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按年龄十岁应该读小学五年级了。据你所说孩子不会走路,那么可以入特教学校。建议你咨询当地教育部门,看能不能让孩子入特教学校。也可以随班就读,不过因为孩子走路不便,有些困难须克服,至少需要他(她)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比如在同学帮助下如厕?在同学帮
按年龄十岁应该读小学五年级了。
据你所说孩子不会走路,那么可以入特教学校。建议你咨询当地教育部门,看能不能让孩子入特教学校。
也可以随班就读,不过因为孩子走路不便,有些困难须克服,至少需要他(她)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比如在同学帮助下如厕?在同学帮助下上下楼梯等?
儿童6~15岁为义务教育段年龄,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法,孩子必须入学读书,包括残疾儿童。
按说你所在的街区或乡镇学校应该在6周岁时就联系你家孩子入学,现在十岁还没上,那应该已经算辍学了!说起来家长 学校 乡镇都有责任的。
希望你早点让孩子入学。
适合肢体残疾学生的学校类型有:特殊教育学校、综合学校、国际学校、线上教育等。
1、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专门为有残疾或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这些学校通常配备了适合肢体残疾学生的辅助设施,如无障碍设施、轮椅通道和辅助技术。
2、综合学校:一些综合学校也提供包容和支持多样学生需求的教育。这些学校可能有专门的特殊教育班级或资源室,提供特殊需求学生的支持和适应教育方案。
3、国际学校:一些国际学校也可能有完善的特殊教育支持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这类学校通常注重多元文化和包容性教育,提供全面的学术和社交发展机会。
4、线上教育:线上教育平台和远程学习可以为肢体残疾学生提供灵活的学习环境。通过在线课程和远程辅导,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学习,并能够避免一些日常的移动和无障碍问题。
当选择适合肢体残疾学生的学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无障碍设施和辅助技术:确保学校有适当的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校园、坡道、升降机、轮椅通道等,以便肢体残疾学生能够方便地进出教室和使用学校设施。此外,了解学校是否配备了适当的辅助技术,如计算机辅助工具、语音识别软件、鼠标辅助设备等,以提供学术和教育支持。
2、支持和辅导服务:确认学校是否有专门的支持和辅导服务,以满足肢体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这包括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可以提供肢体康复、日常生活技能培训、个性化学习计划等支持。
3、社交和整合机会:学校应该提供社交和整合机会,以帮助肢体残疾学生与其他学生建立联系和友谊。这包括组织包容性活动、社团、俱乐部和特殊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建立互相支持的关系。
4、师资配备:确保学校有经验丰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他们了解肢体残疾学生的需求,并具备适应不同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5、家长参与和沟通:学校应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并提供定期的沟通渠道。家长可以与教师和学校管理层合作,共同制定学生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并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为肢体残疾学生打造无障碍教育之路
1、动态课程设计:为肢体残疾学生设计动态、灵活的课程,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结合实践、实地考察和个人项目学习,让学生通过互动和参与来发展各种技能。
2、跨学科合作:促进不同领域的教师和专业人员之间的跨学科合作。他们可以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提供综合支持和指导。
3、社区参与:鼓励肢体残疾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社交技巧和自信心。
4、职业准备:为肢体残疾学生提供适当的职业指导和准备,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活。这包括实习机会、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资源的提供。
5、心理支持:确保肢体残疾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心理支持。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或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发展。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9篇
我们能用耳朵欣赏美妙的音乐;我们能用甜美的嗓音说话、唱歌;我们能快乐地游戏,尽情地玩耍。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1)
爱,这个含义深刻的字。在大千世界里,甚至在我们身旁,他们就得不到爱,体会不到爱,在他们眼前,只有冷嘲热讽,脆弱的心灵更加破碎。
记得在一个秋风飒爽的季节里,放学了,孩子们像一群活蹦乱跳的小鸟,飞到了大人的身旁,飞到了亲人的身边,我也不例外,正当我和爷爷走到海滨公园的时候,一阵嘹亮的歌声响起。“咦是谁在唱歌”我拉了拉爷爷的衣袖,爷爷指着一个捐款箱一看。“哦!原来是残疾人在唱歌呀!爷爷,他们是不是经常这样骗吃骗喝的”
话未说完,爷爷脸上的神色便严肃起来:“孩子,你看,这四个人有两个只有一条腿,一个腿也没有,一个却已经瞎了,孩子,想想看,他们正进入壮年,他们在这个时候失去了腿,失去了光明,他们是无比的受到了打击,家庭已经撑不住治疗的费用,他们只能走南闯北,靠这样的生活维持下去,他们不可怜吗他们需要关怀,他们需要的不是冷嘲热讽,而是爱!”
