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丝巾的丝是思念的思的遐音,暗有牵挂的意味。在古代更有传情送意之用。送丝巾代表代表很喜欢的意思,丝就是思念。不过这也与主人性格大有关系如果是普通朋友那就不要送。 2、丝巾就像是女性的朋友,当丝巾装饰在女性脖子上的时候,它能够让女性欣赏到属
1、丝巾的丝是思念的思的遐音,暗有牵挂的意味。在古代更有传情送意之用。送丝巾代表代表很喜欢的意思,丝就是思念。不过这也与主人性格大有关系如果是普通朋友那就不要送。
2、丝巾就像是女性的朋友,当丝巾装饰在女性脖子上的时候,它能够让女性欣赏到属于自己的美丽;它能让女性感受到作为女士具有的浪漫;只要带上丝巾,就能感受到代表女性的一抹柔情。因此丝巾就像女人,它代表着女性的特点。
为迎接马年到来,中国邮政首次打破传统惯例,将徐悲鸿大师价值亿元的十幅奔马巨作,完美呈现于巨幅邮票之上,发行了史上最大的丝绸版“徐悲鸿奔马大邮票”,作为岁末生肖邮市的压轴巨献!
个人感觉没多大收藏价值。收藏价值的后两自个字意味着保值,如果对你有特殊意义或者能升值就有收藏价值,否则就留着做个纪念,或送人当小礼物。集邮册的意义关键在于保护邮票。邮票册再精致也没啥用
丝绸首日封具有收藏价值,特别是那些对应特殊事件或节日的首日封,如2003年非典时期的红非典封,由于发行量少,且日后炒作品种,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一般来说,首日封的收藏价值与其题材、设计、制作工艺等因素有关,如果这些因素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那么相应的首日封就有可能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同时,发行量大小也是决定收藏价值的重要因素。如果某款首日封的发行量较大,那么它的收藏价值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丝绸首日封的收藏价值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您对收藏感兴趣,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机构以获取更准确的评估。
简单的理解就是指用丝绸印制的邮票。
2006年,我国发行了一套《文房四宝》丝绸小版张邮票,在集邮界称之为“大丝绸”邮票, 该套邮票是第一套在我国发行流通和使用的丝绸邮票,故此得名“大丝绸”邮票,开创了国内发行流通并使用的丝绸邮票的先河,第一次在我国发行的邮票的印制工艺中加入丝绸工艺,因此极具收藏价值。
邮票详情如下:
志号:2006-23 《文房四宝》丝绸小版张
(4-1)T 笔 80分
(4-2)T 墨80分
(4-3)T 纸80分
(4-4)T 砚80分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2×125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
版 别:胶印
设 计 者:王虎鸣
责任编辑:陈静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我国自2006年至今共发行了7套丝绸邮票,分别是:《文房四宝》、《绵竹木版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开幕纪念》、《漳州木版年画》、《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梁平木版年画》。其中,四枚“木版年画丝绸邮票”属于“幸运封”兑奖奖品。
丝绸邮票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
丝绸邮票问世后,价格也曾大起大落,如《文房四宝》丝绸邮票最高涨至200元1枚,最低跌到45元1枚。不过,随着本轮邮市行情到来,大丝绸将再度率领丝绸系列邮票扶摇直上。
丝绸系列邮票为何靓丽,缘于以下几点:
其一,材质新。丝绸邮票属于新生事物,容易吸引邮人眼球。其二,题材好。从已发行的丝绸系列邮票看,既有我国传统文化,又有现代中国与世界相融合事物。其三,画面美。《文房四宝》丝绸邮票是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王虎鸣绘制,色彩饱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有韵味。《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中的国画牡丹,加之丝绸色泽衬托,另有左上方呼之欲出的现代牡丹,从而形成古今相应、文墨相承的艺术珍品,确实让人爱不释手。其四,发行少。虽说官方没有公布发行量,但通过近几年的市场反应,专家推算,其发行量与当年小型张相比要少很多。其五,系列情。一般来说,系列邮票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原因在于,随着后面集邮爱好者加入,受求全因素的影响,大都会寻找系列邮票的排头兵。系列邮票通常被称为龙头,现在丝绸系列邮票才发行到第7套,应该都属于龙头。另外,虽说一般年册中没有丝绸邮票的位置,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有其神圣地盘,因此丝绸邮票是属于国家正式邮票,可以大胆拥有。另外,近些年来,中国集邮总公司将每年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也采用丝绸形式印制,不过由于不是正宗邮票,大家不必过分追求,有也可无也罢。
近来我分别写了“小版张中最大黑马‘大丝绸’的投资价值剖析”和“再谈小版张中真正黑马‘大丝绸’”两文,引发了市场的积极响应,近几天大丝绸小版邮票以每天10元的涨幅在上涨,有网友要我再补充一些材料,我只能将手头上的材料进一步整理以飨网友。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依次无穷。我对大丝绸小版张也是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么一个过程中慢慢感知大丝绸小版张的。现在思来真正每走一步认识的程度和深度都是进一步加深,我自己的观点是大丝绸小版张是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的重大突破,无论材质、选题、设计都在邮票发行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历史将会告诉你它是小版中最大的黑马,并会如“庚申猴”一样产生新的传奇。下面我从产生的背景、选材、印刷设计等方面一一道来。
一、 大丝绸小版张是世界上在纯真丝绫绢上印制邮票的第一次,并填补了世界精制仿古绢织造工艺技术的空白
