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什么意思?具体风俗是什么?亲人三七那天该做什么

老婆 0 131

三七是什么意思?具体风俗是什么?亲人三七那天该做什么,第1张

三七是什么意思?具体风俗是什么?亲人三七那天该做什么
导读: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设斋祭莫死者,称为“烧七”。“三七”即第三个“烧七”,也就是人死后的第二十一天。“三七”亦称“散七”,这夜,孝子擎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喊亡人姓名或称谓,或上坟焚香接亡灵回家,家中设奠。也有“三七”由女儿或者儿媳办理

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设斋祭莫死者,称为“烧七”。“三七”即第三个“烧七”,也就是人死后的第二十一天。“三七”亦称“散七”,这夜,孝子擎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喊亡人姓名或称谓,或上坟焚香接亡灵回家,家中设奠。也有“三七”由女儿或者儿媳办理烧纸钱、烧香的说法。

烧七之俗南北朝时就已流行。自古以来,烧七成为丧葬礼仪中的一俗,丧家逢七举行道场功德,为亡者修福,俗信可以超度亡魂,使之免入地狱。其活动颇多,而且有简易与隆重之分。一般是“三七”、“五七”比较重要,亲朋也要送来些纸、烛。

扩展资料

自古中国丧葬风俗有:出殡日起三天原坟的风俗,即:在墓公开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摆供品、上香、踩院子、烧纸等程序。(骨灰盒在殡仪馆寄存的,只摆供品、上香、烧纸)。

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烧一次纸,烧七次,过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为烧七(也叫:做七)。

目前常常将做七改动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坟所替代)、三七、五七、七七、(如今只烧单数,烧大七)。按丧事风俗,烧一七、七七、以死者儿子为主,称做:有头,有尾;三七以死者儿媳为主;五七以死者女儿为主(烧五盆纸花)。

民政部- 头七,丧葬风俗?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烧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