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大衣哥儿子朱单伟和陈亚男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有人说,大衣哥前后对儿子的态度有很大,之前是粗暴对待,之后是百般依宠,甚至将鱼陈亚男分开的责任,推给陈亚男。为何会这样?原因是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这是大衣哥的厉害之处。一、朱单伟上学期间不
大衣哥儿子朱单伟和陈亚男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有人说,大衣哥前后对儿子的态度有很大,之前是粗暴对待,之后是百般依宠,甚至将鱼陈亚男分开的责任,推给陈亚男。为何会这样?原因是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这是大衣哥的厉害之处。
一、朱单伟上学期间不学好,大衣哥就严格要求
大衣哥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说儿子朱单伟在上学的时候,不学习,怎么劝说也不学习,就喜欢玩电脑游戏。孩子痴迷于电子游戏,是很多家长心中的痛,有些家长还将孩子带到戒除网瘾的场所,就是为了戒掉这个东西。
大衣哥没有这样做,而是对孩子严格要求。但因为他出名以后,外出的商演比较多,就没有办法直接管孩子了,孩子的成绩由之前的倒数,变成倒数第一了,这让大衣哥很是头疼!
更头疼的是,朱单伟那个时候很叛逆,害怕朱之文,但不怕大衣嫂。他对大衣嫂的态度很恶劣,用大衣哥的话说,那个时候的朱单伟,就是一个问题少年。大衣哥知道以后,很生气,但是,他还是屡教不改。
大衣哥对他的教育,劝说过,也鼓励过,甚至打骂过。但是,朱单伟还是那个愿意逃课、打架的孩子。大衣哥觉得,要是培养孩子的音乐方面的才能,说不定也可以是一条道路,但是,朱单伟没有王这方面走,大衣哥也就放弃了。
和陈亚男订婚以后,陈亚男在直播的时候就说过,朱单伟只知道玩游戏,考驾照也没过。言外之意,嫌弃朱单伟。朱单伟的能力有限,与大衣哥没有什么关系,他为了朱单伟的学习,也求过老师,但是,朱单伟没有兴趣学,那只能这样了。
二、朱单伟成人以后,大衣哥的教育方式改变了
朱单伟辍学在家,大衣哥也没有办法,他只能任由其发展了,他的实力不错,商演也多,挣得钱,够朱单伟生活的了。朱单伟在家里玩游戏,不愿意社交,这些,大衣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无计可施。
短视频发展起来以后,大衣哥的流量很大,很多人通过拍摄大衣哥,挣到钱了。陈亚男的家人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大衣哥,商量着孩子们的事情。大衣哥看到陈亚男的学历比朱单伟高,人长得也挺好,自然很开心。
朱单伟与陈亚男见面了,也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好看,也愿意交往。两家人就决定给他们订婚了。在农村,订婚就意味着两家人已经同意孩子们结婚了,既然如此,小两口就可以在一起生活了。但是,两个人还不是法律上的夫妻,因为朱单伟不够年龄。
在订婚之后,陈亚男就在短视频注册账号,借着大衣哥的流量,迅速涨粉,让大家看到了大衣哥的流量所在。大衣哥对陈亚男,还是很不错的,出现在陈亚男的直播间里。之后的事情,超出了大衣哥的想象。
陈亚男在直播间里表示,与朱单伟分开了,并且,让大衣哥带着朱单伟回家了。大衣哥对陈亚男没有说不好的话,但对朱单伟的评价是他的孩子他知道。言外之意,他相信儿子!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之后,就真的分开了,不管陈亚男如何做,大衣哥没有直接回应,为的是不让陈亚男借机炒作,也是为了保护儿子。当然,他也在给儿子找媳妇,不能因为陈亚男耽误儿子的终身大事。
三、朱单伟再次订婚,大衣哥的爱护之情,尽显
朱单伟和一位姑娘订婚了,这位姑娘的颜值,也不差。据说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名字叫陈萌。看来,大衣哥对儿子的爱护之情,体现在找儿媳上。陈萌一家人很喜欢大衣哥,他们住得很近,走动起来很方便。
在订婚宴上,看得出来,朱单伟很高兴,看来,朱单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女方也挺高兴的,虽然有人质疑,这个女子,可能是第二个陈亚男,因为她在形象和学历上,都比朱单伟好很多。
但是,大衣哥很喜欢这个儿媳妇,看得出来,朱单伟很开心。既然儿子喜欢,那就娶回家。有人说,陈萌也开直播了。但是,这个账户所有人称,不是陈萌,而是陈萌哥哥。他利用妹妹的人气开的账户!
