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上小学接送孩子的问题?

孩子 0 25

如何解决上小学接送孩子的问题?,第1张

如何解决上小学接送孩子的问题?
导读:小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很多在家带了几年孩子的妈妈也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空闲的时间,这时候很多妈妈们都会考虑是否要重新上班的问题。毕竟孩子上小学之后妈妈们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自己也就想要继续回去上班,还能多赚一分钱来补贴家用。但想要正常上班,妈妈

小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很多在家带了几年孩子的妈妈也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空闲的时间,这时候很多妈妈们都会考虑是否要重新上班的问题。毕竟孩子上小学之后妈妈们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自己也就想要继续回去上班,还能多赚一分钱来补贴家用。

但想要正常上班,妈妈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孩子上下学接送的问题,有的妈妈上班之后就有了固定的工作时间,孩子上下学的接送问题就变得棘手。那么,请问那些没有人帮忙带孩子的人,你上班工作的时候都是怎么来处理孩子上小学接送上的问题?

其实,在送孩子上学这件事情上,时间点还是比较能协调上的,因为现在孩子的小学上学时间基本都是在7~8点这个时间段,而我们工作上班的时间一般都是在8点半~9点之间。所以,妈妈们早上就完全能够先送完孩子上学然后再去上班,在这时间上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而最难处理的就莫过于孩子下午放学的时间,很多小学的放学时间在下午4点半~5点之间,而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妈妈都还处于上班的时间,最早的下班时间也要在5点半左右。所以,想要去接送孩子,就需要天天提前请假下班,这对于妈妈的工作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对于解决孩子接送的问题,小编认识到的一些家长们的处理方式和方向,就有以下这几种常见的方法,有需求的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看看有没有条件符合的解决办法:

1、看学校是否有延时放学服务

最近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出方案之中,就提出了学校延时放学的工作内容,在孩子下午5点放学之后,还需要增加2个小时的延时时间,在这期间主要就是让老师课后辅导和亦或者文体活动。这样,孩子的放学时间就能够推迟到晚上7点钟,妈妈们也就能够实现下班后再去学校接孩子。

2、看学校是否有校车接送服务

有的地方学校是有校车接送服务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上学距离比较远的学生来说,学校会特地设置路线让孩子坐车上学。有条件的妈妈也可以让孩子坐校车上下学,但上下车的地点比较固定,所以会更适合一些接送点离家近,孩子比较独立能够自己回家的妈妈选择。

3、寻找一些课后托管班帮忙接孩子

在孩子学校的附近,都会有一些为了满足家长接送需求而设立的课后托管班,报名缴费后会有指定的人负责好孩子放学的接送问题,孩子到了托管班会有人负责照顾。家长们可以继续上班,到了约定的时间再去托管班接自己的孩子回家即可。

4、选择时间灵活性更高的工作

妈妈们想要在上班工作的同时能够满足自己接送孩子的需求,同时还不能影响正常的工作。那么妈妈们在挑选工作的时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出发,挑选一些时间上更能和自己孩子时间契合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其实大部分都是以零散的兼职或者个体户的店面工作为主。

这些工作虽然工资比较低,并且福利上也没有正规公司的那么完善,但好在时间上是比较的灵活自由的。兼职工作的时候,妈妈们就可以避开孩子上下学的时间来安排工作,而在一些店面工作的时候,个体户的老板也都比较好说话,通情理,愿意去满足妈妈们的需求。

重要提示:小孩子上小学后的接送问题,一般早上上学是没有太多时间冲突的,更主要的是放学的接送问题,对此,报名学校的延时放学服务,校车接送,寻找课后托管班亦或者是选择时间灵活性更高的工作,这些都是实际中比较常见的处。

我外甥刚上小学的时候我姐送过,因为我外甥是全级部排的上号的皮孩子,想让老师多些耐心,所以我姐给老师送过礼,老师推辞不要我姐硬给她塞下的。后来熟悉了就没再送了,老师对孩子还是一样的。

其实送礼不过是家长自己图个心安的,我姐自己知道自己家孩子太皮了,怕孩子惹老师嫌弃所以才送礼的,但是其实咱们都明白,性格乖巧成绩好的孩子家长不送礼老师也喜欢,讨人厌的熊孩子家长就算送礼了老师也喜欢不起来,我外甥虽然皮但是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熊孩子而且成绩不错,所以老师虽然经常教训他但是还是挺喜欢他的,我姐作为家长在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心里没底,生怕孩子受委屈才送礼的,后来过了最初的忐忑期也就想明白了想想挺有意思的。在学校的调查中,估计应该是100%的老师都不会承认自己收过礼,100%的家长不会承认给老师送过礼,即便是匿名的问卷调查也是如此。因为很多家长都有填此类匿名问卷后,被打过电话的经历来,于是就开始随大流。

即便这个大V的调查有数字上的谬误,有很多人乱填,那也会有很多人送过。这些财物到底被谁收走了?难不成真的是只给老师送贺卡送一朵鲜花么?真的是一张隐形的网。

其实这都是“内卷”所致。听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都对俞敏洪一顿夸赞,实际上新东方是国内教育内卷的兴起者中的一员,如果没有这些教培机构推波助澜,又何至于此?

碰到送礼这事儿,大多数的老师,其实从本心上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可家长们偏要送礼,老师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收了,有的家长心安,有的家长背地认为老师贪;不收吧,家长认为老师肯定不喜欢自己孩子,连礼都不收。说实在的,现在教师工资真不低,养家没困难,并不差家长送那点礼。话说回来,教师队伍良莠不齐,难免出一些害群之马,收受家长钱财,让教风变得不清朗,的确该来一次大扫除!

