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给孙女寄明信片怎么写

老人 0 68

奶奶给孙女寄明信片怎么写,第1张

奶奶给孙女寄明信片怎么写
导读:1、亲爱的孙女你好,奶奶特别想用写明信的方式,留给你一些儿时的记忆,等你长大成大姑娘时,奶奶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你会看到奶奶留给你的这些信。2、奶奶认为健康和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如果它们可以转让,我愿意把我的那一份都给你。 作

1、亲爱的孙女你好,奶奶特别想用写明信的方式,留给你一些儿时的记忆,等你长大成大姑娘时,奶奶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你会看到奶奶留给你的这些信。

2、奶奶认为健康和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东西,如果它们可以转让,我愿意把我的那一份都给你。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给熊奶奶读信》幼儿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给熊奶奶读信》幼儿园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不同的心态对待一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语言表达。

 2能根据画面展开想象,用亲热、恳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3感受奶奶和小熊之间的祖孙情,联系生活经验帮熊奶奶回信。

  活动预备

 PPT课件、自制信封、信纸、笔、胶棒

  活动进程

 一、观看课件,引出小熊给奶奶的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孙子小熊寄来的。”

 用课件出示信封,引导幼儿观察收信人和寄信人位置的不同。

 一、帮熊奶奶读信

 ——“熊奶奶年纪大了,请小朋友帮忙读一下。”

 重点引导幼儿猜想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

 ——讲述故事“熊奶奶请小老鼠来帮忙读信”至结尾。

 ——为何同一封信小老鼠读得让熊奶奶生气,而小松鼠读得却让熊奶奶满脸都是笑呢

 ——再次请幼儿读信,重点引导幼儿读信时的语气要温顺、真挚,布满爱。

 二、帮熊奶奶给小熊回信

 ——假如你是熊奶奶该怎样给小熊回信呢讨论回信的内容。

 ——每人一份信纸和信封,给小熊回信,提示幼儿信封上收信人和写信人位置的不同。

 四、各种各样的信封

 ——用PPT出示正式的信封、明信片、信封等,引导幼儿观察信封的格式。

 ——生活中,假如我们想给亲人或朋友写信的话要用正式的信封,而且要写邮编、贴邮票。

  活动延伸

 共同欣赐给小熊的回信,讨论猜想画面的意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反思

 教育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回到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我从故事中的信回回到生活中的信,尽可能的穿插更多的知识在里面,比如故事题目的认读,孩子会由于熟悉奶奶这两个字,再看到画面上的信封,联系猜想到这个故事是和奶奶的信有关的,又如信封的写法、正式的信封等知识点的渗透,都会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正式由于这些知识元素的加进使得本次活动的语言目标不是那末的明显,而且占时比较短,所以孩子们在读信时语言目标完成的不是很好,多数孩子只能简单的陈说一句话,如:“小熊想送给奶奶一罐蜂蜜”,而不能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让信的内容更丰富。《纲要》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应用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我想可以利用延伸环节,让孩子们继续练习读给小熊的回信,或让孩子们每周一到园跟大家说一件成心思的事情,来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给熊奶奶读信》幼儿园教案2

  设计意图 看到《给熊奶奶读信》这个活动,勾起了我对小时候关于信件的些许回忆。升学了,同学们互相留下****,常常写封信来倾诉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和对彼此的思念。那时候写信和等信是一件让人觉得又神秘又期待的事情。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网络等发达的通讯工具便捷了我们的沟通,现在的孩子们几乎没有见过信件,更不知如何写信,所以我在给熊奶奶读信的环节后又加入了帮熊奶奶回信的环节。让孩子们通过收信——读信——回信,了解这种用信件来沟通交流的方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不同的心态对待同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语言表达。

 2能根据画面展开想象,用亲热、恳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3感受奶奶和小熊之间的祖孙情,联系生活经验帮熊奶奶回信。

 活动准备

 PPT课件、自制信封、信纸、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出小熊给奶奶的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孙子小熊寄来的。”

 用课件出示信封,引导幼儿观察收信人和寄信人位置的不同。

 一、帮熊奶奶读信

 ——“熊奶奶年纪大了,请小朋友帮忙读一下。”

