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往届家长的陪考经验:家长们的10大行为准则

孩子 0 56

5位往届家长的陪考经验:家长们的10大行为准则,第1张

5位往届家长的陪考经验:家长们的10大行为准则
导读:伢后天就要高考了,做家长的——要不要送考?要不要陪考?要不要住宾馆、下馆子?要不要询问考得好不好?要不要给伢穿新衣?要不要给伢换菜谱?要不要给伢换上新文具?伢紧张,家长么样安慰?伢觉得考得不好,家长么样开导? 想着伢就要进考场,自己很激动或

伢后天就要高考了,做家长的——要不要送考?要不要陪考?要不要住宾馆、下馆子?要不要询问考得好不好?要不要给伢穿新衣?要不要给伢换菜谱?要不要给伢换上新文具?伢紧张,家长么样安慰?伢觉得考得不好,家长么样开导? 想着伢就要进考场,自己很激动或很紧张么办?

今日,5位已经将儿女送入大学的往届家长,将为所有家有孩子要高考的父母们,奉献他们的“家长助考经”,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原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辅导教师尹邓安,也站在专家角度为大家支招。

 受访家长

 耿喜玲:女儿高耿子毕业于省实验中学,去年考入武汉大学wto学院。

 丁虹:大儿子肖宇博毕业于武汉中学,去年考入天津中医学院;小儿子肖宇超毕业于华师一附中,去年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陈军:女儿陈维维毕业于市十一中,去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

 刘五香:儿子刘康毕业于武汉四中,去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电器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吴凤仙:女儿刘诗毕业于华师一附中,前年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衣

 最好别穿紧身衣

 高考时,要不要给孩子准备几套新衣服?穿新衣服是不是可以起到调动孩子情绪的作用?

 采访中,几位家长均表示,对大多数孩子来讲,穿不穿新衣服并不重要,有时家长反寻常的安排反而会令孩子不自在,穿什么衣服最好由孩子自己决定。

 但高考两天,武汉通常较热,家长可提醒孩子别穿紧身衣,最好穿纯棉衣裤,透气性、吸汗性、舒适感更佳。

 食

 不要刻意换菜谱

 “你今天想吃些什么?”吴凤仙笑言,自己是个不爱操心的家长,所以女儿刘诗高考期间,她把这个决定权抛给女儿。吴凤仙表示,女儿进入高三后,她一直很注意孩子营养上的调补,高考两天,最重要的是保证孩子饮食卫生,并没有刻意给女儿安排什么营养菜谱。

 耿喜玲说,女儿平时在学校吃食堂,油水较少,如果突然安排大鱼大肉,孩子的肠胃系统反而吃不消。她配菜的第一个原则是荤素搭配,以清淡为主,比如清蒸鱼、蒸水蛋、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等。另外,也没让孩子吃得太多,因为人在紧张时消化系统会受影响,消化过程会影响脑供血、供氧功能。

 住

 安排好午休的地方

 总结去年给儿子当“后勤部长”的体会,丁虹认为自己仍有一点不足,“没提前给儿子安排好午休的地方。”

 丁虹表示,去年两个儿子同时高考,一个考点在华师一附中,一个考点在武汉中学,由于考点离家还比较远,中午都不大可能回家休息。她事前没考虑到这个问题,结果小儿子肖宇超只得回学校找寝室休息,大儿子肖宇博没地方午休,好在遇到一位热心家长,腾出办公室让他睡了一会儿。

 丁虹建议,如果考点离家较远,最好提前订个钟点房让孩子午休,不必豪华,只要舒适、安静就好。午休时间不必太长,半小时即可,给孩子一点清醒的时间,千万不要睡过头。

 行

 留足时间应对意外

 几位家长表示,用什么交通工具去考场都不重要,只要提前预留时间,步行、骑车、坐公汽、打的都不会影响正常考试。

 建议考前先实地测算一下由家或宾馆去考场所需的时间,打算坐公汽的考生要留意公交线路的变化,预留上班高峰期可能发生堵车的时间。出现堵车时,千万不要乱了阵脚,可向交警求助。

 另外,今年晨报发起“爱心送考”活动,交通不方便的考生可与“爱心司机”结对。

 用

 准备文具,家长动口不动手

 孩子有没有带齐文具,文具好不好使,许多家长总觉不放心。

 刘五香表示,面对高考,有的家长甚至表现得比孩子还紧张,事无巨细统统过问,无形中增添了紧张氛围。不过,每年的确有些不细心的考生,忘带文具袋或准考证,所以家长有必要给予适当提醒。但这种提醒只需点到为止,如“东西都拿齐了没”,没必要亲自动手帮孩子收拾。孩子最清楚每科考试要准备哪些用具,家长不要好心办错事,万一拿错或拿漏了什么就不好了。

 文具不一定强调要新的,有些旧文具孩子用得比较顺手。

 言谈

 伢觉得考得不好,赶紧开导

 孩子考完后,不询问考试情况,这在许多家长中已达成共识。可如果孩子主动提及,并表示自己可能没考好时,家长该如何应对?

