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你和我儿子婚后住新房,你婚前买的小房子就送给我们吧”怎么办?

孩子 0 59

“儿媳,你和我儿子婚后住新房,你婚前买的小房子就送给我们吧”怎么办?,第1张

“儿媳,你和我儿子婚后住新房,你婚前买的小房子就送给我们吧”怎么办?
导读:01一切的婚姻关系,最终不过是一场等价交流,肉体上要匹配,物质上更是要对等,任何一方付出太多,心里都会不均衡,而且不只是当事人会参与其中,双方的家长也会权衡和参与,有些时分外表看似合理的请求,实践上心里却打着小算盘。说起房子的事,晓君心里窝

01

一切的婚姻关系,最终不过是一场等价交流,肉体上要匹配,物质上更是要对等,任何一方付出太多,心里都会不均衡,而且不只是当事人会参与其中,双方的家长也会权衡和参与,有些时分外表看似合理的请求,实践上心里却打着小算盘。

说起房子的事,晓君心里窝了一肚子的火,她有很多冤枉要说,可是一时间又不晓得该怎样发泄出来,她总觉得她的婚事会由于房子的事就这么泡汤了,她心有不甘,但这却是事实。

事情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晓君和男友阿辉谈了两年的朋友,两个人彼此还不错,而且两个人也都年岁渐长了,家里人都开端焦急他们的婚事,特别是晓君的家人,眼见着本人的女儿三十出头了,再不结婚可真就成了大龄剩女。可是阿辉家里人相对来说就没那么紧迫,毕竟是阿辉是个男的,就算是奔四了,也还是好年龄。

阿辉跟家里人说了要和晓君结婚的事,阿辉的父母并没有反对什么,可是他们却说,结婚买房子他们是不会出钱的,一来阿辉还有个弟弟没念完书,需求很大一笔钱,二来他们老两口也总得给本人留点养老的钱,所以,阿辉结婚的事,他们是很同意的,但是也只是肉体上同意。

02

晓君跟阿辉说,不论他们出不出钱,假如结婚的话是必需得有一套房子的,她不能英勇到能够跟一个男人裸婚,她见过太多的分分合合和了,基本不敢把幸福寄予在男人的誓词上,她只置信眼前的事实。

阿辉晓得,没有房子,晓君是不可能嫁给他的,她和他之间是有感情的,但是谁也不会傻到拿感情当饭吃。阿辉跟父母好说歹说,他们才同意给阿辉付个首付,不过,付这个首付也是有条件的。

两个人拉着阿辉的手,掏心掏肺的说,如今女人可不能太随便置信了,原本这笔钱是要给阿辉的,但是人心隔肚皮,总得有所防备的,万一这个晓君不是诚心过日子,万一有一天他们过不到一同,那房子岂不是要分她一半,与其把这个钱用来买房子,不如暂时放在他们两个老人手里攒着,说的不好听一点,哪天过不下去了,阿辉也不至于受什么损失。

至于结婚的房子,他们能够把如今住的房子让给阿辉和晓君住,但是不能过户给阿辉和晓君。

阿辉晓得,晓君听了这样的话一定会气得炸起来,所以,他在把这些话传达给晓君之前,就严厉遏止了父母的这种想法,阿辉说,这个首付算是他借的,买了房子以后,他会向晓君做思想工作,他们一同来还这笔钱。

03

阿辉这样好说歹说,她父母才勉强同意了他的恳求。其实,阿辉并没有把这件事通知晓君,他是觉得,他的父母想的太多了,而且对晓君又有这样的狐疑,这让他夹在中间很不自由,索性他就本人做主,打了欠条,可是这个欠条却被他藏了起来,他打算婚后本人偷偷还了这笔钱。

选房子的过程固然周折,但是千挑万选之后,终于要板上钉钉的时分,阿辉的父母又找到了他,他们跟阿辉严肃地说,房子只能写阿辉本人的名字,他们暗示阿辉,一定要留一手。可是,整个买房的过程晓君都是同程参与的,他们之间就差没领证了,新房假如不写晓君的名字,那晓君还能和他结婚吗?

