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七旬茶摊奶奶免费供应茶水25年,如何看待这样的爱心行为?

老人 0 41

南京一七旬茶摊奶奶免费供应茶水25年,如何看待这样的爱心行为?,第1张

南京一七旬茶摊奶奶免费供应茶水25年,如何看待这样的爱心行为?
导读:我认为这个奶奶的行为非常温暖,值得大家去点赞学习,通过一件小事将这种爱心传递下去。在南京一所小区门口总是摆放着一个免费的茶水摊,前面的东西很简单,只有桌子和水壶,但内容却充满了温暖。不管是迎来送往的路人,只要是了都可以到这个茶水摊喝一杯茶水

我认为这个奶奶的行为非常温暖,值得大家去点赞学习,通过一件小事将这种爱心传递下去。在南京一所小区门口总是摆放着一个免费的茶水摊,前面的东西很简单,只有桌子和水壶,但内容却充满了温暖。不管是迎来送往的路人,只要是了都可以到这个茶水摊喝一杯茶水。

这处茶摊的主人是已经72岁的崔奶奶,她和南京众多市民有一个无声的约定,每年夏天都会准时出摊。据环卫工人赵师傅介绍,自己是这里的常客,崔奶奶每年都会搞,有时候自己带的水喝完了就会过来接一点儿,非常的省钱方便。崔奶奶的家就在这个茶水摊的几百米开外,因为天气很炎热,所以催崔奶奶总是会凌晨三点多钟就起来烧水,将这些水装在暖水瓶内摆了满满一餐桌和灶台,只为了让水的温度适宜。 

千万别小看这个小小的茶水摊,里面的水都是催奶奶精心熬制的,甘草水中总是带有一些甜味,让口渴的人感觉更加爽口。崔奶奶会将所有的东西都搬到固定的地点,有时候要跑上六七趟才能完全搬完。据崔奶奶所说,自己如此坚持是因为不想失约,毕竟大伙都已经习惯了。她之所以有这样的善举,完全是因为她曾经在烈日下摆过修车摊,所以明白茶水的重要性。 

而且崔奶奶还将自己的爱心传播了出去,有很多好心人送来了口罩,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便民物品,可以预防中暑,崔奶奶也将它们全都放在了茶水摊上,只要大家有需要就可以分文不收的拿取使用。即便是有人要过来帮忙,也都被崔奶奶拒绝了。就像奶奶说的那样,做一件事就要爱一件事,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61岁的法国奶奶在苏州做抗疫志愿者,奶奶的行为值得每一个人称赞,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向他学习,为抗疫工作,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疫情面前,众志成城是每一个地区的真实写照,这一次在江苏苏州,法国奶奶主动参与当地疫情防控的事情,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相信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其中,也相信江苏苏州的疫情一定会尽快的过去。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遏制住疫情的喉咙。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在江苏苏州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已经61岁的法国奶奶安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要求参与到其中,在核酸检测中也是担任志愿者,为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一份自己的力量,事情发生之后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相信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之后,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也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尊敬身边每一名志愿者。

奶奶的行为是否值得称赞?

61岁的老奶奶和自己的丈夫曾经长期生活在法国里昂,在两年半以前也是因为丈夫的工作调动,所以才来到了万里之外的江苏苏州,我认为作为一名进入中国不久的外国人,能够有如此觉悟,值得每一个人去点赞,相信奶奶的行为对于其他人来说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在疫情面前人人平等都为一名志愿者来说,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希望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够做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是只有积极传播正能量,才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

做法如下:

1、先主动跟李奶奶打招呼问好,简单关心下李奶奶。

2、向李奶奶说明使用过的口罩确实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等。这些微生物不仅可能源于外界,通过吸气,吸附在口罩的表层,也有可能因为使用者本身携带细菌、病毒,通过呼气,吸附在口罩的内层。因此,使用过的口罩是可能存在很大感染风险的。

3、告诉李奶奶如果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或接触过此类人群,推荐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身体健康者,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

扩展资料:

摘掉口罩时,注意事项如下:

1、不要触碰口罩的外层,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

2、不要触碰口罩的内层(自己是病人),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

3、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

4、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

  首先体现了军人老奶奶的高素质,不像农村某些老人一样,为了不耽误自己时间,跑到核酸检测点,就不按规矩排队直接挤到人家前面,被工作人员指责,还一副牛气轰轰的样子。其次体现了路人的善良,很明显大家都知道军人曾经保卫过国家,所以当她们需要帮助时,更应该礼让。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根据视频显示当时有一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站在队伍后面排队做核酸,当时她已经站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知道老奶奶是一名退伍军人,所以劝老奶奶去前面先做核酸,然而老奶奶却觉得那是插队,硬是不肯跑过去。最后大家谎称做核酸是依照年龄进行,这才将老奶奶骗了过去。看到这一幕真是让人心酸,群众用善意的谎言为老奶奶开辟道路,确实值得称赞。

  对于这件事我有何看法?