 丁虹介绍,考完第一门语文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小儿子肖宇超表示“不是很顺手”,她虽然感到担忧,但仍一脸轻松地安慰儿子:没关系的,如果你没考好,可能其他同学也有这种想法,咱们只管做好接下来的事。

 同样的情况,耿喜玲也碰到了。考完语文后,女儿面露难色,感觉有几个地方答得不是很好。耿喜玲平心静气地告诉她:听说今年是比较难,你的感觉是我听到的最好的,有些地方答不好很正常,这么多年还没听说有人拿满分的。几句话,马上让女儿心情舒缓了很多。

 不谈考试谈兴趣,缓和紧张情绪

 女儿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可陈军还是比较紧张,怕她考试失误。为缓解彼此的紧张情绪,陈军跟女儿尽量不谈有关考试的话题,而多谈女儿感兴趣的事物,比如足球、赛车、nba等。

 陈军还提醒,孩子如果想看电视就让其看一下,诸如“要高考了,早点睡”这样的关爱语,最好不说。

 高考前期,耿喜玲的女儿表现得有些焦虑,很怕考试时出现什么差错。高考当天,女儿早上一起来,耿喜玲就微笑着对女儿说:“丫头,你今天看起来状态不错,看样子昨天晚上睡得不错。”女儿听后,表情显得很愉悦。

 吴凤仙的女儿很希望有个手机。高考前一晚,吴凤仙以此为理由邀她散步,母女俩从千家街到阅马场走了个来回,一路闲聊,女儿觉得很放松,当晚也睡得很踏实。次日吴凤仙没送考,只在女儿出门前,跟她击掌以示鼓励,女儿满脸自信地走出家门。

 孩子最不爱听的10句话

 1你不好好考,我只有找点后门去搞个三类扩招了。

 2你是最棒的,以你平时的实力,只要发挥正常考清华、北大没问题。

 3好好考,爸妈等你成功归来!

 4记住你的目标,成功在此一举!

 5爸妈这辛苦,都是为了你,你一定要争气。

 6是个猪脑壳,怎么连准考证都不记得带呢?

 7考不好没关系,爸妈不会怪你,我们明年再来。

 8把题目看仔细,千万不要有任何大的疏忽,争取少丢分。

 9伢啊,考试莫紧张啊!

 10你给我们听着,我们家几代人都没有上大学,全指望你了。

 举止

 要不要送考,听孩子的

 每年高考,送考的家长可谓一道感人的风景线,有的家庭甚至组团送考。如此送考究竟有无必要?

 “要不要送考,家长最好尊重孩子的意愿。”耿喜玲说,去年高考,女儿的考场就设在母校省实验中学内,对女儿而言再熟悉不过,平时上学都是独自骑自行车,那天也没搞特殊化。女儿临出门前,她只微笑着交待了一句话:骑车时悠着点!

 耿喜玲也表示,每个孩子心理状况不同,如果孩子觉得有需要,家长还是尽量满足孩子。

 反添焦虑,干脆不陪考

 临近高考,许多家长已递交了请假报告,决定全心全意陪孩子奋战到底。但陪考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

 陈军坦言,女儿高考那两天,他和爱人本来也打算请假陪考,心想可以在精神上给孩子鼓励,可被女儿拒绝了。女儿说:你们请假陪考,反而令我更不安,说不准还影响我正常发挥。

 听女儿这么一说,他也觉得很有道理。考场上的事,需要孩子独立面对,父母守在外面也没用,不就是干着急吗?如果孩子在考场上遇到难题,再联想到站在太阳下挥汗如雨的父母,很可能会平添几分愧疚感,岂不增添压力,影响发挥。

 刘五香的儿子去年参加高考时不满16岁,算是考生中的“小不点”,但刘五香仍没送考。他坦言,儿子面临高考,要说一点不担心是假的,但家长能做的就是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