误会解除了,那就好!不过,大衣哥在儿子退婚之后不久,又给他找了一个儿媳,爱护之情,真的是尽显其中。有人说,大衣哥就是一个炒作者,之前炒作儿子,之后就借村民炒作,连借钱的邻居都不放过。事实是,大衣哥是一个厚道人。
借钱不还还有理了?大衣哥修路修桥不对吗?儿子的教育,他不上心吗?陈亚男嫌弃朱单伟的时候,他说过对方坏话吗?这样的人,不厚道吗?面对大家的质疑,大衣哥没有任何话说,这不是厚道吗?
教育孩子方面,大衣哥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但是,朱单伟不是学习的料,就如同阿斗那样,谁能扶起来?很多人只看到了大衣哥的流量,就想骂几句来获得流量,这样做的人,是谁?
大衣哥为人真诚,喜欢的话,就点赞一下,也不用过去看望他;要是不喜欢的话,那就绕行,不看他就是了。没有必要骂人家,骂大衣哥,他也不会掉块肉,更不会增加自己的流量,只能增加很多人的厌恶,这是何必呢?大家觉得,大衣哥的教育,有可取之处吗?
给你2个建议:1、如果你喜欢你哥的话就告诉哥。2、如果你不喜欢的话还想和你哥保持兄妹相称话就告诉你的同学、老师、朋友和你的父母。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只是你哥,最好把他也带到你家去告诉你的父母,我的哥哥每天都送我回家。我们只是兄妹。
我觉得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将孩子送到很昂贵的培训班里面,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施加很多的压力,聘请了很多的名师也花费了许多钱,结果孩子反而对学习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导致事与愿违,家长千万不要拔苗助长,这样会抑制孩子的健康发展。
吉林一男子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当地一双语幼儿园,学费大概是2万块钱一年,这个价格在当地来说也不便宜,几个月之后男子决定验收女儿的双语成果,刚开始第1个单词女儿就流利的打出了男子感到非常的惊喜,可没有想到接下来的画风突变,简单的单词女儿反而一个都不会了,最后她不由得调侃称,女儿读的恐怕不是中英双语,而是东北双语。
也有不少我也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没有必要去上双语,幼儿园应当让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但也有不少网友觉得一定要从小就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但我觉得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觉得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更为重要,毕竟在幼儿园阶段也没有必要接触太多的知识,如果每天都沉浸在学习之中,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更加的枯燥,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在生活中,有不少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也发挥了很多的金钱,可是最终并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结果,我觉得家长没有必要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对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也没有必要把孩子送到很多的培训班,一定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来进行培养,而且家长也要发挥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样的教育才更加有意义。
在我看来兄妹相差5岁刚刚好,这样才可以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加融洽,从而不会导致很大的纠纷,让家长也比较放心和安心。
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儿女双全就是最好的结果,兄妹相差5岁这样才会让人更加省事,而且还不至于两个孩子因为各种争吵闹得不可开交。5岁的年龄也就意味着大宝已经懂事,可以听懂父母的话,因此可以更好的迎接妹妹的到来,也不会因为妹妹的出现有各种不满,哥哥都可以更好的照顾妹妹,而不至于把妹妹当做玩具,这样对于兄妹俩都是最好的结局。
哥哥都想要一个妹妹,这样才会让他们有成就感,而且在照顾妹妹的过程当中,都会让哥哥觉得心满意足,他们之间相差5岁恰恰好,这样也不至于会让家长手忙脚乱。二胎家庭确实会带来很多欢乐,家长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只有两个孩子相差的年龄稍微大一点,这样才不至于导致家里天翻地覆,而且哥哥才会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妹妹。
相差5岁可以让哥哥更好的去面对,自己的妹妹承担起哥哥的责任,这样都会让妹妹觉得十分幸福,而且还会把哥哥当做自己的依赖。相差5岁也不至于两个人会有太大的代沟,这样也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如果相差年纪太大两个人很多时候都玩不到一堆。这样的差距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并且才会让两个孩子更好的相处,在我看来对于父母来说都是最大的收获。
家里拥有一儿一女是最幸福的感觉,兄妹之间可以获得最好的体验,带给父母的幸福也是成倍的,相差五岁的年纪是最好的安排。在我看来,兄妹之间相处融洽就是最好的收获,可以给人带来最好的结局。
1
宁茹是从冯凯凯朋友圈知道宁逸要出国的消息的。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窗外的银杏树撒下一地金黄,明晃晃的大太阳底下,宁茹手心全是冷汗,心口空落落的一片冰凉。
她发消息给许久没有联系过的冯凯凯:“猴子哥,我是宁茹,你知道我哥在哪儿是不是?”
