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岁之前父母陪在身边好,还是交给爷爷奶奶带的好?

老人 0 47

孩子三岁之前父母陪在身边好,还是交给爷爷奶奶带的好?,第1张

孩子三岁之前父母陪在身边好,还是交给爷爷奶奶带的好?
导读: 孩子出生前,东来麻麻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下面把东来麻麻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您,希望可以帮到您。 当时家庭情况:宝宝出生时,爷爷没退休,奶奶不识字也不会带孩子,面临着要么把孩子丢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要么辞职自己把宝宝带在身边。所以东来

孩子出生前,东来麻麻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下面把东来麻麻的经历和经验分享给您,希望可以帮到您。

当时家庭情况:宝宝出生时,爷爷没退休,奶奶不识字也不会带孩子,面临着要么把孩子丢在老家给爷爷奶奶带,要么辞职自己把宝宝带在身边。所以东来麻麻和爸爸商量后

最后作出决定:妈妈辞职在家全职带娃。所以东来宝宝一直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

东来麻麻建议:孩子最好还是要留在爸爸妈妈身边。原因如下:

1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把娃带在身边,我会经历并发现他不同阶段的成长,享受他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喜悦。比如: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宝宝会翻身了、会坐着了、会爬行了、会扶着沙发走路了,

当我见证这些时刻时,我内心是无比激动和喜悦的,这些喜悦已经冲淡了我带娃的疲倦,让我有动力继续陪伴他成长,希望见证他长大的每个瞬间,

帮他做好影像记录等他长大以后给他看。现在我和儿子会经常翻看他小时候的照片和视频,给他讲述当时的他和当时所发生的故事,这让我们的亲子关系一直很融洽很亲密。

2有利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各种关键期进行有效引导。 把娃带在身边,你会经历他2岁阶段的执拗和固执、三岁阶段的不稳定情绪和行为倒退、说话口齿不清、追求完美的关键期等。

爸爸妈妈的认知水平已经比爷爷奶奶辈的高出许多,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关注吃饱穿暖,更多的是行为和发展方面。当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时,爸爸妈妈会通过各种学习来了解孩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关注解决。

我家东来宝宝也出现过什么事情都对着干的阶段,我说什么,他都说“不”,走路也只走他熟悉的路线,不会变通,你带他走另外一条路,他会大哭来反抗。当时我也很苦恼是怎么回事,学习了之后才知道,这个阶段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而不能简单的贴上“不听话”的标签。如果是爷爷奶奶带着,他不知道这些 育儿 知识,会让自己和孩子都很痛苦并且关系变得紧张。

3有利于宝宝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我带孩子时会关注他的作息时间并培养他的一些生活习惯,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和脱衣、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手等等,没出现有些家长说的情况:例如挑食、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不会自己吃饭等等,他的自理能力一直都比较强,直到上幼儿园,他也是平稳度过的。

宝宝25岁后爷爷奶奶就过来帮忙一起带孩子了,这时宝宝也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了,也比之前好带了一些。我就放心的把宝宝交给爷爷奶奶了,出去上班了。直到现在我和我家娃的感情都一直很好,他的各阶段问题我都会关注到并且我们沟通交流很多。

最后,东来麻麻要说的是: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爸爸妈妈愿意多受点累,还是把宝宝留在身边。 以上是东来麻麻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只要有口饭吃就自己带,0-3岁是宝宝生命中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很多宝妈会说经济不允许,做全职妈妈没收入,问老公开口要钱又处处觉得为难,老公压力大等等问题导致休完产假不得不去上班。只要饿不死,这些都不是问题,3岁之前的宝宝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妈妈,有妈妈就拥有全世界。他们对物质要求不是很高,对妈妈的依赖非常高。

宝宝由谁带就和谁亲,3岁之前由爷爷奶奶带的宝宝,长大后也不会和妈妈亲,0-3岁是儿童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3岁之前养成的好习惯会让宝宝一生收益。