为配合2006年第六届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国家邮政局决定利用2006年9月10日发行的2006-23T《文房四宝》特种邮票,另外特别印制含两套8枚的绢质邮票小版张,在2006年10月26日邮币会开幕当天首发,这是中国邮政第一次发行丝绸材质的邮资凭证,消息一出引起集邮圈内外的广泛关注。尽管此前已有多个国家印发了丝绸邮票,但直接在纯真绫绢上印刷邮票尚无先例。将轻如蝉翼的绢质变成适合高精度印刷的邮票载体,必须解决绢面平整、不打皱、不起翘等诸多技术问题,天工绫绢攻克了30余个技术难关,终于开发出这一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复合的独特新产品。7月3日,国家邮票印制局负责人和专家组确认产品完全达到了直接印制邮票的质量有求。国家邮质局随制即向天工绫绢订购精致仿古耿绢5万米,与常用邮票防伪纤维采用特殊工艺黏合,绢面按普通邮票纸上印制邮票的方式印刷图案,纤维面刷背胶。同时,天工绫绢也将填补了世界空白的精致仿古耿绢织造工艺技术申报国家专利。
二、 大丝绸小版张的设计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又一次弘扬,是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第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邮票
“文房四宝”大丝绸小版张由知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设计,无论底色布局及一张在展开画卷的创意,仿佛是在叙述我国几千年文明史,其印刷出来的效果只有“庚申猴”邮票能与其比美。
将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印在邮票上传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是我国邮票发行史上第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邮票。2006年9月《文房四宝》邮票分别在安徽省的宣城市和黄山市、广东省的肇庆市(在票面上明代《宝月荷花砚》和《双凤纹抄砚》两方端砚现藏于肇庆端砚博物馆。)、江西省的进贡县文港镇(华夏笔都)举行了首发式,其小版张在10月26日邮布开幕当天首发。三个省的四个地方和北京同时举行一套邮票的首发式在我国邮票史上也是第一次。另外,2004年,安徽省宣城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文房四宝”之乡的称号。
三、 大丝绸小版张既是2006年北京邮票钱币博览会上的主题邮品,但是又是有别于历届邮票钱币博览会的主题邮品
历次邮票钱币博览会已推出过6款主题邮品,包括1995年的《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北京1995》小全张(分有有齿、无齿两种,后者称为“桂花无齿”)。
1997年的PLZ-6《世纪宝鼎加字》中国集邮总公司以“世纪宝鼎”小型张加印“97上海邮票钱币博览会”字样发售100万枚,售价15元。
2000年27届奥运会双连小型张(国家邮政局发行)。
2002年“中秋加字”(国家邮政局以“中秋节”小版为载体,加印“2002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字样与会标)。
2004年的“国旗国徽”不干胶小版。
2006年推出的《文房四宝》绢质小版张。
而每届邮票钱币博览会的主题邮品都无一逃过一番热炒,有炒到千元以上的桂花无齿,有炒到百元以上的,只有“文房四宝”小版张生不逢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热炒。
在许多邮人看来,《文房四宝》绢质小版张是我国印发的第一枚绢质邮票,加上《文房四宝》选题又决定了其有别于历届邮票钱币博览会的主题邮品的特殊地位,其关注度必然高于其他热门邮品。
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看,大丝绸小版张已经完全具备了龙头霸主的地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显得更加突出。我坚定,将来大丝绸小版张对整个大盘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是以后集邮的一面旗帜,其增值的幅度和示范作用将会超出我们的形象。“大丝绸”小版张的诸多第一将会使它产生新的传奇,在第四次邮市大潮中能不能达到6000元以上的价位,还有待历史的检验。
丝绸之路邮票的简介
一、邮票发行日期:2012年8月1日发行《丝绸之路》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详情如下:
二、邮票志号面值:2012-19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4-1)T 千年帝京 120元
(4-2)T 大漠雄关 120元
(4-3)T 神秘故国 120元
(4-4)T 西域胜境 120元
小型张 交流 6元
三、邮票规格版式:30×55毫米、135×13度、版式一 12枚 、版式二 8枚(2套)
版式一 210×146毫米
版式二 200×146毫米
四、小型张邮票规格:39×66毫米、小型张外形规格150×85毫米、小型张齿孔度数135×13度
五、邮票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六、邮票设 计 者:陈景异、惠斌、李群
七、邮票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八、邮票背景知识:此套邮票包括4枚和1枚小型张,题材涉及丝绸之路东段、中段。丝绸之路,在两千年前是一条横跨亚欧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交往的国际大通道。而宁夏地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交通要塞,固原须弥山石窟、石门关古道遗存等古代遗迹,以及固原地区隋唐墓地出土的鎏金、银壶、罗马金币等文物,都见证了丝绸之路在宁夏的繁荣。
丝绸之路的由来: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西安为起点。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路有关。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行走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