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相信有孩子的家长都有这么一个感触,当孩子3/4岁尤其是进入幼儿园以后,家长们就会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 要么是面对着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兴趣班宣传不知从何下手,要么是看着孩子的同学报了这班那班,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
相信有孩子的家长都有这么一个感触,当孩子3/4岁尤其是进入幼儿园以后,家长们就会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
要么是面对着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兴趣班宣传不知从何下手,要么是看着孩子的同学报了这班那班,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
这些年 社会 经济迅速发展,家庭条件越来越好、 社会 竞争也越来越大, 家长们开始热衷于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兴趣班种类越来越多、孩子的上课年龄也越来越低。
在国外风生水起,孩子们乐在其中的兴趣班行为,怎么到了我国就有些变味了呢?咱们的孩子怎么就确实瞧着累呢?这一切,并不是兴趣班本身出了问题。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变成了全家疲于奔命的兴趣班,其根源,还是家长的心态出了问题。
李玫瑾教授直言:家里再有钱,也不要给孩子报这三种兴趣班,基本没用。
一、所谓“名校大班”不能去
现在有很多开遍全国的著名教育机构,他们有资源去邀请一些业内著名人士前来授课。
很多宝爸宝妈为了让孩子,能够接触到这些著名的老师,就会让孩子去上人数很多的大课。
这样一来虽然孩子接触到了更好的老师,但是也只是“接触”到而已。
孩子在这种班里,一是得不到老师的亲自指点,二是班上人多孩子容易分心,下课后也很难得到专业的练习指导。
这样的大班即使老师再权威,也不如不去。
二、所谓“神童班”不能去
很多学校都会打出“神童班”的宣传旗号,宣传自己的兴趣班能够挖掘和培养神童。
家长朋友们看到这种宣传一定要放平心态,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但是天才不是上一个班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靠许多年的付出与努力换回来的。
所以这种夸张宣传的兴趣班,一定要持保留态度,多方考察、谨慎选择。
三、师资不透明的兴趣班不能去
家长朋友们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大班和过度营销的兴趣班都不能去,那我去小众班总可以了吧。
选择精品小众班的时候,家长们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小众班的老师。
老师的水平和资历是否深厚、是否真实、是否符合教学条件,是家长们选择精品小班的一个重点考察对象。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呢?
一、兴趣班宜精不宜多
幼龄儿童的兴趣班能够坚持到成年的很少,大多是学个几年就半途而废了。
这样的兴趣班孩子学下来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在家庭聚会上表演个节目了。
与其走马观花不如追根究底,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一来锻炼孩子的意志;
二来专注于一两样东西也更容易做出成绩、让孩子有成就感;
三是不用让家长和孩子整日在兴趣班中疲于奔命。
二、兴趣班选择要顺应孩子的发展
很多兴趣班有年龄的限制,这是考虑到孩子接受能力和生理发展因素,家长们切忌为了争先而不顾这些软性条件。
我们很多时候觉得,外向的孩子应该学学下棋修身养性,内向的孩子应该学学跆拳道转变性格。
可对于孩子而言“堵不如疏”,要考虑到孩子的心智尚未发展完善,考虑到孩子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方式改变。
三、兴趣班选择要慎重
兴趣班的报名和放弃都要慎重,不能因为孩子的喜欢就马上办报名,也不能因为孩子不喜欢了就选择放弃。
第一要找对原因,第二不能让孩子养成爱放弃、不坚持的习惯。
- End -
如今的孩子没有上一两个兴趣班,似乎就是父母对教育的不重视,多少孩子周末都在培训班里面,根本没有时间去和同学玩耍。只是很多孩子的兴趣班根本就是白花钱,没有效果不说,孩子可能也学得很痛苦。
对门的邻居家有一个可爱的女孩叫贝贝,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父母工作比较忙,都是为了给孩子挣教育基金。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孙女上学放学。
平时节假日都看着孩子早早地就出门,爸爸妈妈给孩子选了画画班和舞蹈班,爷爷奶奶又说学习乐器感兴趣,于是让孩子学了小提琴。一把小提琴就是老师介绍买的,花了近十万块钱,三四个培训班压在孩子身上。
平时看到这个小女孩不是背着重重的书包,就是提着舞蹈包或者小提琴。其他的孩子都是小区玩闹的时候,贝贝已经坐在了培训班开始训练了。
小朋友的脸上没有笑容,她父母也总是没时间陪伴孩子,因为一个培训班一年要一两万,孩子的教育经费一年差不多要二十万。只有更加努力地干活,才能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生二胎这件事想都不敢想。
1 超出家庭教育金预期的
首先一点要明确,在能力范围内送孩子去兴趣班,那是锦上添花。可是在父母都困难的情况下,还要送孩子去各种昂贵的兴趣班,孩子自己会有愧疚感,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
2 孩子不感兴趣,只是为了攀比的
大部分孩子的兴趣班都是家长选的,也许根本就没有问过孩子的意见,只是觉得跳舞的孩子有气质,于是送孩子去。又觉得拉大提琴很优雅,于是又送孩子去。在这种成年人的虚荣心中,孩子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只知道像个机器人一样,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
3 培养神童的兴趣班
还有一类补习班完全属于“坑蒙拐骗”,宣传语都说得很神奇,上几节课孩子智商就能比肩爱因斯坦了!这种宣传语只是为了圈钱,套中一些为孩子操心的父母,希望通过“走捷径”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在学习上更容易。
可是智力这么好提升的话,他们自己怎么没有成为博士院士为国家做贡献?