阿辉又一次反驳了父母的想法,他晓得,父母这是在替他留好退路,可是一开端就不置信本人将来的老婆,一开端就没有信任,他不置信这个婚姻能顺利。阿辉听了父母的话,摇摇头,他晓得,晓君的名字,他是必需得写在房产证上的。

大房子终于如愿到手了,阿辉紧锣密鼓地重新装修,他要依照晓君等待的样子,把房子好好拾掇一番,可是这个时分,他父母又过来找阿辉磋商房子的事了。

他们说,如今阿辉有了大房子也马上要结婚了,可是阿辉的弟弟明年也马上就要毕业了,他们想搬到阿辉这里来住,正好也能够帮助照顾阿辉,他和晓君早晚都是得要孩子的,有了孩子就一定需求老人照顾,所以,他们还是想搬过来和阿辉一同住,然后把原来本人住的那套房子留给阿辉的弟弟住。

晓君边说这件事边摇头,我问她,其实两个老人搬过来住也是对的,由于有了孩子,就是需求老人在身边帮衬,可是晓君却笑笑说了,两个老人的真正目的还没说出口,她就曾经猜到了。

04

其实,阿辉的父母总觉得阿辉一个人出钱买了这套房子心里有些不太舒适,他们以为,晓君至少得付出些什么才行,所以他们就想出了要和阿辉一同住这个方法,先是住在一同,然后又说两代人住在一同不太便当,他们执意要搬到晓君婚前买的那套小房子里去住。

阿辉在大房子上写了晓君的名字,他们就方案着要阿辉劝晓君把她本人的那套房子过户给他们,晓君听了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请求,真不晓得本人该说什么。

其实有些话摆在明面上说,或许有磋商的余地,可是一味地在背后里算计,还总是把他人当成是脑子不转个的傻瓜,这种事她晓君怎样能承受呢?这还没过门呢,就这么算计她,真要是过了门,她还不得被他们算计死。

从一开端,他们就没把晓君当成是本人家人,他们以为结婚这件事,就是他们家和晓君家里的一场买卖,他们是不会在这场买卖里面吃亏的,并且,有一点廉价,他们也不会放过,这样充溢算计的婚姻不可思议,能幸福就怪了。

晓君看着本人三十出头的年岁,或许如今不嫁人,她还得再等个三五年,而且也一定能遇到适宜的人,可是假如就这样容许了阿辉家人的条件妥协了,她更是不甘愿,婚姻在物质利益面前,仿佛真的成了一笔买卖,她能够做出一时的忍让,但她不能永远都妥协。晓君回绝了将来公婆的请求,她不想一辈子活在算计中。

都说养儿防老,可如今多少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倾其所有帮助孩子,给他们最好的起点,结果却是“吃力不讨好”,孩子们不仅不知感恩,还动不动就甩脸色。

迟暮之年,一无所有,在儿子儿媳面前卑微至极,这样的老人,真的很让人同情,但这其中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自古以来,慈母多败儿。

对于孩子,你有多宠爱,他们就有多跋扈;你有多辛苦,他们就有多舒服!

“去了一趟儿子家,老两口哭成泪人”

电视剧《安家》中,老严夫妇在城市开包子店,每天早出晚归,常年无休,在儿子结婚前攒够了300万。老两口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一心想着给儿子更好的生活。

一家人一起去买房的时候,中介劝老严夫妇,可以适当做贷款,留点钱在自己手里。但老严夫妇却说,孩子刚出来工作,不容易,不想给他太大的负担,还是全款买吧。

签字之前,儿子和“准儿媳”兴冲冲告诉他们,“准儿媳”已经怀有身孕了,让老两口把女方的名字也加上。老严夫妇是老实人,没有多想,开开心心地在房产证上写了小两口的名字。