 家长10大行为准则

 1满怀信心,相信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对孩子有信赖感,充满信心。

 2不要给孩子制定每门科目考试分数指标,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否则就会给孩子加压。

 3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心理氛围。让孩子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复习时轻手轻脚走进他房间,又送牛奶,又送水果。

 4坚决避免家庭纠纷,家长不要在考生面前争吵。

 5不要替孩子清理书桌、书包、床头,以免孩子为找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而烦躁。

 6不要渲染考试的艰难和后果。

 7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提示。

 8如果孩子不同意送考最好不要送。不经他同意,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他考试信心的加强,反而增加考试压力。

 9考试前夕及考试期间,家长最好不要和孩子谈填报志愿的事,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

 10不要在考试期间打听孩子考试情况,否则易引起孩子情绪波动。万一某科考试失利,要鼓励他看清自己优势所在;当孩子认为考得不错,家长不要表现得大喜,但应及时鼓励;从孩子脸上看,如考得不理想,家长也要鼓劲,切忌露出不悦与沮丧。

每人1万元,这份关爱在武汉大学已经延续了三年之久的时间。在领取这份钱的时候,主要是本科新生,父母都是医护工作者,在2020年的时候参加了疫情防控一线的子女都能够领取到这笔钱。在2020年的时候,武汉当地的疫情格外的严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医护工作者,在武汉最难的时候选择挺身而出。这些医护工作者都是以命相搏保护武汉当地人民的周全,可是这些医护工作者却把自己的背影全部留给了亲人。

武汉大学在做出了这样的一份决定后,也是得到了网友们的支持。网友也都能够理解在2020年时,武汉当地的疫情远比其他城市的疫情要更为严重一些,数万名医护工作者长时间的奋战在疫情一线当中。也有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医护工作者,都在武汉地区进行营救,都是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却把自己置身于最危险的事情当中。因为在刚开始接触疫情时,谁也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

据记者从武汉大学经过了解,在近两年之久以来,已经有86名学生领取到了该笔补贴。而在今年,武汉大学将会继续延续这份关爱,也是为了让更多的抗疫英雄子女可以纷纷去到武汉大学学习。同时也能够鼓舞学生好好学习,长大能够回报社会,像父母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能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记住父母在疫情严重时的辛苦。

也有网友质疑,既然都是医护工作者的子女,虽然说医护工作者为该城市付出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医护工作者并非是贫困人群,大多数医护工作者都有着稳定的工资收入,完全能够负担子女上学的事情。对于贫穷的家庭,为了能让孩子考进一所较好一点的大学,很多家庭都是入不敷出的。根本就无力维持孩子上大学,学校也应该针对性的对这样一些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支援。

在武大读的硕士,一直住在东湖边学生公寓,上课就跟进城似的(笑)。虽然只待了两年,但还是很喜欢武大的环境氛围,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1山路很多

刚到学校时,我幼稚地买了一辆单车,毕竟从校外公寓到学校本来就两种方式:走路、坐公交车转校内巴士,但买了单车我就后悔了,不管走东湖边还是正门,都是作死的节奏,上坡上不去,下坡不敢下。

2食堂很好

武大的食堂真心不错,校内的每个食堂菜品相当丰盛。以前读书总觉得伙食实在太差,但在我大武大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天南海北只要你想吃的正经菜式,绝对都找得到(最喜欢田园餐厅的飘过)。

3樱花很美

我只去看过一次樱花人海(笑,真的很多人嘛),如雾如云的樱花,的确美不胜收,如果是旅游,最好赶在樱花盛开的时候去看看。

4防空洞很黑

走路上课的时候,一群人为了赶时间走防空洞,讲真,那里面总有种淡淡发霉的味道,夏天还阴森森的,虽然有灯,也跟没有差不多,还鬼长鬼远……很吓人。

5教学楼很冷

恩,也许我们上课的地方都是比较老的教学楼(非专业课,经管院还是很不错的),记得以前上英语课,一上三个多小时,冬天下课时手已经冻僵了。

6图书馆很大

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想自学些其他的东西,在图书馆总能借到想要的书,非常喜欢泡在图书馆里。

7师资力量很强大

恩,总算说了句正经的。我所就读的院系有着在国内该领域最领先的师资力量,而且硕导的资源很丰富,不管是做学术还是实习,都能够得到导师很大的支持(感谢母校,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