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孩子没有时间的话,送去托管是个好的选择吗?

老人 0 51

辅导孩子没有时间的话,送去托管是个好的选择吗?,第1张

辅导孩子没有时间的话,送去托管是个好的选择吗?
导读:送托管班只能说是最后的选择,指望托管班辅导孩子,基本没效果,除非能提供一对一服务。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我对辅导孩子做作业需要多少时间,要投入多少精力再清楚不过。 我家女儿上二年级,双胞胎儿子上一年级,去年只辅导女儿的话一般半个小时可以搞定

送托管班只能说是最后的选择,指望托管班辅导孩子,基本没效果,除非能提供一对一服务。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我对辅导孩子做作业需要多少时间,要投入多少精力再清楚不过。

我家女儿上二年级,双胞胎儿子上一年级,去年只辅导女儿的话一般半个小时可以搞定,今但年加上儿子往往两个小时才能完全做完。

当然这和老师布置的作业量有一定的关系,但最重要的是辅导作业是需要有针对性的,不是说一个也是辅导两个也是辅导那么简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时候题目都弄不明白,必须得讲,不会的也要讲,做完还得帮孩子检查,错的要订正,而如果遇到背诵等还要看着孩子会背,总之是个劳心费力的活儿。

而在托管班老师一般是只能保证作业做完,至于孩子到底掌握没有是不管的,有的托管班甚至是直接念答案,这样根本谈不上辅导,时间长了还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也不是说所有的托管班都不好,但服务肯定是和收费挂钩的。现在很多的托管班都是租一套小区住宅,招一个或者两个老师负责接送孩子,他们的功能更像是看孩子的,而不能指望他们对孩子的学习起多大作用。

所以说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还是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精力,即便是平时没时间把孩子送去托管班,也应该在下班后或者周末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而不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托管班。

而大一点的孩子,辅导作业更不可能指望托管班,去一对一补习班是更好的选择。

我觉得如果真的没时间辅导孩子,送去托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不过托管这个机构要选择好一些,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意义上得到好的辅导。如果孩子已经是初中了,那么去托管就没意义了,要去辅导班,也就是补习班,条件好的直接选择一对一那种。

我邻居小孩三年级,父母上班时间都比较长,没时间管孩子和辅导孩子,孩子一直也是由爷爷带着。这个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是放养的状态,作业不写,考试倒数第一,老师也很无奈,和家长沟通总得不到好的结果,最终老师也放弃了这个孩子,任由他发展了。

后来到了四年级了,孩子的爷爷有事情离开回老家了,孩子一下子就没人带,然后他妈妈就给孩子报了个托管班,每天放学后直接过去,一直到妈妈下班9点左右再去把孩子接回来。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这种生活,我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学习成绩好了很多,平时没去托管班时在家里也肯自觉的去写作业,更重要的是,这孩子竟然长胖了。(以前跟着爷爷吃的很差,爷爷喜欢买火腿肠、冰鲜鱼丸这种)

以这个孩子为例子,我觉得家长真的没时间辅导,送去托管确实是一个不错选择。但是也不能完全把希望寄托给托管班,有空的时候还是要多陪孩子,孩子的成长跟爸爸妈妈的陪伴是有很大联系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有两层意思。

第一,辅导孩子没有时间的话,送去托管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最好的教育来自于父母,再好的托管也代替不了父母。 辅导孩子没有时间是一种借口,时间像牙膏一样是挤出来的,并且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学习还重要?听过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整天忙于生意顾不上孩子的教育,结果到晚年的时候父亲辛苦了三十年的事业不到一年就被那个没教育好的富二代给败光了,虽然故事有点典型但是也能说明一定的道理。孩子的教育也是一种最重要的投资,关系到父母后半生的幸福。总而言之说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父母不负责任的父母。

第二,如果实在没有时间,或者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话,送去托管也算是一个补救的办法,但是要看托管的质量。 托管机构正不正规?管理严不严格?科不科学?托管的老师是不是有责任心?这些方面都很重要,家长在选择托管机构之前要问自己这几个问题,筛选出好并且适合自己孩子的托管机构,因为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托管机构鱼目混珠,需要家长的慧眼去识别。如果是正规的托管,管理科学严格,老师有责任心,如果比不上家长自己辅导那么好,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吧。

辅导孩子,家长确定因工作忙或者没有时间的话,找一个资质过硬全面负责任的托管是很不错的选择。

孩子年龄小,贪玩是天性,写作业等缺乏自律,送到托管就有专人来负责,还有同龄的小伙伴共同陪伴,一起写作业,孩子也会感到其乐融融。

托管班的老师还能帮助孩子答疑解惑,提高孩子写作业的效率,孩子的学业不会被耽搁。

上了托管班由老师负责安全,家长不再担心孩子在外撒野担心安全。家长也能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和工作两不误。

我的同事小张两口子都是白领,都是管理者,两人都很忙,他们的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送到家附近的托管班,一直到小学毕业,今年小升初的时候,这个女孩考上了市里的一个好中学。

同事小张两口子是这样做的,放学后孩子就送到了托管班,写作业和吃晚餐,晚上8:00他们把孩子接回家,然后专心致志的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度亲子时光,一起看书,一起讲笑话,一起做 游戏 ,总之每天都跟孩子交流、玩耍。

所以这样孩子的学业,身体,心理发展都非常的棒。

因此如果家长确实工作忙,辅导孩子作业,可以放到托管班,让专业的老师来负责,但每天一定要有固定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真的因为工作忙,但是确实很爱自己的,这样有了固定的亲子时光,孩子的心理方面也会发展良好的,让孩子感觉到充分的爱,因而孩子在学习、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全面的发展。

小孩的教育,应有学校负责,家长没辅导的责任,不必去托管。北上广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也应学校教师教,学生自已学,家长起督促作用。现在关键是语文教材淡化汉语拼音,这不对的,汉语拼音教得快,教师应改进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很大问题),家长辅导的教育是错误和失败的教育!

