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过去不久的“五一黄金周”中,不少商家都采用了打折促销、买一赠一、满500减50等促销方式,尤其是电商行业,经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促销方式。对于会计来说,如何做账就成为了一个大难题,今天我们就来针对常见的促销方式,来讲讲不同的促销方式的账务处
在过去不久的“五一黄金周”中,不少商家都采用了打折促销、买一赠一、满500减50等促销方式,尤其是电商行业,经常会使用各种各样的促销方式。对于会计来说,如何做账就成为了一个大难题,今天我们就来针对常见的促销方式,来讲讲不同的促销方式的账务处理。
1
买一赠一
某商店为了促销,举办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买售价500元(不含税价)的西装,赠送售价100元的衬衫,西装与衬衫的成本价分别为400元和80元,要怎么做账呢
首先在开票上需要注意,将西装与领带的销售金额都开具在同一张发票上,并且在金额栏里分别注明西装销售金额500元,衬衫销售额100元,以及折扣额100元。
依据:
因此应纳增值税=(500+100-100)13%=65(元)
会计处理:
1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现金565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5
2、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480
贷:库存商品—西装400
库存商品—衬衫80
2
打折、满减
“买一件打9折,两件8折”“满100减10,满200减20”,很多商家在做促销活动的时候,经常会采用这两种折扣方式。这两种折扣方式的套路其实都差不多,在会计上,一般称为商业折扣。
由于商业折扣在销售前已发生,并不构成最终成交价格的一部分,所以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商品销售价格和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例如某商家销售A商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每件商品标价标价为500元(不含税价),适用税率为13%,每件商品的实际成本为300元,为了促销,决定客户买两件打8折,那么,会计应该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现金904
贷:主管业务收入800
应交税费一应交_值税(销项税额)104
借:主管业务成本600
贷:库存商品600
再次提醒一下,折扣额和销售额要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里开具喔。
3
发放优惠券、代金券
优惠券和代金券是商家让利给买家的优惠形式,买家在实际购物时,可以使用代金券减少对应的金额,但是,买家也可能不使用,所以,应当分情况来处理。
例如某套书原价100元,买家购买了10元抵20元的优惠券,并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了这张10元的优惠券,实际付款90元,那么,会计处理应当如下:
(1)收到买家购买代金券的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10
贷:其他应收款—代金券(10元抵20元)10
(2)买家使用优惠券买书时:
借:银行存款80
其他应收款—代金券(10元抵20)10
贷:主营业务收入8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453
(3)若到期后买家未使用优惠券,应作冲销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代金券(10元抵20)10
贷:营业外收入10
4
积分返礼
有些商家在买家购物时,奖励一定的积分,在积累了一定的积分之后,可以用积分兑换礼品。这种促销方式可以看成是销售的连带行为,买家在支付货款时,就为将来会兑换的商品预先支付了货款。由于买家兑换礼品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会计在做账时,同样应当分情况来处理。
例如销售一件不含税价100元的商品,赠送100积分,每100积分可兑换1元礼品。
(1)商家赠送积分时:
借:银行存款113
贷:主营业务收入9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预计负债(奖励积分)1
(2)买家兑换礼品时:
借:递延收益1
贷:主营业务收入1
3客户放弃积分兑换时:
借:递延收益1
贷:营业外收入1延伸阅读:过年发放开门红包,会计如何做账务处理?企业所得税允许税前扣除吗?
购买预售卡送给客户怎么做账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购物消费凭购物小票再冲减预付账款
收到超市预售卡发票能不能做费用入账
不可以,目前,商场、超市发售预付款消费购物卡的情况较为普遍一般情况下,商场或超市是在购买方支付款项时开具销售发票但对于预付款消费时,由于预付款项在前,领购商品在后,所以在开具发票时其商品的品名不确定那么,发售预付款消费卡的商家应如何开具发票呢《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第二十条规定,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第二十一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发票的基本内容包括,发票的名称、发票代码和号码、联次及用途、客户名称、开户银行及账号、商品名称或经营项目、计量单位、数量、单价、大小写金额、开票人、开票日期、开票单位(个人)名称(章)等根据以上规定,销货方在开具发票时,必须注明商品名称,收取款项在商品不确定时,不能开具发票,可开具收款收据,待提货时方能开具发票支付款项的一方应先作为预付款,未取得发票不能作为费用扣除
购买预售卡送给客户怎么做账整体上来说,在上文相关的介绍资料中小编老师已经针对预售卡送给客户的账务处理都有介绍,大家也都知道公司购买预售卡也是通过预付账款来处理的,如果你们对此预售卡的处理资料感兴趣的话,不妨来本网站上找老师进行学习或者直接观看相关的视频
一、正面回答
企业购买购物卡送客户属于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1、企业购买购物卡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
2、企业将购物卡赠送客户时: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预付账款。
二、分析详情
企业外购礼品用于赠送客户的,应视为业务招待费,但若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并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起到宣传作用的,应视为作为业务宣传费。而对于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则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一般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所必要的一项成本费用支出。
三、业务招待费有什么?