下午有课,宁茹时不时拿出来手机看一眼,可那条消息静静地躺在那儿,没有回音。正在分析案例的导师敲了敲她桌子,“宁茹,专心点。”
宁茹把手机装回口袋里,埋头记笔记,心乱如麻。
一直到下课,冯凯凯都没回信息过来。宁茹点开他的朋友圈,发现对方设置了朋友圈限制查看,她已经看不到那条消息了,没来由地一阵心慌,好不容易整理好的案卷撒了一地。她手忙脚乱蹲在地上一张一张捡起来,来来往往的好多人,没有一个人帮她一把。
宁茹忽然就没出息地掉了眼泪,一屁股坐在地上泪流满面,含糊不清地骂:“宁逸你个王八蛋到底去哪儿了!”
2
宁逸叼着烟蹲在胡同口儿,路灯底下的蚊子和飞蛾明明不是一家子,却搅成了一团,分不清彼此。宁逸啪一声拍死一只吃得肚子滚圆的花脚大蚊子,看着手心的血一脸嫌恶。
“猴子,纸。”
阴影里伸出来一只手,递了张纸巾过来,宁逸往旁边儿挪了一下,露出来身后那人一张圆脸。圆脸猴子崩溃地咆哮:“你干吗每次都等到蚊子吸饱了血才打死啊?!”
宁逸把用完的纸巾团巴团巴丢到一边,“总不能让人做个饿死鬼吧,不好投胎。”
圆脸猴子撇了撇嘴,“切,我看你就是贱,跟大半夜蹲这儿等宁茹一样贱。”
宁逸把一直没点着的烟搓了个稀烂,不耐烦地说:“个小东西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人搞对象,还骗家里说是去上自习了。”
猴子本名叫冯凯凯,长得珠圆玉润,跟身高八尺长身玉立的宁逸完全是两种生物,一身肥肉十分不扛咬,在蚊子的狂轰滥炸下早就暴跳如雷,闻言头疼地骂人:“还不是贱!还嫌宁茹和你关系不够僵是吧?!”
宁逸却忽然跳了起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来了!”
宁茹远远地看到胡同口儿站着人,就有不好的预感。她抓紧了书包带子,不愿意再往前走。
跟她一起的谈林见她停下来,也止住了步子,“怎么了?”
宁茹不想让谈林知道自己心里在发愁什么,于是腼腆地笑,“送我到这里就可以了,不早了,你回吧。”
谈林看了眼灯光昏暗的小胡同,摇了摇头,“那可不行,我得看你安全到家才放心。”
宁茹心想,你要再往前走,咱俩可就都不安全了。她又扭头看了一眼巷口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两个身影,继续劝谈林:“没关系的,很近了。一会儿该没车了。”
谈林低头看到宁茹眼底笑意温柔,轻轻牵起她的手拉着她往前走了一步,“这个可真不能听你的。”
宁茹第一次和男孩子牵手,心如擂鼓,心里的隐忧抛到了九霄云外,羞涩地低下头,任由谈林牵着她往胡同儿走。
宁逸有点儿近视,为了好看他一直拒绝戴眼镜儿,宁茹和谈林走近了他才看清楚两人竟然牵着手,当时就火冒三丈。要形容一下自己的感觉,那真是种了十六年的好白菜,被猪给拱了!
宁逸两步跨过去挡在宁茹和谈林前头,沉着声道:“放手!”
宁茹这时也回过神来,使劲儿挣了一下,想把手从谈林手里抽出来,结果谈林把宁逸当成了情敌,高傲的小下巴一抬,太岁头上动土,“不放!你算什么东西!”
