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农村的教育水平如何?

孩子 0 42

家长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农村的教育水平如何?,第1张

家长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农村的教育水平如何?
导读: 1、家长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农村的教育水平如何?2、农村人砸锅卖铁也想把孩子送入大学,为何会这样呢?3、农民种田能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吗?4、农民工子女不能在当地上学吗5、家长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你觉得农村的教育水平怎么
  • 1、家长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农村的教育水平如何?
  • 2、农村人砸锅卖铁也想把孩子送入大学,为何会这样呢?
  • 3、农民种田能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吗?
  • 4、农民工子女不能在当地上学吗
  • 5、家长上班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你觉得农村的教育水平怎么样?
  • 6、合肥农民工子女怎么上小学?

引言:现在很多家长因为自己上班的原因,把孩子送回老家给老人带,让他们在老家上学,很多网友就十分有疑问,农村跟城市有区别吗?对于农村的教育水平又是怎么样的?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如果将孩子放在农村,农村的教育水平好不好?

一、家长该不该给孩子送农村读书?

现在很多家长因为工作或者是自身的原因,都没有办法亲自带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能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很多家长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找最好的学校,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小编觉得如果说父母工作比较稳定收入也很高的话,应该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上学在城市上学比在农村上学更好。

二、农村的教育如何?

像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农村读书,他们认为农村的教育水平其实跟城里一样的。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把孩子送农村读书,大多都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爷爷奶奶平时要做农活,孩子放学后也要帮助爷爷奶奶干农活,虽然说这样培养了孩子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但是他们的学习往往跟不上。你们可以看一看有多少成才的人是从农村出来的,虽然有但也是小数。农村的教育还是跟不上城里的教育没有城市发达。

三、家长应该将孩子放在自己身边

大家都可以看到一种现象,父母在城里工作却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农村,小编觉得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孩子上学的时候就是孩子的成长阶段,如果说他能够长期的跟自己的父母同时同住,这样也增加他跟父母之间的感情,像很多孩子在长大之后都不愿意跟父母沟通,是因为什么?是因为父母从小就没有陪伴自己他们跟父母没有感情。

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农村家庭的家长也是拼了。因为现代农民心中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自身由于当年家庭艰苦,还有各种各样的不良因素存在,才导致于今天,自己生活上的坎坷。有条件的家庭把孩子送去城市上学,多数家长也随孩子一块去城市,给孩子做饭洗衣,孩子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和租房费用等等,相比较在农村上学都是一笔不少的花销。

我们上一代人,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多数都没念过书,不懂得知识重要性,害的我们早早辍学。如果我们在不好好培育下一代,那是我们的过错,让儿女游荡社会底层,后悔晚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农民家庭所期盼的事情。所以每个农村家庭,都会对子女的上学加大投资力度,即便是家里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没有知识,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是全民共同认知道理。事实上,供孩子上大学,城里人也是一样,想法一致。

旧社会农民由于贫穷,只能给有钱人打工,一年下来挣的钱,连全家半年的生活费都维持不下去。更谈不上读书二字了。因此,农民没有文化,只能干程次最低的庄稼活,而今,读书不一定有用!但不读书肯定是没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另外,读书可以明理!读好书,做个明白人!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但不只是考大学一条路径可以改变命运。我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首先有个好心态。无论孩子上或上不了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得到幸福美好新生活。

望子成龙,悠悠天下父母心!哪一个做父母不希望自已孩子成人之后有一翻作为!

这个作为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包含着盼孩子成为各行业之子精英,包含期待他有丰厚收入,有车,有房……

但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天下父母费尽苦心。城市里宁可家里其它开支节俭,而宁愿花钱请最好老师补课。而农村父母为培育孩子更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农村山区本来贫困,在义务教育这一段尚可维持,因在本乡,吃住在家。但一旦步入高中,就显得格外艰难。

有这样一位母亲,丈夫早逝,与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很优秀,在县重点高中招收700人中考了第8名。

为了女儿上学体面,母亲折掉陪嫁看得过去的行李。本来是舍不得用珍藏的,为了凑足学费除家里拼凑,向亲朋挪借。

女儿上学了,母亲除了照料田地,养了很多母鸡,养了猪。鸡下的蛋母亲一个也舍不得吃,逢农历四,七,十,是集市,挎到集市上卖,自已除了自产青菜,一块豆腐也舍得吃。

农闲时,农村人也玩一玩一角钱小麻将。而这位母亲,起大早做饭,天刚放亮就扛着镐头,带些水,食物到上上刨各种药材。晚上很多药材要加工,例远志需用皮,很费时,一般都十一点以一一后才睡。十一点到凌晨四点这位母亲每天才睡几个小时呵!