4 距离家太远的兴趣班
还有些家长为了所谓的名师,带着孩子千里迢迢,甚至出省上课。这种漫长的旅途,会让孩子产生不适,可能还会因为时间太长,让孩子对这个兴趣班失去兴趣。并且长期走太远去上课,对孩子来说太辛苦,可能到了上课的地点都没什么力气了。
1 首先要参考孩子的意见
上兴趣班的毕竟是孩子,首先还是应该询问孩子的意见,要是小朋友都不感兴趣,父母强行送过去,可能他也不会认真听讲。到时候什么都没学会,就真的是费钱又费力,还一点作用都没有。
2 不要轻易听信销售的话
各种培训班的广告或者是店员推销的话,家长要注意分辨,不要迷失了方向,就轻易地交了钱。如果看中了什么课程,可以让孩子去试课,看看感受和效果再决定要不要继续。
3 量力而行
其实任何培训班重要的都是如何坚持,而不是报各种各样的,术业有专攻,坚持一到两个专业,可能会更有质量。其次在这些兴趣班上,父母也需要看看自己的家庭收入,不要因为培养孩子的爱好,降低了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会让一家人都有压力。
俗话说得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教育息息相关!况且,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就连明星的妈妈也不例外。
易烊千玺在2岁时就报了兴趣班,5岁的时候就被妈妈逼着学舞蹈,这才成就了他的未来。
不过,易烊千玺的妈妈是聪明的,她发现易烊千玺对舞蹈的天赋后,就重点专攻这一块儿,中国舞、民族舞、拉丁舞全部安排上去。
所以,网友才会觉得易烊千玺在“三小只”中的舞蹈最棒!
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妈妈都像易烊千玺的母亲一样聪明,家长盲目地给孩子报兴趣班,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哦!
前些天,兜妈就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例子。
“魔鬼妈妈”4年花费20万,给孩子报14个兴趣班,结果如何?
这位妈妈号称“魔鬼妈妈”,在4年的时间里花了20万,给孩子报了14个兴趣班。
不过,兴趣班的效果如何呢?
孩子从6岁开始学钢琴,大约有一年半了,不过这位妈妈和老师想尽各种办法,都没办法调动起孩子对钢琴的喜爱。
对此,孩子的爸爸指责道:
“你给孩子选择兴趣班太盲目、一点理性!丝毫不知道孩子的优势和兴趣,孩子没天分、不肯努力的项目,你的坚持就是浪费时间。”
于是,这位“魔鬼妈妈”就总结了近年来给孩子报的兴趣班。
1艺术类——画画
特点:门槛低、伙伴多,孩子不反感
孩子坚持学习画画2年,费用花了2万,不过“魔鬼妈妈”还是放弃了,原因就在于画画虽然门槛低,但是讲究天分!
艺术上的事情,没有天分空有努力也很难有成就感。
2语言启蒙——线下少儿英语
特点:朋友推荐、幼小衔接
“魔鬼妈妈”在家里给孩子做了英语启蒙辅导后,觉得应该进行系统的辅导,这才报了英语班。
不过,她怀了二胎,再加上兴趣班离家太远,孩子坚持1年没放弃,她却放弃了,实在折腾不起!