有个家长说,家里有个亲戚,是当地一家比较知名家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她女儿报名一项活动,按成绩肯定没问题,因为得知成绩不好的都给报上去了。结果那个老师各种跟她亲戚打听一套家纺多少钱,明里暗里的暗示,也不说要,最后不得不送了一套,然后就报名成功了。

也有家长说:我是两孩子的妈妈,没有送过礼给老师,但请过小宝学校的老师吃饭,送了些土特产,因为老师经常反馈说孩子上课不专心,爱玩,请吃了饭后和送了特产后,再没听老师反馈过。 大宝上五年级,没有给他的老师送过礼,从上学到现在都有老师反馈他爱玩,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知道是不是这是孩子的天性,还是因为没送礼的原因。

老师工资底薪两千三左右。客观的说,送礼没有错,老师也是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送的是老师喜欢的东西,那固然是最好的。

但是作为收礼物的,也要分礼物是谁送的,作为老师而言,最怕的就是人情上的负担,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这种感受。

而我们作为孩子家长,与老师之间本就是陌生人的关系,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去送礼?除了真的感谢老师,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导致家长给老师送礼物,或多或少都会让老师们觉得有求于人。

其实这很正常,人之常情谁都会这样,老师肯定也知道家长送礼,背后的这些小“阴谋”。人的内心是复杂的,所以不会有老师因此而看不起家长,只不过老师能不能收这礼物,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方式都截然不同。

为什么?

因为妈妈们都会这么想:

如果大家都送,自己送了也许老师不会特别关照,但起码不会对孩子不好。

如果大家都不送,自己送了,老师就会对孩子特别关照。

如果大家都送,而我不送,老师可能会对孩子区别对待。

再加上一些送过礼的妈妈们渲染加描述一些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因为没有给老师送礼,孩子被老师故意刁难的例子。

最后大部分的妈妈们都会选择给老师送礼,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的。

给老师送礼,老师也收了之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微妙了。家长的心态也会跟没有送礼之前不一样了。具体如下:

首先,家长会想:老师既然收了自己送的礼,那么,肯定也会收其他家长的。也许其他家长还有送得更多的。或者,我在全班家长中间算不算送得少得?

如果孩子在班级里当了个小组长,家长就会想,老师肯定是因为我送了礼,才安排孩子当了小组长,为什么没有当班长呢,大概是我送得不够多,或者关系不够硬吧。

如果孩子在学校跟同学打闹,老师认定是自己孩子先打人,或者有错在先。然而询问孩子情况时,孩子通常会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都是同学的错。家长这个时候也许会怀疑:老师有没有秉公处理?是不是因为自己送少了,使孩子受了委屈?

如果老师向自己反馈孩子情况,表扬孩子在学校一段时间的表现。家长也会烦恼,老师是不是暗示自己该表示表示了?

……

老师的心态也会因为收了家长的礼会发生变化的。

首先,既然收了好处,就要有所表示。所以以前小学每个班级只有班长和组长,现在的小学生班级里各种职务,五花八门。有的班级每个孩子都是班干部,管纪律的,管学习的,管拿牛奶的,管作业的,管眼保健操的,管卫生的……,实在排不开了,就轮流做。

除了安排班级职务,班级有什么活动,选谁参加,这个时候的评选标准也不是谁更适合,因为老师会根据家长贡献情况,安排孩子们参加活动频率。

家长跟老师之间的沟通也会出现微妙变化。原本,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家长信任和尊敬老师,老师定期跟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需要家长在哪些地方配合,家长和老师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和教育好孩子。

但是因为有了送礼,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变质了,被蒙上了一层利益交换的外衣。家长对老师对少了尊重与信任,就会失去理解和感谢。老师由于家长的不理解,也渐渐失去了对孩子的奉献和责任。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的钱包损失了,老师的道德丧失了。可是,我们的孩子真得受益了吗?

前不久,上饶一小学生的父亲因为自己孩子长期被同学欺负,而用刀杀死了那位欺负自己孩子的同学。

事情发生之后,社会各界都在谴责这个行凶的父亲。甚至暴出来这个父亲精神有问题,是个疯子。

可是,这件事情的背后,难道没有女孩长期遭受欺负的原因吗?难道没有老师调解不利的原因吗?难道没有女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的原因吗?

为什么这位父亲会有这种被不公平对待的情绪?

为什么这位父亲会笃定自己和孩子不会受到公平处理,从而选择用极端的方式为女儿讨一个公道的做法?

因为,这种家长和老师之间不单纯的关系,已渐渐吞噬着校园这片公平的净土,让攀比、腐败、不公的歪风邪气在整个社会弥漫。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个例。

去年,浙江温州瑞安,一个10岁的小男孩,被人杀害在学校卫生间内。原因是行凶者的女儿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口角,被同学打致眼部疼痛,而且不严重,正常上学。父亲心生怨气,携带水果刀来到学校寻找打伤女儿的同学报复。

运城市垣曲县篦子沟小学,两个学生因小事打架。事后,一名小学生家长冲进教室打伤另一名同学,并将前来制止的班主任打成重伤。

这种校园恶性案件屡件不鲜。

那些慈爱的家长怎么一步步变成了拿刀的凶徒?

为什么校园里充斥着这么多戾气?

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所有家长反思吗?

我想说,每一个给老师送礼的家长,都在为这种校园歪风邪气导致的不公正和暴力,助力添材。

宗教中有一句话:只要还有一个人被奴役,那我们就全体不自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陷入他的境地。

同样,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被伤害,那我们所有孩子都不安全,因为我们每个孩子都可能面临同样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