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大宅门》一剧中,二奶奶绝对是前半部当中的大女主,他在老爷子病危之时接受重托要复兴白家,盘回百草厅。接下来,二奶奶一路升级打怪,真的将百草厅百家老号盘了回来,实现了“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虽然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过程
《大宅门》一剧中,二奶奶绝对是前半部当中的大女主,他在老爷子病危之时接受重托要复兴白家,盘回百草厅。接下来,二奶奶一路升级打怪,真的将百草厅百家老号盘了回来,实现了“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虽然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过程,电视剧只用了不到十集的剧情来表现,但剧情却十分紧凑,面对外敌步步紧逼,家贼背后下手,二奶奶却成竹在胸,敢想敢干,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从一帮大老爷们手中将百草厅盘了回来。
这里说的外敌就是贵武、董大兴等人,他们在明处,承办了百草厅,是二奶奶盘回百草厅路上的敌人;内贼则是白三爷,他和外敌勾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家族利益,是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障碍。对待外敌和内贼,二奶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对待外敌她有霹雳手段、正面相对,对待家贼则绵里藏针、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这个词,来自于刘新慈的科幻小说《三体》。小说中外星人有一大神器——“二向箔”,这个东西可以把接触者从三维空间降维到二维空间, 致使对方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生存以达到打击对方甚至毁对方的目的, 是高等文明用来打击弱小文明的武器。
当然现在也用降维打击指代改变对方所处环境或行为方式,使其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状况,从而利用己方的优势对对方进行打击。
大宅门中的二奶奶在对白三爷包容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降维打击,使其没有在作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白三爷是老爷子白萌堂的老生子,受到母亲白周氏的宠爱,加之上面又有两个哥哥,家里的买卖也轮不到他插手,他也乐得个清闲,整天遛鸟、票戏,与一帮八旗子弟混在一起,还成了社交型人才。
所以,虽然白三爷生在医药世家,但行医问诊、配药制药并不精通,只是为了搂银子,才揽了到安国办药的差事。
也正是三爷对家里的事务不太熟悉,让二奶奶有了操作信息不对称的可能。
给大爷办完丧事,老爷子白萌堂和二奶奶有一次深入的交流。
谈到了承办百草厅一事,老爷子断言除了白家不管是谁承办百草厅都撑不了几天,因为白家有祖传的秘方,离了这秘方造出的药就是有名无实,不光患者自然不会答应,宫里的老佛爷也不会答应。
在此之前,二奶奶已经控制了细料,细料是制药中珍贵且关键的材料,虽然是各房的私产但各房头都不能动。因为她觉得百草厅总有盘回来的一天,这些东西都能派上用场。
而老爷子的话无疑更加坚定了二奶奶盘回百草厅的信心。
接下来她又将柜上制药的几个能手笼络好了,他们不干活,二奶奶却甘心白养着他们。
老太爷临死前又将秘方交给了二奶奶,至此二奶奶控制住了制药最关键的秘方、人手、细料,这就意味着以后除了白家人不管谁承办百草厅都会被卡住脖子。
而三爷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三点的重要性,二奶奶当然也不会将这些告诉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就被别人拉入承办百草厅的队伍中去。
三爷甚至还不知道秘方已经被老爷子交给了二奶奶,还以为父亲将秘方藏在什么地方,或者母亲拿着秘方呢,直到分家后才知道秘方已经被交给了二奶奶。
而分家时,二奶奶也根本没有提秘方的事情,三爷自然也没想到还有秘方这祖传的宝贝,否则他怎么也不会同意就那样分家。
可见,在信息这个维度,二奶奶把三爷拿捏得死死的。
都说分家时三爷占了便宜,以前贪了家里那么多银子,他一两也没有退回,还照样按人头分得了家产,岂不是占了大便宜。
其实二奶奶至少瞒报了两点,其一就是咱们前面说的秘方,另外一项就是存在 广亨钱铺的三万二千多两银子。
这笔银子在她和老爷子谈心时是有交代的,万不得已不能动,就是为了以后盘回百草厅是应急之用。而这笔银子既然和家产分开了,也报备老爷子了,分家时自然就不会和白三爷说了。
关于这笔银子,原著和剧中是这样说的:
一方面自己隐瞒,另一方面她却把白三爷调查了个底儿掉。
老爷子死后不久,白三爷就吵吵着要分家,家能分吗?当然不能!