我看着爷爷的脸,思索了半天,仔细想了想,这不是跟我曾经读到过的《胡杨》一样吗,胡杨,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这不就反映了残疾人的品质吗,他们不向命运妥协,他们就是奇迹!
在我思索的途中,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跌跌撞撞的走过去,捐了十元钱,这个小孩一带动,捐款的人就多了起来,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孩子,还犹豫什么呢”我心领神会,拿出二十元捐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多么的自豪,当那一刻,那个独腿的歌手向我微笑时,我是多么高兴!
身残心不残,我坚信,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他们将用汗水捍卫自己的荣耀,他们将汗水洒下奇迹!
祝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展顺利,一帆风顺!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2)
在这个社会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等着我们去关爱。我们常常在路上看到盲人走路,可没有一个人去帮他们。其实,关爱他们很简单,只需扶他们一下,当他们的指路明灯……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在街上买东西。走着走着,突然一个年逾古稀的老爷爷撞了我一下。正当老爷爷要跟我道歉的时候,我发现他是个盲人。
我愣了一会儿,好长时间没回过神来。许久,姐姐叫了我一声,等我回过神来时,老爷爷已经走远了,但我还能看到老爷爷跌跌撞撞的身影。姐姐叫过我,说买了一个小饰品,还说那个小饰品颜色好看,形状好看,越看越好看。可我连正眼都没看它一眼,姐姐知道了我的心事。便陪我一起跑到老爷爷面前说:“老爷爷,我来帮你吧!您要去哪里啊”老爷爷说:“我要去老年协会。”我应声答道:“好的。”说完,我便和姐姐一起把老爷爷送到了老年协会。一路上,我、姐姐和老爷爷说说笑笑,聊得很开心。姐姐还把她买的东西给老爷爷看,突然她回过神来,刚要说“你看不见”,就被我打断了,姐姐知道了我的意思,也不说话了。
经过那次事后,我明白残疾人是很需要我们帮助的。
我记得有位作家写过:春天来了,我却什么也看不见。是啊,这位老爷爷竟无法欣赏美妙的春天,是多么遗憾啊。我们少先队员是明天的太阳,我们要用我们的行动关爱残疾人。让这些看不见的,甚至是听不见,走不了的人们“看见”、“听见”,触摸到大地的生机,感觉到人间的温暖!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3)
我们看得见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看得见鲜花的美丽,看得见山峰的雄伟,看得见世界的斑斓,而这些失去光明的残疾人什么也看不见,他们的世界里只是一片黑暗,毫无生机;我们听得见小鸟的鸣叫,听得见小溪的欢唱,听得见人们的欢声笑语而这些失去听觉的残疾人什么也听不见,他们的世界里只是一片寂静,淡然无味;我们可以奔跑在田野上、操场上、林间小道上,而这些失去双腿的残疾人只能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看别人快乐地奔跑……
我们班曾发生过一件不幸的事,张雅慧由于在玩耍时不小心将锁骨摔断了,医生说需要再加静养两三个星期。在张雅慧快要康复的时候,我去她家住了两天,见证了她这个“半残疾人”的痛苦。那天,在她家吃饭的时候,她的手臂还不能高举,只能一口一口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把饭往嘴里送,等我们全都吃好了,她还才吃了半碗饭。她告诉我刚开始的那一个星期,这只手臂根本无法动弹,只要稍稍动一下就有一阵钻心的疼痛。她在家里洗澡也都是她妈妈帮忙,她自己一个人根本是洗不成的。直到后来稍微好一点儿之后,才能慢慢地动一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雅慧的手也快好了,可是她当初经历过的那种像残疾人一样的痛苦她是真真切切地感受过了,我也清清楚楚地见识到了。张雅慧断了的锁骨是可以复原的,而那些残疾人受到的伤害可是比张雅慧大得多的,他们生活中的不便也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
