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

孩子 0 60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第1张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
导读: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实际上在许多地区,接新生婴儿和孕妇回家,都是有一些不一样的风俗人情。除开这种风俗人情,有一些常见问题,还是要高度重视的。下面是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 接产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实际上在许多地区,接新生婴儿和孕妇回家,都是有一些不一样的风俗人情。除开这种风俗人情,有一些常见问题,还是要高度重视的。下面是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1

实际上在许多地区,接新生婴儿和孕妇住院的情况下,都是有一些不一样的风俗人情。我生孩子的情况下,住院时在小宝宝的包被里放了用红布裹着的桃树枝。尽管了解这种不过是风俗习惯罢了,可是喻意全是好的,全是期待小孩快乐成长的,因此也无需过度抵触。

接新生婴儿住院回家了,除开这种风俗人情,有一些常见问题,还是要高度重视的。终究小宝宝刚刚出生没几日,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还不强,人体也较为弱,需要父母分外留意。

接新生婴儿住院回家了,下列3个层面一定要留意。

一、家里准备充分。

1、确保清理的自然环境。

以便迎来新生婴儿和宝妈妈,家中一定要提早的清扫清除一下,以确保自然环境适合新生婴儿和宝妈妈。无论是宝宝还是母亲,人体全是处在较为敏感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遭受病菌的感染,因此家里的自然环境一定要完全的清理,确保清理。

2、适当自然通风。

在小宝宝和母亲回家了以前,要将房间内充足的自然通风,确保气体的新鲜。假如户外空气指数不太好的情况下,还能够应用空气净化机,改进房间内的空气指数。

3、房间内温度湿度适合。

确保房间内适合的温度,在夏天平均气温过高的状况下,能够适度应用中央空调,将室温降至26度上下,这一温度较为适合。中央空调的风要是弯曲吹孕妇和宝宝,是能够一切正常应用的。如果是在冬天,家里有暖气片得话,能够应用空气加湿器,确保室内湿度,防止太过干躁。

二、回家的路上,挑选适合的人抱小宝宝。

接小宝宝回家了,这一路上一定要挑选适合的人来怀着小宝宝。

有三类人不宜保新生婴儿:

抽烟的人。长期性抽烟的人的身上的烟味儿很重,假如抱小宝宝会让小宝宝吸到二手烟,对小孩的身心健康不太好。

身体不好的人。身体不好的人较为孱弱,抱小宝宝的情况下,没有办法确保小孩的安全性,万一跌倒小宝宝或是是没有紧抱小孩,是很危险的。

粗心大意的人。粗心大意的人也不宜抱新生婴儿,宝宝是较为柔嫩的,需要分外留意关爱。

那麼,到底挑选由谁来抱小宝宝呢?

一般状况下,一般是由爸爸来帮着拿行李箱。而抱小宝宝的重担,则在外婆、姥姥或是育儿嫂的身上,终究他们针对抱孩子更有工作经验一些,也可以确保小孩的安全性。

三、在回家路上,要留意小宝宝的情况。

接小宝宝回家路上,不必给宝宝包得太厚。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包囊适当就可以,并且不能用包被给宝宝盖得太过严密,或是是包得过紧,防止小孩出现捂热综合征,造成呼吸困难等风险情况。

如果是应用私家轿车接小宝宝回家了,尤其是路程很远的,尽可能给宝宝提前准备婴儿提篮,那样更安全性一些。

汽车上,吹空调的温度要适合,夏季不适合过低,冬季不适合过高。以防小宝宝对温度融入不上,引起身体不舒服。

接产妇和婴儿回家禁忌2

一、产后接新生儿出院时的习俗讲究

出院时要准备一根桃枝,桃枝上用红线绑上钱、大枣、花生、葫芦、苹果等东西,避邪。

有的地方只是给新生儿拿枝桃树枝,很小一根,或者桃木做的'桃木剑用来辟邪。

二、新生儿用红包袱包回去,叫报福回家

有的地方接新生儿出院时要遮雨伞,把产妇和孩子遮住,并且拿芦苇叶拍其身后,辟邪。

从医院回家,如果碰到有桥的地方,就扔一块硬币到河里去;过那些大的十字的路口时候也要扔硬币。

到家时一般要放鞭炮,在房子外面挂红绸。门口挂红绳,意思这家有做月子的,该避讳的避讳!

