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滑稽祖师:东方朔)建元元年,刚刚登基的汉武帝下诏征辟天下英才。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疏应聘,都希望自己给汉武帝留下一个好印象,能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这场全国士子们都踊跃报名的盛会中,我们的主角东方朔也出场了,这位爷出手即使不凡,
(滑稽祖师:东方朔)
建元元年,刚刚登基的汉武帝下诏征辟天下英才。
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疏应聘,都希望自己给汉武帝留下一个好印象,能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这场全国士子们都踊跃报名的盛会中,我们的主角东方朔也出场了,这位爷出手即使不凡,他给武帝的奏疏足足写了三千卷,两个人才能抬起来,而武帝足足看了两个月,没人知道这竹简里写了什么东西,但光看东方朔的自荐咱们也就能略知一二。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哎呀,我文武全才,长的又帅,品行又好,我太有才了,我太帅了,我实在太完美了,像我这样英俊潇洒器宇不凡举世无双的英杰,皇上您要不用我真是没天理啊!!!
《汉书》记载汉武帝认为东方朔气概不凡,所以让他在公车署等候召见,其实这不过是为东方朔掩饰而已,气概不凡提不上,但东方朔这番吹牛逼的话倒是成功引起了武帝的兴趣,朕倒要看看这个年轻英俊潇洒不凡的男子长成什么样!
不过天子日理万机,这头东方朔还在眼巴巴的等着皇帝召见呢,汉武帝却完全把这事儿给忘了同时提一句,朝廷给东方朔的俸禄并不高,结果自命不凡的东方大人只能节衣缩食,每天过的紧紧巴巴。—“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这要搁别人估计就呆在公车署慢慢熬日子了,可东方朔是什么人?这位爷可不能过苦日子,于是东方朔作出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儿,他假传旨意说皇帝将要诛杀宫廷的侏儒,吓得这些侏儒们赶忙向汉武帝哭诉,武帝听了也愣了,我没下过这个命令啊!于是派人把东方朔给喊了过来就要问罪,结果东方朔打了一番嘴炮把皇帝逗的哈哈大笑,非但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还让他升了官,这份胆色和才情实在是让我们拍案叫绝!
自此以后东方朔便常伴武帝身旁,和东方朔接触的越久,武帝就越喜欢他,这是为啥?除了东方朔博学多闻,不管汉武帝遇到啥奇闻异事都能解答外,这小子还是颗开心果,让疲于政事的汉武帝能够开怀大笑,找到点乐子。
这位爷行事有多荒诞?有一次汉武帝在三伏天赐肉给大臣们,谁知负责分肉的大臣却迟迟未到,东方朔干脆拔剑上前割肉,堂而皇之的把肉抱在怀里带回去了,第二天汉武帝半是戏谑半是责备的让东方朔自我检讨,结果东方朔说:“哎呀,东方朔啊东方朔,你不等待陛下的命令就割肉多么无礼啊!用剑割肉,多么雄壮,多么男人啊!把肉拿回家给妻子吃,又是多么仁爱啊!”武帝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让你自我检讨,你这家伙反而还夸起自己来了,干脆赏了东方朔一石酒一百斤肉给了东方朔的妻子。
东方朔在陪汉武帝吃饭时也胡吃海塞,吃完后便将吃剩下的肉直接倒进了官服里卷着就带走了,汉武帝看着是又好气又好笑,于是赏赐他绸绢让他做衣服,可东方朔大爷却拿着武帝赐给他的钱财和绸绢全都用来娶长安城里年轻漂亮的女子,但甭管这姑娘有多漂亮,东方朔都是娶了一年便休了她,接着再娶。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第一个问题,东方朔当郎官大概是公元前138年,而他逝世则是公元前93年,如果按照他每年换一个老婆的节奏,东方朔同志足足娶了45个老婆,就算是打了个折扣,最少也有二三十个
好家伙,这辈子二三十个老婆还都是年轻漂亮的姑娘,东方先生您可是真有艳福啊!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此频繁的换老婆,东方朔究竟是真名士自风流还是就是一个追求美色和皮肤滥*的伪君子?