不要再为你的高矮胖瘦发愁了,也不要为你的贫富美丑犯难了,至少我们都是四肢健全的健康人,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快乐地奔跑,尽情地歌唱。可残疾人却难以享受这些在我们健康人眼里最不起眼的幸福。我们应该多多关爱残疾人,使他们不再生活在自卑、孤独的个人世界里。让我们奉献出一点爱给残疾人,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使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4)
我们健康人,每天都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但是,残疾人不行,比如,有的人腿断了,就不能到处去游玩;还有的人眼睛看不见了,就看不见美丽的风景。
一天,我去公园玩,看到一位腿残疾的老爷爷,坐在轮椅上一动不动的望着前方。我往前一看,前面有一个坡,老爷爷一定想看看坡上的美景。我毫不犹豫的跑过去对老爷爷说:“我来帮帮你,我们一起上去 "。然后,我们说着走着,不一会儿就到坡上。老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小朋友。
“不用谢,再见!”我摆摆手说。
我高高兴兴走着,跑着。想着老爷爷一定在快乐的欣赏着山上秀丽风光。
那天回到家里,跟妈妈一说,妈妈一个劲的夸我懂得关爱残疾人。
看,我今天做了一件多大的好事!今天我们帮助了残疾人,当我们有难时,相信一定也有人伸出援助之手。
就请大家多多去关爱残疾人吧!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5)
在我身边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残疾人,虽然他们没有完整的身体,不能和正常人一样,用眼睛看美丽的世界,用耳朵听美妙的音乐,用嘴巴说话,有的一辈子都站不起来……但他们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勇敢面对。残奥会上,残疾运动员们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困难,为国争光,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掌声!这背后却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在福利院和聋哑学校里,残疾儿童们虽然看不见、听不见、说不出,但还是认真学习;车来人往的马路上,总有好心人扶盲人过马路;公交车上,热心人会主动给残疾人让座……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伴在小区里玩,看到一个坐轮椅的爷爷,他的轮椅不小心掉进了水坑里没法前进,我和同伴往水坑里垫了块砖头,使劲抓住轮椅的扶手,才把轮椅推上来,虽然我们的裤子弄脏了,但帮助了爷爷让我们感到非常开心。
其实,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虽然他们的身体并不完整,但他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跟他们比起来,我们很幸福,要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双手献出爱心,多关心他们,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他们与我们一路同行,一起享受美好生活!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6)
大家都知道,残疾人是社会上的一个弱势群体,现在已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帮助。昨天,我们中华小记者去参加了由红丝情缘主办的一个集体残疾人婚礼。
红丝情缘工作站是一个残疾人的综合性工作服务站,其创办人是娟子阿姨。娟子阿姨是一位脑瘫患者,恢复到她这种程度的患者很少。娟子阿姨是一位军人的家属,很多残疾人都对娟子阿姨说娟子阿姨非常幸福,听了这些残疾朋友的话,使得娟子阿姨决定要办一个位残疾朋友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我最想问的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健全人会瞧不起那些残疾人?他们明明知道残疾人的心理是不堪一击的,为什么,还要说出那么多伤人自尊的话?