一般由爷爷奶奶带的宝宝都比较娇纵,长辈比较溺爱孩子,3岁以后再想给孩子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这个问题基本没什么“悬念”,父母肯定是陪在孩子身边好,更何况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前三年。

我特别不赞同那些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的父母,负责生却不用心养,如果你觉得带孩子实在麻烦、实在太浪费你的时间与精力,那最初就不应该把孩子生出来。把孩子扔给老人带是最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也许你会说,我得出去工作赚钱呀。我觉得赚钱与陪孩子完全不冲突,再忙的工作也有下班的时候,这些时间如果你足够用心,孩子完全可以得到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哪怕一天只有1个小时!

相反,那些以工作忙为由把孩子扔给老一辈的父母们,其实是最不负责任的,他们回来或许愿意花一个小时刷手机、追剧,却没耐心陪孩子看一本绘本、玩一个 游戏 。

所以,没钱不是理由,工作忙不是借口,给孩子最用心的陪伴、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快乐 健康 地成长,才是所有父母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孩子三岁前最好是妈妈自己带,因为三岁之前是孩子人生最为关键时期,也是习惯最容易养成的阶段,牺牲三年换取孩子一生的好习惯,绝对值得!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带孩子是一份苦差,责任重大,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如果孩子没带好,后果很严重,毕竟是一辈子的事情,

俗话说三岁定终身

你如果有条件,肯定是自己带着好,父母在身边带有无可替代的好处

父母亲自带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亲子关系更加密切,有利于心里以及性格的发展

而爷爷奶奶带的孩子,会很溺爱,所谓隔代亲,对孩子的很多不正确的做法不会给予纠正,所以导致孩子娇气,任性妄为。

最后如果不能全职带,也可以白天爷爷奶奶带,晚上下班自己带,不能完全交托于老人,

我的两个小孩从小都是带在身边的,小孩成长很快。每一天都不同,可以慢慢陪着她们长大,是一件很幸福快乐的事情,成长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珍惜。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您好,我是一名 社会 工作师,也是一名母亲,我比较支持孩子三岁之前父母带。我就是这么做的,现在看来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非常好。虽然三岁之前比较累,但是现在很少让我操心。

孩子三岁之前最重要的两件事:

亲子关系

刚出生的孩子没有什么意识,谁和他亲近潜意识里就会和谁亲近,即便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如果长时间不照顾,不在身边,也会变得生疏。如果三岁前这个时间父母远离孩子,很容易让孩子内心孤独,感觉不被关爱,内心缺乏安全感。待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更容易叛逆,不服从父母管教。

教育方式

毕竟时代不同,教育理念也不同,老一辈的很多 育儿 理念和年轻人都有冲突,而且隔代亲,老一辈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大都是溺爱型,这样很不利于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以 孩子不是光生就行的,最重要的是养,如果没做好准备,要孩子前请三思,如果生下来,尽量父母陪伴。

如果条件允许,请自己带孩子,孩子三岁前的记忆会丢失,但是幸福感会伴随孩子一生。

孩子谁带跟谁亲

刚出生的孩子总是会努力寻找妈妈的怀抱,期望得到妈妈的抚触,但是当他长久得不到妈妈的陪伴时,他会退而求其次,谁陪伴他的时间长他便会和谁亲近。

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安全感是从点滴陪伴里获得的。

我出生后是妈妈带大的,在我2岁时,妈妈为了生活开始赚钱养家,而我开始了吃了这顿没下顿的日子。可是每天早晚能看见爸妈,总是会感觉很开心,很幸福。

缺失的母爱没有那么容易被满足

身边有一个邻居, 孩子刚满月她便出差去外地,孩子交给公公婆婆来带。尽管老人带娃很用心,但是孩子长大后性格很孤僻,不能好好的跟小朋友交流相处。

后来,她离婚获得孩子抚养权的时候,孩子却怎么都不跟她走,场面极度尴尬。

生而不养,母爱真的很容易被丢失,想要获得孩子的认可又谈何容易。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妈妈将孩子送给老人带? 孩子跟着妈妈有哪些好处? 写在最后