3武术类——跆拳道
特点:强身健体
孩子学了1年半,费用是1万元。不过,孩子对跆拳道一点也不感兴趣,即使如此,他也拿到了绿带,可见天赋是有的,“魔鬼妈妈”觉得非常遗憾。
4体育类——足球
特点:集体活动
市区的雾霾天太多,孩子只会在场上乱跑。况且,孩子是在学英语的时候路过国际学校踢球,可能会影响学习英语,坚持了半年就放弃了,花费4000元。
5学科启蒙——线上英语
特点:幼小衔接
“魔鬼妈妈”觉得英语学习不能断,在放弃了线下少儿英语后,就选择了线上英语。
孩子对英语并不反感,听力和口语都很棒,这说明他对英语是有兴趣的。
虽然费用较高足足4万,但是“魔鬼妈妈”觉得值得。
6艺术类——钢琴
特点:乐器
孩子6岁时,“魔鬼妈妈”给他报了钢琴班,学习了1年半,成果并不显著,孩子着实不喜欢,3万大钞打水漂。
7“工具人”——法国视唱
特点:配合钢琴
“魔鬼妈妈”想通过法国视唱配合钢琴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乐理知识和乐感等。
但是,孩子对乐器和音乐没有好感,只好放弃。
8社交类——朗诵
特点:培养自信心
“魔鬼妈妈”觉得孩子相貌英俊、口齿伶俐,练习朗诵肯定会培养自信心。
不过,老公太懒,不想送孩子去朗诵班,学习1年就作罢!
由此可见,“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多么正确。
9体育类——滑雪
特点:追求自由
孩子6岁时学了滑雪,直到现在依然坚持,虽然费用花费了5万元,但是孩子真的喜欢这项运动。
10艺术类——书法
特点:陶冶情操
孩子6岁半时学的书法,直到现在也在坚持,就算发烧生病也要去上课,这就是真爱的力量。
剩下的4个项目分别是高尔夫、乒乓球、乐高和数学思维班,孩子都比较喜欢,所以也学到了些东西。
只不过,孩子从3岁半开始上兴趣班,整整4年花费了20万元,学到的东西却非常有限!
“魔鬼妈妈”给孩子报了14个兴趣班,可是孩子真正从中受益的却少之又少,结果钱和时间都花出去了,孩子得到的却不多,这20万元花的属实不值当!
直到现在,这位“魔鬼妈妈”才懂得兴趣班的真正涵义,它不是家长打着“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工具,而是按照孩子兴趣来报的“人间天堂”。
如果孩子没有兴趣,那么兴趣班就会变成“人间炼狱”,家长白费钱,孩子去也可能是浪费时间。
李玫瑾教授:这3种兴趣班不建议给孩子报,没啥作用,还费时费钱
现如今,许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全方位发展,我们在看那些高考状元的介绍时也会发现,他们都有许多特长,这可能就是兴趣班的功劳。
不过,兴趣班可以随便报吗?答案呼之欲出,那样的话岂不就是跟“魔鬼妈妈”一样费时费钱,作用有限了?
中国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就曾公开表示:“兴趣班不是越多越好,3种兴趣班不建议给孩子报。”
1孩子不感兴趣的兴趣班
近年来,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报书法班、绘画班和舞蹈班等,有些孩子学习就很快,钢琴考级异常轻松、围棋升段轻而易举!
可是,有些孩子学习却很慢,譬如他们学习绘画,有些孩子画的又快又好,有些孩子却画的又慢又差,这里面的差异不仅是天赋上的,还有爱好!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喜欢这项活动,他们就会用心学习,反之就可能会出现抵触心理,不仅无法学到技能,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科目。
2给孩子报补习班
补习班不是兴趣班!兴趣班是提升孩子在课堂外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扩展视野的课外班,通常又叫做“特长班”。
补习班,是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好时,通过课余时间为孩子辅导功课的课外班,目的是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
初中生和高中生上补习班,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上补习班,可能就有些过分。
补习班不一定就会帮助孩子提升成绩,他们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只会讨厌家长和补习班占据自己的自由。
3离家太远的兴趣班
家长给孩子挑选的兴趣班离家太远的时候,孩子就会嫌弃麻烦,浪费时间,同时家长接送孩子也不方便。
孩子上课只需要花费2小时,可是加上来回路上的时间却是半天。
长此下去,不仅家长觉得厌烦、懒惰,孩子也会出现厌学心理。
总而言之,家长给孩子选择兴趣班,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不喜欢家长挑选的科目,就尽量及时更换!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