既然没有时间,只能去托管了。没有选择的选择。好不好,看托管的水平。我自己有时间,一直自己辅导孩子,很珍惜这样的时光。孩子长得快,现在五年级了,到时候上初中住校,想辅导也没有条件。所以如果可以,一定要好好珍惜亲子时光。过去了不可追

一般是万不得已才会送去托管。因为托管实际是一堆孩子自己在学习,老师教得有限,孩子之间还互相影响。

有些托管老师懒得讲解,直接告诉孩子答案,结果孩子根本就不会做作业,这样一考试就悲剧了。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自己辅导,但是现在很多父母要上班,爷爷奶奶有心而力不足,不知道辅导功课,家长下班回来一般作业都没有做,这样其实也不好,所以,一切都要权衡再决定到底要不要去托管。

我觉得经济条件允许又没时间的话,把孩子放托管真的很不错。孩子在托管的话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的也可以让托管老师教。学习效率也高,如果不放托管的话,在家辅导真的是吃力又费心,还担心方法正不正确,孩子还不一定懂不一定会听你的。我家孩子就这样老师说一句顶过你说十句,所以说放托管是明智的选择。

这个问题好像没有选项,个人没时间,找保姆和找托管就是同等选择了。如果孩子大一点,首选是送托管吧。如果孩子太小,托管也有年龄限制。刚有孩子的时候和远在另一个城市的朋友聊天,她说:给爷爷奶奶看管就一定比托管好?生活中这也是大实话,所以我觉得问题不是纠结送不送托管,而是选个靠谱点的托管。

没时间辅导孩子,送去辅导班可以但家长还是要抽出时间来关心孩子在辅导班的表现和学习,以及询问孩子在辅导班怎么样,实在没时间辅导班可以选择,但还是尽量抽时间来陪伴孩子增进亲子关系,毕竟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张奶奶鱼丸好吃嘛?

张奶奶是一位年迈的渔家妇女,她住在离海不远的小村庄里。这里有着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鲜资源。张奶奶自己也是一位能干的厨师,她善于将新鲜的海鲜料理成各种美食。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便是她的鱼丸。

张奶奶的鱼丸做法颇具特色,她先选用新鲜的鱼肉,将其去骨,再加入适量的淀粉和香料,最后搅拌成圆形。之后将鱼丸用清水煮熟,煮熟后的鱼丸油亮鲜嫩,咬上一口满口都是鲜味,口感十分入味。每当张奶奶将她自己的手艺传承给有需要的人们时,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她深厚的烹饪技术和她对食材的热爱。

张奶奶的鱼丸不仅味美,而且富含营养。鱼肉是一种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低劣胆固醇。鱼丸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多少还省去了很多处理鱼类原料的时间,这一点对于忙碌的现代生活来说尤为珍贵。

张奶奶鱼丸好吃吗?吃过她做的鱼丸的人们都会回答“好吃极了!”张奶奶的鱼丸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海边小村庄的烹饪技能和习惯。张奶奶的鱼丸是每个来到这里的人不能错过的美食,更是一个让人们感受到家的味道。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1

 人总得有一个饭碗。

 小时候在乡下,当炊烟升起,家家户户在“炒炸蒸煮”之后,这时你进入别人家门总能看到一家人手里端着饭碗围在桌旁谈笑风生。你刚一脚踏进门槛,不多时便会有人察觉你的到来,若又觉你未曾吃饭便会拿出一只饭碗邀你一同,若无紧事你只不必推辞,接过饭碗盛一碗饭与主人们一道聊天真是快哉。端着饭碗别吃别聊便是与这个家融入的最快方式。饭碗是家的载体,让坐在上面的人能够饱腹可以无饥矣。

 长大后,便知晓“饭碗”不只是用来饱腹的工具,“饭碗”承担着生活的一切。

 你也许会认为我在瞎说,大可以说我狂,傻。但事实便是如此,在城市中为了生存,我们得拼搏找一份工作,工作能够给予我们衣食饱暖,于是有人便将工作叫作“饭碗”,而一份稳定的工作也被人们称作“铁饭碗”,每天都有人在为这些饭碗争抢着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于是找完对象结婚生子再就是教育后代如何去找一个“饭碗”,人生周而复始也不过是在追逐一个“饭碗”罢了。至于生子之后如何,此事无关本文且表过不提。

 所以说我们从来到这个世上所寻的也不过是一个“饭碗”而已,我觉得这没有什么羞耻的,大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谁又不是这样呢?尼采曾自诩为太阳,他不要“饭碗”只想奉献于是他发了疯。若丢了“饭碗”,即便你成就了自身的品德但你的价值也就止步于此,一个人如果无法最大化实现他的价值那么想必其人生也是会存在遗憾的。