在此我呼吁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一起来帮助残疾人,走出他们灰色的世界,就算身体残疾,但心,依然像我们健全人一样健康吧!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7)
今天是周末,妈妈带我去奶奶家。
路过商场时,我看见一位断臂老爷爷跪在商场门口向路人乞讨。老爷爷看上去60多岁,身上穿着破烂的棉衣,头上带着一顶旧毡帽,脸上布满了凌乱的皱纹,浑身上下脏兮兮的。他把一只布满老茧的手伸出来,嘴里小声说着:“行行好,给点吧!”有好多路人对那老爷爷都视而不见,也有好心人时不时的手里拿着几元钱递给了老爷爷。我觉得老爷爷很可怜,于是征求妈妈说:“妈妈,我想把您给我的零花钱给老爷爷好吗?”妈妈先是一愣,然后摸着我的头高兴地说:“好孩子,你长大了,去吧!”我迅速的将口袋里的5元钱递给了残疾老爷爷,老爷爷感激地向我点点头,我说:“不用谢,老爷爷。”我的5元钱虽然帮不了老爷爷大忙,但却是我的一片心意。
离开老爷爷时,我在默默地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来关注残疾人,爱护残疾人,让每一位残疾人都感到温暖,那该多好!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8)
全国助残日这天,我们学校组织了“爱心捐助”。
今天下午,我们十几名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提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贺卡、礼物和捐助款,代表全校师生去了特殊教育学校,送上一片爱心。
校长在门口迎接我们,然后带我们到阶梯教室。教室里早已有几名同学在等候我们,我们两所学校的学生代表还互相表演了节目呢!我的节目是长笛伴奏,小合唱《牵手》。我之所以选这首歌,是希望我们能牵着手一起努力,奔向美好的未来。
特殊教育学校的同学们也表演了手语舞《同在一片蓝天下》,之后,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画廊。一墙的油画,内容各不相同,却让人觉得很震撼,那些动物,那些他们对未来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快乐。妈妈说:“说不出,少了闲话;听不到,少了干扰。他们做事更专注,可以做得更好。”
同一片蓝天下,让幸福的我们来关爱残疾人吧!
关爱残疾人优秀学生作文(篇9)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的缺了手,有的少了腿,有的眼睛看不到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耳朵听不到美妙的音乐,有的嘴巴说不出要想表达的语言,有的甚至走不了路……他们是残疾人,他们的生活很痛苦,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并没有因为残疾而自暴自弃,他们仍然热爱生命,让生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翟孝伟叔叔和马丽阿姨就是其中的两位。
我是从观看今年中央电视台第四届舞蹈大赛上认识翟孝伟叔叔和马丽阿姨的。翟孝伟叔叔和马丽阿姨都是湖北省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他们一个是小时候因为触电被截去了左脚,另一个是十年前由于发生了车祸失去了右手。他们和所有残疾人一样,当知道自己成为残疾人的时候,心里都非常痛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特别是马丽阿姨,她原来是舞蹈演员,她有自己的梦想:在将来能够成为一个舞蹈家,在绚丽多彩的舞台上,用自己优美的舞姿给观众带去欢乐和幸福。当在车祸中醒过来,知道自己失去右手而成为一个残疾人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灭了,自己成了一只断了翅膀的鸟,再也不能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了,她感到了绝望,整天都生活在自怨自艾的气息中。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的时间。直到几年前,他们遇到了湖北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团长,在团长的鼓励下,他们进入了残疾人艺术团,成为了舞蹈演员,他们的生活才有了转变,他们对生活才重新看到了希望,重新对生活燃起了激情。