  现在我所居住的村落也开始做核酸了,村里面大部分都是老人,大家做核算时真是很没有样子。首先口罩没有戴,其次排队间隔十分密集,后面的人一直往前挤,像这种局面,倘若真的有谁感染了新冠病毒,难以想象会有多少人会被传染。插队现象倒是比较少见,毕竟大家都是蛮横之人,有一个人插队了,其他人肯定会指责,为了避免矛盾,大家安安分分的排队。

  做核酸确实会浪费很多时间,但这也是无奈之举,谁叫我们居住的城市出现了感染者呢?倘若不进行全面核酸检测,感染者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给大家造成的影响更大。人家90多岁的老人都会耐心配合工作人员排队做核酸,年轻人更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给自己的村落丢人。

听过爱心传递的故事有:

1、李灵—80后阳县。2002年,刚从淮阳到农村有大量留守儿童辍学在家,便萌生了在家乡办学的念头。

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持下,她办起了周口东新区(原属淮阳县)许湾乡希望小学。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在她的一手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1到4年级各1个,还有3个学前班。

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无数网友被感动了,他们评她为“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

2、

丛飞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丛飞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

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3、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人。”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的人。

许多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原来,我穿起的这根关于爱的链条,周转了无数的人,最后经过少年还给了我,我一生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是为我自己做的!”

4、在江苏省宜兴市,姜达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姜达敖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大学中途辍学,因此对贫穷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先富起来”的老党员,始终胸怀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

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和脑部肿瘤两次手术带来的病痛,千里迢迢,远赴北京、甘肃、陕西等地,把自己20多年的工资、奖金和个人积蓄,几乎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资助总额达200多万元,受助人数达1300多人,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他雪中送炭的脚印。

2018年一部**深入人心,这部**就是《我不是药神》。影片中,主人公程勇帮助病友从印度购买药物,影片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实际上,其实这部**是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的原型“陆勇”本就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但是在今天,我们的“药神“又重新的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2020年1月31日晚,陆勇发文称:“和云南大学印度研究院柳老师初五跑到印度,终于发回3000个护目镜,3000个n95。坐着运货三轮冲到机场,49箱直接发行李,印度警察蜀黍还蛮好,听说是中国医生要,放行。感谢山东航空,感谢昊邦集团和一心堂!继续努力中!“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我们又回想到**中的画面那个我们真正的人民英雄在国家和人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又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这个世界是温暖的,不只是陆勇,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英雄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古语云:气概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在我们心中超越自我人生价值的,战胜自我敢于奉献的人那就是英雄。不论职业不论出身,我们都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有着一颗无私大爱的心,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社会中的无名英雄。

像我们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参加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建设医院的工程人员;像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解放军战士们;参与抗震救灾和疫情募捐的普通人和社会慈爱人士;直接参与执行神舟载人飞船任务的将士们;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等等。

他们在我的心中就是英雄。哪有什么岁月安好,不过是他们在负重前行!

湖南男生两年未见奶奶,装成朋友偷偷回家,奶奶当时的反应是不敢相信、因为孙子全副武装的很厉害,而且还说自己是孙子的朋友。当这个男孩把帽子摘下来的时候,奶奶瞬间就泪奔了,因为奶奶看到了,这就是自己的孙子。当时听到孙子不回来的时候,内心还有一些不舍,可是现在所有的不舍全部都丢掉了,有的只是开心和激动。

奶奶没认出孙子,一脸茫然

根据网友发布了一则视频,原来这个男生已经有两年的时间都没有回家看爷爷奶奶了,所以等到高考结束了之后,就没有通知爷爷奶奶自己回家。但是是经过了全副武装的,估计连妈妈都认不出来吧,因为戴着这个口罩和墨镜,所以奶奶并没有认出来,而且听到孙子不回来也是一脸的茫然。

认出之后,奶奶瞬间泪奔

奶奶告诉我这个乔装打扮的人,可以给自己录一段话吗?就是告诉孙子,我每天都在等着你,盼着你,你每天有时间的话都给奶奶打电话好不好,说完之后眼眶都红。后来这个男生在奶奶后面脱下了帽子和口罩,奶奶认出了之后瞬间就泪奔,眼前的人不就是自己的孙子吗?抱着孙子大哭,感觉让人很心疼。

