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牌匾两端的小字识别不清,增加了判读的困难。一般来说,从前的竖排和横排文字都是由右往左读。但是,这块匾的左边竖行文字的开头,依稀像“大清”二字,估计此行文字应当是“大清xx年岁在xx”之类;而右边竖行文字的开头,隐约像“秋七月”三字,最后一个
牌匾两端的小字识别不清,增加了判读的困难。一般来说,从前的竖排和横排文字都是由右往左读。但是,这块匾的左边竖行文字的开头,依稀像“大清”二字,估计此行文字应当是“大清xx年岁在xx”之类;而右边竖行文字的开头,隐约像“秋七月”三字,最后一个字显然是“立”字,因此只有自左往右读才顺畅。若从右往左读一开头就是“秋七月”未免突兀,而“立”字必然在款识的最后。这样一来,匾上的横排四字也连带应当从左往右读,即:“长春县绛”。“县绛”即“悬绛”,“县”是“悬”的通假字,音xuán。“绛”指“绛帐”,含有关讲席、讲堂的典故。看来这块匾额是用于私塾讲堂的。
山西省有绛县,但楼主问匾上四字“从哪边开始读起”,可见未受“绛县”地名影响,这东西应当不是绛县的,所题应当读为“县(悬)绛”。“绛”的右边作“夆”,是行书变体。
词典
参考资料:
词语:绛帐
注音:jiàng zhàng
释义: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绛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匾额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当于古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也作“扁”字,《说文解字》对“扁”作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字,《说文解字》作“额”字。即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就是说,用以表达经义、感情之类的属于匾,而表达建筑物名称和性质之类的则属于额。因此合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匾额的含义:悬挂于门屏上作装饰之用,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但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匾额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当建筑四面都有门时,四面都可以挂匾,但正面的门上是必须要有匾的,如皇家园林、殿宇以及一些名人府宅莫不如此。许多匾额的四周边框上,雕饰各种龙凤、花卉、图案花纹。有的镶嵌珠玉,极尽华丽之能事。
匾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它把中国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标志,匾额过去在城市和乡村在都非常普遍地被使用,由于历史的变迁以及其它因素,如今在城市已经很难看到有文物价值的老匾额了。正因为如此,老匾额才显得弥足珍贵。匾额按其性质来说,比较常见的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堂号匾,像纪晓岚的阅薇草堂等;一类牌坊匾,这一类是通常是作为表彰的,如表彰富人守规范,表彰乡里老师等;一类是祝寿喜庆的,这类匾额数量非常大;一类是在商业发达地区的字号匾,如北京的荣宝斋、同仁堂等;再一类是文人的题字匾额,带有文学色彩的或是座右铭式的匾。目前,比较受人欢迎的是文人题字匾、字号匾和座右铭式的匾。历史上的匾额属于首当其冲被损毁的文物,因为它是明挂的,所以目前在城市里很少看到老匾额。
匾额就其建筑材料来说,大致可分为石刻匾额和木刻匾额及灰制匾额等。
自有匾额以来,它就与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与建筑、民俗、文学、艺术、书法相结合,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写景状物,言表抒情,寓意深邃,具有极大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悬于宅门则端庄文雅,挂在厅堂则蓬荜生辉,装点名胜则古色古香,描绘江山则江山增色。虽片辞数语着墨不多,望之却巍然大观,令人肃然起敬。
纵观的各种匾额,无论是屋舍的装饰,还是景观的装点,无不表达了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如民居屋舍匾额的内容大都为:芝兰入室、忠厚传家、安乐、桂馥等;反映自然景观的则如:山清水秀、碧水萦绕等。所有这些表示吉祥、安宁、祥和的字眼,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福瑞喜庆、诸事顺利的词句,充分表达了我国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美好观念和欣赏趣味。
其次,我国的各种匾额,特别是祠堂府第、民居屋舍的匾额,虽然大多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但其中也有不少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如“世德流馨”、“世德流芳”、“五马流芳”等,标榜了本家族先人的品习,继承前辈人的优秀品德、聪明才智、光荣传统,让家族美名世代相留,因而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迪作用。
另外,各种匾额文字多拜求名人或文人为之泼墨书写,这类老匾额如今在市场上已很难寻觅,这些匾额集字、印、雕、色于一体,大都辞藻华美、书法精湛、言简意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起到了补史正史的意义。“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涛,可得涛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匾额因其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如果把这些匾额拓片结集,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对于书法爱好者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欣赏价值,而
且对于研究地方史者来说,也是一份十分珍贵的研究资料。令当初那些文人骚客想不到的是,他们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留下的翰墨,竟会成为后人研究历史、观赏书法的文物而倍受宠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是为歌功颂德,还是为标志记号;无沦是为装点们门面,还是为点缀江山,匾额作为一种化现象也将成为历史,匾额收藏便成为必需和必然。
倪进祥简介: 著名军旅书法家,笔名江南草野,斋号双馨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书法导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草书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我们将推出一项书法公益活动——免费给书斋、景点、酒店、餐馆等写牌匾(只限于户外)。
倪老师为酒店、餐馆、公司等书写的牌匾,为书艺社写的斋号。
善知书院院长简介:
毛勇,字善知,大学学士。国家文化部认证高级书法家。
现为:
中国善知书院院长;
中国书画家协会广东省分会副秘书长;
中国翰林院艺术家协会广东省东莞市副会长;
中国收藏协会理事;
香港国际书画家协会会员;
深圳翰林院副院长;
寮步青少年活动中心特聘书法讲师。
以下是善知书院毛院长书写的牌匾。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