而等他们兴高采烈打包好行李准备搬到儿子儿媳家同住、伺候儿媳孕期的时候,却在门口尴尬半天,最后只能打道回府。老两口用尽毕生积蓄给儿子买的房子,却连门槛都踏不进去。

丈母娘从门口探出头来,问:“谁啊?”原来,丈母娘早就搬进来住了,并且“反客为主”,让老严夫妇有空上来坐坐。儿媳在屋子里看到他们,撅起嘴瞪了个白眼,很不乐意的样子,然后就扭头“膨”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儿子也出来门口跟爸妈“解释”,让他们先回去,他甚至连一口水都没请爸妈进屋喝。老严夫妇强颜欢笑着,跟儿子说没事,让他好好照顾儿媳和丈母娘、不用挂念父母之类的话。

把行李搬下楼,老两口都没有说话,蹬着三轮车就往回走,跟着走在后头的老严的妻子却再也忍不住了,掩面抽泣起来。回到包子店,老两口更是相拥着哭成泪人。

风风雨雨几十年,靠卖包子供完儿子上大学,又攒够三百万全款给儿子买房,这一对老人的能量何其强大,而他们的努力,又是如何被不知感恩的珍惜的儿子儿媳践踏!

不禁想,倘若老两口多为自己着想一点,不要这么心疼儿子,给他们付个首付就好,让他们自己还房贷,自己手里有点钱,那么晚年生活,也不至于这么被动和卑微!

“拿不出8万彩礼的老人,被骂得不敢吭声”

像《安家》中老严夫妇这样全心全意为子女着想的父母,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

李大婶儿子准备结婚的时候,想着小两口都在市区工作,婚后还让他们租房子,心里总是过意不去的。老两口也都是普通工人,这辈子没攒下什么积蓄,但几十万的存款还是有的。

于是老两口商量,要不给儿子在市区买套房子,也好让他们婚后安心生活。

原本,李大婶想全款给儿子买个小两居,但儿子知道后觉得房子太小了,说以后有孩子了还得换,到时候压力会更大。老两口心疼自己儿子,便咬咬牙把存款全部取了出来,给儿子买了个三居室。

等到装修的时候,儿子又来找李大婶夫妇,说他们小两口没钱,让爸妈帮帮忙。无奈之下,李大婶的丈夫把公积金里仅有的,本来留着给自己和老伴防身的十几万块钱也取出来了。

房子和装修都搞定之后,就准备看日子结婚了,女方家提出要8万块钱彩礼,李大婶夫妻俩愁得两天都没有睡着,除了彩礼钱,还得准备一笔钱办酒席呢!

当时买房子就已经超预算了,后来装修又把老本都掏空了,现在老两口是真的没钱了。好不容易熬到退休,难道还要为了儿子结婚去借钱?

左右为难之际,李大婶把儿子叫过来,问他这些钱能不能他自己出。谁知儿子当场发飙说:“如果这个媳妇娶不回来,我恨你们一辈子。钱的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我没钱。给儿子娶媳妇,不是父母应该的吗?你们怎么能这点钱都不留?”

李大婶老两口被气得哑口无言,后来东拼西凑,还是只凑到五万块钱,就去了女方家提亲,当李大婶给出这份彩礼钱的时候,女方家马上变脸了,甚至阴阳怪气地说道:“8万块钱的彩礼钱都出不起,还想娶我女儿?”

