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空调销售需要了解那些知识,怎么去给客户介绍产品

客户 0 77

谁知道空调销售需要了解那些知识,怎么去给客户介绍产品,第1张

谁知道空调销售需要了解那些知识,怎么去给客户介绍产品
导读: 1、谁知道空调销售需要了解那些知识,怎么去给客户介绍产品2、空调收氟怎么收视频3、空调销售技巧和话术4、卖空调送什么最好送上《超级空调销售技巧》希望对你的销售业绩提升有所帮助空调销售日趋激烈化,而现在的消费者也是越来越理性化,抓住客户也就
  • 1、谁知道空调销售需要了解那些知识,怎么去给客户介绍产品
  • 2、空调收氟怎么收视频
  • 3、空调销售技巧和话术
  • 4、卖空调送什么最好

送上《超级空调销售技巧》希望对你的销售业绩提升有所帮助

空调销售日趋激烈化,而现在的消费者也是越来越理性化,抓住客户也就赢得了市场,在这个空调销售过程中,空调销售技巧,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技巧要用心。

空调销售市场,因为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及价格费用,消费者对其的购买行为也越发的理性化,而不像过去的随风动,一窝蜂,因此,对空调销售人员来,要求就更加严格。

家用空调销售

对于一般家庭选购空调,都是比较谨慎的,一般分四个步骤:系统评估、评估比较、购买承诺、安装实施。

而其中的系统评估,评估比较是比较重要的阶段。这也是客户是不是决定从你家起货的一个先决条件。如何抓住消费者,如何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是企业进行对外宣传的重要决定因素。消费者在购买空调这种大家电时,一般会经过慎重考虑、收集信息、进行比较,锁定几个可选择的品牌,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收集更多的信息,以供更理性的选择,最后把目光定在要选择的品牌上,再次选择机型、价格、款式、功能等等。所以,如何让产品走进消费者第一次筛选后的品牌上,就需要抓住消费者的第一感觉,让消费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形成对企业、产品的好感,展台的布置也就要。

展台上的样机太多容易造成主题模糊,为你的样机选一个“队长”,像介绍与会嘉宾一样先介绍有品位、高能效的队长,再介绍主推机型,最后介绍特价机或其他低效率机型。细心的促销员会发现每一个展台上都有一个“黄金点”,大多数消费者会不约而同地在这一敏感区买东西,也许说不清个中原因。但切记将主推上量的样机放在黄金点上,这样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是销售人员。对于这样的大家电商品,客户要的是顾问,他需要你的帮助,才能下定决定去购买商品,而销售人员,就要成为他的顾问,而且是一对一,面对面的顾问,这就考验到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且要灵活的,从实际角度来结合运用,实在的帮客户解决问题,突出个性化。这样,消费者心里就会形 成你给予他的系统设计,自然而然就会跟着你去挑选产品。

中央空调销售

中央空调销售,就不仅仅是在做产品了,你卖产品,你就不是唯一的,同质化的产品可以轻易取代你,价格就会被同行打压,最终结果就是要么因为价格被淘汰,要么赔本赚吆喝。中央空调企业的出路只有一条,卖服务,因为服务是唯一的,不可替代。这是余为峰通过经验得出的结论。下面列出其四步法,供大家参考。

概念—标准-服务-产品。

概念就是改变客户的购买误区。告诉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是空调设备而是冷和热服务,使客户的目光从产品上转移出来,开始接受购买服务的概念。

标准就是让客户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空调。很多客户觉得买性价比最好的产品就是对的,实际上这是错误的,余为峰说:“最好的产品组合起来的系统不一定最优的系统,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然后告诉客户怎么解决需求,这就是服务。“我会告诉客户,他所要建设的同档次宾馆,国内、外一些着名的大厦、酒店是怎么解决冷和热的问题的,成本是多少,效果怎么样。让他对中央空调系统有很直观的认识与了解”余为峰介绍,这样客户就大致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让客户心中有数。

最后才是产品。“其实这是一个系列的产品,也就是实现客户需要的服务工具”,余为峰表示,如果前三点客户都接受了,这一点客户已经不会再过多地盘问,“因为你卖给客户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产品只是系统的元素”。

空调销售同其它产品的销售理念都是相通的,最终还得靠销售人员自己去悟,去实践。

怎样拆空调收氟方法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活扳手,内六角扳手,工作手套,空调一台。

1、空调打开到制冷状态,温度调到最低,让空调整机都运行起来。

2、带上手套,用活扳手拧掉二通阀,三通阀阀帽。

3、从内六角扳手当中,选择一根和空调匹配的扳手,国产空调基本都是6毫米直径,只有少数的5毫米直径,合资品牌基本都是5毫米直径。

4、选好内六角扳手,之后先拧紧细管,也就是二通阀阀门。

5、3到5分钟左右,再拧紧粗管,也就是三通阀阀门。

6、关紧三通阀阀门之后,空调迅速断电,收取制冷剂完成。

1、用反问回应价格诉求

导购不抛出优惠诱饵的时候,顾客往往会问:能不能优惠,打几折,最低多少钱。这个时候是最考验导购的时候,导购因为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导致顾客转身就走或者不能成交的不胜枚举。 