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我选择了全职妈妈这条路,从职场到全职宝妈,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

但是,我珍惜每一天陪孩子的时光。孩子似乎会在一瞬间长大,而我能陪他的时间却是少之又少。

如果条件允许,如果生活还可以过的去,请尽量自己带孩子。等到孩子三岁时,你会发现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好还是父母陪伴。俗话说“三岁看老”,三岁之前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关键期。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三岁之前父母陪在身边是最好的,爷爷奶奶只能让他们起辅助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说说看法!

三岁之前孩子的发育最快,不管是语言,脑力,行动力等等,都是关键的时期,父母起到关键作用,这时陪在他们身也,多与孩子语言交流,多与孩子行为互动,多与孩子感情培养,多与孩子读书听,那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事半功倍的,父母们何乐不为呢?

当然了家家一本难念的经,如果为生活所迫,最好父母一方能陪在孩子身边,因为关键时期父母的缺席,往后想补一些东西,真是不可能的。另一方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多与孩子交流,必竟现在 科技 发达了,总是有办法多一些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只要你有这个心。

交给爷爷奶奶带我是不赞成的,中国人的隔辈亲,众所周知,那叫一个惯呀。再说很多老人本身文化程度又不高,他们能做到让孩子吃饱穿暖,但真正的陪伴他们是力不从心啦!

“琴岛的早晨”的总结:钱可以晚3年挣,但孩子的成长不会等待,请尽力不要缺席孩子前3年的成长!

您好,很高兴回复您的问题。

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三岁以前一定要在父母身边养,祖父母可以给与一定的帮助就好。

三岁以前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

三岁前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性格受爸爸的影响比较大。在三岁前及时发现问题父母纠正问题,比较容易,三岁以后想改相对难度比较大了!

三岁以前决定亲密链接

如果早年一直跟着祖父母的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会比较淡漠。当孩子上学后回来每次难过都想得是祖父母,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这样孩子得成长会比较受局限,父母不能更多的走进孩子的内心。

三岁以前孩子是吸收性心智

孩子三岁以前可以学习和了解很多的东西,需要父母多跟孩子沟通,多让孩子去尝试。在祖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通常会受限制比较多。错过了黄金时间想补都补不回来。

很多该尝试的机会因为祖父母觉得比较危险而不让孩子去尝试,因为害怕孩子饿着不停的喂饭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孩子三岁前一定要带在自己身边,且自己需要多多学习了解孩子目前的状态!

您好,如果问“哪个更好”,那肯定是父母陪在身边更好,大部分会选择爷爷奶奶带,其实真的是无奈之举。

0-3岁是孩子快速成长的三年

0-3岁的孩子,是肉眼可见的一天天长大,从最初的只懂喝奶睡觉的小婴儿,到可以翻身,可以爬行,可以走路,会说话叫爸爸妈妈,这些都是只有一次的珍贵回忆,父母缺席这些关键时刻,不说对孩子怎么样,我想作为父母,心里也会有很多遗憾吧。

0-3岁是孩子成长关键的三年

老话说“三岁看老”并不仅仅是一句俗语,孩子在这三年中有无数个敏感期和重要的成长期,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可能有很深远的影响,作为父母,如果可以花费这三年陪伴他,后面真的可以省心不少。

0-3岁是孩子最需要陪伴的三年

孩子是会一天天长大的,在最初的三年里,社交生活有限,他的世界里可能只有日夜陪伴着他的那个人,那种信赖和亲密是无法用后面的时间弥补的,等他一天天大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和伙伴,他可能就不需要你的陪伴了。