 我国古代的诗人李白,在人生坎坷中发出“安能让我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叹,人们称赞他不慕权贵为人洒脱,但在他早时用功读书的时候那是所想的又何尝不是想求个 “饭碗”呢?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志向高洁被人们称赞但他为五斗米做官时不也是在争取饭碗吗?但相同的是他们舍弃了他们之前所想追求的“饭碗”转而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们寻求精神粮食的“饭碗”但仍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让人可惜,但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人总得有一个饭碗啊”。

 每当回到乡下,家乡的饭碗总是成为我最想拥有的目标,一家人坐在厨房桌子旁边,灶里的火只剩下几堆火星,空气中飘散着柴火的香味,全家人一起吃着饭聊着天,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感觉到心里暖暖的。这是家乡的“饭碗”它哺育了我让我长大成人,但我还有许许多多的饭碗想去追求,选择高三的重新开始也是希望我能离我心中的“饭碗”更近一步。但愿来年,梦想的“饭碗”会来到我的手上。人,总得有一个饭碗。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2

 在家中,我有一个专用的碗。小时候,我认为这仅是为了讲究卫生,但慢慢地,我竟然发现这个专用碗里藏着另一个“秘密”。

 一天,婆婆为我做了碗银耳。“吃你这一碗!”婆婆对我说。不管怎样,每次用我的碗吃,难道里面真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吗?我心里纳闷道。趁婆婆在厨房里忙活的那工夫,我用小勺翻一翻,再看看婆婆那碗。呀!还真有一个“秘密”:我的那碗除了银耳还有许多红枣,而婆婆那碗则是“空空如也”,只有这银耳漂浮在上。啊!原来每次我碗里的“内容”,都会比别人丰富呀!

 于是,我耍了一个“掉包”,悄悄地将婆婆那碗快速吃掉,然后将自己碗里的银耳倒入了婆婆那碗里。天真的我认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能让婆婆吃有红枣的那碗,可还是没有逃过婆婆的“火眼金睛”。当婆婆发现桌上洒落的银耳汤时,把自己碗里的红枣给了我。我问婆婆为什么要在我的碗里放那么多红枣?她只是说因为我学习辛苦,在长身体时要多吃些。

 从那以后,只要我留心观察,就能在我的碗里发现“秘密”。在吃面条时,我的碗里会多打一个鸡蛋;在吃炒饭时,我碗里的肉总是很多;在饭硬的时候,我的碗里不会有硬锅巴……总之,不管吃什么,我的碗里总会有婆婆对我浓浓的爱。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3

 从我们问世的那一刻,得到许多的爱,爷爷奶奶的爱,亲戚朋友……而我从饭碗里找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爱-母爱。你也许会很惊讶,饭碗里怎么能得到爱呢?

 秋季的早晨,风凉飕飕的,妈妈就在这个时刻起床为我做饭。洗漱完毕后,我来到餐桌旁,哇,是面条,我赶紧吃了几口。咦,这是什么?原来是两个鸡蛋。我又翻了翻妈妈的饭碗,只有一个鸡蛋,我把我的鸡蛋放到妈妈的饭碗里一个,妈妈从厨房走来,似乎看出了这个“诡计”,把鸡蛋又还给了我,说:“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饭最关键。”

 前几天,妈妈因匆忙把米饭做糊了,我本想抱怨几句,可是看到我的饭碗里没一丁点儿黑东西,而妈妈的碗里却大部分是糊的,我红着脸低下了头。妈妈这几天特别辛苦,身体不太好,每天能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已经很幸福了,那些福利院的孤儿,虽然每天都能吃到饭,却不如妈妈做的香甜;他们孙然也有欢乐,却不能体会到母爱的温暖……

 饭碗里的爱,我每天都在体会,并且也希望有一天能让妈妈在饭碗里体会到女儿的爱。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4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快乐、幸福的小鸡一家。但不幸的是,三天前,鸡爸爸被凶残的豺狼咬死了。鸡妈妈跪在丈夫的坟前,痛苦了起来,并发誓:无论如何,她也要把两只小鸡宝宝拉扯大!如此,毫无收入的鸡妈妈变卖了所有家当,拿起一只新的饭碗和孩子们浪迹天涯……

 有吃的,宝宝先吃,有盖的,宝宝先盖,淋雨的是妈妈,吃树干的也是妈妈。总之,好处总是给孩子。那只他们赖以生存的饭碗,也随着年月的变迁越来越破旧……

 终于有一天,小鸡们长大了,也成了家,却再也不理妈妈了。那曾为了它们而心力交瘁的妈妈,被它们忘了。直到有一天,小鸡们听说妈妈有一笔巨大的财富后,回到了她身边,想得到那些财富。他们不停地巴结母亲。可母亲知道什么孩子会这么做,她只是每当夕阳西下时,会一直看着那只碗,那只承载了回忆的碗。大儿子终于忍不住了:有新的,干嘛用旧的?于是,他把那只碗扔了。

 “蹦跶”一声,砸进了鸡妈妈的心。她走出来问:“为什么……”

 儿子们说:“老是不死的,新碗高楼你不要,在这儿拉我们受苦?快说,财富在哪儿?”