该导购使用的方法是用反问回应顾客的价格诉求:那今天能定下来吗。言外之意很明白,今天能定,就有优惠,不能定,不能随便给你优惠。这个反问一下子把问题抛回给了顾客,可攻可守,进退自如。

2、直接报价

顾客问价格是天经地义的事,也往往是第一个关注的问题,这个无可厚非。尽管顾客看到明明白白的标价,都还是喜欢问多少钱,言外之意就是看看有多少优惠。

做家用中央空调产品导购的,不如在报价时采取直接报价法。一开始并没有说出任何的优惠政策,这个是非常正确的。很多导购在顾客问价格后,马上把优惠政策抛出来,这是不妥当的。

3、要求对方报价

在谈判报价中,一般的原则是尽可能地让对方先报价。当然,当对方的报价离你的底价相差很远的话,则需要很好的回旋技巧。顾客要求优惠,导购非常聪明,马上问顾客愿意出价多少。

由于顾客看上了这款多联机,就说出了自己的底价。要求对方报价的风险就是可能超出了自己的底线。如果报价导购不能接受,接下来就需要运用谈判策略进一步讨价还价。

4、对客户的第一个报价说NO

顾客的出价是45000,超出了导购的底线,导购不能接受,于是说,这个价格我们不可以的。假如一旦答应顾客,那顾客就可能放弃购买,因为你的让步很容易,顾客就会感到他上当了,继而继续还价或者决定退出。

就算顾客的报价没有超出导购底线,在顾客报价后,导购也是不能同意的,要对顾客的第一个报价说NO,甚至第二个报价,第三个报价都要说NO,即使最后同意了,也要表现得极不情愿,这就是“极不情愿”策略,只是在这里没有细节表现出来。

5、报价留有余地

标价是49400,在顾客要求优惠后,导购报价是49200,最后店长说底价是49000,而结果是48900成交,比最初的报价优惠了1500。假设导购方的底价是48900,那她在报价的时候是要高于48900的。只有这样才可能给顾客还价的空间,只有这样才可能让顾客有“成就感”。

在报价和最后成交价的中间要经过很多次厮杀,然后一步一步接近成交价或者自己的底线。这个过程就像一个没有平衡的天平,通过拆左右补右边,拆右边补左右的方式最后达成平衡。

6、价值优势掩盖价格劣势

顾客常常说的三个字就是:太贵了。即使顾客看上了,也买得起,也常常说“太贵了”,因为潜意识里都希望再便宜点,都希望能再优惠点,最好是不要钱送给他。

面对顾客的这三个字,导购很容易陷入被动,有的说不贵,有的说物有所值,有的说是有点贵,有的微微一笑。总之,面对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种应对方法。

导购要善于用价值优势掩盖价格劣势,而且充满自信:可是我们的空调产品好啊。接下来一定要强调哪里好,尤其是顾客喜欢的那点好。这样,更容易捕获顾客的心。

7、上级权利策略

顾客想走,导购就对顾客说,要不您先坐会,我去问一下我们领导。这是很常用的谈判策略。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策略,没有单独列出来,那就是一定要懂得“挽留”顾客。

顾客潜意识里是需要挽留的,如果顾客对产品有好感,你的挽留可能让成交成功了一半。顾客往往因为价格不能再优惠而离开,这时导购一定要留住客户,并通过再优惠或者请示领导来解决。

这个请示领导的策略就是上级权力策略。如果导购说,那我再给你优惠100元,那么事情可能变得更加麻烦,顾客知道导购有价格权力,就会不断要求优惠,最后不是无法成交就是利润太低。导购要相信:顾客都是谈判高手。

8、寻求第三方帮助

在上级权利策略中,这个“上级”一般可以不出现,通过电话,或者假象运用即可。而这里,是“第三方策略”和“上级权利策略”相继使用,因此,老板出场了。

老板亲自过来,并给出了底价,说明老板和导购的配合还算比较默契,同时说明对该顾客非常重视,顾客喜欢被重视。后来顾客开价,老板也同意了,也许这个价格权力只有老板才有。

店长和导购之间的价格权力分配是不一样的,比如,导购只有300元的优惠权力,老板可以有500元的优惠权力,而顾客要求的优惠超过了300元,那么就需要第三方介入了。

9、让步的策略

价格让步是讲策略的,如果让步不到位,遇到很懂谈判的顾客,就容易出问题,要么不能成交,要么利润很低,有的还要吵架,甚至气势汹汹。

10、应对要求升级策略

顾客都是“贪婪”的,总是要求不断的优惠。在确定成交价格的基础上,顾客很聪明,马上说要礼品,大有“不给礼品就不买的架势”,看来顾客是个谈判高手。如今购物,似乎到了没有礼品无法销售的境况。顾客明明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还是要礼品,因为不要,商家不会给优惠。

礼品往往是推动成交的一个助力,一种促销力量,起销售促进的作用。而现在顾客反过来主动要礼品,看来礼品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变成顾客的必要品了。此时,导购是没什么选择的了,不管什么礼品,都得表示一下。

最最大方、客户也最最喜欢的东西---空调罩。十个人,九个认为买空调送空调罩是行规,且方便廉价,还能加上你的广告,何乐不为。

你想送的价值越高,空调就越不值钱了,这也是一种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