李大婶夫妻俩连忙解释剩下的三万会在结婚的时候补回来,钱都拿去买房子了,现在一下子实在拿不出那么多。

谁知,女方家的亲戚也来帮腔,一个个说没凑够钱也好意思来,还撸起袖子准备把李大婶两夫妻赶出门去,两位老人被骂得不敢吭声。

准儿媳见状甚至委屈地哇哇大哭起来,儿子瞪了父母一眼,就忙着过去哄媳妇了。

后来,婚礼如期举行,李大婶夫妇也在婚礼当天补上了余下的三万块钱彩礼。婚礼当天去了一趟儿子家,但没有一个人给他们好脸色,李大婶几次躲进厕所偷偷抹眼泪。

婚礼后,儿子儿媳也很少跟李大婶老两口联系,有时候实在想念了打电话过去,儿子也是冷冷淡淡的态度。至于那个花光了俩老积蓄全款给儿子儿媳买的三居室,老两口更是一天都没有去住过……

老人,一定要学会给自己留后路

都说孩子成家了,父母的家还是孩子的家,但孩子的家却不会是父母的家,所以老人们永远别奢望孩子的家可以容得下你。

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心里永远都是孩子,老人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也要学会适当地给自己留退路,切不可一颗心全拴在儿子身上,那么当有一天他顾不上你了,老人们会很失望。

该怎么做呢?以下三点,希望每一位老人都懂。

1、给儿子买房,如果钱不是非常多的情况下,还是给他们付个首付就好。

让年轻人承担一些的压力,才会知道生活的艰辛,才会更努力还更懂得珍惜,不然重担全在父母身上,他们还会以为父母很轻松,还会有更多的怨言。生活困难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帮助,但是像房贷这种,该让他们承担的还是要让他们自己承担。

2、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凡是有原则有底线。

对于孩子们提出来的要求,绝对不能无条件的满足。量力而行这个词,在父母身上同样适用,万不能为了满足儿子而委屈了自己。

3、老年人也要多为自己着想,给自己的后半生留下一些钱。

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当然得靠孩子,但是在生活还能自理的情况下,孩子多半是靠不住的,老人无论多爱孩子,都不能保证孩子会同样爱你。所以还是得自己兜里有钱,才不会在晚年活得憋屈,也才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白岩松曾说:想要孩子优秀有出息,就得舍得让他们吃一些苦头。不舍得孩子受苦,那么最后受苦的只能是父母自己。

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爱子有道,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能多爱自己一点,养出一个懂感恩、懂上进、有责任感、尊敬和孝顺父母的孩子。

我姑姑这个人是非常脚踏实地,生活很辛苦,对我也非常好。但是和她在一起生活会让我觉得,我弟弟就是这么被她还有姑父一家宠坏的。

姑姑一家住在我家,我们都不怎么住在老家,所以房子借住给姑姑,一方面有人看房子,另一方面姑姑一家也可以有个过渡期(安置房在造ing)

我每次回家,姑姑对待我的方式“特别宠溺”。我内衣放在那里想等会自己洗,一扭头姑姑就洗好了。我在家根本不操心自己吃什么,我去其他亲戚家吃饭都可以。我姑姑都要按时按点的操心各种琐碎事情,就恨不得让我张开嘴喂进去。

有时候有什么事情,我明明自己就可以去做的,我姑姑就会大包大揽在自己身上,明明已经很疲惫了,但就会马不停蹄的去办。

她人真的非常好,但我弟弟就是这么被宠坏的。从小到大,什么都被理所当然的承包了,所以他每天在家只需要打游戏看漫画而已。

加上姑姑姑父感情不好,两个人经常在对方面前数落对方,向来孩子争宠。导致他们看到了对方身上的不好,越发觉得孩子特别好,忽略了缺点。导致我弟弟在这样的环境里,对父母吵架很麻木甚至很享受。

他们全家人都非常溺爱这个孩子。家里人让他去当兵,奶奶爸爸们都觉得当兵会被人打,会吃苦就阻拦他去。我爸爸让动弹一下扫扫地,我弟弟大手一挥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去扫地。

他们从来不会教育孩子很多生活常识。比如他们住在舅舅家,这并不是他们自己的家。所以导致我这个弟弟,对于自己家庭水平没有清楚的概念。(家庭拿不出太多钱让他啃老,父母都是挣血汗钱而且还不多。)

