个袋子中。有了经验的我们,开始满地的找蚂蚱,不一会,由于我们的默契配合,抓住了几十只蚂蚱。而我和施展也找回了久违了的童心!

第二天,我们驱车去南北湖景区。南北湖山不高,但层峦叠翠,水不深,但曲折蜿蜒。太像西湖,却比西湖更幽静,更有乡村气息。你看,湖边垂柳婀娜多姿,风梳理着她那美丽的长发;山上的松树清翠欲滴,秋风吹过,松涛阵阵。沿着湖堤,走到栈桥中央时,我抬眼向四外望去:左边是水,右边是水,前边是水,后边是水,这水碧波荡漾,没有一点污秽;左边是山,右边是山,前边是山,后边是山,不见半点土色;头上是碧蓝的天空,云朵静静地飘动,桥下是清澈的湖水,水波无声地起伏,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近岸的荷塘中、岛上的树林里不时传出阵阵蛙鼓、声声鸟鸣,然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天地间愈发显现出一种神奇的宁静。一阵清风徐徐拂过,这风没有一丝张狂,不带半点娇气,轻轻地、清清地、缓缓地吹过。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张开双臂,闭上眼睛,让这天地山水中灵气汇成的风吹入我的心胸。此时此刻,我的心胸一片宁静,一片空明,我感到自己已经融化,与天地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

外婆家的变化

金秋时节,天气宜人,正逢国庆佳节,我们全家去看望我的外婆。外婆今年已是七十多岁了,但耳聪目明,身体非常健康。外婆最快乐的时候就是逢年过节时儿女们带着孩子从全国各地回到老家,一大家子二十几个人欢聚一堂。这不,外婆拎着满篮子的虾蟹鱼鲜回来又在开心地和邻居们打招呼,老远就能听到她老人家那爽朗的笑。

外婆家远在浙江嘉兴的一个水镇,过去交通十分不便。从上海到外婆家,要坐火车换轮船,早上从家里出发,到达外婆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由于我特别会晕车晕船,所以妈妈每年去看望外婆一次,而我要两三年才能去一次。今天,舅舅开车来接我们时已是上午十点,还说外婆在等我们吃中饭,来得及吗?我有点不大相信。我们坐上Buck面包车,一会儿就上了A4高速公路,再走东西大道,啊,仅仅一个小时就到了!

在我的记忆中,从轮船码头上来,穿过铺着青石板的老街,走过一条窄窄长长的小巷,便是外婆的家。那是靠着河边的三间老房,粉墙黛瓦。沿着河的木窗轩敞着,悬着竹帘,你可能会觉得极有风致,古典又浪漫,可现实生活是:厨房和客厅在一起,煤球炉里的煤气弥漫开来,让外公不停地咳嗽;家里没有卫生间,外婆每天要拎着马桶去倒;雨季发大水,河水灌进屋里,老家具散发着难闻的霉味……。最让外婆发愁的是,节日里儿女们都回来时,这么多人怎么住?所以外婆经常念叨:“唉!什么时候能换大一点的房子,就好了!”今年,外婆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古镇改造,老人家搬进了新楼房。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漂亮小洋房,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尖尖的屋顶如同西方童话里的城堡。走进竹篱笆围起来的大院子,桂花树金桂飘香,石榴树果实累累,花坛里万紫千红的菊花绽放着笑脸,小白猫在太阳底下懒懒地睡觉……。跨进客厅,宽敞明亮,厨房和卫生间干净整洁,煤气、自来水、抽水马桶一应俱全,最让外婆满意的是,她给每个子女都能留一间房。外婆乐得合不拢嘴。

站在外婆家的三层楼顶,抬头眺望,映入眼帘的是沪杭高速公路、苏嘉乍高速公路、东西大道,一条条道路纵横交错,通向四面八方。不远处,是一片菱场的文水漾,年轻的姑娘们坐在菱桶里采菱,鲜艳的衣衫掩映在菱花碧水中。河塘边,有一大片的草地,是儿童乐园和老人健身区。每天早晨,外婆就到那儿去早锻炼。看着这么美丽的花园小楼,你绝对想不到,这里原来只有几间低矮茅屋,住着衣衫褴褛的外乡人。搬进新房子,住在花园里,外婆的身体越来越好,精神爽朗。她笑呵呵地对我们说:“改革开放可真好啊!小镇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出行越来越方便。听说,轨道交通修好后,从上海到这里只要半小时。到时,你们可要每个礼拜回来喔,最好早出晚归,天天来陪我老太婆,哈哈哈……”

听着外婆爽朗的欢笑,我不觉感慨万分。是啊,从外婆家的变化,我看到我们故老的中华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啊祖国,万岁!这是你,这是我,这是华夏儿女的欢畅!