老爷子临死前有交代,不管多难都不能分家。白文氏作为接班的当家人,自然是要遵守老爷子的遗言的,不然会被别人说自己不孝。
那二奶奶本人到底想不想分家呢?此时她还有疑团,不知三爷是敌是友,如果三爷在盘回百草厅的路上可以提供助力,那就是友,家当然不能分;如果三爷阻碍了盘回百草厅,那他就是敌,家必须分,必须斩断他伸向家里的手。
于是,二奶奶采取了两手对策。
首先,先稳住三爷,方法就是用三爷以往做的恶事堵住他的嘴。 包括三爷和董大兴等人勾勾搭搭、查封老号前三爷扣的两批药材、从东北买药扣的鹿茸虎骨,价值不下两万两银子,这些都被二奶奶摆在了明面上。二奶奶利用三爷的这些短处暂时压制了他分家的念头。
接下来,二奶奶开始调查三爷。 二奶奶借买药为名,以有损百家信誉为由,要求在董大兴承办的百草厅入干股,可董大兴却说这里面有白家人的股份,就是白三爷,化名费明举。
至此,二奶奶彻底知道了三爷的为人,也认定了他是自己盘回百草厅路上的敌人,因此她决定分家。
接下来,不等三爷再次提出分家,二奶奶主动提出了分家,二奶奶干事干净利索,她首先将分家的打算禀明了白家名誉上的最尊贵的人——婆母白周氏。其实,与其说是禀明,不如说就是通知,老太太没有能力阻止分家。
二奶奶将家产分成四股,三房各一股,老太太也是一股,而大房的大哥大嫂都死了,这一股由二奶奶代持,老太太的一股也由二奶奶代持,这样就相当于二奶奶占三股,三爷占一股。
这样看来而二奶奶的分家,更像是给些家产将老三赶出去,其他两房和老太太相当于没有分家。
三爷当然不干,他想要母亲那一份,但二奶奶来了个打包,要老人的股份必须负责大房子女的抚养,三爷知道大房穷,不愿意要大房这个负担,只得同意二奶奶的分配方案。
至于家里的财产,三爷也提出过质疑,怎么这么少?二奶奶却拿出一堆当票给三爷看,联系到以前家里都连肉都吃不上整天吃萝卜,三爷表示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这样,二奶奶没有提秘方,没有提那 三万二千多两银子,给常公公买宅子和姨太太的银子也得到了三爷的默认的情况下就把家分了,这次分家二奶奶可以说是占了大便宜。
当然,以二奶奶的格局绝非有意贪小便宜,但为了盘回百草厅她不得不如此,这笔钱她后来也都用到了百家老号,绝没有放入自己的腰包。
付出很少的代价,就将家里的搅屎棍白三爷赶了出去,斩断了他伸向家里的手,攘外先按内这一招二奶奶做得好。
斩断了三爷伸向家里的手后,接下来二奶奶要斩断三爷伸向百草厅的手,进一步降低三爷的维度。
为了斩断三爷伸向百草厅的手,二奶奶打算利用白家的老匾,逼三爷现出原形。
“百草厅百家老号”这块老匾是白家东西,二奶奶打算利用它在董大兴等人承办的百草厅入一股干股。
但上次董大兴已经给二奶奶看了红头账本,股东里面有白三爷,如果董大兴提出用这匾名正言顺,因为这里面有白家的人,二奶奶自然会吃瘪。
但是,二奶奶看到白三爷化名费明举入了暗股,就感觉三爷是不愿意公开,今天摘老匾她赌的就是白三爷不敢公开站出来与整个白氏家族作对。
二奶奶赌对了,三爷果然不敢承认费明举就是自己,这次吃瘪的变成了董大兴。虽然在这次摘匾事件中二奶奶没有实现入干股的目的,但是摘走老匾让董大兴等人的信誉进一步丧失,药铺的经营一天不如一天。
白三爷在这次事件中两头都没有落好,弄了个里外不是人,他在百草厅的话语权逐渐丢失,伸向百草厅的手也被斩断了,二奶奶的目的达到了。
当然,也因为三爷没有和二奶奶公开撕破脸,在盘回百草厅后,二奶奶念及白三爷也是白家子孙,给了他相应的股份。但就在三爷感激涕零之时,二奶奶故伎重演,又给三爷降了一个维度,要求他只能分红吃息,不能插手经营。
三爷无奈答应,至此他成了白家的“安乐公”,吃喝玩乐不愁,想插手家族产业事务,没门!