放鞭炮一是相信鞭炮声可以吓走牛鬼蛇神,保佑小孩的;二是看小孩的听力有无问题。

三、用别人车接新生儿回家有什么忌讳

孩子没有满月,忌讳用别人车接。若特殊情况,可以包个红包。

要给接你的车子挂红,这是规矩。

家里有婴儿的,晚上回家晚了,进家门前要弄弄身上再进家门,小孩子眼睛干净能看见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1、把衣服脱下来,抖一抖。

2、或者准备 一个小棍子,绑上一个红布条,进门前打一打。

3、或者在门口预备一盆水,进门前照一下。

四、宝宝剪胎发有讲究吗?

老人一般很在乎这些的。宝宝剃胎头,一定要是阴历初7或者逢7的日子(都是阴历)而且10岁前,每次剪头发,都要是早上。

实际上宝宝满月就可以剪胎发了,没什么讲究的,要是家里条件好的话可以上专业给宝宝剃胎发的地方去剃,剃下来的胎发还可以给宝宝做一支毛笔来留以后做纪念。

满月挪窝不能去谁家

 满月挪窝不能去谁家,满月挪窝是一种传统的民俗习惯,也是有着一段历史传承的,关于满月挪窝其实现在也很少人去了解相关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了,以下看看满月挪窝不能去谁家。

满月挪窝不能去谁家1

 宝宝挪窝以后,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需要和更多的人熟悉,到了新的环境之后,会和更多的人互动,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好处。宝宝没怎么见过人,是很爱哭的,所以需要一个过程慢慢的适应,不要让孩子见太多人,家里熟悉的人见几个就好了,之后慢慢的再给宝宝多见人,让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满月挪窝也有很多习俗,有些地方称满月当天如果是初一或者是十五就不可以回家,可以提前一天或者是推后一天,不然对宝宝不好。也有说法是如果孩子有舅舅,可以让舅舅来接,舅舅接是意味着家庭和睦。

 挪窝一般都是去姥姥家,去了之后姥姥还会给孩子送一些礼物,比如银镯子还有长命锁等,现在也有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折现成钱了。如果家庭比较看重这个,可以按习俗来做。

  一、满月挪窝有什么讲究

 1、满月挪窝的话,也就是说从坐月子的地方挪到另外一个地方,正常情况是从婆家到娘家,因为要出门,所以需要折桃枝,在桃枝上面用红色线系上,然后放在孩子身上,能够起到辟邪作用。

 2、有些地方规定孩子满月挪窝时,要在宝宝额头上点一个红点,同样是为了能起到辟邪作用。现在如果要满月挪窝,那需要娘家人过来接,一般要用汽车来接。

 3、回来之后,宝宝需要穿上娘家人做的虎头鞋,还有帽子,红肚兜等等,这些物品在宝宝来之前就要提前准备好,而且要洗干净晾晒好,防止宝宝穿在身上过敏。

  二、满月挪窝在娘家住几天

 1、大家咨询的满月挪窝需要在娘家住几天,其实并没有固定答案,主要是看一下所在地区有没有特别规定讲究,如果有那最好按照当地讲究来确定到底住多少天。

 2、根据调研表明,正常情况下宝妈带着孩子去娘家居住,时间应该是3天到5天左右,当然如果想继续住在娘家也是可以的`,其实现在年轻人对这些讲究并不是很在意,有些人可能会在娘家居住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

 3、另外现在很多女生生完宝宝之后都会到自己家里坐月子,也就是娘家坐月子,因为都是独生子女,而且作为自己的妈妈来说,能够容忍女儿一些坏脾气,还有妈妈也了解女儿的口味,所以为了让女人生完孩子之后保持良好心态,最好在自己娘家居住。

