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城上学,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真的差吗?

孩子 0 56

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城上学,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真的差吗?,第1张

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城上学,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真的差吗?
导读: 1、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城上学,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真的差吗?2、为什么让你的孩子去城里上学?近年来,年轻人进城成了主流趋势,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城里上学,这是因为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差吗?依我看,大可不必对农村老师的教育水平做出这种质疑。现如
  • 1、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进城上学,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真的差吗?
  • 2、为什么让你的孩子去城里上学?

近年来,年轻人进城成了主流趋势,家长也希望孩子在城里上学,这是因为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差吗?依我看,大可不必对农村老师的教育水平做出这种质疑。

现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也对农村教育颁布了许多优惠鼓励政策和帮扶计划,“扶贫先扶智”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在国家和政府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到最艰苦的农村任教;乡村教师也有城市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能得到统一的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乡村学校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全,越来越向城市学校靠拢……种种趋势都表明乡村学校越来越好,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越来越高了。以前乡村教师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消息闭塞跟不上时代潮流,这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淡化了。可以说农村老师的教育水平并不弱于城市老师,甚至在教孩子课本以外的内容例如生活技能、人际交往、对抗挫折等方面时还比城市老师更胜一筹。

那为什么家长还是这么热衷于把孩子往城里送呢?这并不是教育水平的问题。一方面,城市比农村有着更多机遇,在城里生活的孩子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城市学校有很多学科竞赛、兴趣比赛;孩子在城市上学就能和城市孩子结交;城市学校有着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增长见识……这些都是在城市上学的好处。另一方面,城市拥有比农村更健全的基础设施,有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家长们希望孩子在城里上学,能走出农村,在城里扎根,在城里生活下去。许多家长一辈子呆在农村,没有见过世面,希望下一代能走出大山就是他们一辈子的追求,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因此把孩子送进城上学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另外,也不排除有部分家长盲目跟风,萌生了“看见隔壁邻居的孩子都去城里了,我的孩子也要去城里”的想法;或是虚荣心作祟,觉得“城里什么都好,孩子在城里读书我骄傲”。

总之,我认为农村老师的教育水平不屑于城市老师,农村学校的孩子也有着城市学校孩子所缺少的淳朴善良和天真快乐。家长把孩子送进城里上学,并不是因为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差,而是希望开阔孩子的视野或是希望孩子走出农村。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上学,都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条件,只要努力学习,都会有出息,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前阵子和邻居聊天的时候,他说,过几天让你侄子去城里上学,在家里已经教育不了他了。

邻居和我年龄相仿,但是结婚比较早,所以他家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邻居在外上班,几个月才回家一次,他老婆在家照顾着孩子,以前没有精力顾孩子的成绩,现在发现已经管不了了,所以干脆给孩子换个环境,去了城里。

现在送孩子去城里读书好像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每到放假,城里的校门口人山人海,许多跑乡镇的司机每月惦记的都是那几天。

反观乡镇的学校,每年招收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好多学校只能合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乡镇的家长让孩子去城里读书呢?

1、城里师资比较好,家里教的不行。

很多家长认为, 城里的老师比乡镇的老师优秀,有能耐的都到了城里 。的确到城里的老师相比较而言 有能耐 ,但是这个 能耐 是仅指教学水平吗?

据我个人了解,城里教师的聘任除了国家体制内的,一般还会签订一些体制外的合同教师,这部分合同教师,部分可能有教师资格证,另一部分可能还没有相关证书呢?

当然,这种情况乡镇学校也有,并不是城里学校特有的。城市里的幼、小、初、高都会有这样的教师,但乡镇主要集中在幼、小两个阶段,到中学学校就很少有这种情况。

总体而言,整体教师水平城市和乡村差不多,城市所谓的一级、高级教师,在乡镇中学依然能够找到,而且比例还不低,只不过乡镇中学的宣传不如城里。

2、城里的氛围比较好,能改变我家孩子的性格。

曾经有一位家长说,校园欺凌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内向的学生,他家的孩子比较内向。而乡镇教育相比于城市教育所开设的科目比较少,组织的活动也少,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外向,所以要到城里去上学,为此甚至供了一套学区房。

不得不感慨父母对儿女的付出,但是仅仅依靠可数的集体活动来改变孩子的性格,这是不正确的。常听人说,开朗的孩子到哪都外向,孩子的性格不是用锻炼来改变的。

要不然教师也不会学习,针对不同性格(气质)的孩子采用什么教育方式。

那么家长大多是什么样的心里送孩子去城里读书呢

1、我对你只能这么好了,给所谓的最好。

有次回老家遇到一个父亲打孩子,用皮带抽的。那小孩嗷嗷叫着,孩子父亲看人围观就说:“吃的,穿的都是最好的,上学去城里的学校,还是不听话学不好,不打你打谁?”是啊,很对家长觉得对孩子不能省,城里的就是最好的,那就去城里读书。

去到城里真的能读好书吗?谁知道!

反正城里离父母远,学坏倒是挺容易的。在家里没见的、接触的,到城里有条件接触,因为城里条件方便啊。

这里不得不说关于收费的问题,乡镇中学几乎不收费,城市学校公立较少,几乎都收学书费,所以在城市上学的孩子向家里要钱时比较方便。

“这就是人性中贱的部分”,一位做营销的朋友说,“很多东西不要钱的,认为不好,要钱的认为才是好的,去城里上学就图花钱。”“比如楼市,便宜的时候没人买,涨价了开始疯抢,借钱还要买。所以有些开发商经常雇人排队买房,一雇能找好几百人,真正有一两个买的,就赚回来了。”

2、父母的虚荣攀比心

可能我没你厉害,但是我孩子学习好,在家里只考十几分,在城里能拿奖状。或者,我比你强,我孩子学习也比你孩子强。

真的是乡镇学校教育不行吗?

当然不是,他们能上的城市私立学校,奖状几乎人手一份,考试都能抄个七八十。我为啥知道,因为亲戚的孩子就是这么废的。

3、图省心(少数家长)

很多在乡镇学校上学的孩子,可能要涉及到孩子回家吃饭,部分家长为了图省事,就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回家一次,那多省心啊。

说到底,其实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难逃其咎。为什么人家的孩子读书好,你家的不行?你们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了吗?

很多家长没事抱着手机玩,打牌,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只等到每次考完试算账,这样孩子就能学好了吗?有问题多找找自身的原因,不要动不动就拿孩子做牺牲。

该享受父爱母爱的时候,让他们离家独自一个人求学,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