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神话中的玉皇大帝和西王母等人都没有子嗣

孩子 0 95

为什么中国神话中的玉皇大帝和西王母等人都没有子嗣,第1张

为什么中国神话中的玉皇大帝和西王母等人都没有子嗣
导读:中国传统神话中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没有子嗣,是因为发展出这类神话的文化土壤是道教文化。道教虽然分全真和正一,但是道家对神仙的要求,完全是“全真”标准的。他们认为神仙就应该六根清净,与世无争。中国的神话传说,也应该分成上古神话与中古神话。在上古

中国传统神话中玉皇大帝、王母娘娘没有子嗣,是因为发展出这类神话的文化土壤是道教文化。道教虽然分全真和正一,但是道家对神仙的要求,完全是“全真”标准的他们认为神仙就应该六根清净,与世无争。

中国的神话传说,也应该分成上古神话与中古神话。在上古时代的传说中,神仙是有儿子的。比如精卫,就是炎帝的女儿;著名的旱魃,传说也是炎帝的女儿。再比如因为一款叫《古剑》的RPG游戏出名的“太子长琴”,就是天帝的孩子。另外,在民间传说中,七仙女就是玉帝和王母的七个女儿。

但是到了中古时代,中国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建立了自已的国教——道教。这个时候,神话就有“专业”的人员来编写了。

受佛教禁欲文化的影响,道家也认为他们的神仙应该是禁欲的。因此,我们再看后来的《西游记》时,会发现玉帝身边并没有七个女儿。王母娘娘,也不是玉帝的老婆。不过龙王却是个例外,一直有自已的太子。

八十年代有一部剧叫《八仙过海》,片尾曲唱道:神仙是人做,修练不辞劳。吃得苦中苦,正果才修到。

一个凡人要想成为神仙,就必须恪守清规戒律,历尽九九八十一劫难方可升天。即便已经当上了神仙,要是私自与人相恋,不管与凡人,还是与天上的人相恋,都会被打落凡间。猪八戒调戏嫦娥被打落凡间,不是因为它侮辱了妇女,而是因为天宫根本就容不下男欢跟女爱。

八仙中的吕洞宾被称为色仙。他有道行,但是犯了色戒,爱上了牡丹仙子。因此在他与牡丹断绝交往之前,也无法回归仙班。

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纷乱芜杂,很多仙人的典故都有矛盾。是因为创作的时间,创作的人都不一样。关于这方面的考证,有兴趣的可以看袁珂先生关于中国神话研究的著作。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四大民间爱情传说。这四大传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被称为四大民间故事。

这其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就被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为广大学生朋友所熟知。这个故事讲的是,勤劳善良的牛郎,分家产的时候,被自己的哥哥欺负,只分到了一头老牛,可是他没有抱怨,勤劳肯干,对老牛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一般。

老牛为了报恩,让他结识了偷偷下凡的织女,牛郎织女两人相识相爱,还生育了一对儿女,在人间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这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派天兵天将下凡抓拿织女,牛郎带着儿女追赶,却被王母娘娘划出一道天河阻拦,从此夫妻二人隔河相望,留下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们每年的七夕就是源于这个神话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的憎恨。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这其中,王母娘娘代表的,就是封建专制者的形象。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辩证地看问题的话,王母娘娘也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毕竟地位不同,她是天庭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从这一角度来看的话,也可以说她正直公正,恪尽职守,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王母娘娘阻止人仙恋,其实是在保护世人免受伤害。王母娘娘连对织女这样的至亲也不护短、不徇私情,那只能说王母娘娘按章办事,铁面无私,心中充满对世人的大爱。更何况,王母娘娘也不是好不讲人情的,从牛郎织女后面的结局来看,每年的鹊桥相会,王母娘娘至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么说的话,这个“专制者”倒是有了那么一点人情味了。

描写七夕的古诗词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这一首:

辛未七夕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王母娘娘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呢?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于网络,侵删。

东华帝君和西王母有22个孩子,西王母是人类西方的保护神,东王公负责东方。他们的结合引起了玉帝的警惕,于是西王母与东王公生的孩子都被带到了天庭。她们在天庭做各种服务工作,很辛苦,还不能恋爱。

东华级别比天君和狐帝高。父神是墨渊上神的爹,是创世神。东华帝君是曾经的天地共主,后来禅让出帝位。天君是天族的王,狐帝是另一个部族狐族的王。父神级别最高。天君和狐帝不同部族没啥可比性,硬要比起来,约摸着也差不太多吧。

东华帝君的级别

父神在整部剧里是一个出镜率极高的人物,但至今为止从未出现,他和母神是创世之神,一起创造了四海八荒,有人猜测父神可能是盘古或者伏羲,但可能性不大,毕竟三生三世是个独立的体系,不过父神和母神一定是天地间出现的最古老的神。

父神创立四海八荒后,东华帝君应运而生,无父无母,无名无姓。生于远古洪荒之乱世,碧海苍灵之华泽,因地属东荒,指生处为名,自号曰东华,一念为魔一念为神,后来统一了四海八荒,做了帝君天地共主。

等到天下太平没有太大动荡后,把位置传给了天君,简单来说东华帝君与天君是太上皇与皇上的关系。

王母娘娘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或西王母,是传说中的女神。她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园,园里种有蟠桃,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说到王母娘娘,最有名的是“八仙赴蟠桃会”的故事。

话说王母娘娘寿诞在即,八仙商量如何给王母娘娘祝寿,张果老提议向太上老君去求字。八仙遂驾祥云来到了太上老君家中。听完八仙的请求,太上老君欣然动笔,以《千秋岁》为调作词一首:昆仑日暖,阆苑风光好。玉楼醉,玄女傅朱颜,顿觉乌云晓,增纤巧;人在也,荣华南极祥光绕。位比东王老,历万劫而不朽,瑶池台上司阴教。钧天诸品,就赞乾坤自悠久;今朝海鹤添筹,莫惜金樽倒。