满月挪窝不能去谁家2

  老人说宝宝满月要“挪窝”到姥姥家,真不是迷信,科学解释为娃好

 我一个朋友昨天刚满月,原本是一件喜庆的事,她终于“重见天日”,宝宝也“脱胎成人”,一家人高高兴兴办满月礼。但是,礼罢婆婆却说她:赶紧带宝宝“挪尿窝”,到姥姥家住几天。

 一听这话,我朋友就不高兴,感觉婆婆是嫌弃他们母子俩了,还说她的屋里是“尿窝”。后来,身边的老人忙解释说,“挪尿窝”是一种传统习惯,各地的叫法不同,有的叫“挪窝”、“出窝”等,意思就是宝宝满月了,娘家人要来接女儿和外孙,让宝宝到姥姥家住几天。我们老家的风俗是女宝宝住6天,寓意长大做什么事都很麻利、顺利;男宝宝住5天,寓意长大后身材魁梧,健健康康。

 所以,老人说宝宝满月要“挪窝”到姥姥家,真不是迷信,也不是嫌弃小宝宝,宝妈别多想,科学解释是为娃好。

  “挪窝”对产妇和宝宝健康更有利

 坐月子时产妇和宝宝都要待在屋子里,而且还要捂得严严实实。有些家里老人讲究的,连窗户都不让开,说是怕产妇和宝宝吹风受凉。这样一来,屋里空气流通就不太好。而产妇要排恶露,宝宝又是拉了尿了,屋里的味道可想而知。而闷了一个月的床褥子、宝宝小包被等也容易滋生细菌,对产妇和宝宝健康不太好。

 而满月“挪窝”后,家人会把产妇房间清扫一下,床单、被褥、宝宝小包被等拆洗一下。室内也开窗通风,换换气。这其实也与现在科学坐月子和产后护理理念契合。科学坐月子要求,产后室内要勤通风,床褥、被套要勤洗,这样对产妇和宝宝的健康更有利。

  “挪窝”后宝宝可以见很多人,以后不怕生

 另外,宝宝“挪窝”后,意味着离开家,除了熟悉的家人又要见其他一些亲友。如果被家人抱出去,还会见一些陌生人。或许,一开始宝宝会因为怕生而哭闹,但见的人多了慢慢胆子就大起来了。而“挪窝”到姥姥家(各地风俗不同,也有到其他亲友家的),周围人就会逗“外孙儿”,就会有很多人跟小宝宝互动,对宝宝大脑发育也是有好处的。

 从科学育儿来看,是鼓励宝妈和家人经常与宝宝互动的,而“挪窝”刚好符合这一要求。有人给宝宝互动,逗宝宝笑、抱抱宝宝、拉拉宝宝的小手,这些都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唤起宝宝做出反应,不管是肢体活动,还是大脑发育都有好处,而且以后慢慢还能不怕生了。当然,也要注意卫生。

  “挪窝”后夫妻短暂分离,对宝妈身体恢复和宝宝独得专宠更有利

 我们知道,女性产后身体需要一个恢复期,即便是出了月子也不能立马与老公有亲密行为。所以,满月“挪窝”带宝宝到姥姥家住,宝妈可以短暂与老公分离,这样避免因为情不自禁影响宝妈身体恢复,也能避免造成感染。

 而另一方,宝妈与宝宝有了排除宝爸在外的独处时间,可以让宝宝独得妈妈专宠,不会出现宝爸觉得老婆只在乎小宝宝冷落自己而生闷气、冲宝妈发火。毕竟,有时候男人也是很幼稚的。这样暂时“挪挪窝”,宝宝也不会因为“第三者”身份,被宝爸敌视,这也是一种好处。

 宝妈们,你家宝宝满月后“挪窝”了吗?