 鸡妈叹了一声说:“我一生带你们浪迹天涯,哪儿会有什么财富?你们摔的,就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它装满了我们家的回忆……

 残阳下,两只泪流满面的鸡看着一只年迈的鸡捡碎片的那双血手……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5

 别看一个饭碗,很普通,毫无独特之处,可小时候我和它还有一段交情呢!

 我的爸爸是一位邮递员,每天一大早就得提着大包小包邮件,跨上自行车,到处去送邮件,晚上还得加班,很晚很晚才能到家。我觉得爸爸很劳累,可是,又没办法去帮他,只好将想法埋在心底。

 有一天,妈妈从书店里买了一本书,书名叫《聚宝缸》。我一看挺新奇,于是抓起书看了起来。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有一个贪财的大地主,天天强夺百姓的粮食,无恶不作,有一名百姓找到了个聚宝缸,只要在缸里放下一个金元宝,就能从缸里跳出十个金元宝,大地主想得到它,可终究没得到!我心想:聚宝缸可以变出十个金元宝,那我将一只鸽子放进去,不就能变出十只鸽子吗!

 于是,我开始行动!家里没有缸,我跑进厨房,觉得饭碗很像缸,于是,拿起一个大碗跑到阳台上,抓起一只小鸽子,将它平平地放进碗中。爸爸看到了,走过来,奇怪地问:“你在干什么呀!宝贝?”我抬起头天真地说:“我看书上说,将一个东西放进缸中,就能变出十个这样的东西。我把鸽子放下去,不就可以变出十只鸽子吗?这样,鸽子可以替爸爸去送邮件,就可以让爸爸休息一下了!”爸爸一愣,抱起我乐呵呵地笑了!

 呵呵,小小的饭碗可真成了聚宝缸,你放进一份的关心,却能收获十分的幸福。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6

 “嚓啦——嚓啦——”奶奶又在厨房里炒菜了,香气飘到了我的鼻子里。每当吃饭时,我都会感到满足而幸福,这要从一个晚上说起。

 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奶奶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我想:今天一定有好菜!伴着奶奶的炒菜声和厨房里的饭菜香,我充满期待地开始写作业。

 “开饭了!”奶奶大声叫了起来,我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儿,对,是我最喜欢的土豆泥!我迫不及待地跳上椅子,拿起筷子,狼吞虎咽起来,真是香极了!

 “什么东西?”我突然咬到一个圆圆的东西,我立刻瞪大了眼睛,一看,原来是鸡蛋!我感到很惊奇:米饭里怎么会有鸡蛋呢?再看看别人的饭碗里就只有白饭,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继续吃起来,虽然我还是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心里一直很纳闷。我看看奶奶的脸,她对我笑了笑,把嘴凑在我耳朵边说:“吃到鸡蛋了吧?”顿时,我脸涨得通红,原来是奶奶藏在里面的呀!藏在饭碗里的鸡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时光随着饭碗里的幸福而流转,我渐渐长大,奶奶一天天老了,脸上布满了皱纹,每次看到奶奶为一家人做出丰盛的饭菜我都很感动,每当手捧热乎乎的饭碗,我总会想起那碗藏着鸡蛋的米饭……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7

 奶奶是农村人,文化程度不太高。我有时对奶奶会有点排斥。但那一根头发,却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五年级上半学期,学习越来越紧张,我也越来越心浮气躁。

 那天,奶奶煮好饭,我坐到餐桌前,刚准备开吃,发现一根头发在饭里面。心烦的我就大喊大叫起来:“怎么有根头发,我不吃了!”说完,我全然不顾大家的震惊,闷着气去写作业了。写着写着,我感觉肚子越来越饿了。来到餐桌前,奶奶重新盛了饭,用盘子盖着。顿时,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感在我的心里萌发。

 饭里的头发分明是奶奶煮饭时太辛苦,不小心掉的,而我却熟视无睹,冲她发火,耍公主脾气,真的不应该。

 第二天,奶奶好像忘记了昨天的事情,在我上学前一如既往地“唠叨”着:“多穿点,别受凉了,红领巾系在书包上。”

 寒假前的一个晚上,我考得还不错,放松多了,又像往常一样来到餐桌前。眼尖的我发现红烧肉里又有一根头发,奶奶反应挺快,拿起筷子,挑出头发,又把那块红烧肉夹进嘴里:“今天的红烧肉真好吃,多吃点。”

 我望着奶奶,眼眶有点发红,心里很不是滋味……奶奶,对不起;奶奶,谢谢您!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8

 01

 在我们家平时都是妈妈做饭,但是妈妈这几天要去公司加班。所以,我每天都吃爸爸点外卖送来的饭菜。这天爸爸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说外卖吃多了会影响孩子发育,对孩子成长不利。于是爸爸决定自己学做饭,这样妈妈去加班,我就能吃到热腾腾的营养饭菜了。

 2

 一开始,爸爸什么也不会做,每次都做得很难吃,不是咸了就是胡了,我几乎吃不了几口。爸爸看了很着急,于是他趁妈妈放假在家,请妈妈教他做菜。看,现在他正在学一道很简单的菜——西红柿炒鸡蛋。