白三爷是出了名的混不吝,虽然一时压制住了他,但难保他不会什么时候跳出来闹腾一下。
对此,二奶奶也是有手段的,那就是面向下一代,从娃娃抓起。
三爷有两个儿子,白景双和白景武,景双在家族中排行老二,景武排行老五,就是小时候经常和白景琦打架又总被打的那位。
白三爷经过分家、开药铺失败后,成了家族里的笑话,整个一loser,自然不能给两个儿子什么位子进行历练。
而二奶奶趁机让白景双、白景武到家族的生意中进行历练,并逐渐给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后来白景双还被指派管理南记。
大宅门一剧中,有很多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温馨场面,其中有一幕是白景琦在都察院戏弄候补道台后回家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
大家可以看到二奶奶一家吃饭时,一张桌子,二奶奶和二爷坐在中间,除了出嫁的白玉芬之外其余的孩子围坐在一起,从老大百景怡到老七白景琦,以及有白老八之称的白玉婷,白家第三代的7个孩子都在。
这不是节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场合,孩子们都陪二奶奶吃饭,而三爷和三奶奶却没有现身,说明在平时这几个孩子都是在二奶奶管教的。
孩子们在一起时间长了,自然会亲近,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景武以前经常和景琦打架,到后来却和景琦亲近,还送他一把枪做防身之用。
孩子们和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然知道盘回百草厅的不易,自然也会反思他们老子的所作所为。
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三爷后来再次胡闹时,两个儿子和他翻脸险些不认他了。
得不到儿子的承认,三爷孤掌难鸣,再也闹腾不起来了。
所以,二奶奶的手段是很高明的,如果说前期混不吝的三爷像一只爱闯祸的老虎,二奶奶对其进行了一次次的降维打击,首先扒掉了他的利齿和爪子,然后又将他关进了笼子。
不是爱犯浑的三爷忽然就不闹腾了,而是经过二奶奶一次次降维打击,他失去了胡闹的资本。
在电视剧玉楼春中,孙家的二奶奶苏映雪其实没有太大的存在感,因为在几个儿媳当中,有人娇嗔,有人聪慧,也有人憨态可掬,只有二奶奶没有丈夫疼爱钱。沉默寡言,她的沉默寡言来源于她的婚姻的不顺和不幸福,因为与丈夫长久的两地分离,也没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在家中也更是没有许多的存在感,让他对婚姻生活失去了兴致。
后来他遇到了那个她满眼都是欢喜的人,虽然对方是以阴谋接近了他,但在逐渐的相处中,多少还是有这几份真心。他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脱离了孙家,跟着自己的爱人进行了生活,虽然不能风风光光大大方方的走出去,但是他依然。义无反顾的进行了选择,甚至怀上了对方的孩子,想要为对方生儿育女。却不曾想,在孩子出生之前,他却发现了自己心爱之人的惊天秘密。他知道了对方谋划的巨大阴谋,也知道对方为孙家设下的大坑,他想要挽救。
但是,仅凭他的一己之力,却是无能为力的。在最后的最后,似乎已经心灰意冷的她生下了儿子。有了孩子的二奶奶断然从一个小女人成长成一个有勇有谋、敢做敢当的人,他迅速地将孩子托付给了别人,让他远离自己的亲生父亲。因为他深刻的知道,孩子在跟着这样的父亲不会有一个好下场。其实说有了孩子的二奶奶是可怕的这句话并不准确,只能说为母则刚,有了孩子后的二奶奶,所有的心思和打算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这是一个母亲的爱意。