他曾计划毕业工作后和同学合租别墅住。他认为自己的居住环境就应该是像舅舅家这样的精致舒服。曾经到我工作的城市住我家,他偷偷和妈妈说,我家很破很不好(近三百万15年造的房子(ー̀дー́))

我爸爸他们不是没有和他们家人提起这个孩子的成长有问题,他觉得这个孩子太不独立,和家里其他孩子为人处世差距太大了,需要引起重视。

但我姑父每次都说他年纪太小,哪怕我们告诉他弟弟需要有自己的理财计划,需要合理只配生活费,姑父都要替他掩护说没钱爸爸可以给,没必要存钱。

我会有意在亲戚朋友前“打扰”他,让他干干这个,做做那个,逗逗他,为的就是他可以参与到大家的活动里来,多和兄弟姐妹接触接触,让大家可以有机会多和他聊聊天。结果我姑父反而和我弟弟说“你就要好好伺候你姐姐的。”最后,误导了这件事的性质,还让所有人觉得很尴尬,

久而久之,其他人都不想过问了,觉得多管闲事。

这几年我姑姑也意识到我弟弟的问题,见到我总让我多带带他,可是我有心无力。一个19岁的男孩子,还不会说谢谢,也不会帮妈妈买手机支架,也不会帮妈妈修改移动套餐,甚至连动车晚点了都不知道怎么办(改签后一天就好了呀)。

我试着和我弟弟接触一段时间,他比姑姑描述的想象中更加严重。我和表姐买了星巴克,送他一杯,打开门拿走咖啡,砰的一声就关门了,甚至觉得姐姐们打扰了他。

他和妈妈出门,不需要他做别的,就只要带着妈妈走出动车站等着家里人来接就好了。结果他硬是在动车站迷了路,连动车站的扶梯都走不到就迷路了。几米之外就是工作人员,他不敢去问,结果一路迷路到了地铁站,让人好找。

去坐飞机,家里人锻炼他,让他去值机拿登机牌,最后没有成功,险些弄丢了行李。

一开始我以为是社交障碍,后来等到他工作的时候,我才发现他并没有社交障碍,他为微信里和我沟通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自我。我这时才明白,他不是社交障碍,只是因为懒惰不想去处理事情。

中专毕业19岁就要工作了,他一直抗拒工作,甚至因为一天上班八小时影响看漫画而放弃了。家里人介绍了工作,却因为上班地方需要坐公交车太远而放弃,他只想离家近的工作,

他总认为自己工作是为了妈妈开心,而不是为了生活,并没有一丝丝挣钱的压力。他把自己的压岁钱拿去玩基金股票,为这么百来十块开心不已,认为稳赚不赔,生活费朝妈妈伸手。

他很固执的认为,姐姐们大学毕业都二十几岁了,肯定足够有能力养活自己。他才19岁,还是个幼稚的孩子,工作肯定养不活自己,并且他已经要的很少了,很多漫画都没有去买了。

我满头雾水,都是初出茅庐,为什么姐姐们就能不拿钱独立生活,他就一定活不下去呢?

说到后来,我已经不想再说什么。

我觉得我弟弟不是性格内向,不是社交障碍,他面对我已经火冒三丈的情况下,说话依然胆子很大,怼的很溜。甚至一度嘲讽我,我工作为妈妈省心,和你结婚让舅舅省心不是一样吗?