 3

 妈妈先拿出炒锅、两个鸡蛋和西红柿,接着把鸡蛋壳磕破放到碗里打散,然后把西红柿切成小块,放到锅里炒,再加点盐,撒点小葱,西红柿炒鸡蛋就做好了。爸爸按妈妈的方法做了一次,只见他一会儿切菜,一会儿打鸡蛋,神情严肃,手脚笨拙。一阵香味飘了出来,我尝了一口,嗯,虽然爸爸的手艺不如妈妈,但他已经尽力了,比之前烧得好吃多了。回想爸爸手忙脚乱地在厨房里奋斗的场景,我深深地感动了。

 4

 接下来的这几个月,每天都是爸爸做饭,每天都询问我们口感如何,然后再琢磨改进,用他的话说叫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拿下厨艺这个堡垒。于是乎爸爸的手艺大增,都快赶上妈妈的做菜技术了。看到一桌香喷喷的美食,我知道那饭碗里满满的全是爸爸对我的爱。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9

 我要感谢上帝,赐给我一个爱我的爸爸。为什么这么说呢,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大家都知道,妈妈的形象一般都是洗衣做饭,而爸爸的形象一般都是养家糊口,我们家可不这样。我妈妈是一名销售员,替别人打工,每天工作都非常繁忙,并且节假日也不能休息,家里没人烧饭,于是,爸爸就成为了家里的主厨。

 爸爸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回家休息,而是去菜市场买菜。到家后,他不是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而是在厨房忙来忙去。他也想过休息,但为了我和晚上下班的妈妈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他必须咬牙坚持。

 有一次周末,我悄悄观察爸爸烧菜,他一直忙了一个多小时。他一会儿洗菜,一会儿切菜,一会儿又去看看汤或菜烧的怎么样了。他忙得满头大汗,手上还被四处乱溅的油星炸出了几个小水泡,但他也顾不上疼痛,甩甩手,依然继续做菜。吃饭时,我吃着爸爸做的饭菜,默默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大餐

 这就是我要感谢上帝的原因,因为他赐给我一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10

 孩子们的心思大人们不了解,我总觉得爸爸妈妈对我不够关心,所以我不断的寻找爱的“藏身之处”。

 今天终于有了新的发现。早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叫醒,洗漱完后,坐到餐桌前。桌子上,早餐已经准备好了两碗面条,只有一个碗里插着一把勺子。每次吃面妈妈总是让我把插着勺子的那碗吃掉,难道这小勺子里有什么秘密吗?为了探个虚实,趁妈妈离开的工夫,我翻看了面条里的内容,我发现我这碗面里有个鸡蛋,而妈妈的碗里却没有。我耍了个小把戏,我把两碗面换了过来,然后若无其事的吃了起来,妈妈回来后,看了看我,好像知道了什么便对我说:“你的那些小聪明我会不知道?”然后把面换了回来,说:“吃饱了才有精神上学!”我听到后十分感动。从此以后,我每顿饭都留心观察。每次都会发现我碗里的内容与妈妈的不同:饭硬了,我的碗里不会有锅巴;吃鱼了,上面放着妈妈挑好的鱼肉;喝粥时,大枣总是多几颗。

 回头想想,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父母的爱,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看,妈妈的爱就被我找到了呀!它呀,就藏在饭碗里!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11

 相信很多人看到一些描写母爱的文章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抱怨一声:唉,别人家的妈妈多温柔可亲,我的妈妈怎么就没这么好呢?难道我们的妈妈真的对我们不好吗?不,那种爱是要你去细细品味的。而我就从饭碗里找到了母爱。

 那次我过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支粉色的钢笔,可我很生气。妈妈明知道我喜欢紫色,最讨厌粉色,而且紫色的也能买到,就是不按我的喜好给我买。因为这事,我俩吵了一架。要知道不开心时吃什么都不好吃,可那天的晚饭我还是吃的倍香。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妈妈给我的饭菜里施了魔法?

 通过几天的观察,我还真的有不少收获。也总算得知我为什么吃得倍香,原来每次我的饭碗里都有一些小惊喜。同是一样的面,我的那份里总是藏着一个蛋;两碗一模一样的炒饭,我的饭碗里却没有坚硬的饭锅巴;两块一样大小的鱼肉,我的那块总是没有鱼刺。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们的妈妈没有爱过我们吗?不,那种爱是需要慢慢寻找的爱,是需要细细体会的爱。那藏在饭碗里的不正是妈妈浓浓的爱吗!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12

 奶奶的饭碗,就是那么一个碗,只不过它会“变胖”。

 “宝贝,快来尝尝奶奶做的鱼丸!”我跑过去尝了尝,大叫:“太好吃了!”我吃了一个又一个,直到把整碗鱼丸都吃了个精光。我说:“奶奶,下次我还要吃!”

 第二天,奶奶果然又给我煮了一碗鱼丸。后来,奶奶每天都做给我吃。

 那装鱼丸的碗先是我吃的小碗,然后是妈妈的中号碗,接着是爸爸的大海碗,后来又变成了大汤碗,最后变成了锅……

 后来,奶奶做糍粑给我们吃。见爸爸很喜欢吃,奶奶装糍粑的碗也开始“变胖”了,从小盘变成了大盆。

 上星期,奶奶做了羊肉汤,妈妈特别爱喝,奶奶就准备了许多的羊肉,竟装满了一大桶。妈妈直说“够了够了”,说她还要减肥。奶奶说:“减什么肥啊,吃得好才行!”