**名叫《小小心愿》。讲的是:有一个小女孩名叫李晓媛。她的爸爸去世了,妈妈的腿脚也不便,所以家里的所有事情全都落在了李晓媛的身上。捡易拉罐、开画画培训班……李晓媛努力的攒钱,因为她想给妈妈买一辆轮椅,让妈妈看看外面的世界。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圣贤看来,苦难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考验,通过考验,你就能绽放出夺目光彩;被苦难轻易击败一蹶不振,就永远无法走出内心的囚笼。然而这世界上的事,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史怡杰,被大家称为“轮椅女孩”。8岁之前,史怡杰每天都可以蹦蹦跳跳,和小伙伴开心疯玩,但8岁那年她正趴在床上写作业时,变故陡生。她的腿麻了,一阵钻心的痛袭来,站立不稳的史怡杰扑倒在地,被家人紧急送去医院。
医生诊断史怡杰是急性脊髓炎,无论家人如何难以接受,史怡杰都因高位截瘫,再也无法正常站着了。她的正常生理活动严重受影响,因为激素治疗的原因,短短1个月内她体重就增长了30多斤,很难想象,一个孩子是怎么咬牙忍下这些痛苦。
最初,史怡杰不愿意再走出家门,每天都待在自己的房间。她很少说话,身体疼起来时,她还会忍不住冲着妈妈大喊,咬得手上满是伤口。这样的日子持续了4年后,史怡杰决心改变自己——她听说了桑兰的故事,以此激励自己勇敢前行。
那之后,史怡杰就逐步迎来了惊人的蜕变。她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学习,但因为之前太久没有再接触书本,史怡杰一时间跟不上同学们的进度,第一次考试时,她的成绩在班上排倒数几名,英语仅有12分。
史怡杰看着同学们开心地上体育课,十分羡慕。她想,自己虽然不能和他们一样,但能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一点都不能敷衍对待。通过不断的自我激励,史怡杰的成绩慢慢恢复了正常,而且成了班里的“小学霸”,学习期间,父母一直陪在她身边。
19岁时,史怡杰考上了华北电力大学。因为她的情况特殊,学校安排了志愿者照顾,为她单独制定教学方案,爸爸妈妈也搬到了学校附近,每天都帮史怡杰做2个小时康复训练,时不时还要带她去诊所打针。
因为高位截瘫,史怡杰不得不依靠钢板腰托支撑身体,但这样会挤压到内脏器官,以至于史怡杰早上还会失去味觉,不管包子还是油条,她都尝不出任何滋味。但孝顺的史怡杰却在担心,父母每天这么协助她站立做康复训练,是不是太辛苦了?
经过长期思考设计,史怡杰发明了“截瘫患者站立辅助锻炼装置”,与她为此设计的“移动硬盘外观”一齐获得国家专利。学习好,能思考动手,肯花费大量时间补习英语,史怡杰飞速进步,老师们都认为,史怡杰可以出国留学,取得更好成就。
史怡杰问父母时,爸爸鼓励她:“只要你能考上,砸锅卖铁也送你读。”这一句话给了史怡杰极大的信心,她苦练英语,通过了雅思考试,包括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在内的5所世界名校都将她录取为研究生,表示欢迎这个优秀又特别的女孩去就读。
史怡杰选择去英国,翻开人生的下一页。她是一个平凡的女孩,但她敢于和命运抗争,克服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史怡杰说,自己留学归来后,便会为那些和她一样不幸残疾的人办教育培训,告诉他们,残缺的花也可以很美丽。
2012 年初冬,一位平凡母亲推着轮椅走在冬雪初落的清华大学里。轮椅上坐着一个阳光的少年,他就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后录取的第一个双下肢全残疾的本科生矣晓沅。
矣晓沅也曾奔跑如风,然而6 岁那年,他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11 岁开始与轮椅为伴。母爱让他阳光开朗,坚强独立,矣晓沅因此被誉为“中国少年霍金”。母子俩相互的心灵救赎,催人泪下……
火柴花点亮生命信念,轮椅少年心里充满阳光
