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块钱,向妈妈借了500.买了一双970的鞋子。还剩下30.回去以后给妈妈给10块,给爸爸给10块

爸爸 0 80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块钱,向妈妈借了500.买了一双970的鞋子。还剩下30.回去以后给妈妈给10块,给爸爸给10块,第1张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块钱,向妈妈借了500.买了一双970的鞋子。还剩下30.回去以后给妈妈给10块,给爸爸给10块
导读: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块,向妈妈借了500块 。一共1000块。然后小明到商店买了鞋子,鞋子是970元,剩下了30元,他分别给爸爸10元,然后给妈妈10元,自己剩下10元 。他现在欠爸爸490元,欠妈妈490元。现在490+490+10元=9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块,向妈妈借了500块 。一共1000块。然后小明到商店买了鞋子,鞋子是970元,剩下了30元,他分别给爸爸10元,然后给妈妈10元,自己剩下10元 。

他现在欠爸爸490元,欠妈妈490元。现在490+490+10元=990元。这个990元减去鞋子的价钱=990-970=20元。其实这个20元他已经给爸爸10元,给妈妈10元了。

然后我们验算:他自己手上的10元加爸爸手上的10元再加上妈妈手上的10元=30元。这个30元加鞋子的价钱=30+970=1000元。

加法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简便运算。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除法与乘法互为逆运算。

几个加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几个加数相加再和其他的加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和里的每一个加数。

解法思路如下:

向爸爸借500,向妈妈借500,买双皮鞋花掉了970,剩下30元,还给爸爸10元,妈妈10元,就是还欠爸爸490,妈妈490。

490+490=980元,意思就是你借了爸爸490,妈妈490。因为已经各还了10元,不是借500元了。

计算:借了爸爸490,妈妈490 490+490=980元(借钱的总金额),买鞋子用了970元。所以剩下10元。

另一个思路:

最先向父母各借500元,后又还回每人10元,自己最后实际借钱980元,买鞋970元,还剩10元在自己手上。

至于1000-980=20,20是还款数,而不是买鞋后剩余金钱数,这20元既跟自己手里的10元钱无关,也跟“还有10元呢”无关(根本不存在)。

1000-980=20,20-自己手中的10元=还有10元呢后面这个算式不成立,已还款数、剩余款数不能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