就这样积攒,这位母亲终于把孩子从高中送到南京大学法学院。孩子很争气,学习成绩优秀,利用课余打工补课,自已挣钱完成学业。

这位母亲多年辛苦得到了回报。女儿在省城沈阳开了一律师事务所,成家后,把母亲接到了沈阳。

农民就这样茹辛茹苦,把青春奉献给了子女。吃多少苦,他们觉得值,心里也是甜!

农民工子女可以在当地上学的,按照就近入学政策办理入学即可。

“就近入学”的“就近”是指离你家相对就近。但是存在着中、小学学校布局及各中学招收学生人数不同等因素影响,所以有时候教育局会根据情况来进行调配,但是最终还是尽量将学区的学生尽量分配到离小区最近的学校入学,都叫“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政策中的住房可以是本人房屋,也可以是租住房屋,不同城市的规定不同,以广州市为例:

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规定:

按照“租购同权”的目标,保障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扩展资料:

农民工子女在当地上学时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1、是流动性大,农民工频繁的工作变动导致了其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打工者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离城较远、环境较差、出行相对不便的地方。流动儿童必须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化而频繁转学或中途回家等情况也打乱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

2、是缺少家庭教育,农民工体力劳动繁重、知识素养不高,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照管,也没有能力和时间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指导,使得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经常落空,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增加了压力。

3、是教学资源不足,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门槛”高,费用昂贵,手续繁琐。

人民网-广州推动入学积分与房产“解绑”

人民网-乡村教育的忧思

小孩放在老家读书好吗?这个问题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现在的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也懂得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个道理,不惜一切代价去找最好的学校,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吧,如果工作稳定,收入又高的父母,是可以把孩子留在身边上学,没固定稳定的工作的话,这城市工作两年,那个城市工作两年,孩子读书的学校也得跟着你转来较去,那苦的是孩子,转学得有段时间才能适应,像这种父母的孩子还是留在老家读书要好。

一:孩子留在父母身边有的好与不好有哪些呢?

首先父母在城里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才支持在城里读书。其实孩子的成长阶段能够长期和自己的父母同吃同住是最好的,能够培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孩子比较亲父母,也得到父爱和母爱。那些留守儿童和父母一年才见那么几次不到三十天,见到父母都是陌生的,更谈不上有感情了。还有好的老师一毕业就留在了城里,城里工资高,待遇好,老师岗位竞争就大,那么能留下来教学的应该都是最优秀教师了吧,城里学生的作业都是要求家长签字同意的,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也起到了的作用。可怜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最好的学校读书,最好的环境下成长,将来成为有用之才,而且环境最能造就人才的大熔炉,孩子所在的环境和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可以对他们造成影响,都说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些好处农村是给不了的。弊端是城里消费水平高,并且还受户籍限制。

二:孩子留在老家读书的好处和不好有哪些呢?

爷爷奶奶平时做农活,孩子放学后也过来帮忙,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从小小年纪就知道了生活的艰难,要想去城里读好的大学,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然以后想在城里很难站得住脚。都说农村的环境教坏人。其实农村也有好点的学校,关键在于孩子意志力够不够坚强,都说是金子放在那都能发光,北大、清华也不是有很多农村出来的吗?师资力量这些是跟城里无法比的,再加上爷爷奶奶在辅导作业是帮不上忙的,爷爷奶奶一般都比较宠爱孙子孙女,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骄生惯养的坏习惯。这个问题只能看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利和弊都具有,取决于自己的想法吧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投入也是年年递增,然而这些投入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的提高。不管是城区的学校还是偏远乡村的学校,都投入了相当的教育教学设备,然而对于乡村小学来说,许多的器材器具没有专业的教师根本就是一个个摆设,不能真正用到教学上来。我觉得应加大对教育者的投入,增加专业教师,提高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小学没有专业教师和留不住年轻有能力的教师。