苏映雪在前期无疑是一个自怨自艾的人,到后来,他成为了一个恋爱闹,直到最后才有了情感上的爆发。为了孩子谋得了一条属于他的清清白白的出路,这是他作为母亲为孩子做的最后的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
《玉楼春》:二奶奶苏映雪红杏出墙后结局十分悲惨
当女人走进婚姻却备受丈夫冷落,这时应该怎么办?解决方法有很多,如果坚持就应该努力经营,获得婚姻的主动权;如果想放弃就应该为自己争取既得利益,为接下来的生活获得主动权。
但红杏出墙却是最不可取的一项。
《玉楼春》中的二奶奶苏映雪容貌文秀宛若空谷幽兰,气质高华犹如芙蓉泣露,精擅诗书,尤工音律,号称京城第一才女。
她刚刚拜堂成亲时,看着旁边英俊伟岸的丈夫不由得红晕轻染、芳心乱跳。婆家显赫,门当户对,丈夫前程无量,这桩婚事是在堪称完美。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对面前的丈夫更是满意。
正在她无限遐想的时候,孙峻豪却递给他一封休书,坦诚这场婚事自己是被父母所逼,他并不是真心想要娶苏映雪,如果她愿离开,自己一定放她走。兜头一盆冰水迎头浇下,把苏映雪所有的热情都浇灭了。冷静下来后,孙映雪说道:“我不能走,刚一进门就被丈夫休弃,以后我还怎么做人?”在苏映雪的百般哀求下她与孙峻豪成了夫妻之实,第二天孙峻豪就开赴边疆,自此杳无音信。苏映雪成了留守军嫂。
平心而论,孙峻豪实在不地道,为应付公差把苏映雪当成了牺牲品,自己一走了之,书信也不曾给她寄一封。
孙家二奶奶在无望地等待中既落寞又哀愁,日常靠抚琴饮酒打发时间,直到她遇到了贾逢源。
贾逢源与孙家有着杀父之仇、灭门之恨,对孙家恨之入骨。当他听说孙家二奶奶整日独守空闺、抚琴作乐时,不由得计上心来。
自贾逢源入住孙家后,经常在皎洁的月色下弄笛奏曲。笛声悠扬缠绵,飘荡回响,引人无限遐思。精通音律的苏映雪听到庭院中优美的笛声,仿佛寂寞的钟子期遇到了俞伯牙,顿起知己之感。
孙映雪循着笛声见到了命里的魔星—贾逢源。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月下的公子衣袂飘飘吹奏着横笛,玉树临风、美不胜收,贾逢源三言两语挑逗之下,孙映雪那颗寂寞已久的芳心很快沦陷了。
只是所有的情爱里最靠不住的就是一见钟情。
所有的一见钟情都不过是见色起意,所有的日久情深不过是权衡利弊。
苏映雪对贾逢源并不了解。只看到贾逢源容貌英俊、气度不凡,却并不了解他为人如何,品行如何。
一个人外在的表现根本靠不住,可苦闷的苏映雪仿佛飞蛾扑火般投入了这段婚外恋。
自此以后,苏映雪眼里除了贾思源再看不到别人,为了他苏映雪屡次犯险出卖孙家利益,几次将整个孙家置于险境。最后因为怀孕没法跟世人交代,又以孙家的利益来要挟林少春帮她假死脱身。
苏映雪实在是个狠人,她并不不是一味清高自诩,当她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时,她表现出来的心机、谋略一点也不比林少春差。
在贾思源的诱惑下,她偷看公公孙逊的公文,致使御史推荐名单泄露,孙逊在朝堂上陷于被动中;把孙逊的亲笔书写的佛经送给贾思源,贾思源模仿孙逊笔记哄骗林少春给孙逊投毒。因为怀孕没法跟孙家交代,她又一手策划马车坠崖事件,最终瞒天过海又找到了贾逢源。
在见到贾逢源后,看到他有推诿之意,苏映雪马上半是哀求半是威胁,“我横死街头倒没什么,我只是担心这样下去,你的事情会败露,你虽然把我当成棋子,可我毕竟对你有情。无论如何,我也不想见到你丢官罢爵,身败名裂”,贾逢源听后立马妥善安置了她。
苏映雪觉得自己好日子终于来了,可算过上夫唱夫随、举案齐眉的幸福安稳生活了。
可惜贾思源狼子野心,在朝中和梁太师狼狈为奸,不把孙逊搬到誓不罢休。
苏映雪想要安稳,贾思源因为野心和仇恨选择在刀尖上起舞,两人三观不和,生活目标不一致,从此争执不断,矛盾丛生。