1、因企业生产经营而赠送纪念品支出的费用;
2、因企业生产经营而宴请或工作餐支出的费用;
3、因企业生产经营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支出;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的支出费用。
给客户发放购物卡,需要分几种情况。
一、外购购物卡用于发放的
这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一般的中小企业,外购大型商场超市的购物卡,用于赠送。
购进时:
借:预付账款-购物卡
贷:银行存款等
(一)对外赠送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情关系的
这类赠送完全就是为了维护关系,多数都是“悄悄地”进行,大家都懂的,企业也不会广而告之,所以实务中都是计入“业务招待费”。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类赠送因为没有跟销量或积分等挂钩,企业赠送后需要按照“偶然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
当然,比如企业购入1000元的购物卡,不可能去刷200元,然后才去赠送800元;肯定是购入1000元的卡,然后就原封不动的赠送了,等于1000元赠送金额就是税后金额。企业在赠送购物卡的时候,也不可能要接受的人再交200元的税金吧?
因此,我们在扣缴税金与账务处理时,需要把税后金额换算为含税金额,可以解方程得出:假设税前金额为X,则:X(1-20%)=100000元,解方程:X=1250元。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等 1250元
贷:预付账款-购物卡 1000元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50元
(二)赠送购物卡与消费积分等挂钩的
企业为了促销,制定促销政策,当客户达到某一规定的销售积分或销量后,即赠送购物卡。这种情况,企业一定会大力的宣传,广而告之,以便吸引更多人来消费或购物等。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促销展业赠送礼品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0号)规定: 个人通过使用消费积分得到的礼品,不征个人所得税 ;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全额适用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事先未确认消费积分价值的,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预付账款-购物卡
2企业执行新收入准则等,事先确认了消费积分价值的:
借:合同负债-消费积分(或:递延收益)
贷:预付账款-购物卡
二、发放的购物卡是本企业自制的
如果发放的购物卡就是企业本身自制的,比如大型商超企业发放企业的购物卡。这种发放出去的购物卡,企业虽然没有收到钱,但是发行出去就代表一项负债。
与前述的外购购物卡一样,也是需要区分两种情况的。
(一)对外赠送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情关系的
同样的,也需要把面值的金额换算为税前金额。
借: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等
贷:预收账款-预付卡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二)赠送购物卡与消费积分等挂钩或购物抽奖的
1企业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事先未确认消费积分价值的,在发放购物卡是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预收账款-预付卡
2企业执行新收入准则等,事先确认了消费积分价值的,在发放购物卡冲减负债。
借:合同负债-消费积分(或:递延收益)
贷:预付账款-预付卡
3促销抽奖的,需要按照“偶然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没有要求客人现场缴纳个税的,也需要按照面值金额换算为税前金额。
借: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
贷:预收账款-预付卡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购物卡账务处理,
购买购物卡的时候,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实际消费的时候,
借:管理费用等,
贷:预付账款,
购物卡,这种卡是集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消费卡,是代金券的一种。(现在一般送客户或用作员工福利发放),这种卡有100元、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面值的,一般一些大型商场、超市都有自己做的购物卡(有的也叫VIP会员卡、贵宾卡、积分卡)销售。
公司在一些节日时都会给员工发放各种福利,大多数都是一些礼品,生活品等,而有些公司会直接给员工发放现金或购物卡等,那么发放购物卡时应如何做账务处理?
公司发放购物卡的会计分录
1、发给员工时,
购买时:
借:其他应收款——购物卡
贷:银行存款
发放给员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其他应收款——购物卡
2、发给客户时,
公司把购物卡送给客户来维护客户关系的话,应计入: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其他应收款——购物卡
什么是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是什么?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管理费用是什么?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的具体项目有: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绿化费、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等。
企业购进礼品且取得对应发票时: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企业礼品用于赠送客户时: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礼品用于赠送员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企业收到赠送的礼品时:
借:库存商品,
贷:营业外收入。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