2010年合肥市有专门的合肥农民工子弟学校,有的只要在工作单位开一个工作证明就可以了! 2010年6月2日,《2010年合肥市中小学学区规划调整方案出台》,搜房网整理出2010年合肥市各片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一览,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参考。蜀山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由2009年的22所增加到26所,小学15所:乐农小学北区(奥林小学)、凤凰城小学、十里庙小学、蜀山小学、蜀新苑小学、梁墩小学、侯店小学、华府骏苑小学、丽景小学、翠庭园小学、嘉和苑小学、江淮学校(小学部)、宁溪学校(小学部)、69中学(小学部)、67中学(小学部);初中11所:49中学、江淮学校、34中学、望龙学校、新城学校、35中学、南岗中学、69中学、67中学、17中学、皖安中学。报名时间: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报名地点:蜀山区招生办公室报名办法:区招生办公室根据农民工子女暂住地情况,统筹安排到定点学校就读。所需材料:①在合肥市经商或务工证明。经商办企业人员出示本人的工商执照,务工人员出示与用人单位签定的正式劳动合同,并在我市市区经商或务工1年以上(含1年);②暂住证: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蜀山区的有效暂住证,并已暂住1年以上(含1年);③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和身份证。庐阳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小学:钢铁新村小学、新庄小学、四河小学、五一小学、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育新小学(新址)、跃进小学、大杨中心小学、岗西小学、十张小学、宿州路小学(5-6年级);中学:合肥市第19中学、合肥市第26中学、合肥市第36中学。报名时间: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报名地点:亳州路小学内(亳州路43号)报名办法:由庐阳区招生办集中受理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读申请,查验证明证件,办理登记手续。凡符合就读条件的,由区招生办根据实际居住地情况,安排到定点学校就读。所需材料:(1)在我区经商或务工证明:经商企业人员出示工商执照,务工人员出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并在庐阳区经商或务工1年以上(含1年);(2)暂住证: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庐阳区的暂住证,并已居住1年以上(含1年);(3)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另:1,凡到义城街道、大圩镇辖区内定点学校申请就读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只要按照《安徽省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好入学、转学手续即可,不必提供其他证件,可享受学区内学生同等义务教育政策;2,对符合条件在庐阳区定点小学、中学就读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免收借读费,并享受庐阳区行政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同等义务教育政策。包河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小学(17所):谢岗小学、斛兵塘小学、晓星小学、黄港小学、晓南小学、义城小学、南徐小学、方七小学、宋村小学、卧云小学、沿河小学、东流路小学、五里小学、凌大塘小学、王大郢小学、淝河小学、蔡岗小学;中学(9所):56中(初中部)、61中(初中部)、64中(初中部)、65中、烟墩中心校(初中部)、28中(初中部)、29中、32中(初中部)、51中(初中部)报名时间: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所需材料:(1)在合肥市经商或务工证明:经商办企业人员出示工商执照,务工人员出示与用人单位签定、由劳动部门认可备案的劳动合同,并在合肥市市区经商或务工1年以上(含1年);(2)暂住证:适龄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在合肥市市区的有效暂住证,并已暂住1年以上(含1年);(3)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和身份证。瑶海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7所小学:合肥市庐东学校、常胜小学、铜陵新村小学、胜利路小学、裕兴小学、东风小学和郎溪路小学;7所初中:合肥市行知学校(中学部)、庆平希望学校(中学部)、裕溪路学校(中学部)、第二十四中学、第三十九中学、第四十中学和第四十一中学。报名时间: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报名地点:瑶海区教育局报名方法:由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瑶海区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由瑶海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定点学校就读。所需材料:(1)在瑶海区经商或务工证明。经商人员出示工商执照,务工人员出示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并在瑶海区经商或务工1年以上;(2)暂住证。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瑶海区的有效暂住证,并已暂住1年以上;(3)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新站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小学:星火小学;中学:第七十一中学报名时间: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报名地点:新站区招生办公室报名办法: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携带相关证明到新站区招生办公室办理报名登记手续,由区招生办公室统筹安排到区内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定点学校就读。所需材料:(1)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合肥市经商或务工证明(均要求1年以上);(2)暂住证: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新站区的暂住证(已暂住1年以上);(3)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和身份证。高新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小学:兴园学校、永和学校;初中:第二十中学报名时间: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报名地点:各定点学校报名方法: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定点学校办理报名登记手续。所需材料:在高新区经商证明或务工证明,经商企业人员出示工商执照,务工人员出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并在高新区经商或务工1年以上(含1年);适龄儿童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暂住证,并已居住1年以上(含1年);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簿和身份证经开区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

原则上实行“划片、就近、免试”,如现有中小学难以接受较多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将安排至相对学额未满的中小学就近入学。报名时间:7月5日、16日、20日、26日、30日、8月5日、10日、16日、20日报名地点:经开区招生办报名方法:各校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统一到经开区招生办办理报名登记手续,符合条件的由经开区社会发展局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学校就读。所需材料:在经开区经商证明(工商营业执照)或务工证明(正式劳动合同,且已办理社保)(均要求1年及以上)、暂住证(暂住1年及以上)、户口簿和身份证

政策解读: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零障碍”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将实现就学零障碍,百分之百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百分之百享受与城市户口学生“同城待遇”。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在合肥市经商证明或务工证明(均要求1年及以上)、暂住证(暂住1年及以上)、户口簿和身份证,统一到暂住证所在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名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