始于五官败给三观的爱情最后在现实面前一地鸡毛。
苏映雪夹在孙家和贾思源之间左右为难,生产时难产最终被林少春所救,苏映雪把孩子送走,因为她不想自己的儿子处在在危机重重的境地。
可怜的孩子因为父母作孽,一生下来就没有了家。
随后因为贾思源囚禁了林少春,苏映雪将她放走后服毒自尽,“我背叛了你是为不忠,少春几次三番救我,在她危难时刻我却袖手旁观是为不义。既然忠义不能两全我只好放了她,再向你以死谢罪。”
一代才女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却香消玉殒,只留下自己可怜的儿子孤单在世上飘零。
苏映雪因为婚姻不幸所以莽撞的撞进贾思源编制的罗网中,介入了孙家和仇人间的纷争中,因为在这两者之间无法自处最终选择自尽而亡。
当有些人在感情中遇到矛盾时,往往不是想着如何化解矛盾,反倒想用新的感情来代替旧的感情,结果发现新的感情又伴随着新的矛盾,两段感情的矛盾纠缠在一块,自己反倒成了蛛网中的虫子越缠越紧。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苏映雪的婚姻开局的确不利,但反观她的三个妯娌,谁又活得轻巧?
大嫂吴月红不被孙世杰待见,可她还是努力和性格迥异的丈夫好好相处,使劲在两人之间找共同话题。
放下铠甲去描眉,不去打拳学跳舞,放下大刀弹古筝。跳舞跳到头晕,练琴练到十指鲜血淋漓,可所有的努力都换不来丈夫的一个笑脸。吴月红是谁,大将军家的独女啊!如此骄傲的一个女人整天为了丈夫扭捏作态,她不委屈吗?
更过分的是,因为捞女桃夭丈夫竟要休妻。这种羞辱,这种漠视只怕苏映雪更不能接受吧!三弟妹许风翘掐尖要强,偏偏丈夫一点也不争气,孙金阁不通文墨,还动不动背一身赌债回来,在妯娌兄长面前那真是“光着腚推磨,转着圈丢人”。
可许风翘对这样的丈夫始终不抛弃、不放弃。丈夫学问不行,许风翘陪着他一起读书,丈夫在外面闯祸,许风翘给他收拾残局。即便孙金阁百般不是,在外人面前许凤翘都竭力维护丈夫的颜面。
为了弥补与其它三房的差距,她百般钻营,四处找补,一定要把自家的日子过好。这也是清高自诩的苏映雪不屑一顾的吧?
四弟妹林少春因为出身不好,还没进门就被婆家百般刁难,进门后又被许凤翘各种设计,最终林少春凭借自身的勇气和智慧化解了这一切,像这样的委屈苏映雪只怕更受不了吧!
苏映雪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婚姻努力过。
丈夫孙峻豪因为军务繁忙,心里又惦记着惨死的白玫瑰,对苏映雪百般冷落。孙峻豪的确做的不对,但苏映雪又曾经为孙峻豪做过什么。丈夫在军中生活艰苦,苏映雪整日闲在家中可曾给他寄过一丝一缕。“山不就我,我来就山。”如果过日子连这点迁就和勇气都没有,又何谈夫妻恩爱。
苏映雪只知道一味怨怼,就算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她亦可以提出和离,相信孙峻豪也不会阻拦,可惜她却选了最不应该的一条路——婚内出轨。
苏映雪的悲剧纯属咎由自取。
有的人不管嫁给谁都很幸福,有的人不管嫁给谁都很不幸。幸福的生活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包容、尊重、理解。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在婚姻中随便一点不满都能无限放大,成为压死婚姻的随后一根稻草。婚姻靠经营,日子是过出来的。
是步行标志,交通安全标志。
此标志设在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儿童游乐场等儿童频繁出入的场所或通道处。
通常在步行街可见此指示标志。
注意行人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