谈林被宁逸一拳撂翻,终于松开了抓着宁茹的手,他捂着被揍痛的下巴,对上了宁逸要吃人的目光。只见宁茹和一直站在旁边的胖子一左一右拉着宁逸,拦住了暴走的宁逸。但拦得住宁逸的人,拦不住宁逸的嘴,他冲目瞪口呆的谈林命令道:“你他妈给我离宁茹远一点儿!再让我看见你,打断你的猪腿!”
谈林惊慌之下还有空寻思,为什么不是狗腿而是猪腿?撑着地爬起来还想跟宁逸理论几句,就听宁茹在旁边喊:“宁逸!你够了啊!”
谈林一个机灵,他知道宁茹有个哥哥,立马笑得花枝招展,“原来是大哥,失敬失敬。”
宁逸扑腾着蹬出来一脚,“谁是你大哥!还不给我滚!”
谈林这小子见风使舵的本事跟牵小姑娘手喂小姑娘吃糖一个段位,小小年纪就有了祸国殃民的潜力,闻言立马麻溜儿地滚了。
宁茹气结,松开宁逸,瞪着眼看他,“你跟踪我!”
宁茹今年十六,九月份开学就要去全市最好的十二中读高一。宁逸大她一岁,高二,上的是所臭名昭著的普通中学。他个子比宁茹高了一大截子,十分有气势地回瞪宁茹,“谁让你撒谎!还有,那臭小子毛长齐了没,就敢拉你手!”
猴子在旁边打圆场:“不要吵不要吵,都是一家人,伤了和气就不好了!”
兄妹俩异口同声道:“我们有个屁的和气!”
一场棒打鸳鸯不欢而散,宁茹气呼呼地跑回了家,宁逸屁颠屁颠跟在后头,看着人上楼了才搂着猴子圆润的肩头去街边撸串儿。
等烤串儿的时候宁逸摸着下巴,思考宁茹这次会给自己下什么绊子,自己要如何化解于无形。老妈的河东狮吼可以充耳不闻,老爸的竹笋炒肉就要吃点儿苦头了。
晚上回去屋里一片漆黑,显然是大家都已经进入了梦乡,宁逸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点儿怅然若失。好像自打他中考发挥失常,老爸老妈就对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太关心了,尤其是在宁茹考上十二中后,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宁逸轻手轻脚洗了脸回卧室睡觉,躺在床上叹气:不就是没考上重点中学,没给老宁家争光吗?至于吗?再怎么我也是你们亲儿子吧,也太重女轻男了。
3
宁茹比宁逸小十一个月,五岁之前一直是个粉粉嫩嫩的小团子。兄妹俩在同一家幼儿园,宁茹读小班,宁逸读中班。
幼儿园那会儿刚刚开始试行半寄宿,中午家长不用接孩子回家,一天三餐都在幼儿园吃。宁逸兄妹俩上的幼儿园是试点的第一批,没有经验,很多地方都存在不足,最直观的体现之一就是饭不够吃。
宁逸还记得宁茹上幼儿园的第二天早上死活不愿意去了,他妈急得要咬人,宁茹抓着门框死活就是不愿意出门。宁逸在妹妹的嚎啕大哭里竟然听明白了小丫头的词不达意:饿,吃不饱。
宁妈妈给两个孩子都订了酸奶,宁逸上了一年幼儿园,俨然已经是老油条,早早找到了解决吃不饱问题的办法——他会把头天晚上的酸奶留下来,揣在书包里带到幼儿园去给自己加餐,可以说是从小便天赋异禀了。
他听着妹妹嚎,摸了摸揣在小书包的酸奶瓶子。
最后宁茹被她妈拎着衣领子扔给了幼儿园慈眉善目的园长奶奶,小姑娘看着老母亲风驰电掣地甩下她离开,嗷一声又开始嚎,嚎得园长奶奶长眉轻蹙,眼看就要暴走。宁逸从自己班主任老师手里挣脱,跑过来趴在妹妹耳朵边上说了一句话,园长奶奶惊奇地发现,前一秒还嚎啕的小姑娘听完小哥哥的耳语,抽泣着不嚎了,眼巴巴地牵着哥哥的手,两个小团子一起去找自己班老师了。