父母的点滴疏忽,都可能使孩子稚嫩的人生蒙难。对此,郭琼芳有着切肤之痛。郭琼芳是云南澄江县人,1986 年7 月,22 岁的她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云南玉溪市卫校任教。两年后,她与当地彝族小伙矣长城组建家庭。1991 年3月,儿子矣晓沅降生。小家伙虎头虎脑,小胳膊小腿胖胖的,结实有力。
然而,意外在一个平静的清晨降临了。1997 年5 月,郭琼芳像往常一样招呼儿子起床吃早餐,6 岁的矣晓沅高烧,小脸通红。郭琼芳以为儿子感冒了,打过点滴后,矣晓沅的体温降下来了。可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断断续续高烧,医生找不出病因,建议她陪孩子去昆明大医院检查。郭琼芳在卫校担任护理班的班主任,不愿因家事影响工作。再则,她以为儿子发烧是长牙、骨骼发育引起的,去昆明就诊是小题大做。
一天,郭琼芳翻出剪刀给儿子剪指甲。她捏住儿子左手食指,矣晓沅带着哭腔往回缩:“好痛,不剪了。”如此简单轻微动作,儿子为何反应这么强烈?郭琼芳心一紧,只见儿子十个手指关节明显水肿,且略微畸形弯曲;再看儿子的脸,腮部淋巴结肿大。
当天下午,一家三口出现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为矣晓沅进行全面检查后,面色凝重:“ 孩子患的是类风湿关节炎。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他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夫妻俩相拥而泣,两颗心暗无天日。
2002 年10 月,11 岁的矣晓沅全身70%面积长满了水痘。入院后,孩子高烧不退,水痘里潜藏的病毒通过血管流入颅内、内脏,引发严重肺炎。因常年服用大剂量激素,矣晓沅的股骨头全部坏死,清醒过来后,他再也无法站立行走……郭琼芳肝肠寸断,矣长城的心也碎了。
一次,郭琼芳推着儿子来到小区门口,指着马路对面一柄红白相间的遮阳伞说:“你看伞底下那个修鞋的伯伯,虽双腿残疾,但手艺好,靠修鞋养家糊口,活得多实在!晓沅,过两年妈也帮你在小区里支柄遮阳伞,你学修鞋配钥匙,这是你以后最好的出路。”矣晓沅心高气傲,从未想过将自己的命运拴在一柄小小的遮阳伞下。在小区拐角的河边,矣晓沅告诉母亲:“我口渴,你给我买支冰棍吧。”郭琼芳不知儿子用意,径直去了远处的冷饮摊。她拿着冰棍往回走时,眼前的一幕吓得她魂飞魄散:矣晓沅已将轮椅摇进了河里,河水漫过了他的肩膀。
郭琼芳冲过去,哭着将儿子和轮椅拖上了岸。矣晓沅捶打麻木的双腿:“学校里没有一个同学坐轮椅,我不敢见他们,活着没意思。”郭琼芳用衣袖揩儿子头上的水:“妈妈对不起你。要是你有什么意外,妈也活不下去,还不如我先跳河。”母亲眼里的绝望和痛苦,震慑了矣晓沅。
母亲的哭诉,让矣晓沅明白这样的事实:自己的命运与母亲紧密相连,他要是走了极端,母亲也活不下去。矣晓沅抬手拉母亲,抽噎着说:“我错了,咱们回家吧。”
然而,矣晓沅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整天将自己关在家里。一天,趁父母上班,爷爷奶奶去超市购物,矣晓沅抓起拖把,将墙上自己小时候奔跑如风的照片扫落在地,砸得粉碎。郭琼芳下班后,默默将碎玻璃清理干净,没有责怪儿子半句……
环境能改变人的心境。2003 年6 月,郭琼芳和矣长城带着儿子来到野外。6 月的云贵高原天高日丽,沧桑的茶马古道散发历史云烟。放眼一望,美丽的火柴花开遍原野,仿佛织锦落在草地上。郭琼芳指着轮椅碾过的地方,语重心长:“火柴花生命力最顽强,耐贫瘠干旱。你看,轮椅将它压倒了,用不了几分钟,它又挺直身姿吐露芳华。”莽莽苍苍的云贵高原、险峻崎岖的茶马古道、如火如荼的火柴花,在矣晓沅心中交织成一幅顽强的生命画卷,灿烂阳光在这个轮椅少年心中晃荡……
心有千千结,智慧父亲开启儿子心锁
2004 年6 月小学毕业,矣晓沅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学。早在开学前一个星期,郭琼芳就与矣晓沅的班主任沟通,希望同学们不要歧视、排斥儿子。同为母亲,班主任能理解郭琼芳的舐犊之情。开学那天,学校出现这样一幕温馨场景:郭琼芳推着儿子走进教室时,班主任带领班上同学,全体起立鼓掌迎接;两个力气大的男生将矣晓沅抱到了座位上,一位女生给他献了一束花。班主任动情的话语在教室里回荡:“班级就是一个温暖大家庭,矣晓沅同学是我们的手足,大家要爱护他,帮助他。让这份纯真、宝贵的同窗之谊,在每个人心中长成一片茂密森林。”郭琼芳深深向老师和同学鞠了一躬,表达心中的感动!