满月挪窝不能去谁家3

  一、满月后“挪尿窝”去姥姥家,儿媳误以为被嫌弃

 同事小童的婆婆让刚满月的小童挪尿窝到娘家,也就是说要她在娘家呆几天,却让小童误以为小童的婆婆在嫌弃小童跟孩子麻烦,变着法让小童回娘家。

 在听到小童说的过程中,我笑着跟小童解释,这是一种传统习俗。当小孩满月后,是女孩就要在姥姥家呆6天,而男孩子则要呆上5天,这样做寓意的是将来孩子长大了一帆风顺,无灾无难,身体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小童听完我的解释之后才明白,婆婆的用心良苦,还好现在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不然又要和婆婆产生误会了,不过还是有人认为这是迷信,但是挪尿窝对孩子还真有一定的好处的。

  二、“挪尿窝”对娃和宝妈都有啥好处?

  1、挪窝对宝妈有利

 在座月子的时时候宝妈和孩子都需要一个安静且舒适的环境,如果屋内不能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无疑这无论是对宝妈还是孩子的健康都有危害。而挪窝,对于宝妈和孩子来说无疑是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经过研究发现,孩子在出生一个月后,他们的`抵抗力逐渐增强,甚至在这个阶段孩子多外出面对细菌是有好处的。所以当宝妈带着孩子回到娘家时,就是等于换了一个新环境,对孩子的抵抗力也提高了,也不用担心屋内有病毒或者是其他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2、挪窝让孩子不怕生人

 据研究发现,婴儿在六到九个月期间,他们会慢慢理解属于他们的世界,突然出现陌生的事物,他们会感到恐惧与害怕。

 当宝妈带孩子回娘家时对孩子与外界接触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不会怕生,因为当亲戚或是朋友来看孩子时,孩子在和他们接触的同时逐渐不惧怕他们,还能增加他们与孩子的感情。

  3、挪窝可以让宝妈散心

 对于宝妈来说,坐月子是很枯燥无味的,在月子期间每天担心着或者操心各种各样的事情,使得宝妈心情不是很好,也会进一步影响自己的身体,如果坐完月子,挪窝到娘家,可以转移注意力,也能愉悦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加愉悦,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情。

  三、“挪尿窝”虽好,但不应过于强求

 挪窝的好处虽然好,但要不要挪窝还是要根据宝妈们的自身情况来定,如果挪窝是天气情况不是太好,太冷或是太热,会让宝宝和宝妈的身体情况受到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宝妈们应等天气变得适宜时,再带宝宝挪窝。

 娘家居住条件有限时,宝妈们也不要为了挪窝而挪窝,这样不仅影响娘家人的生活还影响孩子的成长。

  四、其实关于小孩满月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比如满月吃红蛋,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很多地方孩子满月是要办满月酒,办满月酒的话亲戚朋友都会受到邀请来参加酒席,而参加酒席的时候,办酒席的人家就会拿出染红的煮熟的鸡蛋给大家品尝。大家吃了鸡蛋能讨个吉祥。

 还有满月要带宝宝过桥。因为地区差异,有些地区的习俗也大不相同,比如有的地方要给满月的宝宝穿新衣服,或者洗个澡, 然后让宝妈或是宝宝的亲戚带去家附近的桥上走一遍,在过桥的过程中,要念一些对于宝宝来说的吉祥话。这样就代表着宝宝将来长大了就不会胆小,并且在过桥的过程中还需要给宝宝打伞。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叫做打胎头,宝妈们稍安勿躁,打胎头并不是打宝宝的头,而是拿剥掉壳的熟鸡蛋在宝宝头上滚一圈,然后分给邻居们吃。这样做代表着宝宝长大以后可以和邻居们和睦相处,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寓意呢。

  总结:

 虽然挪尿窝是传统习俗,但是经过以上所述,也有一定的可取性,的确挪窝对宝妈和宝宝都有一定的好处,并且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坊间传闻,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而关于宝宝满月的习俗很多都很有趣,也对宝宝有益,我们应取长补短,择优而选。

 作为父母肯定想给孩子最好的爱,但老祖宗留下的习俗也不是不能学习,我们应该弃陈出新,让宝宝健康成长。

童年碎片------妈妈!请别把我送回老家!

一、妈妈,你为什么不要我?