宁逸悄悄跟宁茹说:“我带了酸奶,一会儿给你喝。”
后来宁茹经常被好吃的收买,做下了包括但不限于替男生给女生送情书、考试帮差生作弊等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她一直都归咎于当年宁逸的那瓶酸奶。
中午幼儿园要午睡,宁逸借口要上厕所,在院子里的旱厕门口与宁茹接了头,将焐到温热的一瓶三元酸奶,依依不舍给了没吃饱的妹妹,眼巴巴看着宁茹呼噜呼噜喝了个瓶底儿朝天。
于是那天晚上放学的时候,宁妈妈被老师留住了。老师跟宁妈妈告状,宁逸下午吃饭的时候抢了旁边冯凯凯同学的一块儿红烧肉。气得宁妈妈在校门口打了小宁逸的屁股。
宁逸嘴角还有没擦干净的酱汁,一边作痛心疾首状,一边跟没心没肺的宁茹挤眉弄眼,顺便还调戏吓唬了一起被留下来的原告冯凯凯同学。
端的是八面玲珑的一方人物。
幼儿园的惨痛经历让宁逸养成了未雨绸缪的习惯,什么事儿都喜欢留一手:吃饭要留个碗底儿,被他妈揍了不下十次仍死不悔改;参加婚礼得的糖果要藏起来,宁茹就曾经从宁逸的床底下翻出来一盒子过期的水果糖,黏糊糊的一大团,十分恶心;买袜子一定要一次买三双,两双换着穿,另外一双备用,气得他妈大骂他是败家子儿、是来讨债的。
宁茹也养成了可以从哥哥这里揩油的习惯,半夜饿了就爬哥哥床,从宁逸书包里一准能找到没吃完的酸枣面儿、豆腐皮儿、哈里哈里魔法士,还有朱古力豆儿。
那会儿可没什么窝沟封闭技术,宁家爸妈也没那个精力去关注女儿的牙齿,于是宁茹在换乳牙之前就基本上没牙了。一笑露出来一口被糖分腐蚀得千疮百孔、参差不齐的小黑牙,被同学们冠以了“巧克力公主”的美誉,她自己还洋洋得意,一高兴就封了哥哥一个“巧克力国王”,完美地把两人辈分搞岔了。
宁逸私下喂养了宁茹整整一年,宁茹吃得粉雕玉琢,宁逸则成了没有夜草的小马,光长个子不长肉,大班的时候已经快要一米三,比其他小朋友高出大半头,瘦得像根竹竿儿。兄妹俩牵着手走在路上,认识的人都啧啧称奇:“这兄妹俩可长得一点儿都不像。”
宁逸夜里饿得抓耳挠腮,辗转反侧啃被子,被子脑袋那面儿补丁摞补丁,看着十分凄惨。即便如此,他也没想过诱导宁茹把自己那瓶酸奶省下来。
小小年纪的宁逸开始发愁,要是自己上小学了,谁来投喂自家那个吃货宁茹?好在园长奶奶年终总结时终于不再担心孩子们吃多了积食,在宁逸即将幼儿园毕业的那年,增加了伙食费投入,饿了两年的孩子们,终于可以吃口饱饭了。
4
小学和幼儿园一墙之隔,宁家爸妈都是石油口儿上的研究人员,这一年因为改革忽然忙了起来,早出晚归,两个孩子的接送成了问题。
宁逸上小学了,学校不再提供三餐,宁妈妈为了儿子不饿肚子,早上五点起来把午餐做好,让宁逸拿饭盒提了午餐去学校吃,顺便早上把妹妹送去隔壁的幼儿园,因为厂里加班,早上七点都得到车间。
宁逸那段日子每天早上睡眼蒙眬地爬起来,先胡乱给自己洗把脸刷个牙,然后揪着宁茹耳朵把赖床的丫头喊起来去学校。宁逸早饭要喝一杯奶,他闭着眼睛用筷子搅奶粉,加速溶解,尿完尿没洗手的宁茹刚到他肩膀,仰着胖乎乎的吃货脸,“我也要喝奶!”
宁逸费力地张开眼皮看妹妹一眼,从奶粉袋子里舀出来一勺奶粉,“张嘴!啊!”
宁茹有样学样,啊啊啊张大嘴巴,宁逸将一勺干奶粉倒进妹妹嘴里,“吃吧!”