矣晓沅虽身体残疾,但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全校第一。小小年纪,他就开始规划未来就读哪所重点大学。然而2006 年5 月,矣晓沅的类风湿关节炎严重恶化,他十根手指的长短,只相当于五六岁的孩子,且关节粗大隆起,手背血管呈蚯蚓状弯曲;双腿肌肉全部萎缩,15 岁的他体重只有40 多斤。
郭琼芳痛心地与丈夫商量:“我想带儿子去大医院,否则他连这点生活自理能力都会丧失。”夫妻俩再次让儿子休学。这年8 月,郭琼芳独自带着儿子住进了北京博爱医院。
院方通过牵引、理疗、红外线、推拿等康复手段,两个月后矣晓沅的肌肉萎缩、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得到控制;他右手5 根手指恢复功能。医生建议郭琼芳:“你儿子现在已实现了最大限度康复,再住下去也不会有明显效果,还是回家调养为好。”出院时,医生在矣晓沅的残疾证上写着:肢体一级残疾。
休学的漫长日子里,矣晓沅每天坐在家里,将心中失落、痛苦、纠结,及对命运的抱怨诉诸笔端,一年多时间里,他用残疾的手掌创作了校园故事《第一片落叶》。小说里那个敏感孤独的少年虽然只有15 岁,但心已沧桑,千疮百孔。这个少年就是矣晓沅的化身。
矣长城早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学法律的他冷静睿智,心理承受能力强。儿子情绪波动,殃及了妻子,致使家里一片愁云惨雾。他清醒地意识到:儿子的心理障碍比肢体残疾更可怕,当务之急是要让矣晓沅在精神上高高站立。
一天晚上,矣长城问儿子:“你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人吗?”矣晓沅点了点头:“那当然。”矣长城又问:“你最大梦想是什么?”
矣晓沅告诉父亲:“双腿自由行走,接受正规大学教育,做个有用的人。”原来,儿子看似消沉颓废,其实骨子里他是个纯真、有抱负、追求上进的好少年。矣长城心里有了底:“比你不幸的大有人在,他们中许多人战胜肢体残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取得的成绩令正常人都望尘莫及。”
接着他给儿子讲述了英国科学巨匠霍金的故事,霍金终身以轮椅为伴,身高不足12 米,体重只有27 公斤,他全身只有3 根手指能够活动,说话必须靠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废人,却成了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思想家和理论物理学家……矣晓沅被震撼了!
母子相互救赎,“中国少年霍金”坐轮椅进清华
父亲离开房间后,矣晓沅发现枕边多了一本《霍金传》。他靠在床头,细细品味霍金苦难而伟大的人生历程:21 岁的英国小伙霍金在剑桥大学求学时,不幸患上了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医生曾断言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可霍金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他又因肺炎接受了穿气管手术,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霍金的头只能朝右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两只脚朝内扭曲。可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用33 种文字发行了550 万册。霍金的生命传奇,令矣晓沅肃然起敬,与霍金相比,自己的残疾程度轻得多。这位科学巨匠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矣晓沅心中的狭隘、消沉及对生命的漠视!
次日早晨,郭琼芳来到儿子房间:“晓沅,我给你贴几张霍金名言。”“重症袭来,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所得都成了额外津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人只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生命就会出现奇迹……”矣晓沅热血沸腾:是呀,自己坐着轮椅,视野高度不够,但完全可以提高思想高度;要想赢得生命尊严,唯有坚强可供选择。
2007 年9 月,矣晓沅在休学一年后,再次重返玉溪实验中学上初二。心灵涅��后,矣晓沅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见到老师和同学,他不再摇着轮椅绕道躲,而是面带微笑爽朗招呼;实验室在3 楼,他行动不便,便幽默地向同学寻求帮助:“ 谁帮我,谁快乐。”几个男生涌到他身边,大家七手八脚将他连同轮椅抬到3 楼。音乐课上,矣晓沅不再羞涩,与同学们一道引吭高歌……
