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哈达有规定的地方和要求吗

老师 0 43

献哈达有规定的地方和要求吗,第1张

哈达有规定的地方和要求吗
导读:  一、蒙古哈达  1、蒙古族哈达大体上有三种:**哈达为特等哈达,达官贵人使用;蓝色哈达为普通哈达;白色哈达为最普通哈达。我们常说的“三拜哈达”指的就是白色最普通的哈达。  2、在过去,使用哈达有一定的规矩、规格和形式:平日里,各级官员都

  一、蒙古哈达

  1、蒙古族哈达大体上有三种:**哈达为特等哈达,达官贵人使用;蓝色哈达为普通哈达;白色哈达为最普通哈达。我们常说的“三拜哈达”指的就是白色最普通的哈达。

  2、在过去,使用哈达有一定的规矩、规格和形式:平日里,各级官员都得按自己的身份或名号去使用哈达,不能越轨乱礼。私人和民间使用哈达要随便一些,没有那么严格的规矩。献致哈达也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上敬献,对下赐给,平级之间互赠;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哈达折口对方,将哈达捧送给对方手中。目前人多人不分大小都往脖子套,呵呵。其实,只有对下赐给时,才能套脖子。

  3、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

  “哈达”一词,蒙古语称“哈达噶”。哈达已经成为蒙古民族群众特有的礼仪往来必备之物,世代相传,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是人们纯净的心灵与纯朴的情感具体的物化。

  二、西藏哈达  

  在藏族地区,献哈达是一种普遍而又不失崇高的礼节。无论婚丧嫁娶、民俗节庆、迎送宾客、朝觐佛像、新房竣工,甚至连认错请罪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的意思。作为到藏区旅行的游客来说,要懂一点如何敬献哈达的规矩。

  与蒙古族的基本要求是一样的,最基本的就是:献哈达者应先将哈达对叠再对折成四幅双楞,把双楞一边整齐地对着被献者,其次是遵从对上敬献,对下赐给,平级之间是互赠,前辈、同辈和晚辈之间也是如此的原则就可以了。

       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高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或通过代理人转献;将哈达赐给下级时,一般把哈达系于对方的脖子上;前辈或平级之间敬献哈达,则把哈达举于肩平,平伸向前,弯腰捧送给对方手中。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则应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献哈达时,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一只手受礼,作为游客这点尤其要牢记心中。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优良的传统习惯,世世代代人们都把献哈达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礼仪。“哈达有价情无价”,它虽无黄金贵重,但却比黄金更加受到人们的崇敬。因为它象征着一片金子般的心,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其意义表示友谊、和谐、善良、安康之意。

藏族地区,借债、请愿或请求帮助,也同样敬哈达,不应允则将哈达当面退回,有时请求者坚持呈上,往复多次,再不接受,说明请求者的愿望绝无实现的可能。不少地方,还有给建筑物、器皿、桥梁、牛皮筏等献哈达的习惯。

新的建筑落成、新的器皿做好,都要举行某种仪式,并给其系上哈达,表示祝贺。举行春耕仪式时,牛角上系哈达,祝福新的一年获得好收成。在结婚典礼上,新娘进门时,送亲者要给男方的大门、楼梯、房柱、厨房、羊毛垫、佛龛等敬献哈达,以示吉利和平安。

献哈达的礼仪

献哈达是一种文明与礼貌的表现,因此十分讲究。献哈达者应将哈达对叠再对折成四幅双楞,把双楞一边整齐地对着被献者,躬身俯首,双手奉献,表示恭敬。被献者也必须弯腰俯首,双手承接,表示回敬 。切忌用一只手相送或一只手受礼。

献哈达的方式也有许多区别: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或向活佛献哈达,应躬身低头,双手举哈达呈上或放在座位前的桌子上面或脚下,对方并不回赠哈达。这时的哈达,表示敬意和感谢;同辈平级献哈达,表示友好,应该献在对方手上。

对方回赠哈达;上级对下级,长辈给晚辈赠哈达,表示亲切关怀和慈祥的爱意,可直接将哈达挂在对方颈上;如果是喜庆典礼,主人往往将所献哈达回赠给献者,并绕在他的脖子上;他人为自己献哈达时,应将身体微微前倾,恭敬地双手接过,然后绕过头顶挂在自己颈上,以示谢意。

-哈达 (蒙古族、藏族传统丝织品)

蓝色表示蓝天,蒙古人崇拜“腾格里”,即天或者天神,也称为长生天,因此以蓝为尊,认为蓝色象征着永恒、坚贞和忠诚,蒙古族人把草原称为“蓝色的草原”,记得德德玛的演唱过的一首歌曲便是《蓝色的蒙古高原》。蒙古族在迎接贵宾的时候,都是敬献蓝色哈达,而不是白色的。