宁茹齁得直皱眉,吃完一勺,又张大嘴巴,“啊!”
宁逸牵着宁茹的手往幼儿园跑,“快点儿快点儿,要迟到了迟到了,去晚了看不到足球队训练了!”
宁茹跑得气喘吁吁,“哥哥,晚上我要吃烤肠!”
宁逸满口答应:“买买买!”
把宁茹塞到接班老师手里,扭头就跑,跑了一截儿又转身过来给宁茹挥手,“拜拜!晚上等我来接你!”
宁茹眼巴巴地瞅着哥哥跑远了,又弯回来捡起从书包里掉出来的书接着跑,这才恋恋不舍跟着老师进教室洗手。
宁逸早上没赶上足球班的训练,晚上蹲在操场边上补了一场实况训练,看到激动的地方又是跺脚又是鼓掌,这要是在看人下棋,铁定得被打死了。教练就是学校体育老师,看着孩子看得饶有趣味,摸摸下巴过来勾搭宁逸:“同学你几年级的?”
宁逸眨巴眨巴大眼睛,撒了个慌,“三年级。”
他个子噌噌蹿,教练也不怀疑,捏了捏他肩膀,“喜欢踢球啊?”
在宁逸眼中,这位有时候还教教数学的体育老师那就是扫地僧般的存在,闻言狠狠点头,“喜欢。”
教数学的体育老师大手一挥,“那行,今天先跟着练一天基本功吧。”
宁逸被酣畅淋漓地虐了一场,累成马,驼着背跟教练说再见,走到操场边才想起天色已晚,宁茹忘了接了!
他吓得腿也不软了,背也不驼了,单手抓着书包往外狂奔,跑到门口小卖铺还跟老板赊了根烤肠。跑到幼儿园的时候只见人去楼空铁将军把门,幼儿园里一点灯光都没有了。
他扒着铁门朝里大喊:“宁茹!”
宁逸往回跑的路上想象出了一百种宁茹遭遇不测的情景,把自己吓得手脚发软,上楼的时候跌了一脚,膝盖上擦掉一大片皮,还不忘了高高举着已经凉了的烤肠。
推开门看到坐在沙发上吃西瓜的宁茹,宁逸扶着门框差点儿趴地上,还没缓过气来,他妈已经一鸡毛掸子抽了过来。身手矫健的宁逸今天因为体力透支没躲开,露出来的胳膊上一下就多了一条红色的印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起来。
宁逸一手举着烤肠,大口大口喘着气,愣在了当场。
这是他温文尔雅的妈第一次出手打他。
沙发上的宁茹一口西瓜含在嘴里忘了往下咽,愣了片刻,西瓜一扔,宁逸都没看清楚小丫头做了什么动作,宁茹已经冲过来一把扒住了他妈的衬衣下摆,“妈!”
这一嗓子石破天惊,凄厉非常,宁家妈妈手里的鸡毛掸子被吓得掉在了地上,恨恨看了一眼还在发愣的宁逸,扭身带着宁茹去卫生间洗手了。
宁逸在门口愣了半晌,直到听见对门的门响,他才慌忙关上门。年幼的宁逸也不知道自己在慌什么,但直觉不愿意让别人家看到自己家的鸡飞狗跳。
他碰了碰已经青紫的伤痕,默默把书包放回屋里,这才走到卫生间门口,仰着头看老妈,“妈,对不起,我不该忘了接妹妹。你别生气了好不好?”
宁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发现女儿胸前总是有黏糊糊的白色不明污渍,仔细一想就识破了宁逸喂妹妹吃干奶粉。她想起院子里谁谁谁家孩子吃东西噎死的惨剧,吓出了一身冷汗,本来准备晚上吃完饭对宁逸进行说服教育,结果下午没下班呢就被人叫到了幼儿园,说她家姑娘到现在都没人接。
去了幼儿园被老师好一顿说,都是等着下班的人,谁愿意一直在单位耽搁啊。宁妈妈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可这会儿看着宁逸一双大眼里满是乞求和期盼,就又软了心肠,叹了口气道:“以后不许这样儿了,还有,早上不许再给妹妹吃干奶粉。”
宁逸毕竟是个男孩子,没那么多敏感的小心思,老妈给他胳膊涂了药水儿,他就已经不委屈了。宁茹也知道因为自己的原因哥哥被妈妈罚了,怯生生地站在门口不敢走过来,宁逸于是跳起来把小丫头拽进来揉她头发,“对不起啊,哥下午踢球就给忘了,你别怪哥好不好?”
