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对于每个家庭来说,迎接来自己家里的新成员,是十分值得高兴的。在医院生完宝宝后,肯定是要把宝宝抱回家,但是这个时候,宝宝是由谁抱回家呢?不少人可能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虽然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事,其实让谁来抱是有讲究的。让爸爸抱孩子爸爸作为家庭的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迎接来自己家里的新成员,是十分值得高兴的。在医院生完宝宝后,肯定是要把宝宝抱回家,但是这个时候,宝宝是由谁抱回家呢?不少人可能都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虽然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事,其实让谁来抱是有讲究的。
让爸爸抱孩子
爸爸作为家庭的重要力量,虽然是有责任来抱孩子的,但是刚出院这个时候不适合爸爸来抱孩子。首先爸爸的经验不够,新生儿比较娇嫩,更是需要细心一些,男人们比较容易粗手粗脚,所以不合适。另外,妈妈刚生完宝宝,更是要有人的关心,爸爸要去陪着妈妈才是。出院时,男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陪着自己的妻子。
妈妈抱宝宝
有人说,孩子和妈妈亲,所以应该妈妈抱着孩子。虽然妈妈应该多承担关心照顾自己的孩子,但是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其实上很虚弱。这个时候的女人甚至走路都会不舒服的,而且这个时候她们的身体消耗了很多的力气还没有恢复过来,抱孩子都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可能会成为她的一种负担,也有可能出现意外。
长辈来抱才合适
其实奶奶外婆来抱是最合适的,不管是从经验上,她们带过孩子,知道怎么抱宝宝,还是她们这个时候更应该帮忙抱孩子,都应该交给她们来抱。出院后,爸爸要陪着妈妈的,长辈们是需要关心妈妈的,但是更应该帮忙带孩子。生完孩子后,每个女人都是最需要自己丈夫的关心,长辈来抱的话,这样让夫妻都能轻松一些。
小丽回忆说,自己生完孩子出院的时候,她的妈妈来抱的外孙,那时候自己特别感谢自己的妈妈,虽然她没有来扶着她,但是也能感觉的到自己的妈妈在抱自己的孩子时候,对自己也是很心疼的,因为她也经历过,所以她知道自己女儿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
那么爷爷和外公们这个时候需要做什么事呢?除了关心一下妈妈,可以帮忙做一些其他的小事,不管是叫车来接,还是自己开车来,甚至开一个车门等等小动作,在此时都会变得很温馨的。一家人就要有爱的样子,不管是什么事都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才是对这个家最好。
每个宝宝都会给这个家带来欢乐,但是也会带来很多事要去处理,面对这些事,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解决完的,也是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来一家人的样子。只有一起面对,才能一起享受。
对于抱孩子回家,说有讲究是真的,但是更重要的只有两件事,一件事是照顾好妈妈,还有一件事就是照顾好宝宝,而由谁来照顾,都是看妈妈和宝宝更需要谁,谁能照顾的更好的。每个人都要为家里的宝宝出一份力,这个时候不是谁多做一点事,另外一个人就能不做事情的,因为是一家人,所以才要有一家人的样子。
还有一个月,形影不离的宝贝就要步入他的第一个小社会—幼儿园了,你知道接送宝宝的学问吗?
1、怎么“送”
送宝宝去幼儿园时,告知宝宝:“你在幼儿园开心玩,下午放学时妈妈会来接你的。”要让宝宝感觉到父母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会很快回到父母身边。
不用哄骗的方法送宝宝入园。
不要用“一会儿来接你”之类没有时间概念的承诺。
不要送宝宝到幼儿园就悄悄离开,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宝宝更大的不安和恐惧。最好将宝宝安顿好后,让他感到放心后再离开。
爸爸妈妈的情绪宝宝会看见,离开时不要表现得难过、担心或当着宝宝哭泣,也不要徘徊在校园门口,这些举动都会让宝宝产生不安。
不承诺“明天早点儿接你”或者用物质诱惑宝宝入园“如果你今天上幼儿园不哭我就给你买……”
总之,父母态度要坚决,坚持将宝宝天天送幼儿园,告诉他“明天该去幼儿园了”,让他明白,他去幼儿园和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是必须要做的。
2、怎么“接”
宝宝刚入园,家长最好准时去幼儿园门口等孩子下课,接孩子回家。如果别的小朋友都走了,孩子会产生爸爸妈妈不要自己的感觉。
注意语言导向,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的如“有小朋友打你吗?”“抢你玩具了吗?”等问题。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正面引导,如:
“今天你得了一个小五星,真棒!明天我们还去幼儿园,得一个大五星好吗?”
“老师说你真乖,可喜欢你了。”
“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
……
关注宝宝每天的心情,一发现从幼儿园回家后有什么不对,就要及时跟宝宝沟通,了解情况,也可以向幼儿园老师询问当天的情况,当天事当天要做到有数!
