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敬重的老师有哪些?

老师 0 76

鲁迅先生敬重的老师有哪些?,第1张

鲁迅先生敬重的老师有哪些?
导读: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

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十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到1926年,“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1935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要定稿时,他回信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直到鲁迅逝世前,他还曾让增田涉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两位老师复杂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革命,成为一个学者兼革命家,他1906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革命精神。后来,“五四”运动后,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话文运动多年后,他不在维护文言攻击白话,鲁迅素所敬重的老师“原是拉车的好身手,”现在却“拉车屁股向后”了,怎么办?是尊师还是重道?鲁迅选择了后者,写了《趋时和复古》等文章,对章先生进行了尖锐批评。然而,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打扮成“纯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也有一些报刊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革命家的章太炎被掩盖起来。于是,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 

从鲁迅先生与他的三位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鲁迅尊师,便尤其重道,这既是他尊师的标准,也成为后来为师爱生的准则。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3年间陆续在《新青年》发表小说、新诗、杂文、译文50余篇,并参与《新青年》编务。1920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科讲师。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连载。1923年,第-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说,鲁迅还写了很多具有独特风格的杂文,以《随感录》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发表。1925年出版杂文集《热风》。此后几乎每年都有杂感集问世。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从此定居上海,专事写作。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

1936年因积劳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终年55岁。

著作书目: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期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惶》(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翟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第四卷:二心集(2)

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为农工历来只能被迫压,榨取,没有略受教育的机会;二者,因为中国的象形的方块字,使农工虽是读书十年,也还不能任意写出自己的意见。

日本的厨川白村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说:作家之所以描写,必得是自己经验过的么?他自答道,不必,因为他能够体察。所以要写小偷,他不必亲自去做贼,要写通奸,他不必亲自去私通。

但我以为这是因为作家生长在旧社会里,熟悉了旧社会的情形,看惯了旧社会的人物的缘故,所以他能够体察;对于和他向来没有关系的无产阶级的情形和人物,他就会无能,或者弄成错误的描写了。所以革命文学家,至少是必须和革命共同着生命,或深切地感受着革命的脉搏的。

事实上,证明了左翼作家们正和一样在被压迫被杀戮的无产者负着同一的运命,惟有左翼文艺现在和无产者一同受难,将来当然也将和无产者一同起来。

二十多年前,都说朱元璋是民族的革命者,其实是并不然的,他做了皇帝以后,称蒙古朝我让“大元”,杀汉人比蒙古人还厉害。奴才做了主人,是绝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这正如上海的工人赚了几文钱,开起小小的工厂来,对付工人反而凶到绝顶一样。

(未完)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是鲁迅第一部小说,其中收集1981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14篇,原题是“自序”。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华盖集续编补编》(杂文集)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1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附集》(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古籍序跋集》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补编》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旧体诗: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鲁迅名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9、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2、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3、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5、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6、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7、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8、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9、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20、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1、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23、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5、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6、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7、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