宁茹小心翼翼地捧起宁逸的胳膊,看到胳膊上青青紫紫的一片瘪了嘴想哭,吓得宁逸赶紧给丫头顺毛儿,“你别哭啊,这就是药水儿。”
宁茹对着伤着的地方吹了口气,“我给你吹吹,吹吹就不疼了。”
宁逸的心口那叫个软啊。
等宁妈睡着了,宁逸悄悄爬起来研究厨房的微波炉,最后折腾出来一根缩水了一半、硬得跟腊肠似的烤肠给宁茹,看着妹妹吃得龇牙咧嘴,自己在一边儿笑得一脸宠溺。
5
宁茹从一年级开始就展现出了学霸气质,第一次期中考试就双百。
其实宁家算是书香门第,宁爸宁妈都是名校毕业生,三室一厅的屋子,专门有一间是书房,四面墙壁全是书。就连宁逸和宁茹的卧室里都有个大大的书架,一边儿是中外名著DK百科,一边儿是《灌篮高手》、《火影忍者》,后者归宁逸所有,随便哪本拿去学校就得被哄抢。
即便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宁逸却一点儿读书的天分都没的。小学的时候还行,语数勉强能够个八十分,上了初中以后,这孩子就彻底瞎了。期中考试卷子要拿回家签字儿,宁茹早早拿出红百的卷子领赏,宁逸躲在外头不愿意回家,一直磨叽到家里熄了灯才进门。
结果一进门就看见老妈端坐在沙发上等他,见他进来,伸出一只手,“拿来。”
然后看着上面惨不忍睹的成绩火冒三丈,偏偏宁逸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却油盐不进,宁爸捧着外文著作跑出来劝架,被宁妈一把推到一边,“我生不出这么笨的儿子!”
宁逸的小心脏被狠狠蜇了一下,迷茫地看着母亲。宁爸拉着妻子回屋,然后出来把宁逸撵上床,“你别记恨你妈,她也是着急了口不择言。”
宁逸打那天起很是奋发图强了一段时间,可期末考试依旧毫无起色,连老师都看着他长叹:“这么精神个孩子,怎么就……”
宁逸觉得自己的叛逆期生生是被成绩揠苗助长,提前到来的。
他开始逃课,跟着足球班认识的高年级学长们瞎混,打台球滑旱冰泡网吧,期末自己模仿老妈在卷子上签个字儿应付了事。
有一次在网吧抢位置打了一架,被学校通报批评,宁妈妈气得差点儿送他去工读学校,最后还是被宁爸爸给拦了下来。
宁逸头被人打破了,胡乱贴了块儿纱布,坐在床上发呆。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逃学打架被记过,他抬头看一眼贴满奖状的墙,上面全是宁茹的名字,忽然就有点儿慌了:亲兄妹啊,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
宁茹放了学回来,家里一场战斗已经结束了。但都在一个学校,一个初一,一个初二,屁点儿大的地方,有点儿风吹草动全校人都得惊动,更何况是宁逸这样儿因为在校外打架斗殴被通报批评的呢。她推开门看到宁逸垂着头靠在床上,用力把门关上了。
宁茹不再是小时候的肉团子,长身玉立,跟她妈八分像,走到床边揪着宁逸耳朵把人拎了起来,“宁逸你给我起来!”
宁逸茫然地看着自己这个优秀的妹妹,皱眉道:“你也来兴师问罪啊?”
宁茹狠狠瞪他一眼,“看你那点儿出息吧,不就被通报了一次吗?至于么你?”
宁逸哼笑一声,“你是优等生,当然觉得没什么了。”
宁茹被呛住了,“你是我哥!我是你妹!”
宁逸自暴自弃,“就是有我这样的差等生哥哥,才能烘托出你这个优等生妹妹的高贵啊!”
兄妹俩这么多年第一次不欢而散,似乎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两人之间没了以前的亲厚,开始针锋相对起来。(小说名:《找不到的哥哥》,作者:唐妈。来自:每天读点故事,看更多精彩内容)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