 重点引导幼儿猜测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

 ——讲述故事“熊奶奶请小老鼠来帮忙读信”至结尾。

 ——为什么同一封信小老鼠读得让熊奶奶生气,而小松鼠读得却让熊奶奶满脸都是笑呢

 ——再次请幼儿读信,重点引导幼儿读信时的语气要温柔、真挚,充满爱。

 二、帮熊奶奶给小熊回信

 ——如果你是熊奶奶该怎样给小熊回信呢讨论回信的内容。

 ——每人一份信纸和信封,给小熊回信,提示幼儿信封上收信人和写信人位置的不同。

 四、各种各样的信封

 ——用PPT出示正式的信封、明信片、卡通信封等,引导幼儿观察信封的格式。

 ——生活中,如果我们想给亲人或朋友写信的话要用正式的信封,而且要写邮编、贴邮票。

 活动延伸

 共同欣赏给小熊的回信,讨论猜测画面的意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反思

 教育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到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我从故事中的信回归到生活中的信,尽量的穿插更多的知识在里面,比如故事题目的认读,孩子会因为认识奶奶这两个字,再看到画面上的信封,联系猜测到这个故事是和奶奶的信有关的,又如信封的写法、正式的信封等知识点的渗入,都会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正式因为这些知识元素的加入使得本次活动的语言目标不是那么的明显,而且占时比较短,所以孩子们在读信时语言目标完成的不是很好,多数孩子只能简单的陈述一句话,如:“小熊想送给奶奶一罐蜂蜜”,而不能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让信的内容更丰富。《纲要》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想可以利用延伸环节,让孩子们继续练习读给小熊的回信,或者让孩子们每周一到园跟大家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来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给熊奶奶读信》幼儿园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对待同样的事会有完全不同的心态及语言表达。

 2、能根据画面用亲热、恳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3、体验“画”信和读图画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熊奶奶、小老鼠、小松鼠各一张。

 2、一只大信封,信封上画有熊奶奶的头像,落款处画有小熊的头像;信封内装有图画信一张,画着熊奶奶和小熊,小熊正在递给熊奶奶一罐蜂蜜。

 3、准备几封有情节内容的信(画)。

 4、小信封及信纸每人一份、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熊奶奶)今天熊奶奶收到了一封信,让我们来看一看是谁寄给熊奶奶的信(出示信封)

 2、(信封上画着奶奶收信,又画着小熊寄信)原来这是小熊给奶奶的一封信。

 二、小老鼠和小松鼠读信。

 1、出示信。原来小熊的信是一张图画呀!

 2、熊奶奶年纪大了,说先请小动物来帮她看看小熊在信里说了些什么。

 3、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4、提问故事内容:

 ——听了小老鼠念的信,熊奶奶为什么皱起眉头生气了熊奶奶说了些什么

 ——小松鼠念的信,熊奶奶喜欢吗熊奶奶为什么很高兴

 ——小松鼠和小老鼠读的是同一封信,为什么小老鼠读得让熊奶奶生气小松鼠却读得让熊奶奶满脸都是笑呢

 5、教师小结。

 ——小老鼠只想着自己,他以为小熊也像他那样只是来问奶奶要蜂蜜吃。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对奶奶也就会没礼貌“喂,喂”地喊。

 ——小松鼠总是想着别人,所以他知道小熊是想送一罐蜂蜜给奶奶,他知道小熊写信,就是要说说他是多么想念奶奶。

 三、我们来读信。

 (出示几幅画)引导幼儿像小松鼠那样读出亲切感人的意味来。

 ——老师这儿还有几封信,请大家来读一读,看看谁能读得比小松鼠还要好。

 四、我会画信。

 1、我们大家一起来给好朋友画信,想一想你想在信里对他说些什么。你要让别人能够读懂你的信,就要画得让人明白,还可以用箭头等方法表示画面的先后顺序。

 2、幼儿画信,教师巡视,及时读一读幼儿的信,如有疑问,请该幼儿释疑。

 3、请你把画好的信送给收信的好朋友,体验读图画信的独特意味。制造悬念,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

  设计意图 看到《给熊奶奶读信》这个活动,勾起了我对小时候关于信件的些许回忆。升学了,同学们互相留下****,常常写封信来倾诉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和对彼此的思念。那时候写信和等信是一件让人觉得又神秘又期待的事情。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网络等发达的通讯工具便捷了我们的沟通,现在的孩子们几乎没有见过信件,更不知如何写信,所以我在给熊奶奶读信的环节后又加入了帮熊奶奶回信的环节。让孩子们通过收信——读信——回信,了解这种用信件来沟通交流的方式。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不同的心态对待同样的事情会有完全不同的语言表达。

 2能根据画面展开想象,用亲热、恳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3感受奶奶和小熊之间的祖孙情,联系生活经验帮熊奶奶回信。

 活动准备

 PPT课件、自制信封、信纸、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出小熊给奶奶的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孙子小熊寄来的。”