朋友怀了二胎,夫妻两人在大城市打拼不易,考虑到老二出生前后几个月的繁忙,房子又小老人过来的话,实在是住不下。想着先把不满三岁的老大送回老家几个月,等到老二平安出生后,几个月后再把老大接回来。朋友认为这是眼下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也就几个月时间,想来应该不会对孩子有太大的影响。

我听到却心里突然一激凌,脱口而出:别!千万别把孩子送回去!

我甚至有些激动的说:孩子以前见过奶奶吗?回过老家吗?跟奶奶关系亲吗?千万别让孩子有被遗弃的感觉!

我的朋友不知道,我会如此激动,是因为我记事很早,二岁七个月就开始记事了,因为我比我妹妹大二岁八个月,我在二岁七个月的时候也是被妈妈送回了从来没回过的姥姥家。

我记得非常清楚,在那之前,我从来没见过姥姥和三姨,她们来我家几天后,妈妈说姥姥和三姨要带我出去玩,我妈送我们到公交车站的时候,突然给了我一张钱,我认得数字10,我妈说这是10块钱,要我装在口袋里放好,想吃什么让三姨给我买。

那个年代,10块钱就是一张大团结,是很多的钱了。我虽然对钱还没什么概念,但看着妈妈的样子,我心里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安,我开始抱着她哭。我妈哄我说,她在家给我做好吃的,跟姥姥玩回来,晚上就可以吃了,要做乖宝宝,听话。

我就乖乖的跟着三姨她们上了公交,然后上了火车。一上火车我就知道不对劲了,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也不知道。因为小,他们对环境的感知是最敏感的。我知道,我回不了家了。火车上那么多人,我很害怕。我很害怕姥姥和三姨把我丢在火车上,这样我就再也见不到爸妈了,三姨那时还小,还没有结婚,跟我说可不能乱跑。我就乖乖的坐着,给我东西我就吃,不哭不闹。其实心里是怕的要命,不敢哭,也不敢闹,怕她们生气,就不管我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我妈了!

坐了很久很久的火车,天黑的时候到了村里,姥姥说到家了。那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晚上是点的灯,很黑,很暗,姥爷,舅舅小姨们一堆,一个也不认识。第一次在灯下喝很粗很粗的玉米糁粥,我觉得很硬,很难嚼,想哭,四姨说,城市的小丫头,这下可是回不去了。

我马上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喝起来,我至今记得那种感觉:我知道,这不是家,没人会在护着我了,不然我会活不下去。虽然我才两岁多,可当时我就是这种感觉。

在姥姥家的这段日子里, 每个人都对我很好,甚至村里的人也都很喜欢我,对我非常好。都说我懂事,听话,好带的很,好哄的很。不哭不闹的,可是没人知道小孩子的心里也会有悲伤。

我想我妈,可是我不敢说,也不敢问,有次村里有人办喜事,放大戏。全村人都去看了,全家人也把我给带去了,我看了一会儿就困了,姥姥就让五姨送我回来睡觉。等我睡着了,爱玩的五姨把门反锁也去看戏了。谁知道我半夜醒过来想喝水,漆黑一片,叫谁也没人答应,我害怕的哭,叫姥姥,叫二舅,叫三姨,把名字全喊了一遍,可是没人理我。我摸着下床,推门又推不开,我急得大哭起来,害怕又生气,他们都不要我了!他们都不管我了!他们去看戏,把我一个人扔在这儿!要是我妈,她绝不会这么对我!不对,我妈她肯定是不喜欢我了,不要我了,才把我送到这儿!

我越哭越伤心,越哭越大声,越哭越害怕,最后我嗓子都哑了,我也不记得哭了多久,后来是邻居路过听见我在哭,跑去喊我姥姥,他们赶紧回来,看见我光着脚坐在地上哭,哭的快背过气去了,第一次他们听见我不停的哭着要我妈。

第二天早上醒过来,我追着三姨要我妈给我的十块钱。在火车上,姥姥她们怕我弄丢,就给拿走保管着。那天无论他们怎么逗 我吓我,我都不听,不吃饭,我就要我妈给我的十块钱。