 前几天,我看到奶奶用刀在一条鱼身上刮呀刮的,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奶奶又在做鱼丸。

 只见她一点一点地把鱼肉用刀刮下来,再仔细地把里面的小刺一根一根挑出来,捏成一个球,放进大盘子里。

 她每次只能刮下一点点,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捏成一个小球。她不停地刮呀、挑啊、捏啊,为了让我吃上一碗鱼丸,奶奶要忙上好几天。她这么辛苦地忙碌,只为了我的一声“好吃”。

 奶奶的鱼丸为什么这样饱满因为里面装满了爱意。

 奶奶的饭碗为什么会越来越大因为她的爱越来越深。

 奶奶的饭碗就是那么一个碗。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13

 一碗米饭,一碗面,一道美食在妈妈的手中总是与众不同。每一个都有“秘密”存在。

 “起床啦,快点”妈妈大喊道,又马上去厨房做早餐了。我麻利的洗漱来到餐桌上。妈妈见了,边跑去我房间整理东西,边提醒道:“记得吃有小勺的那碗。”“哦。”我自言自语着,好奇心提了起来——为什么我每次都吃有小勺的那碗,没有小勺的是有什么不一样吗?我看见妈妈还在房间,立刻换了勺子,装不在乎的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妈妈来了,她见了,用筷子翻了一下,两个鸡蛋冒了出来。“你这一点小把戏,我还看不出来吗!”“为什么让我吃那么多!”我表面不高兴的地说,心中十分兴奋,因为知道了妈妈的“秘密”。“也是为你好,吃饱才有力气上学,营养要均衡。”妈妈一边说一边把两个鸡蛋夹给我。我听了匆匆忙忙吃完,带上书包,跑去学校,路上偷偷把泪水擦干。

 我发现了妈妈的“秘密”,它藏在饭碗中,有时多几块排骨,多几片青菜,多一些美味、饭碗中的并不只有营养,还藏着伟大的东西——爱!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14

 记得小学六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是爱的两种表达方式。今天我要写的不是慈祥的母爱,也不是严厉的父爱,而是一种看不见的爱。

 那天晚上,爸爸端上热气腾腾的菜,乐呵呵地说:“今天的菜特别好吃,一定得把饭吃了。”不知道是菜太好吃了还是其他原因,这饭就是干吃不下。我害怕爸爸妈妈因我剩饭而训斥我,所以用筷子使劲往下压,可是不见起色。平时一压就扁的米饭今天怎么干压不扁?我内心充满疑问地向爸爸妈妈问道:“今天谁盛的饭啊?”爸爸停顿了一会才说:“我盛的。”我看了看爸爸妈妈的表情,发现爸爸神态有点异常,好象心里有鬼。我福尔摩斯一样问着罪犯似的爸爸:“是不是做了什么手脚?”“你可别瞎说了。”妈妈不相信。“啊,知道了!”我想,并不是只有我才能想到压饭,所以接着问:“盛饭之后是不是往下压了?”“嘿嘿……”爸爸终于憋不住笑出了声。于是,家里又增添了许多欢乐。

 这件事小得不能再小,但其中却隐藏着无尽的爱。我知道,爸爸压我的饭并不是坏我,是怕我吃不饱,想让我多吃一点。啊!我发现了,这是一种爱,是看不见的爱,是藏在饭碗里的爱。生活中许多小事都隐含着特别大的含义,不细心观察生活的人是永远不会发现的……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饭碗15

 我的姥爷是一个很爱逗我笑的人,他的眼睛也很大,个子也挺高的,每天我的一日三餐都是姥爷给我做的,姥爷都快成我的小厨师了。

 有一天早上,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老爷就起来了,在做早饭呢!香喷喷的味道吸引着我,我便苏醒了,我一看,哇!原来是小米粥,还有炒西葫芦,吃起来清淡、爽口。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姥爷又开始忙碌了,又要准备炒菜,又要焖米饭,饭菜都好了之后就开始上桌了,哇,西红柿炒鸡蛋呦,这是我的最爱,嫩黄的鸡蛋,配上鲜红的西红柿,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红烧鸡翅是姥爷的得意之作,焦黄、松酥的鸡翅,咬上一口,香甜可口;姥爷还特意荤素搭配,还给我清炒了西兰花,绿绿的,吃起来非常爽口。享受着满桌的饭菜,我的心里暖暖的。

 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我看见姥爷出去了,我急忙地去问姥爷,“姥爷,你干什么去呀!”老爷说:“我去买一点菜!”买菜回来就开始忙碌开了,厨房里又响起了锅碗瓢盆的声音,真像是一场盛大的交响乐,一会功夫,一盘凉拌土豆丝,一盘凉拌黄瓜,一盘素炒红萝卜就端上了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真是其乐融融。

 姥爷已经陪伴我六年了,姥爷的爱就浓缩在饭碗里!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城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的城作文1

 关于一条古街

 乡愁是一条窄窄的街,

 她在那头翘首等待,

 我在这头默然回忆。

 她是一条仅长380米、宽6米的老街,她叫朔门街。

 走到那头,转身,再走回到这头。这段短短的旅程大抵是我孩提时光最浪漫的记忆。

 印象中,她就如明清时期的大家闺秀,温婉可人,独自静静地依偎在瓯江河畔,她悄然地躲在城市的罅隙里,不去理会浮躁的拆迁声,也任凭望江路日日夜夜的车水马龙。她只顾掂起脚尖, 凭栏目送苍烟暮,好似企盼她的那位翩翩少年的归来。