比如宝宝在幼儿园被人欺负了,不敢告诉老师,又很害怕,就容易讨厌幼儿园。所以,家长必须要了解,但了解也并不是要包办,有些事可以留给孩子自己去解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孩子已经上幼儿园后,全托,需要人每天有人早晚接送。
父母没有帮我们带孩子,自然由我们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我下班比老婆早,所以一般由我负责开车接孩子回家,然后再一起做晚饭。
家里离幼儿园距离也就一公里多的路程,平时开车接孩子比较安全快速,特别是刮风下雨天,更需要开车接送了,这已经成了习惯了。
有一天我休假在家,下午准备去接孩子时,想想自己休假一整天在家,也没出去走走,缺少运动。
查看了一下微信步数,才几百步,太少了!微信步数的好处就是提醒你走路少了就要主动多走点,增加点运动量,让身体保持健康。既然开了微信步数,那就说明自己想让“朋友们”见证每天步数,这个可以攀比。
有一段时间我关闭了,因为别人每点赞一次就提醒我,后来才知道可以关闭提醒,这下就清静多了,才重新打开微信步数。
现在想运动,但又要接孩子,怎么办?突发奇想,如果走路去接孩子,她能走回来吗?
我打开高德地图查看步行距离,才13公里,很近啊!可以走回来的,或者背一段走一段就可以回来了。
确定计划可行后,我就开始步行去幼儿园,走了十几分钟到达接到孩子。
往常是五点半下班后才开车去接,达幼儿园已经是将近六点钟,幼儿园快要关门了,孩子在学校或小区里玩的时间就很少。想到孩子从五点钟开始就眼巴巴的望着别的长辈来接其他同学,一直等到半个多小时,真让人心疼,但又只能这样了。
有几次,孩子仰着脸对我说:“爸爸,你能不能早点来接我啊?”我只能安慰孩子“爸爸五点半下班就赶过来接你了,有空爸爸会尽量早点来的。”
所以,只要有时间就尽量早点去接孩子,偶尔也提早下班去接。那天去的早,孩子非常高兴,在幼儿园玩的时间相对较长些。
为了让孩子开心走路,我带她到小区里的超市买点吃的,边吃边走。孩子一听到我没有开车去,就说“啊——你为什么不开车来啊?”我说要我们要多走路,加强运动,孩子也就欣然接受走路了。
和孩子就这么走路回家有点新鲜感,因为以前没这么干过。边走边和孩子聊天,孩子也高高兴兴的走着聊着,从问她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到路上遇到商店的招牌字让她认字及告诉这样的店面是经营什么产品和服务,总之,海阔天空的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闲聊了,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感觉还挺不错。
走出小区后,有一段两三百米的路是临时的土路,孩子说今天练舞累了,我就背上她走完这段路,其余的路程就继续走,边走边聊,又能增加点运动量。
我来回走了两三公里,孩子走了一公里,运动后晚饭会有胃口,睡觉也好睡。
现在的生活,如果不主动运动的话,运动量是相当少的,孩子也一样。所以,一有机会就得带着孩子出外活动,培养她乐观大方的性格,一直呆在家里的话会小气羞怯,在家遭父母或家人冷落严重的话易得抑郁症也不好说。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也在于运动,运动让人的精神状态棒棒嘀!
许多父母不愿意假期将孩子送回老家,因为送回老家以后,在老人身边就会受到溺爱,孩子就会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不爱学习,等回来的时候想收心都是很难的。很多人都会发现,假期里把孩子送回老家,等回来的时候孩子就不听父母的,然后还会说去找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收拾爸爸妈妈,这就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老人可能会给孩子一些错误的引导。
1、老人会对孩子特别溺爱,就是惯孩子,孩子会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
如果给孩子在假期的时候送回老家,孩子就会返回到原生态的那种生活环境中,老人疼隔辈人,一定会对孩子特别溺爱。等孩子这个假期再回来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养成一些不好的行为,父母再去管孩子就会有点难度,而且也会影响到亲子关系,这就是一些父母不愿意假期将孩子送回老家的原因之一。
2、很多父母会在假期里给孩子开设各种兴趣班,送回老家没有人带孩子去学习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假期的时候会给孩子去找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现在这个社会上能够有一技之长,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你前期付出很多努力。有一位老师说得好,孩子就是拼家长的钱,家长有钱孩子兴趣爱好就多,家长没钱,那孩子兴趣爱好就少,将来上社会上一无所有。所以家长不愿意失掉假期里面的机会,不愿意让孩子假期你们回老家。现在的社会很现实,孩子在一个班里,如果他落后于别人,这个孩子也没有自信心,他生活在群体中也是很难相处的。
另外有一些父母不愿意假期将孩子送回老家,可能涉及到婆媳关系难处,或者跟自己父母关系比较僵等等。种种原因导致这些父母不愿意假期将孩子送回老家送到老人那里,笔者觉得其实父母自己带孩子挺好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