直到前些年我结婚,他们还拿这个笑话我,说我从小就机灵,知道护 东西。可是大人们不知道,那天晚上以后,我认定我妈是不要我了,我以后再也见不到我妈了,我妈不喜欢我了。可是我妈还给了我十块钱,要我买好吃的。那是我妈喜欢我的证明,我要是弄丢了,我妈就不喜欢我了。我天天在田野里疯跑,她们怕我弄丢钱,当然不肯给我,而那成了我的一种执念,我只要想妈妈了,我就追着她们要妈妈给我的十块钱!在幼年的我心里,那是妈妈最后给的一件东西,是爱的证明,是唯一带着妈妈爱的东西,想来,真是辛酸!

二、终于回了家,一切都不同了,好像我是多余的。

在姥姥家的那段日子,有次姥姥带我去县城四姨家玩,在院子里结识了一个小女孩,我们玩得很好,她说要和我做好朋友,我也很喜欢她,但是她说要和我做好朋友,我叹了口气,是的,我三岁就会长长的叹气了。我对她说,我做不了你的好朋友,我家离你家太远了。那小女孩说,她知道最远的地方就是她奶奶家,是在这里的乡下。我又长长的叹了口气,说我家要做好久好久的火车才能到呢,也许很快,妈妈就来接我了,我就要离开这里了,所以我们是做不了好朋友的。

我在姥姥家呆了多久?这件事是个悬案。我记得是很久很久,至少过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甚至更久。但我妈坚持说是只有三个多月。时间久远,已无从考证,也许真的是时间不长,但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离开妈妈的每一天都是漫长的。

在我都不抱希望的时候,却终于回到了家,懵懵懂懂的离 开家,莫名其妙的又回了家。为什么要送我离 开,又为什么送我回来。从没人给我说过。

我只记得我妈出来迎我,可我竟有点陌生,我张了张嘴,想喊妈,可是怎么也喊不出来,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我妈后来回忆说,我成了又黑又瘦的一个农村丫头,连说话口音都变成农村当地口音了,她想抱我,我愣了愣竟躲开了,但是对家里的摆设都还记得,还问她为什么那里少了一张床,我的小凳子去了哪里?但是那句妈,是见面好久以后,张了几次嘴,才勉强的叫了出来。我妈说当时她眼圈就红了。

我的记忆是,这次回来,我头上生了虱子,过了很久,我妈才帮我清理干净。我睡过的床上,多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人儿,小胳膊小腿乱蹬,看着真好玩儿。我妈说这是我妹妹,我以后就是当姐姐的了,要懂得照顾妹妹。看着我妈抱着妹妹的样子,不用任何人跟我说,三岁的我也明白了我被送走的原因是什么。

以后的记忆里,妹妹很容易生病 ,但是长得真好看,真像洋娃娃呀。我很喜欢她。妈妈工作很忙,回来要匆匆忙忙做家务,带妹妹。有时我看见她抱妹妹,我也想到她怀里去,可是总是不敢,终于有次,鼓起勇气靠近她,可她那次正烦着,说,去去去,没看见我正忙着,你先去一边玩着吧,别添乱。几次过后,我再没要她抱过我。

三、从两岁到三十岁,回家的路是那么的长。

妈妈待我好吗?她从未打过我一指头,生活上照料的很好。这段经历对我有什么影响?我从小到大,非常非常的懂事,从来没有反抗过我妈,我怕她不爱我,我怕她会再把我送到什么地方去。

我很爱我的妹妹,我很喜欢照顾她保护她。我总是说,我妹妹想要这个,我妹妹不喜欢这样,你们不许碰她。这是我妹妹的东西,你们不许拿。可是,有天姑姑问我,别管妹妹了,你自己想要什么呢?我突然很慌乱,躲避着不想回答,又很难过的想哭。

长大了,妈妈高兴我就高兴,妹妹开心我就开心,我和妈妈讲道理,却不亲昵,我很独立成熟,却非常排斥肢体接触。我讨厌别人触碰我。直到我遇见了刘同学。

武志红老师说,每一次的恋爱就是内在小孩寻找理想父母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的机会。我才知道我以前是多么的缺乏安全感,那个内在的小孩一直漂泊在外,渴望回家。