刚开始还有些不舍,现在只剩开心和激动

刚开始奶奶没有认出来的时候,就让这个孩子给自己留点话,然后带给孙子也算是寄托了奶奶的相思之情,当时是非常不舍得的。那么当认出这个就是自己的孙子时,只剩下了开心和激动,不得不说真的是情真意切呀,看来这一定是奶奶带大的孩子吧。就是因为是自己带大了,所以说感情才能够这么深刻,那么我们也要多多陪伴老人,多给他们一些关怀。

01、

有段时间,电视剧《安家》热播,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故事也是精彩有趣。

店长徐姑姑这个角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不仅在各行业有着强大的人脉网络,人也是活得非常通透,甚是讨观众喜欢。老洋房由于产权错综复杂,交易起来耗时耗力耗钱耗脑筋。

徐姑姑是交易老洋房业务的能手,出过书,也能收徒。这中间不得不说的是,每次遇到各种难题,徐姑姑身边总有恰巧帮得上忙的“贵人”。

有一单房子买卖,交易已经完成了,但后续邻里出现矛盾。

事由是一家的小女孩拉小提琴,吵到另一家休息,矛盾初现。被吵到的这一家便开始熏艾安神,但是满楼道都是烟味,矛盾开始升级。

你说拉琴扰民,她说熏艾乌烟瘴气。

这俩邻居来店里找徐姑姑,徐姑姑便把拉琴的这家小姑娘介绍到自己开琴行的老同学那里去练琴,不仅照顾老同学生意,又能让小女孩去外面练琴,一举两得。

而那位熏艾女邻居正在备孕,徐姑姑就把一位这方面很厉害的老中医介绍给她,简直不要太乐于助人噢。各方需求都照顾到了,事情圆满解决。

徐姑姑怎么恰巧有开琴行的老同学,又怎么恰巧认识老中医?巧合?

02、

说到巧,特别要说的还是老洋房向公馆这单生意。买家饲料大王林茂根找到房似锦想要买房,仅简单几句描述想象中的房子,徐姑姑就画出了大致样子。

但是单单凭借这些,想要在上海找到对的房子简直就是大海捞针。随后,徐姑姑带着房似锦找到当了40年邮递员的老张,买了新鲜的鲜肉月饼,认认真真陪着老张下了棋。

终于,老张应了请求,在地图上画出了这种房子可能的大致地点。房似锦随即跑出去找房,好不容易找到了满足买家条件的房子,就是向公馆。

看房的是房主人老管家的后代耿叔,房主人向玉荣早年移民欧洲了,离开前将房子旁边两间赠与老管家。现如今已经历经三代人,过了70多年,房主人已经作古,找其后代的难度很大。

姑姑联系朋友,找欧洲私家侦探帮忙找找。随后,房主人后代找到了,但是不承认耿叔手里的赠予书,于是徐姑姑一行人开始帮耿叔找证据证明赠予书的真实性。

徐姑姑想到从赠予书上保人倪海棠入手,便找到了发小,法学教授、知名律师秦涛。恰巧,倪海棠是秦律师的亲师爷,但是并无多大接触。

秦律师给出的第一条建议是找当年的老报纸,未果。徐姑姑第二次来找秦律师,电视上正放着采访教育局长的新闻,而教育局长是倪海棠姐姐的外孙,徐姑姑恰巧以前帮过这位主持人。

通过主持人引荐和帮忙,徐姑姑找到了赠予书的保人原件,证据充足。但是,找证据这期间,买卖双方已经私下完成交易,耿叔房财两空,徐姑姑和房似锦也拿不到佣金。

买家林茂根为了在向公馆筹备自己的生日宴,开始大肆装修,破坏古树,严重损坏古董级老洋房。紧接着,电视报道了,公众号发文了,园林局罚款了,房管局要求停止工程……

终于,林茂根赔偿耿叔一套房,也补齐了佣金。而那位主持人也因报道此新闻,工作上取得了好成绩。

徐姑姑怎么恰巧认识老邮递员,怎么恰巧认识能找到欧洲侦探的朋友,怎么恰巧有当律师的发小,又怎么恰巧帮过那位采访教育局长、倪海棠孙代的主持人的忙?

真有这么多巧合吗?