说游戏人间差不多,但贪图美色却谈不上,您别看东方朔谈吐诙谐幽默,行事癫狂,换老婆和换衣服一样,但在他玩世不恭的面纱下确实一颗踌躇满志却怀才不遇的心。我们看《史记》、《汉书》,除去诙谐幽默的片段,东方朔的行事都极为方正。
当汉武帝想要拆毁良田修建上林苑,把郊区的荒地划分给百姓时“小丑”东方朔却站了出来,他恳切上谏,以“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坚决反对;当他持戟守卫大殿时,又大义凛然坚决不让窦少主的男宠董偃进入正殿扰乱纲纪,即使是汉武帝亲自说情也坚决不允,训斥董偃私通公主,勾引汉武帝纵情声色犬马,说的大义凛然,堂堂正正;当汉武帝坚持国家法令毅然杀死姐姐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时,东方朔又安慰汉武帝,称赞他公正执法,在这些故事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东方朔,他有胆有识,忠于职守,有着强烈的忠君爱国忧天下的情怀,这才是真正的东方朔,不管平日里在怎么胡闹,换老婆如同走马灯一样,他的心中一直有着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梦想,东方朔也曾恳切的向汉武帝陈述政治得失,进献富国强兵之道,然而在武帝心中却始终将东方朔当成了一个弄臣,国家豢养的玩物。你只要让陪朕玩乐,让朕开心就好,至于国事你插什么嘴呢!
是啊,就算自己有苏秦张仪的本事,君主不重用又能怎么办?失意的东方朔只能用诙谐和搞笑来取悦汉武帝,来麻痹自己,他堂而皇之的在皇宫里撒尿,他不置私产,把皇帝赏赐给他的所有财物都用来讨老婆,还非漂亮的不要,娶了一个又一个,他越是放纵,武帝就越是高兴。
但东方朔终究是意难平,他在《答客难》尽情抒发壮志未酬的抑郁,他虚拟出一个询问者刁难自己:你东方朔不是自比苏秦张仪么?怎么人家一个佩戴六国相印,一个担任秦国丞相,你㛑还只是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官?东方朔感慨地说:苏秦张仪的那个年代,国家动荡,诸侯争霸,自然对于人才求贤若渴,可现在这个时代四海臣服,天下太平,贤能与庸碌又有什么区别?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无非是“用之则为虎,不用之则为鼠”,苏秦张仪要是和我并存,估计混的还不如我呢!在发了一通牢骚后东方朔话锋一转:即使是时运艰难,君子也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终究会得到解脱,就如同苏轼的《赤壁赋》一般,虽然在努力的安慰自己,但终究尽显心中的无奈和悲哀。
在死前,东方朔最后一次恳切地向汉武帝进谏,希望武帝能够亲贤臣,远佞臣,不要听信谣言。然而武帝的表现却是“怪之”,表示十分惊奇——“今顾东方朔多善言?”东方朔怎么今天说起正经话来了?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小丑的工作是引人发笑,但当小丑伤心难过时,别人却看着小丑扭曲的面容哈哈大笑,只有一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衣袖说:“妈妈,小丑哭了。”但没人听见,一个也没有。
而对东方朔来说,诙谐幽默只不过是他劝谏纳讽、接近君王实现一生抱负的手段,但在大家看来却成了他的全部,于是东方朔成了“滑稽之祖”,成了相声演员尊奉的祖师爷,虽然日日享受香火,但我想他并不会快乐吧,这是东方朔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虽然人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有些事是可以预料到的,是可以判断出结果的。
所谓“恶有恶报”,指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报应”,而是一种“自作孽不可活”的因果。
婆媳关系就和上面这两句话有关:婆婆在年轻时做恶婆婆或许不会有什么坏事发生,但是如果因为一味地欺负儿媳而导致反目成仇,等婆婆到了晚年,就注定不会有好下场。
之前我们讲过,儿媳和婆婆的年龄差在那摆着呢,肯定是婆婆先步入晚年,到那时候肯定需要人照顾养老,难免需要仰仗儿媳,这时候就知道儿媳有多重要了,有儿媳在身边和没有儿媳在身边,生活肯定会大不一样。