 自从搬了家,就有些时日没来朔门街了。

 如今再次走进老街,不禁感叹于“长风啸壁姑将琴瑟听幽巷”描绘的是怎样一番古典之美。此刻重温那段在老街里的旅程,一路上看着那些开着的雕花门窗,似乎也一同打开了那昔日的时光。我在庆幸,庆幸我还能在这喧嚣的城市里觅得这一处安详的老街,虽不大,却足以独自“偷得浮生半日闲”。而那些青水砖墙、乌漆大门、雕花门楣留下的记忆,大概通通融入了这幽幽古巷用了千年,精心酿制的陈酿中,待我们来慢慢品味。

 不论她历经多少时代变迁,不论她的容颜涂抹了多少胭脂,她依旧是她。在街的那头,我遥望历史钟情于此的情调。在街的这头,我看到的是民俗的风情。繁华褪去,她或许能更好地记录下那些已经发生了、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故事,而我只是期待此刻能守候着她,在我的城里,独自品一壶香茗,闻一袭墨香,度过哪怕是一个无忧的日子。

 关于一点味道

 几个月前风尘仆仆地赶到杭州参加一场考试,抵达时已是傍晚。找到一家面店,惊喜地发现那家面店里的招牌菜是鱼圆,便点了一碗。端上了之后才发现,这鱼圆竟是规则的圆形状,跟家乡的有棱有角的鱼圆有天壤之别!立刻觉得食之无味。

 吃了两三口便想起身,爸爸却感叹地说道:“这里的小吃哪里比得上温州!也只能凑合着填饱肚子了。”不由地想起席慕容的话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没想到我这才短短离开一天,思“食”之情便如此浓郁。

 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疯了一天之后,回到家一打门,一阵香气扑鼻而来,便知是奶奶做好了鱼圆。于是扔下书包,以火箭发射般的速度冲到厨房,把奶奶刚做好的那碗鱼圆吃了个精光,连一滴汤汁也不剩,还不时地舔舔嘴,那鲜美之仍滞留在口中。这是奶奶总会从外面乐呵呵地进来,摸着我的后脑勺,“吃饱了么,要不要奶奶再给你烧一碗啊!”我总是很满足地摇摇头,追着问奶奶是如何烧出那么美味的鱼丸。奶奶津津乐道地说:“这个是咱温州独有的呢!保密!”

 而现如今我却只能在形形色色的鱼圆店里静静地缅怀,沉湎在儿时那沁人心脾的味道里,一个人静静地回想奶奶所保守了十多年的秘密。我想那秘密大抵是一颗心,奶奶是用心去烧每一碗鱼圆,在她往鱼肉里放盐、姜、葱、味精等佐料的同时亦是将她那一湾满盈盈的爱意融入鱼圆,所以我才会对着故乡的鱼圆,对奶奶的鱼圆情有独钟吧。

 日子比泥鳅还要滑,我却能紧紧地抓住那一点味道,岁月冲刷不了它那独一无二的味道。在我的城里,这一点味道,虽名不见经传,却永远地被冠以“永恒”二字。

 关于一种语言。

 前些日子,整理了这三年来用过的书,许多书仍是崭新的,其中就包括那三本完好无损的《话说温州》。一个星期唯一的那节地方课程,也无非是老师泛泛地介绍温州的风土人情,丝毫不能引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兴趣,一代有名无实的温州人。

 或许这是我们这一代的悲哀,又或许这是温州本身的命数。

 还记得那次关于温州方言的综合性活动,我们几个人各自缠着家里的长辈,像小孩子似得咿呀学温州方言,最终我们操着一口生硬的温州方言上了台,云里雾里不知“天马行空”地讲了些什么,面对底下同学茫然的面孔,我们只得灰溜溜地下了台。同伴还不满地抱怨:“这不能怪我们,要怪只能怪我们生来就处在普通话的世界里啊!不爽兮不爽啊!”我一愣,这个加兮重叠式不正是温州方言固有的么!对!我们说的温州话或许不那么地道,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它早已根深蒂固,温州方言的口音早已巧妙地渗透进普通话中去,即便我们与周遭的人交流时说的是普通话,即便我们从小学习的是普通话、从小用的是《新华字典》而不是《温州方言词典》,纵使过去、现在、未来的哪一天我们将温州方言彻底忘记了,但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因为,这种语言早已在我们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毕生不会磨灭!