那一刻我是真的很伤心,我爸爸从来都不敢说我还没有结婚生孩子是一种错,从来都不敢催促我给我压力。让我有结婚生子压力的是我姑姑他们,他们认为女孩子二十几岁不结婚就没有用。结果到头来被我弟弟当做一种武器来伤害我。

我由衷地觉得我这个弟弟是被整个环境一步步的腐蚀成这样的。每次听到我姑姑对别人夸自己儿子听话懂事,我觉得她很可怜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对劲,但我又没有资格多说什么。

宠坏的孩子不一定坏事做绝,但他们一定是不在乎其他人的。他们不会在乎别人付出了什么,他们只觉得一切都是应得的。

宠坏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是险恶的,也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被宠坏了,大多数也是很可怜的。

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1 坦诚沟通:和妻子坐下来,诚实地讨论你们的感受和担忧。尽量理解她的立场和动机,以及房子、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让她理解你们的难处,以及她的行为可能给你们带来的困扰。

2 设定边界:虽然她是孩子的母亲,但你们是夫妻,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你们自己的家庭。如果觉得她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你们的生活,可以和她明确地设定一些边界。这并不意味着要阻止她与孩子联系或者不关心孩子,而是在照顾你们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的同时,兼顾她的孩子。

3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感觉压力过大,或者尝试了以上方法但效果不佳,可以考虑咨询婚姻咨询师。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处理这个困难。

4 重新协商财务安排:如果感觉经济压力很大,可以重新审视财务状况,并考虑和妻子商讨新的财务安排。例如,是否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或者考虑将一部分房子出租或变卖以缓解当前的压力。

5 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通过这些沟通,你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增强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总的来说,沟通、理解和尊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希望以上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人能立世,必须得有个“孝”字在心里。如果不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么无论他做多少好事,都难以弥补。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孝顺父母,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忘记自己曾经的本心,慢慢的和父母疏远,违背父母,甚至苛待父母。

作为父母在面对不孝的儿女时,除了生气,更多的则是寒心。李桂英就被孩子伤透了心。

01

李桂英是个苦命的人,老伴去世得很早,抚养孩子的压力全在她身上。别的女人穿金戴银,她只能打好几份工养自己的孩子。

从食堂阿姨到做衣服的女工,一辈子了她什么都做过。对一双儿女呢,也是尽力去满足她们的要求。

孩子还小的时候,她常常对他们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有大出息。”

孩子们总是给她说:“妈妈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但是因为她常年工作忙,两个孩子渐渐地走了歪路。

儿子嗜赌成性,赌光了家产,还打媳妇,媳妇跟他离了婚,带着两个女儿回了娘家。

这些年,李桂英都是偷偷去看儿媳,她怕儿子知道了她们的下落,到时候来找事。

她也知道儿媳过得不容易,心里十分愧疚,劝儿媳再婚,儿媳说为了两个闺女,不想再婚了。

02

儿媳妇其实对她很好,以前没离婚的时候,儿媳妇总是做好饭,把家里一切都收拾妥当。

每次儿媳买点吃的,自己不舍得吃,却一定给她留一点。可就是这样的儿媳,却被儿子打跑了。

今年,刘桂英体检查出癌症晚期,儿子说:“妈,你立个遗嘱吧,咱把你老房子卖了,给你看病,你看行不行?”

女儿打电话回来说:“妈,你可千万别把房子给大哥,他会把房子输光的,你把房子过户给我,我给你看病。”

面对一儿一女争财产,李桂英都只问了一句话:不卖房子,你们是不是就没有一分钱给我看病了?

这句话把他们问住了,儿子嗜赌成性,连老婆孩子都走了,他的话有几分是真的呢?女儿也是奇葩,结婚七八年,就回来过三次,每次回来还从妈妈那里带几千到一万不等,家里的土特产也是大包小包拎走。

一双儿女的反应让她寒心,她已经病入膏肓,儿女不是说关心她的身体,反而惦记她手里那点钱。

李桂英觉得她有这两个孩子还不如没有,要是没他们俩,她当初的负担也不会那么大,也不会辛苦一辈子。

03

早些年为了孩子,她没有再婚,孤独了一辈子,孩子们却不领情,一点都不心疼她。而前儿媳妇跟她相处了几年,知道她病了,在电话里哭得不行,非要凑钱给她看病。

李桂英最后叫前儿媳过来,她立了遗嘱,这套价值200万的老房子,在她死后归她。前儿媳妇对她好,而且还有两个小孙女在。这个房子卖了以后,将来孩子上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她已经累了一辈子,不想善良的前儿媳妇也重复她的路。而且把房子给了儿子,不出一年他肯定就把房子败没了。

而自家的闺女呢,压根也不会帮她看病照顾她,可能房子一到手,就立马回婆家报喜了。他们不孝顺她,她何必一根筋的一直对他们好呢?