国庆节作文

每年的十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是我们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伴随着风风雨雨,我们的母亲祖国已经55周岁了,这一天,举国上下都在欢度庆祝这一节日。

一大清早,我们便到了学校,在学校里,同学们有的出黑板报、画画;有的做贺卡、开主题班会;还有的通过日记、诗歌等形式纷纷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国庆长假,同学们跟爸爸妈妈一起走出家门,游览名胜古迹,领略祖国的伟大文化。商店的门口悬挂着气球和彩旗,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里面人声鼎沸,原来都在打折、开展系列促销活动。街上人山人海,就连坐车买票也要排着长长的队伍,打的也要等好长时间。风景区的游人有如长龙,不计其数,男女老少尽在其中,人们都趁着节日出来游玩。停车场几乎没有空位子,饭店,宾馆的收入一定十分可观。

远方北京的叔叔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北京国庆热闹非凡。我很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看看我们伟大首都的面貌,我和叔叔已经约好明年暑假一起同畅游北京。

国庆节是一个快乐的节日,人民的生活水平真的提高得很快。我们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愿祖国妈妈永远美丽、永远繁荣,愿祖国一年比一年兴旺、发达!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一首多么雄伟而又亲切的歌曲再次在我的耳边回响起来,似乎使我感到无比兴奋、无比骄傲。

今天是祖国母亲54岁的华诞,在此,我先向这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道一声:“您辛苦了”!

金秋十月的今天,我们莆田城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来喜迎祖国生日的到来。

清晨,当太阳冉冉升起的那一刹那,市人大前的广场上,彩旗飞扬,热气球在微风中跳着欢快的舞蹈:时而,前后晃动;时而,左右摆动……广场上聚集了2000多人,在那儿等待那庄严的时刻。伴随着“歌唱祖国”那优美动人的旋律,解放军双手拿着那鲜红的五星红旗,迈着那矫健的步伐向旗杆走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那庄严的时刻,便使我回想起曾经所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以及当时的热闹时的情景。

国庆的到来,打破了莆田城往日的宁静。市区的中间有一条笔直宽敞而又洁净的街道,从东通西,与横贯东西的街——步行街连接成一条直线,成一个“一”字形。街道和公路两旁耸立的楼房——商场、服装店、水果店……商店门口装着霓虹灯: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街上和公路上的汽车在奔驰,像长江里的浪花一样。步行街上,人山人海,各色各样的人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莆田的图书城也不例外,在那儿有许多少年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静静的端坐在地毯上,聚精会神的观看着图书。那场面,倘若那时的我有照相机的话,一定会将这动人的场面照下来。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21世纪祖国初升的太阳,祖国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星辰,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骄傲,为了祖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将来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市

  江南著名古镇--新市坐落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市德清县东部,东去30公里,便是乌镇和西塘,往北30公里外,有南浔与周庄、同里。相比这些江南古镇,新市古镇浓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贸文化堪称别具一格。新市始建于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因此新市的商贸文化从时间可上溯到两晋,从地域能辐射到日本、南洋,尤其是丝绸贸易,新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新市同样人文荟萃,南宋有状元诗人吴潜,清朝有影响日本一代画风的画家沈铨,现代有著名神学家赵紫宸和他的翻译家女儿赵萝蕤,中国古桥古船专家朱惠勇……

  蚕花庙会

  上千年历史积淀,以及千百年流淌的古运河带来的对外开放交流机会,赋予了新市内涵深厚、风格独特且包容性较强的民俗文化。其中最著名、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蚕花庙会。

  相传,春秋时期的一年春天,越国美女西施自会稽往姑苏送蚕花,途经新市镇,看见十二位采桑姑娘在其轿前翩翩起舞,西施为之所动,遂将绚丽多彩的绢花分赠众女。从此,新市蚕桑丰收,物泰民丰。为追念西施,每逢清明,新市人便会举行蚕花庙会。

  1999年,中断63年的新市蚕花庙会重新恢复,一顶花轿引来4万多人“狂欢”。从此,传统的蚕花庙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每年清明节,狂欢的人们一边观看蚕花娘娘、蚕花仙子的巡游表演;一边参与民间自发的社区文化活动,游千年古刹觉海寺、祈祷蚕花廿四分。政府也组织经贸洽谈会,开展招商引资。同时,外地一些民间艺人也闻风而动,纷纷前来登台表演,使这古老的民间习俗更添欢迎气氛。

  特色美食

  近百年来,新市人喜欢上了吃羊肉。新市羊内的制作方式十分考究,原料选自一年生的湖羊,用文火加酱油、网油、红糖、饴糖等数十种调料焖煮一整夜。其特点是肥而不腻,酥而不烂。在众多的店家中,“张一品”的牌子最响。当然,单吃羊肉不过瘾的话,可上银都大酒店吃“全羊宴”。