 是不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注定了我们这一代与温州这座小城的休戚相关,注定了我们这一代与这座城,今世今生的相逢相识与相知。

 即使我们这一代身上,温州人的特点愈来愈少,即使我们终有一天踏上驶向他乡的列车,但温州,故乡,这座城,早已温馨地为我们每一个人订购了一张返乡的车票。我仔细地看了看,这张车票上没有时间的期限。我们这一生旅途的终点就是故乡,这座小城,不论它是否熟悉我们那全球化的语言,它依然敞开胸怀,迎接我们的归来。

 对故乡的祭奠,我们用了太多的忧伤,我只是庆幸我尚未久久地离开她,我尚能依偎在她的怀里享受着她的柔情、她的抚摸,我就像是个女王,在那个属于我的城里,用一杯祭奠的酒,怀想我的那些小城小事。

我的城作文2

 夜未深,墨香正浓,在这书写人生传记的时光里,你还是我的主角。

 第一天,我起很早,因为是他结婚,要去做她的伴娘,格外高兴。很喜欢她穿着的那条红色的婚纱,穿着高跟鞋也只到他的肩膀,两个人只有自己的世界,或忧伤,或明媚,或幸福,那么安静的依偎着他。我好羡慕,那样的她,还有那样的他。

 老潘说,“你就结婚了?”。难得很少人知道我们的故事,老潘算一个。“女孩儿像我咩,老潘?”也许我们都还在意过去,也许老潘失望了吧,我还单着。“太像了,以为就是你。”“可是我还单着。”

 我在我的城,想你的城

 你的城,就像一壶老酒,品过一次,还感觉意味绵长。还记得那天我们吵架,在师姐的生日宴上,我卯着劲儿的喝酒,谁也劝不住。落座时,你紧挨着我坐下,把玩着手机的我,换遍了所有的位置也还是没能甩掉你。狠狠的瞪着你,你却没事人似的照顾我。师姐还笑我小孩子气,我不知道,那时候的你,没脾气的宠着我,是为了什么?

 那是人生中第一次醉,后来你告诉我,“没想到你也那么能喝,师哥师姐们开始还以为是你高兴,他们也乐意一起喝,高兴嘛。”“可是后来越来越不对劲,喝酒跟喝水似的,别人不喝了,你一个人还来劲儿。”我也还记得,回学校的时候门卫大伯还说我,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大晚上的还那么能喝。幸好那时候周末,学校关门晚,也不用上班。

 两年多了,我在我的城,聊你的城。也在我的城,想你的城。你的那座城,充满了回忆。我们踏遍了哪里的每一个景点,大的、小的,远的、近的。师姐有车,晴好的周末,我们结伴同行,日子总是过的那么快。春熙路,宽窄巷子,荷花池,锦里,国色天香,我们走过多少遍啊。最后那次,你们说等我,我们跨省,一起去兵马俑,可是我失约了。

 还记得富顺豆花吗?就在学校后门,每次下了晚自习一大群同事涌向那个地方去吃宵夜。呵呵,刚回我的城工作时,同事说我胖的像一个大西瓜。我们工作的地方,是大学城,遍地是各种美食,又是天府之国,大家都爱享受。周末,三五朋友约好去茶楼,一壶茶,一副麻将,我们就能在那呆一天。我讨厌麻将,你也依着我不去碰,租一副钓竿,大鱼小鱼,到中午总能为打麻将的朋友来一份丰盛的晚餐。

 也许我们还年轻,至于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连自己也搞不清楚。站在这座山头,望着那座山头,总是觉得不快乐。至于过去的那套价值观,也慢慢觉得有问题。我总是想,就着这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骨头,有什么用?我的憧憬呢?我的梦想呢?对了,我都快忘了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了?好怀念以前一大群朋友去外面吃宵夜的样子,嘻嘻哈哈的,压力虽然大点,但学到的东西多啊,收入也会比现在高一倍。

 小时候我喜欢自行车,遇到你爱上摩托车

 他结婚,早早地回家换了衣服。十几个兄弟姐妹都为了他回来了,都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聚这么齐。弟弟打电话说一起出去转转再去舅舅家吃饭,远远地看见他骑着摩托车驶来。车还未稳就爬了上去。“姐你还没变,做什么都那么急。”“那是,你姐能变吗?变了就不是你姐了。”说完伏在他的肩膀上,“你肩膀好宽啊,弟,以后弟妹肯定幸福。。。。。。”

 眼泪滑落,那时候每次回你的城市,你都骑摩托车去远远的地方接我。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发现坐摩托车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和你在一起总是那么调皮,那么幸福,那么肆无忌惮。可是这一切都只能用文字来祭奠了。

 那段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该往返了多少次。开校车的刘师傅每次都送我到火车站,因为你们关系好。你说每次都害怕离别,害怕我再也不回来。没有那么煽情,我们不会唱《离别的车站》。每次刘师傅都说他会找个停车场等你,等我走了你才出去也可以。

 不是没有看到过你眼泪滑落,所以每次离开都拒绝你送。可是你总是那么执着,一次不落,随着服务员一次又一次的催促,我们紧握的手慢慢被分开,一点一点的。。。。。。然后各自决绝的回头,我对你说过,都不要回头。其实有一次我回头了,看见你在擦眼泪。提着行李,泪水珠子似的落,在这场没有对错的爱情里,我们都脆弱的坚持着。

 我在我的城,想你的城

 不是没有想过回来,挑战、激情、朋友、还有你,你们都还在。我只是缺少勇气,写过多少次辞职信,我喜欢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可是又害怕好不容易考上的单位,以后还能不能考上?还有老人,他们年纪那么大了,哥哥说老人不是我不离开的理由。是,真的是,每次看到他们越来越佝偻的身躯,心就特别疼,我想多陪陪他们。

 寂静的夜,绵长的音乐一直在单曲循环,你依然是我传记的主角。你知道我是怎样的女子,一旦离开便决绝些吧。只是想要你知道,想要你幸福,想要你明白,我在我的城想你的城。我要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