 用课件出示信封,引导幼儿观察收信人和寄信人位置的不同。

 一、帮熊奶奶读信

 ——“熊奶奶年纪大了,请小朋友帮忙读一下。”

 重点引导幼儿猜测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

 ——讲述故事“熊奶奶请小老鼠来帮忙读信”至结尾。

 ——为什么同一封信小老鼠读得让熊奶奶生气,而小松鼠读得却让熊奶奶满脸都是笑呢

 ——再次请幼儿读信,重点引导幼儿读信时的语气要温柔、真挚,充满爱。

 二、帮熊奶奶给小熊回信

 ——如果你是熊奶奶该怎样给小熊回信呢讨论回信的内容。

 ——每人一份信纸和信封,给小熊回信,提示幼儿信封上收信人和写信人位置的不同。

 四、各种各样的信封

 ——用PPT出示正式的信封、明信片、卡通信封等,引导幼儿观察信封的格式。

 ——生活中,如果我们想给亲人或朋友写信的话要用正式的信封,而且要写邮编、贴邮票。

 活动延伸

 共同欣赏给小熊的回信,讨论猜测画面的意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反思

 教育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到生活。在这个活动中我从故事中的信回归到生活中的`信,尽量的穿插更多的知识在里面,比如故事题目的认读,孩子会因为认识奶奶这两个字,再看到画面上的信封,联系猜测到这个故事是和奶奶的信有关的,又如信封的写法、正式的信封等知识点的渗入,都会在孩子的头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正式因为这些知识元素的加入使得本次活动的语言目标不是那么的明显,而且占时比较短,所以孩子们在读信时语言目标完成的不是很好,多数孩子只能简单的陈述一句话,如:“小熊想送给奶奶一罐蜂蜜”,而不能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拓展,让信的内容更丰富。《纲要》中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想可以利用延伸环节,让孩子们继续练习读给小熊的回信,或者让孩子们每周一到园跟大家说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来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艰辛:

生活是非常艰辛的,我们在生活中也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十分的凶恶,他们因为不敢去应对强者,而只敢去欺负弱者,他们是可悲的也是可耻的 更加是可恶的。我们善良的心也总会受到这样的一种悲凉,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也总有那样的一些温暖,总有那样的一些暖心,不管是暖心的话语,还是暖心的行为。

真的,我们真的最应该记住的是这个世界的善意,而不是其它的恶意,而就此让我们也变得恶意。

各种暖心的举动:

所以年迈的老奶奶行动不便,然后民警一路护送当然也是一件非常暖心的事情。

而这两天我看到短视频网站上一个十分暖心的举动,不得不说真的很治愈。

是高速上的一位**姐,虽然戴着口罩,但是她的笑容真的是太治愈了,非常热心的提醒大车司机你的高度超过了,需要卸载一些东西,不然交警就帮你卸载了。真的看到此处,这样的一位治愈小妹妹,在任何人的心里都会化成一股暖流,绵绵的流进每个人的心里,十分的温暖,也十分的自在。

相信这一笑,真的也是解决了许多的烦恼,也解决了许多的疲劳。

不得不为这位**姐点赞,当然也许我也得叫小妹妹了。

在自己身上的感动事件:

在我自己的身上当然也有好几件值得感动的事情。

那个时候我曾经当过门童,可以说地位之卑微,只是干好自己的工作也就罢了!

但是在某一天一位客人,却拍了我的一下后背,原来是后背有了脏东西。

那一刻真的是一股暖流流淌在我的心内,实在是太温暖了。

到现在我也记得那样的感觉,也记得那样的体验,也熟悉那样的感觉。所以以自己有这样暖心的感觉,那么对待世界上的任何人,我都得有一种暖心的举动,暖意的横流。

是温暖而不是冰冷。

摩西奶奶简介记载她是美国一位女画家。她出生在纽约一个贫穷的小镇,而且受到有限的知识教育,学识不多。摩西奶奶出生在非常贫困的家庭,从小就在别人的农场干活挣钱,一生都是在农场里面度过。27岁嫁给同样在农场干活的工人。婚后不久他们重回纽约,在那里她靠刺绣乡村景色,养活家人。她一生孕育了十个孩子,天天都有干不完的琐事。在她70多岁的时候,摩西奶奶因为一直刺绣,导致手指关节发炎,患有关节炎的摩西奶奶不得已放弃了刺绣,在家里绘画。她自学成才,常以风景作画,一共作画一千多幅。