八仙读完,称赞不止,告别太上老君,驾云回府。八仙以天外的锦缎为轴,编星星为字,剪云霞为彩,量好王母娘娘宅宇的尺寸,制作了一幅贺寿云轴。王母娘娘寿诞这一天,八仙手持贺寿云轴,驾着祥云,穿着盛装去给王母娘娘庆寿。天上诸佛、玉皇、诸神、诸仙,都来贺寿,宾客满庭,大开筵宴。忽然仙童来报“八洞神仙来贺寿。”王母娘娘命仙童将八仙引入座席。寒喧完毕,八仙送上贺寿云轴。王母娘娘命将云轴张挂起来,只见云霞灿烂,光辉满堂,贺词韵味隽永。而且云轴的尺寸恰合王母娘娘的庭宇。王母娘娘大喜,邀请众仙同游阆苑。只见园中奇花盛开,异卉丛生,珍禽绕客飞鸣,灵兽盘舞欢迎,蟠桃红熟,青鸟相鸣。处处有异香随拥,步步有仙乐相从。千奇万异,难以尽述。又见台殿回旋屈曲,直抵九霄。上窥无极之天,下看四方之地。令人目不暇接。

王母娘娘又在瑶池之上设宴,与众仙对酌。筵宴中摆列有青梨火枣,玉液琼浆,胡麻紫芝。珍奇美味,应有尽有。

席间,董双成吹云和之笛,王子弹八琅之璈,许飞琼鼓太虚之簧,安法其歌妙初之曲。四人更是唱和叠和,果然是钧天广乐,余韵悠扬。八仙听得心旷神怡。受其鼓舞。蓝采和手持酒樽到王母娘娘前拜寿。王母娘娘说:“久闻贤弟,善能踏歌,今日正当行乐之会,何不为我一试。”采和说:“只怕我的歌难和这些阳春白雪相比。”王母娘娘说:“各有各的意趣,不必过谦。”于是采和来到庭前,扣衣盘舞,俯仰纡徐,手执云阳板,颠狂跳跃。舞罢,采和大踏步歌道:演出到此结束。众仙大笑。王母娘娘说:“在我的戏臣中还没有你这样的表演的。”众仙又推举湘子唱道情一曲,湘子离席吹萧助兴,萧音奇绝。王母娘娘赞道:“此曲极妙。”于是命安法其记下乐曲。这时,有仙童捧出三千年才结一次果的蟠桃来到席间,王母娘娘命众仙各食二枚。寿宴完毕,张果老率众仙辞谢过王母娘娘,飘飘然赴龙华仙会而去。

在民间,还有西王母娘娘与后羿的故事。据说,羿上射九日、下除六害,尧和普天下的人民感激不已,颂扬他的歌谣在民间四处传唱,但是,羿的心头却沉甸甸的,自己毕竟射杀了天帝的九个太阳儿子,不知道天帝能否原谅。羿特地宰了在桑林捕获的大野猪,把猪肉剁得细细的,制成肉膏,恭恭敬敬地端上天庭奉献给帝喾,想看一看帝喾对他的态度改变了没有,是否对他依旧亲密,依旧信任。

帝喾看也不看猪肉膏,闷闷不乐:“我不愿再看见杀生的事,也不愿再看见你。你和你的妻子住到下方去吧。”

西王母羿于是到了下界,夫妻俩成了凡人,他深感对不住妻子,便与嫦娥商议:“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必须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娘娘求取不死的灵药。”

昆仑山下有弱水环绕,弱水非但不能载舟,一片鸟羽落下亦会沉没。弱水外又有炎火之山,山上的火焰昼夜不息。

羿凭着盖世神力、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了一万三千一百一十三步二尺六寸高的悬崖峭壁,在昆仑山巅的宫殿里拜见了西王母娘娘。

西王母娘娘钦佩羿的作为,同情羿的遭遇,取药慷慨相赠:“不死药是用不死树结的不死果炼制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制成药又需三千年。我收藏的药丸仅剩一颗了,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羿终于如愿以偿,欢喜异常,回来与嫦娥约定。可是,嫦峨经受不住天堂生活的诱惑,趁羿夜出打猎,把药丸独自吞下了。

奇迹果然发生了,嫦娥渐觉身子失重,双脚离地,不由自主地飘出了窗户,像氢气球一般冉冉飘升。上哪儿去呢?

嫦娥思忖着:我背弃了丈夫,天庭诸神一定会责备我,嘲笑我;不如投奔月亮女神常羲,在月宫暂且安身。这样,嫦娥就到月宫里去了。

除了以上的故事之外,还有王母娘娘骗字的故事。

有一年,玉皇大帝下旨重修南天门,新的南天门气势宏伟、巍峨庄严,只是缺一块匾。有一大臣奏言道:“凡间王羲之极善书法,只有他的字才能与南天门相配。”玉皇大帝立即派王母娘娘与一仙女下凡请王羲之写匾。这一天,王羲之游玩之后返家,途中遇一老妇和姑娘在烙馍,老妇捏一个馍便从阁着的门帘丢进屋子里间,正好落在锅上。

王羲之赞叹不已,老妇称:“你写字的手段才高明呢。”王羲之谦虚地说他实际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老妇很不高兴,硬要他在案板上用扫帚写下“南天门”三个大字,与王羲之比高低。王羲之无法只好写了。老妇喜上眉梢,捧起案板,说了声“多谢书圣写匾”,便一道白光升上天空,原来老妇是王母娘娘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