李桂英在医院里住了几个月之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选择出院,不再花冤枉钱。

前儿媳妇尊重她的决定,在她最后的日子里陪着她出去玩了一段时间,也让她把想做的都做了。

前儿媳陪着李桂英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一儿一女站在旁边崩溃落泪,他们都怪自己的妈,不顾血缘至亲。

为了防止儿子女儿找前儿媳妇的事,李桂英还去做了公证,即使儿子女儿再闹,也无法改变事实。

在她去世前,她对儿媳说:“他们俩要找你的麻烦,你就报警,不必客气。”后来果真如她想的一样,儿子女儿天天折腾前儿媳。可怜她辛苦一辈子,去世前还要因为孩子操心。

孩子孝顺,做父母的后半辈子也好过一些。孩子不孝顺,父母就只有操碎的心。李桂英的一双儿女,可谓是一点都不孝顺。

在母亲病入膏肓时,他们想的不是给母亲治病,而是怎么把母亲手里的财产搞到手。正是因为他们迫不及待的想要钱,所以李桂英才更决绝的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了前儿媳妇。

做人一定要孝顺,不孝顺父母的人是冷血的,往往会被人漠视。孝顺父母的人,起码道德上没有很大的问题,与人交往时也更容易成功一些。

俗话说得好“孙子是奶奶的心头肉”,虽然这么讲有点夸张,但是由此可见长辈对后一辈的喜爱已经到了无可复制的地步。

你的婆婆溺爱孩子可以理解,这也充分说明她对孩子的喜欢,但是这种行为绝对要加以制止,不能让不好的状况持续下去,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我提出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首先,你要主动和婆婆进行一场沟通。把事情提前和老公说一下,两人商量好,达成一致意见后再去和婆婆讲。同时,在和婆婆交流的过程中先要表示感激,感谢她为孩子无私奉献了那么多,肯定她的付出。

然后话锋一转,说虽然大家都很疼爱孩子,但是不可能一辈子陪伴在他身边,孩子以后肯定还是要独立面对这个社会的,因此在孩子成长之际你们夫妻俩人决定一起过来和她探讨孩子该怎么去管理,征求她的意见。(千万不要直接指出对婆婆溺爱孩子的不满,那么做会伤了对方的心)

在探讨的过程中,你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提出自己对孩子管教的看法,然后双方达成一个对孩子管理教育好的方法方式。另外,还要表明以后会互相督促,大家都不要违反这种管理模式,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只会有害,而没有任何益处。

其次,在搞定婆婆之后,还要和孩子进行一番交流。我们要告诉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做一个积极努力且正能量的人。而且尤其提醒孩子在和奶奶相处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自私目的而去撒娇,这样会导致奶奶溺爱他,也会不利于他的成长。(在这里我想说下,婆婆溺爱孩子并不都是她的责任,也和孩子一味地索取、撒娇有关系。当然正常的撒娇无可厚非)

我侄子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他每次想要什么东西,只要父母不给他买,他就会去找奶奶,一口一声喊“奶奶”,还说以后长大要孝敬奶奶,给奶奶买房子、买漂亮的衣服。老人家哪里招架得住孩子这样的“攻势”,没多大会就带他去买玩具、零食了。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我们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了生养我们的父母。他们不仅为我们呕心沥血,还为我们的孩子倾尽所有。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多陪陪他们,也让孩子多陪陪爷爷奶奶,有事多沟通,家和才能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