我记得我在婚礼上说,以前作为家中的长女,尤其父亲过世之后,我把妈妈和妹妹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从来都忽略了自己。以为自己可以很强,足以和全世界对抗,却忘了自己也是一个小孩,需要照顾,需要撒娇。感谢有这么一个人,让我可以卸下盔甲,不再逞强,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弱小,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那天,我哭着和妈妈拥抱在了一起。从两岁到30岁,回家的路是那么的长,经历种种,那个惊惶无助的小孩终于回到了家。

现在,看着我儿子有时用力的哭闹,我都很高兴又好笑。儿子,你比妈妈当年勇敢很多呢!妈妈当年,连哭闹的勇气都没有,我只希望你做一个纯粹的小孩,该哭就哭,该闹就闹,不需要你过早的懂事,我慢慢陪你长大就好。

如果你打算要二胎,请尽量让大宝在你们身边,如果不能,请尽量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不要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感觉,那种感觉会生出毒刺,生出荆棘,困住他,折磨他,让他自卑,让他胆怯,让他情路坎坷,让他无法做自己。

既然拥有了孩子,那就尽全力好好爱他。

幼儿园开学后,家长接娃放学回家,哪几个方面一定要“留有余地” 呢?

有一些家长习惯在把孩子专车接送回家以后,第一时间就给孩子吃零食,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人,而且现在大多都是老一辈在承担专车接送孩子。在他们看来孩子一整天都待孩子在学校,肯定没有吃饱饭。于是就在把孩子专车接送回家以后,就会取出各式各样的零食给孩子吃。

但实际上,这一方法并要不得,如果你想要给孩子吃零食,也一定要“留有余地”,换句话说能够给适度吃一些身心健康的小零食,但是不能吃多了,由于马上要到吃晚饭的时间,假如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吃完不少零食,那样以后的晚饭再吃不进去。相较于主食营养的,小零食当然是难以给予平衡、全面的营养成分,进而给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造成一定的危害。

还有一些家长在专车接送孩子回家的途中,亦或者是将孩子专车接送到家里以后,会开始了解孩子,从孩子早晨到幼儿园中以后发生什么事难题,再从课程内容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及其中午的营养餐吃了什么,类似这样的零碎,家长会一直问个没完,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个回应,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过得怎么样。

家长们这样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家长一直像这样的追根究底,孩子也会有一些不耐烦的状况,乃至觉得心烦,进而产生对幼儿园里抵触和抗拒心理,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焦虑情绪。

因而,家长们在这件事上也需要“留有余地”,不要太过于繁杂地了解孩子,可以跟,孩子聊一聊幼稚园当日发生的事,而且观查孩子情绪的,假如孩子不愿说,或是已经出现很明显的厌烦心态,一定要懂得打住。有一些孩子在幼儿园放学以后会有很大的情绪表现,这种情绪有可能是无缘无故的,也有可能是卖萌表现的。此刻有一些家长会放任孩子,由着孩子的个性,孩子说些什么,家长们就答应哪些,好像一种在抚慰孩子上一天学表现的。

却不知道,家长这样的惯着放任让孩子习惯性以后,之后说不定会表现的更为太过,明确提出更无理的要求,并且无论是耍赖又哭又闹都一定要让父母同意,通常这时候父母都不懂得拒绝,时间长了会把孩子的性格培养成“窝里横”,针对孩子和父母而言都是极其有害的。也正因为这般,才期待父母们在针对孩子的这件事上也要学会留有余地,能够同意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但不能太过惯着。

有些时候家长在门外等孩子放学后,碰到其他小孩子的家长,总会和其他的家长闲谈一两句,聊天内容自然也是离不了孩子,有些家长尤其吐槽自己家里的娃,例如孩子遗尿或者有哪些囧事,有些时候家长就当做搞笑段子讲给其他家长说,这其实针对小孩子而言都是较为害羞的事儿,是人家的个人隐私,这么说出来孩子会变得很伤心羞涩,乃至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