  除羊内外,茶糕及芽麦圆子,也是新市小吃中一大特色。

  新市茶糕采用糯米粉蒸制,中间嵌一团绞碎的猪肉。刚出锅的茶糕香气四溢。咬一口,油润香糯,滋味悠长。远胜过火腿肉粽。

  而芽麦圆子,是新市四乡八村农家的传统点心,大多为农家自制自食,也有为馈赠亲友而特地制作的。芽麦圆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粉、小麦芽、棉线草、白糖、芝麻等,是纯绿色食品。它口感香甜糯软,冷食尤佳。

  另外,新市的细沙羊尾、豆豉、干挑面、酥糖等,均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特产。

  近年,新市镇党委政府更将“羊肉黄酒节”办到杭州吴山广场,让羊肉和黄酒的香味随“吴山天风”飘进杭州的千家万户。

  古桥和古弄

  新市古称仙潭,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又因水被分割成18块,再由架在河面上充满浓郁水乡情调的72座桥梁连成一片,36条各具特色的弄堂贯穿于街市之间,构成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卷。

  早在晋朝以前,新市就已形成市井,街道间有弄堂贯穿,市河上小桥横卧。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逐渐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据记载,新市镇区最多时曾有36条弄72座桥。但因历史变迁,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古桥11座。

  太平桥,为单孔石桥,横跨小西河。始建于宋朝,明清时期得到重建。两侧栏杆至今仍保留石狮数个,桥石基座上刻有楹联。当地流传这样的风俗:新婚男女从桥上经过,可期太平吉祥。

  状元桥,位于镇北乐安港西。因宋朝时新市人吴潜考中状元,后官至左丞相。故得此桥名,蕴含金榜题名之意。

  钟楼弄,长180米,宽约17米,位于觉海寺旁。优美典雅、古色古香,极富江南水乡情调。弄的一头是波光粼粼的市河和造型优雅的迎圣桥,古刹、小桥、流水、深巷四景合一,构成一幅古朴的图画。

  “胭脂弄,秦淮河”。连通北街与寺前弄胭脂弄,明朝时就已出名。这条长70余米,宽15米的小巷,当时多为娼妓所居,因弄内胭脂味扑鼻而得此名。

  宗教文化

  新市自东晋至晚清的千余年间,佛教、道教文化兴旺,先后建成的寺庙庵堂达30多处。随着历史的变幻,大多已遭战乱毁坏,目前保存完好的有觉海寺和刘王庙两处。

  觉海寺,位于新市镇北街迎圣桥(现称寺前桥、如意桥)北堍,坐北朝南,占地约4000平方米。觉海寺是一座风景优雅、香火旺盛的千年古刹,民间有“先有觉海寺,后有灵隐寺”的说法。其大雄宝殿上悬挂的匾额,为著名佛学大师赵朴初先生亲笔所书。

  始建于南宋的刘王庙,是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刘锜所建,其山门庄严肃穆,牌坊石刻“刘王庙”三字为楷书阳文,下方刻有浮雕“二龙戏珠”与“狮子滚绣球”。朝南封火墙上的砖雕《三国演义》片段及人物、骏马等,仍有较高的观赏和考古价值。

  枕河人家

  西河口是新市一条典型老街,南始陈家潭北至朱家桥,长约二华里。缓缓流淌的市河由南向北将数以百计的民居隔在两边,再由数十座精美的小石桥连成一片。千百年来,伊伢而过的桨声楫影,曾勾起多少沿河人家的遐思。

  西河口水街的西边,历代为临水而建的靠街楼,基本保持清末民初水乡老街之特色。古朴优雅的石库墙门、精美的砖雕民居、独特的封火墙、石砌的堤岸河埠,向你诉说着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位于西河口中段的钱宅,是一处多进深的大院。五代吴越王钱缪在新市的后裔们曾聚居于此。

  据记载,晚清至民国初,西河口仍是新市的一条主要商业街,沿街居民大多从商,临街店铺栈坊最多时达500余家,有60多种行业。当年的西河口,两岸船舶川流不息,三尺柜台宾客盈门,一派兴旺景象。

  1957年,北京**制片厂拍摄茅盾的名著《林家铺子》时,曾选取西河口作外景地之一。1962年,上海天马**制片厂《蚕花姑娘》摄制组,也是选取西河口作外景点。“鱼米之乡,采桑忙,两岸青青万枝桑”,老**中的甜美歌声,唱的就是西河口售蚕茧的热闹景象。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的出现的,但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唐代剪纸——纸花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