五彩哈达,此哈达为高尚的礼物,每种颜色各有寓意,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绿色象征河水、红色象征空行护法,而**则象征大地,这五彩哈达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应用。还有说五彩哈达是献于菩萨像前的,是菩萨的服装。旧时,按藏地习俗,白色哈达分为三种,即:内库哈达、阿喜哈达和索喜哈达。内库哈达是出于皇家内库中的特定哈达,其质优、面宽而长,边沿织有吉祥图案,中为八瑞相图,上下为祥龙图案。献哈达表示敬献者对对方的赞美、忠诚与尊敬,并祝愿对方万事如意。在往来中,还有将钱物或画像包在哈达里赠送的,以此表示敬献者一片真诚的心意。

哈达以白色为多,在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上,白色是最为常见的颜色:漫长冬季的茫茫雪原,用青稞磨出的面,骑的白马,放养的羊群,挤的牛奶、羊奶等。自古以来,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就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美好、吉祥、善良,人们珍视洁白的颜色。雪域高原的房屋墙壁上刷白灰,逢年过节时住宅的门楣、门帘、家具上用青稞面点白点或划白线,用白粉撒出各种吉祥图案,并为茶壶、盛酒器皿系上哈达或羊毛。甚至人们在自己的衣领上也用糌粑点上一圈白点。在交通要道的山口、路口石堆的顶端置以白色石头。煨桑时,也要撒上雪白的糌粑。在《格萨尔王传》以及民间故事中,以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之物象征善良。同时,还赋予珠穆朗玛峰神奇的赞美,说山峰间环绕着一条长长的洁白的哈达。在藏传佛教寺院的铜饰门环上,经常可以看到系着数条白色的哈达,伴着叮咚作响的檐铃,随风飘舞着。春天到来时,农家又将哈达系于农具之上进行耕作,祈愿五谷丰登。而蒙古民族与藏民族一样,赋予白色为纯洁、吉祥的含义,将一年的正月称为“查干萨拉”,“查干”即为白色,为一年的开始。洁白蕴含着人间一切崇高、吉祥、美好的内容。

哈达还有蓝色的,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人们十分崇尚蓝色,因为蓝色是天空的色彩。此颜色又称为青色,蒙古语称“呼和”,在人名、地名中多用,“呼和浩特”即为青城之意。蓝色在草原象征着永恒、兴旺、坚贞和忠诚,牧民特别喜爱穿蓝色的袍子,在生活中的装饰图案多采用蓝色。今年,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各种庆祝活动中,人们为什么多以天蓝色的哈达相敬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藏、蒙古各民族对洁净无瑕的本能崇奉,逐渐形成了崇尚白色、蓝色的文化心态。

这个应该是他们那边一种文化差异,他们觉得是红色的话是不吉祥,所以这个是习俗的问题,每个地区的这种特色都是不一样的。

哈达(hǎ dá)是蒙古族人民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藏民任何阶层的人物,在来往时最通行的一种礼物,也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和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等。

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

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的。哈达大体上有三种:特等内库哈达、头等阿喜哈达和二等素喜哈达。

一、哈达的意思:

哈达是蒙古族、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象征大地。

二、献哈达时候的仪式:

哈达呈递敬送时,折口处朝向贵宾,递到对方手掌上。相互间问候时,晚辈向长辈敬献哈达时,哈达下方折口朝外。在藏区,献哈达是一种既普遍又崇高的礼节。无论婚丧嫁娶、民俗节庆、拜会尊长、迎送宾客、朝觐佛像、音讯往来、求情办事以及新房竣工、认错请罪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的意思。

三、献哈达时候的辈分规矩:

献哈达根据辈分不同各有规矩。首先将哈达顺长对叠成四幅双楞,把双楞一边整齐地对着被献者。通常情况下,面对活佛、高僧、长辈要躬身俯首,双手捧献于其手中,或献于案上,或通过代理人员转献,对方还会将哈达回挂在献者的脖子上。

对晚辈则要将哈达披挂于对方颈项。而平辈间则略微躬身,将哈达献到对方手中,这时受者也应躬身双手承接,以表示恭敬和谢意。人们用这一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客人的欢迎和爱戴。在草原上,常看到献哈达时,主人双手捧着哈达,口中吟诵吉祥的祝词或唱着祝福的歌献上哈达,气氛十分祥和。

扩展资料

哈达已经成为藏、蒙古等民族群众特有的礼仪往来必备之物,世代相传,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是人们纯净的心灵与纯朴的情感具体的物化。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优良的传统习惯,世世代代人们都把献哈达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礼仪。“哈达有价情无价”,它虽无黄金贵重,但却比黄金更加受到人们的崇敬。因为它象征着一片金子般的心,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其意义表示友谊、和谐、善良、安康之意。

参考资料:

-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