人都有“记仇”心理,婆婆如果在儿媳嫁过去之后一直欺负儿媳,她不可能不记仇。一旦婆媳之间反目成仇,儿媳在婆婆晚年时撒手不管,那婆婆就会晚景凄凉,这种问题太常见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被婆婆欺负过的儿媳都会在婆婆晚年时撒手不管,也有不计前嫌照顾婆婆的,比如下面这个读者。
前段时间看到您有一篇文章对婆媳矛盾的分析,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尤其是那段关于因果关系和年龄问题的表述,更是让我感同身受,因为我自己就经历了这样的婚姻。
或许我比别人想得多,想得透,自从嫁到婆家之后她第一次欺负我开始,我就知道早晚有一天她会后悔,因为我们是两代人,她渐渐步入晚年之后,早晚有一天会需要我,到那时候没人照顾她,看她怎么办。
我并不是心机太重,我也并不是要故意报复婆婆,上面这些心里话我跟婆婆说过,在她欺负我的时候,我明确提醒过她。可她根本不当回事,还说我在威胁她。
既然她不领我的情,既然她把我视作仇人,那好,我惹不起总躲得起吧!之后我尽量避免和她照面,尽量避免和她有正面冲突,即便她欺负我,我也无动于衷,这才把婆媳矛盾隔绝在我的婚姻之外。
我不去理会婆媳矛盾,这种问题自然也就无法影响到我。反正婆媳关系已经毁了,我也无需去经营,所以就专心致志只经营我的婚姻。我老公也没管过这种事,我懒得跟他计较,只要他不破坏我们的婚姻,我不会对他要求太多。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我步入中年,婆婆步入晚年,不出我所料,她终于后悔了。
60岁的她,儿子不在身边,女儿不在身边,自己的老伴儿有照顾不好她,她这才想起我。她心里清楚,要想让我和我老公给她养老,必须先过我这关。
晚景凄凉的她,哭着道歉求我原谅,“人到晚年才知道儿媳有多重要,对不起儿媳,我知道错了,我后悔以前总是欺负你,希望你能原谅我,希望你跟我儿子能经常抽空回来看看我。”
我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人,虽然我记仇,但是面对一个步入晚年的老人的哀求,我心软了,于是就告诉婆婆,“你知道就好,我原谅你了!”
单纯把我和婆婆的对话拿出来看,会显得很生硬,很多人甚至会无法理解婆媳之间怎么会闹到这种地步。这让我怎么说,这能怪我吗?婆婆道歉了,求原谅了,我总得有所回应吧!
那之后,婆婆的态度就好了很多,再也不是以前总是欺负我的恶婆婆了。人都有老的时候,虽然以前她欺负我的画面虽然历历在目,但我不想去追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就当我是做善事吧!
我说我的故事并不是为了表明我有多伟大,我只是想提醒那些做婆婆的人:
除非儿媳十恶不赦,否则请你们不要仗着自己是长辈就肆无忌惮欺负儿媳,儿媳嫁到你们家不是为了被欺负的,被欺负时她心里不好受。
而且,我不妨明说,并不是所有做儿媳的都会像我一样不计前嫌照顾步入晚年的婆婆,你需要儿媳照顾的时候,她却因为跟你有仇而拒绝照顾你,那你的晚年就难免凄凉。
婆媳之间就算合不来,也不该闹矛盾!如果你能冷静地去看待婆媳关系,你不难发现:婆媳之间没必要非得关系有多好,能合得来就合,合不来就各自安好,根本没必要闹矛盾。
做儿媳的除了要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婚姻之外,还要关注到跟婆婆是否合得来。
合得来就搞好婆媳关系,这对你的婚姻有利无害。合不来就各自安好,婆婆能做到最好,实在做不到,就去让男人出面让她做到。如果男人纵容婆婆,那你该离婚就趁早离婚。
做婆婆的除了要管好自己,关注到儿子的婚姻是否幸福之外,还要关注到跟儿媳是否合得来。合得来就搞好婆媳关系,合不来就重点关注儿子的婚姻是否幸福。
如果儿子的婚姻幸福,你跟儿媳合不来就各自安好,没必要倚老卖老。如果儿媳不是好儿媳,儿子的婚姻也不幸福,那就趁早拆散他们的婚姻。
做儿媳的和做婆婆的如果都具备上面这种干净利落的态度,根本不会有什么婆媳矛盾。本来就应该这样:婆媳之间就算合不来,也不该闹矛盾!
婆媳之间没有矛盾,不管彼此关系好不好,彼此需要帮助的时候才能从义务的层面去提供帮助,也就不会存在记仇和报复一说了。总之就是:不管你是儿媳还是婆婆,首先要管好自己,然后再去关注对方,彼此各自守住应该守住的立场就好,其他毫无意义的矛盾能不闹就不闹,不然好好的一家人弄得反目成仇,太没意思。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