如果有条件,尽量自己陪伴,三年中可能会辛苦,可能会很累,但说真的,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你会庆幸自己把他留在了身边的。

我们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到底是爷爷奶奶带好还是爸爸妈妈带好呢?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养儿育女是父母的责任,孩子本来就应该是父母带。当然有的年轻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让爷爷奶奶帮忙带也是可以的。但是爷爷奶奶带孙子是给年轻人帮忙,爷爷奶奶没有养育孙子的义务,老人能帮忙带孩子年轻人要学会感恩,而不能看做是理所当然。

 爸爸妈妈再忙再苦再累,也一定要自己亲手带好孩子

关系亲近好教育。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跟父母关系疏远,父母说的话也不愿意听,急了眼就往爷爷奶奶家跑,一待就是三五天不回家。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孩子了。而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每天都有与父母沟通的机会,家长会随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这样,你在孩子的心目中是一个高大的形象,说什么孩子也会听。即使到了叛逆期,跟父母的距离也不会太远。

 父母带孩子的好处

见证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带孩子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陪伴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见证孩子的成长。人的一生,有的时间段,错过了就错过了,时间不会倒流,也永远没有办法弥补。而孩子从0-3岁,是从出生到发育的非常重要的时期。

如果有条件陪伴孩子这段时间,对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培养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在很多细节之间,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或者认为无所谓,但是对孩子的成长乃至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父母带大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孩子能从父母的陪伴中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幸福与温暖,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我是一个被大家疼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更有安全感,同时幸福的家庭生活,也会让孩子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更有自信。

对于“孩子上幼儿园前,是爷爷奶奶带好还是爸爸妈妈带好?”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有条件,最好是爸爸妈妈自己带孩子。理由如下:

1、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

大家都知道养儿育女是父母的责任,孩子本来就应该是父母带。当然有的年轻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带孩子,让爷爷奶奶帮忙带也是可以的。但是爷爷奶奶带孙子是给年轻人帮忙,爷爷奶奶没有养育孙子的义务,老人能帮忙带孩子年轻人要学会感恩,而不能看做是理所当然。

2、孩子安全感建立、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应该陪伴

3岁之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6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的爱有缺失,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所以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应该陪伴孩子。

如果父母实在无法带孩子,最好是把爷爷奶奶接过来带孩子,这样白天父母上班,至少晚上可以陪伴孩子,让孩子能体会到爸爸妈妈实实在在的爱。

3、隔辈带娃有弊端

爷爷奶奶对孙子的隔辈亲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对孩子的爱有时候甚至超过父母,但是问题又来了,爱孩子要有个度,过度的爱往往会适得其反。爷爷奶奶爱孩子的度往往很难把握,据观察大多数老人对孙子的爱都是属于溺爱,他们看不得孩子哭,不忍心让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只要孩子一张嘴他们立即扔颗豆,这样做无形之中就骄纵惯养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性格。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不能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还会变得没主见、不自信,长大以后很难适应社会。

除此之外,在教育孩子方面,老年人大多数是用陈旧的老方法;相比较而言年轻人育儿理念更新,教育出来的孩子更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总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让孩子有安全感,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孩子上幼儿园前千万不要与父母分开。

孩子上幼儿园让奶奶带还是让爸爸妈妈带要根据孩子的家庭情况而定;

如果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忙于工作,没有一个人暂时舍弃工作来带孩子的话,完全可以让奶奶带,老人带孩子更细致,老人对孩子的亲密感也会比年轻父母多一些;

当然如果孩子的爸爸妈妈有时间,并且想要自己带的话也完全可以,不过带孩子要比想象中更累。

另外强调一点 如果是奶奶带孩子 涉及到隔代教育的很多问题,要加强与孩子父母之间的沟通方能更好地带孩子。在此,给你一篇隔代教育的注意事项作为参考: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9c69d48f965d1e13c9024ecbhtml