摩西奶奶简介指出,她是后人的榜样,虽然她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艺术的培训,但是热爱画画的她拥有惊人的创作力。在仅20年的绘画生涯当中创作了1600幅画。主要描绘童年的乡村景色,能够细致的捕捉到天气的细微差别。摩西奶奶的作品都是怀旧的标题。摩西奶奶八十岁的时候在纽约办了一个展览会,她朴实、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从此她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之后摩西奶奶的作品在美国开始畅销。1961年她在胡西克瀑布去世,摩西奶奶享年101岁。有学者评价她:她虽然出身不好,却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得到了世人认可与赞扬,她乐观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以上便是摩西奶奶简介的主要内容。

摩西奶奶从77岁开始作画,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对真正有梦想的她来说,生命的每个时间都是年轻、都是及时的。作画之后,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博物馆都有展出,八十岁的时候,她已经是全球闻名的画家。摩西奶奶的画都是用鲜艳、明快的色彩对比,绘画出一些简单、欢乐的场面,让人们看到后把这个意境当做内心的清凉剂。摩西奶奶的画之所以出名,是有一天她的画正在杂货铺的橱窗上展览着,被艺术家路易斯看中,他买了那副画,但是觉得这画的太美,想要更多。之后这位艺术家帮助了摩西奶奶,把摩西奶奶的其他作品带到画廊上,后来更多的画商知道了摩西奶奶的画,把摩西奶奶介绍到了艺术界。

摩西奶奶八十岁的时候,在纽约办了一个画展,引起全球轰动。此后摩西奶奶的画在艺术市场上畅销,而且赢得了很多奖项。虽然摩西奶奶从来没有接受过艺术培训,但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摩西奶奶有着惊人的创作力。摩西奶奶大胆的色彩获得了成功,她自己也指不出是谁给过她这样的灵感,她一生都是农妇,也不会有艺术大师能够影响到摩西奶奶。“成功不怕晚,只要你有追求。你最愿意做的事,就是你能做好的事,想做就从现在开始做”摩西奶奶所说的话,一直影响着后人。她乐观向上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值得所有人学习。

摩西奶奶八十岁在艺术馆开了一场展览会,此展览会不光展览摩西奶奶的画,还展示着一些她的私人收藏品。这些物品中的一张明信片得到了大家的关注,这个是摩西奶奶之前寄给一个日本人的,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大家,这个日本人受了摩西奶奶很大的启发。明信片是1960年,摩西奶奶寄给一个叫春上水行的日本人,这个名片公众于世,上面有个摩西奶奶的画和一段话:“做你自己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的替你打开成功门,哪怕你已经80岁了”。

摩西奶奶为什么能够启发春上水行呢因为这个日本人很想写作,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喜欢文学,可是在学业有成之后做了医生。在医院里面工作,让春上水行非常的不自在,而且自己快步入中年,不知道该不该放弃这个自己不喜欢但收入很稳定的工作,于是在自己迷茫的时候,他给摩西奶奶写了一封信,希望可以得到摩西奶奶的指点,对于春上水行的信,已经一百岁的摩西奶奶,还是会立即回复他。这是摩西奶奶的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那么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这个明信片呢原来春水上行,就是日本以及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作家。他得到摩西奶奶的指点,成功转业,做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还获得了成功。“只要你想做,现在就是恰当的时间,一切都不晚,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每个时期都是及时的”,这是摩西奶奶常说的一句话。以上这就是摩西奶奶的故事。

一个叫纷纷的老奶奶,一只叫小猫的小猫,相互陪伴,住在一个小小矮矮的房子里。小房子被高楼围在中间,就算有再多的窗户,阳光也被高楼挡住,进不了他们的小房子。在这里,白天像黄昏,黄昏像夜晚。幸好纷纷奶奶和小猫互相扶持,生活的很和睦。为了换一个更好的环境,纷纷奶奶坚持给“老奶奶住宅抽选负责人”寄送明信片,就算始终得不到回音,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寄出去,希望下一次能被选中。

感动于纷纷奶奶在屋外被浓雾、高楼遮挡,“外面消失了!”奶奶慢慢煮汤,水蒸气覆盖到窗户玻璃上,奶奶和小猫在窗户上画美丽的外面——花草、小鸟、蝴蝶、太阳、鱼、长椅子、能爬的大树、两个人坐的秋千、小店……

春天,期待的搬家消息来了,她们搬到了一个真正有外面的家、美丽的家,即使是山窝窝的山窝窝里,那里白天就是白天,黄昏就是黄昏……奶奶煮汤的心态给人宁静的感觉——总是带来幸福的汤!

生活中存在着一个又一个生活的难题,但是,只要拥有一颗向往自然和美好的心,就有办法去面对和抗衡。

当生活不够明亮的时候,只要你的心够“明亮”,日子总不会失去希望,总会有一个美丽的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