内心强大,引爆了矣晓沅的学习热情,在医院打点滴时,他左手插着粗大针头,右手摊开书本和作业,坐在病床边看书写字。2009 年9 月,矣晓沅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升入云南省重点中学――著名的玉溪一中。
因身体原因,矣晓沅的青春期比正常孩子晚了两三年。一天,郭琼芳又像往常一样帮儿子洗澡。矣晓沅红着脸,双手紧紧捂住裤腰带:“妈,我长大了,你再帮我洗澡不方便。”郭琼芳安慰儿子:“你是妈身上掉下来的肉,没什么可避讳的。即便你60岁了,只要妈妈健在,你永远是我眼里的儿子。”说完,她闭着眼睛将儿子抱进了浴缸,心里涌上一阵酸楚:儿子已是18 岁的大小伙子了,如果身体健康,个头肯定比自己还高一大截,怎会沦落到洗澡还让妈妈帮忙的地步?郭琼芳脸上带着微笑,心里却落了泪。
玉溪一中是封闭式寄宿学校,矣晓沅生活无法自理,只能走读。每天早上7 点,郭琼芳将儿子送往学校,中午12 点接他回家吃饭;下午1 点半再送儿子去上课,傍晚5 点接他回家。包括儿子上下晚自习,郭琼芳一天的时间被切割成四块,每天要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8 趟。矣晓沅临睡前,郭琼芳还要为儿子进行两个小时的腿部 。
因长期早起晚睡,郭琼芳睡眠严重不足。
矣晓沅是个懂事的男孩,清楚自己无法在体力上减轻母亲负担,唯有成绩优异才是对母亲最好的回馈。矣晓沅极度自律,高中三年从没在学校喝水,从没在学校吃过零食,以免上厕所让母亲担心。学习上,矣晓沅更是全方位优异。他从未迟到早退,拒绝父母为他请家教,成绩始终在班上遥遥领先。他的笑容比许多健康同学还纯净,心态比他们还阳光。矣晓沅将家里的藏书分发给同学阅读;有同学生病,他让郭琼芳推着他去医院探望。寒暑假,他还将自己整理的语文学习资料复印下来,送给班上每人一份。
矣晓沅爱好广泛,高一、高二他连续两年参加学校辩论赛,夺得团体一等奖;创作的古典诗词:“书生拔剑可从戎,朝日行军静谧中。步踏九州擎彩练,疾行也似驾清风。”字里行间渗透出自信昂扬,被刊发在校报上激励师生。
全国物理、数学奥赛,矣晓沅三次获得省二等奖。鉴于矣晓沅全方位优秀,学校推举他当选省三好学生。矣晓沅身高、体重与霍金相似,同样以轮椅为伴;同样昂扬感恩,有着聪慧的大脑;他的毅力和斗志也堪比霍金。师生们亲切地称他为“中国少年霍金”。
2012 年6 月,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拉开序幕,矣晓沅考出了679 分的优异成绩。
郭琼芳和丈夫心情忐忑,唯恐没有高校愿意接收儿子。矣晓沅心态却很平静,他告诉父母:“即便上不了大学,我也要自学实现人生价值。”
然而,捷报很快来临,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主动向矣晓沅敞开大门。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艾德生,风尘仆仆赶赴玉溪对矣晓沅进行面试。一番交谈,艾老师感慨万千:“矣晓沅心态很阳光,没有一丝因残疾带来的消极态度,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很符合清华大学的校训。一般高校拒绝录取生活不能自理的学子,但我相信矣晓沅高中三年都顺利走过了,大学不会有太多问题。”由此,矣晓沅成为云南省首位考取清华大学的残疾学生;也是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录取的第一个双下肢全残疾的本科生。
儿子求学生涯蕴含太多艰辛,2012 年9 月,48 岁的郭琼芳提前办理内退手续,一心一意在清华大学陪读。校方考虑矣晓沅家经济压力大,资助他1 万元助学金。他们还为这对特殊母子提供诸多便利,特意腾出留学生宿舍楼一层的一套两居室,作为母子俩的生活空间。郭琼芳每天推着儿子上下课很吃力,校方又将宿舍楼前的台阶修成了缓坡。学校图书馆为方便矣晓沅阅读,还在大门口新安装了叫人门铃。
2012 年11 月28 日,笔者在清华大学面对面采访了矣晓沅和郭琼芳。这位看上去尚未发育健全的轮椅少年自信阳光,乐观开朗,就像家乡云贵高原上一株挺立的火柴花。谈及未来梦想,矣晓沅坦然表示:“我有两个最大心愿,一是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能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行走;二是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理想稳定的工作。”这也是郭琼芳及其家人的愿望。祝这位不屈少年及其家人早日圆梦!
少年清华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