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90后宝妈每天踩点送娃上学,年轻父母和以前的老一辈父母有何不同?2、儿子考了一个好大学,父母都有啥样的心情?3、为什么大学一开学会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校?4、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把孩子送到学校?5、孩子跨省上大学,大一新生开学,家长需
- 1、90后宝妈每天踩点送娃上学,年轻父母和以前的老一辈父母有何不同?
- 2、儿子考了一个好大学,父母都有啥样的心情?
- 3、为什么大学一开学会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校?
- 4、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把孩子送到学校?
- 5、孩子跨省上大学,大一新生开学,家长需要送孩子上学吗?
90后的我们也为人妻,为人母了,可是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的时间观念却不如老一辈的人,很多的90后宝妈每天踩点送孩子上学,每天如此,急急忙忙,拖拖拉拉的,可是情愿每天心情很慌张的踩点送孩子上学,也不愿意早起几分钟送孩子上学,这一点就不如老一辈的父母了,他们每天天还没有亮,就已经起床给孩子做早饭了,每天都告诫孩子:一日之计在于晨,吃完饭赶紧去学校读书,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啊……
我就是一名90后的宝妈,因为无人照顾孩子,无奈之下,我只好辞去工作,每天在家里照顾孩子,刚开始我是非常不甘心的啊,毕竟我还那么年轻,我不想每天都围着孩子转,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是非常愉快的啊,如今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接送孩子上下学成了我的主要任务。
因为长时间的懒散管了,孩子在没有上学之前,我们两个人就经常的睡懒觉,所以说如今孩子上学时间是八点半,我们每天不到八点决定不起床,起床后洗洗脸,刷刷牙,还要给孩子梳头发,慌慌张张的,每天几乎都是八点二十才出门,要不是家离学校近,我感觉肯定会迟到的,有时候我妈就会批评我几句,你就不能早起床一会吗,天天踩点去上学,弄的家里鸡犬不宁的,我们当时要是像你一样,指不定你们兄弟姐妹几个天天迟到呢。
其实我妈确实比我做的好,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睡觉最晚的是妈妈,每天起的最早的也是妈妈,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妈妈每天天还没有亮就起床了,做好饭就喊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起床,生怕我们上学迟到了,那个时候的我们,上学时间是七点半,有时候甚至不到七点我们就已经到了学校了。
记得有一次,老师都还没有到,学校还没有开门,我就已经在学校门口等候了,那个时候的自己受妈妈的影响,起那么早也都习惯了,而现在反而不一样了,每天八点起床我都打怯,恨不得能多睡一分钟是一分钟啊,反正就是不想起床,总之只要孩子不迟到,我就不担心,有时候还在想,去那么早的学校干什么啊,还不如在家里睡觉呢,其实也不光我一个90后宝妈这样做,很多的90后宝妈都这个样子啊,不能和以前老一辈的人相比较了。
父母从小到大的一直叮嘱,希望我们在学校里面好好学习,不能谈恋爱,不能只知道玩,要听老师的话……这些的话我们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耳朵都快要起老茧了,慢慢的到了我们高考毕业的那年,也是每个父母心里最揪心的一年,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时父母的心愿。
一个孩子考上了好大学,父母的心情可是无法描述,开心到可能咖啡的味道都是甜的,因为他们的内心已经被蜂蜜沾满了。
还记得我高考毕业那年,我的母亲回来陪我高考,高考结束回到家中,街坊邻居的伙伴都在等着可以查到成绩的那天,那天来临了过后我和一个发小去了网吧里面上网,等待着查成绩的那刻,后来结果表明我真的很惨,我考了将近五百分,然而我的发小考了六百多分。
我回到家中肯定是各种气氛压抑不知道说什么比较好,然后我不想在家里呆着去了那个发小家,结果发现他的父母和奶奶嘴巴都合不上了,问我怎么样,我也马马虎虎的说了就那样吧,就全程看到了他家里人的心情变化。
这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向着村里的人大肆炫耀着自己孩子的成绩,说自己的孩子多么多么的厉害,他父亲出去打牌的时候一谈到自己家孩子的成绩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会扯淡每个今年高考的家庭,他的父亲也就是满足自豪。
等到了差不多过年的时候,全村有关系认识的人都会过来送礼,因为他们家会在一个合适的日子办升学宴,然后就邀请我们每个玩的好的童年伙伴一起去吃饭,在酒桌上看到了他爸妈的心情,嘴巴都合不上了,酒喝的也是一瓶接着一瓶。
可能这就是每个作为长辈的共性了,孩子从出生岛时候,再到幼儿园读书,小学、初中、高中……不知道花了家长多少的心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是每个父母的最后愿望,同时这样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好,如果孩子能够考取了一个好大学,父母也如愿以偿便不会在为我们的前途而担心那么多。
所以我们能够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就一定要尝试一次,不要因为中途的任何困难而退后,让自己的父母笑一笑,可能以后就老了,我们能够看到的笑容也是充满了皱纹。