03、

其实,所谓巧合,所谓开挂的人缘,都是善良的厚积薄发。

毕竟,助人者天助也。

徐姑姑在严叔夫妇无处可去时伸出援手,并想他们所想,帮忙找新店面搬新住处,不收中介费;一直照顾瓜哥的酒馆生意,还免费当大厨;同意邻居大婶买菜时将小狗寄养在门店;帮忙给小区保安的媳妇找工作;认认真真陪老邮递员老张下棋……

严叔买房找徐姑姑,邻家大婶卖房找徐姑姑,小区保安给徐姑姑最新小区房源动态,老邮递员老张只给徐姑姑画房源的大概位置……

姑姑说:“…还有很多客户现在跟我处的,就像亲戚一样…我们这片区域,最高的一个记录是一套房子买卖了六次,而且都是经过我的手,要求委托我来亲自操作。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别的中介吗?是因为客户在信任我们,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做人就像照镜子,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

当原本被领导派来取代徐姑姑的房似锦问他:“你从来没有防备过我吗?”,徐姑姑反问:“我防你干嘛?”,随后道出了一句箴言:“不设防,是最好的防御方式。我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用心对待。”

是的,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

所以,哪有什么巧合,都是给予出去的、打心眼儿里的善良,“反弹”回来而已,都是厚积薄发。

就像徐姑姑自己说的,这些都是平时好人好事做多了的福报。

04、

宅在家的这段时间,刚好看了一部温暖人心的好**《生活多美好》。**讲述了主人公乔治-贝礼牺牲自己的环游梦想、读书机会以及事业机遇,通过运营信用社,出一系列惠民政策,修建贝礼园,帮助镇上的居民搬进新家、过上好生活,大家又纷纷在乔治的人生艰难时刻,毫不犹豫伸出援手的故事。

最引人感动的是影片最后,由于乔治管理的信用社弄丢了8千美元公款,那个时候算是一笔巨款,这就意味着破产、丑闻和入狱。乔治因清贫廉洁没有积蓄,无力填补空缺,他陷入了绝望,不断否定自己,一度认为,如果没有他,大家会过得更好。

于是,乔治的守护天使帮他看到了没有乔治存在过的小镇模样:由于没有乔治帮助,被镇上野心企业家波特压迫,买不起房的人妻离子散,开不起店的人流浪街头;不小心拿错药,没有乔治及时提醒的药店老板陷入牢狱之灾;没有被乔治救的弟弟早已不在人世;贝礼园变成了波特镇,小镇上的商户们都成了外地人,镇上没有了和气,变得极其冰冷且陌生…

乔治回到了现实。

大家知道乔治面临的困难后,什么都没说,只说:“乔治有麻烦了,算上我一个”。开始动员全镇,筹集了一大筐钱。

被小时候的乔治及时提醒,方能免牢狱之灾的药店老板,管赊账的客人们要来了钱;被长大后的乔治助力开酒吧的老板,砸碎点唱机拿来了钱;一直被乔治照顾的发小,拿来了乔治资助她离开小镇的旅费;身在远方的朋友拿出了2万美元;已成为战争英雄的弟弟赶回来支援;也有人拿出了存来离婚的钱…

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在来给乔治筹钱的路上…

他们中有人说,没有乔治,他现在都没地方住…

乔治的天使在留给他的书中写道: “有朋友的人绝不会是失败者!”

我们帮助过的人,也会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助我们一臂之力。

世上的事,有果必有因。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的生活,也是满满人情味。

05、

记得疫情初期那会儿,全国口罩稀缺,大家网聊的问候语已经变成:“你买到口罩了吗?”。

那时候,各网店缺货,药店也只是不定时地少量到货,有时候半夜到货,大家会大晚上地跑去间隔一米排队等着买。

正当我好不容易买到口罩给奶奶送去的时候,奶奶给我打来电话,说不用担心,她刚拿到一包口罩。

我还纳闷呢,药店都卖光了,老人家这都是哪来的口罩?一问才知道,这些口罩是奶奶的邻居帮忙从药店带的。

在口罩极其缺货的情况下,大家都视其为保命珍宝,能买到已经很不容易了,邻居还能帮奶奶“抢”包口罩回来,感动+感谢!

口罩诚可贵,感情价更高。

平日里,奶奶和邻里之间关系很融洽,大家相互照顾,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稀奇玩意儿大家一起分享,谁家需要帮忙都会去。

邻居家如果忙不过来照顾小孩子,奶奶会接到家里来吃顿便饭,陪着一起玩,有时也会帮忙接小朋友放学;

儿孙出远门带回家的各色特产,奶奶能把它们挨家挨户分享,甚至可以给到隔壁街道的“远房”邻居那里,给自己和爷爷仅留一点尝尝味道;

碰到环卫保洁打扫家门口,奶奶会自己拿着扫帚跟他们一起扫扫地…虽说都是日常小事,但却足以温暖大家的心。这也不难解释,疫情爆发、口罩难求的时候,奶奶也能有口罩可以用。

日常带给别人的点滴温暖,都会日积月累,积攒成一股正能量,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会返还给我们那么多那么多的好运及感动。

在这个略微浮躁的社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其实就是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