开学会有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校的原因有很多
一因为有些父母不放心孩子,害怕路上不安全,出现问题。尤其是女生的父母最多,毕竟女生是受害人群里面比例最高的,所以这也是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校的原因。
二就是因为有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面是被父母宠坏了的,只知道学习,普通的自理能力都没有。所以父母要陪着他们到学校来,把他们整理东西,铺床之类的。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被家里宠大的,因为家里就这么一个小孩,所以这也让许多的独生子女成为了高能低分的人,甚至有些人成为低能低分的人,低能低分指的就是那些自理能力没有,在学习成绩方面很不行,一天到晚只知道玩的人。这种人到了最后就是啃老了。这样低能低分的人,在最近就有一个比较火的例子,那就是在最新一季变形记中的刘思琪,就是这样的,家里的亲人都太宠爱她了,他们的宠爱简直就是溺爱,她严重到吃饭要人喂,衣服鞋子要人帮着穿,自己什么都不会,就会玩。所以在这里提醒那些宠爱自己家孩子的父母一声,您宠爱可以,请不要溺爱,因为到最后受累的还是您和孩子。
三就是有些高考后填志愿的时候,有些同学并不想填这个志愿,是被父母逼着填写的,到最后还被录取了,所以父母的心里不放心,害怕孩子中途不去了,或者离家出走,那到时候父母更担心,所以就陪着孩子一起去,在这里说是陪着孩子一起去,不如说是押着孩子去上学。
四就是一些父母想去看看学校如何,因为在那之前他们没有去考察过学校,不知道这个学校到底怎样,好不好。食堂如何自己的孩子到了那里能不能够吃好,担心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有就是孩子的班主任,辅导员人怎么样,好不好相处之类的,这些父母的孩子就是在填志愿时根据自己的喜好所填写,父母不知情。
五就是一些大学生的父母,他们自己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读过大学,所以他们想到自己孩子所读的大学看一看,大学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以此来满足一下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愿望。
为了给他更好的教育,给他营造父母无法为他营造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孩子到该读书的时候,父母会选择让他们去学校念书,因为父母相信学校会给孩子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教育,而且孩子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需要去面对他们在家里永远不会遇到的问题,并且会试着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不断为以后的生活生存打下基础,学校也相当于是一个小型浓缩的社会,孩子要想以后可以独当一面,就一定要学会在学校里能够保证自己一定的能力,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其他方面。
在学校里,孩子可以认识许多他们没有见过,父母也没有能够教育到他们的东西。在学校里,他们会因为这里的氛围在无形中不断的塑造自己,结交朋友,处理麻烦,应对考试。他们的生活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他们会因为同学之间的竞争而努力的学习,他会受到学校的管束而慢慢成长自己。
其实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愿,如果孩子对上大学有天生的胆怯,那么就送他过去,如果孩子对上大学很有忡憬,那就让他一个人去,甚至行李都可以给他打包寄过去。
一、如果孩子自己不敢一个人去,那么就送他一程吧。有些孩子其实并没有出过多少远门,他们对远行是有一定的害怕的,这些孩子如果家长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送孩子一程的。我当年就比较怂,是我舅舅送我上的大学,我父母一生务农,他们自己在大城市也不好生存,所以就把我托给了我舅舅。虽然当年去到学校之后,同学们看我有人送,有些奇怪,但是我不后悔让舅舅送我。
二、如果孩子很独立,那么她一个人去也无所谓。有些孩子是很独立的,他们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独自去过远行,去找过在异地打工的父母,并且独自回到家乡,像我堂姐就是这样的人,她16岁的暑假就独自去有亲人的城市打了暑假工,后面默默的一个人回来,上大学的这段远行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小儿科,并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她不需要送。
三、关于钱财什么的,现在已经很方便了,大部分都不会出问题的。以前送孩子上大学,主要是担心把学费放在孩子身上会不安全,但是现在移动支付,绑定银行卡等等操作,其实有很多父母未必比孩子在行,孩子现在还时刻担心着他们被网络诈骗呢,所以说在钱财安全上,已经没有了像以前那样的担心,送孩子上大学的人也就越来越少。
上大一了,大部分人都已经成年了,让他们独自去上学,其实是第一次放开他们的翅膀,让他们独自飞行,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已经算得上孩子独立的开始了,不送他们也是一种放手的爱。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