我觉得还是爸妈带比较好,有人说隔代特别宠孩子,而且现在的爸妈都是比较新时代的,教育孩子应该知道一个方向,而不是像爷爷奶奶一样,就知道宠他,什么都顺着他,有什么不开心就哄着,不打不骂的。以后这样的小孩子不就太任性了啊,还怎么管啊。

从有孩子到现在我已经做了五年的全职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虽然开始有一些自己的小事业,但像今年疫情之下孩子至今没有开学,我还是要重新担负起了全职带娃的角色。对于宝妈是应该在家带娃,还是应该回归职场,我是这么看的。并非所有女性都适合全职宝妈其实不管是在家带孩子,或者是到职场为家庭生计奔波,我觉得作为女性都很不容易,所以没有哪种妈妈是应该被人指指点点的,是否应该全职首先应该看妈妈的性格特点。

 

如果您是一个细心活泼,生活当中充满阳光的人,那么您具有成为全职妈妈的基本条件;相反如果您是一个自卑暴躁,容易丧失信心的人,那么我建议您留在职场。全职妈妈是什么?一般情况下就是每天柴米油盐。当你看到周围的那些同龄的闺蜜们都在职场上拥有自由的经济时,当你看到自己因为睡眠不足而红肿的双眼时,当你看到自己曾经那些光鲜的职业装落满灰尘时,内心的那种羡慕感、反差感是需要自己去克服的。

妈妈在家带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带给孩子更多的青春活力,更广泛的社交能力以及更先进的文化知识。但是如果妈妈自己都无法调整好心态,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又该如何面对孩子每天的哭闹和麻烦呢?又该怎么因为你的存在节约早教费用呢?

所以在选择是否全职带娃之前,应当先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养全职宝妈全职宝妈说白了,其实是回归传统的家庭分工。一人不上班很直接的结果就是家庭收入的降低,在这个问题上介意的不只是宝妈自己,很多时候宝爸才是更介意的那个人。

 

当他们习惯了女人自给自足,习惯了一起还房贷一起还车贷,他们会在所有经济负担迎面而来时一时难以适应。因此,不是每个男人都愿意独自养家。如果你老公承认带娃也是一种工作,如果他承认你比早教班更优秀,如果他不会为了一桶奶粉一双鞋而斤斤计较,那么你有了成为全职妈妈的家庭基础;

如果你老公两只眼只盯着信用卡跳动的数字,如果他认为你和保姆没有两样,如果他会把工作的不顺发泄在你身上,那别在乎孩子由谁带了,保证独立的工作不看人脸色才是根本。孩子早期教育需要陪伴,但更需要家庭的稳定和平静。

如果为了带娃的问题搞得鸡飞狗跳,那各位女性朋友真的没有必要一意孤行,毕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孩子,而你只能靠自己。并非所有的老人都适合带孩子自从全职带娃,我的交际圈里多了很多带娃的老人。我很认真的观察过她们,我觉得有三种老人是不适合带孩子的:

 

1粗心大意型。人贩子最喜欢选老人带的孩子下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老人精力有限。我经常会在菜市场看到有的老人扭头买菜孩子放在身后的车里;有的老人到小超市买东西会把孩子放在门口的摇摇车上;有的老人几个人只顾聊天孩子跑到路上还不知道。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为了孩子的安全最好自己带。

2独断专行型。有的老人比较强势喜欢作主,当两代人关于孩子教育观点产生分歧时习惯无视年轻人的提醒固执己见,甚至因为对某个家庭成员不满而在其他成员间挑起是非。俗话说相处容易同住难,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那么为了家庭和谐还是自己孩子自己带。

3谨小慎微型。我妈就是比较典型的这类老人,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担心。孩子跑得快点害怕跌倒,一定要紧紧拉住双手;孩子少吃一口立刻担心是不是生病,就要带去医院;孩子哭一下就怕肺出毛病,赶快就妥协;秋千荡高一点害怕掉下来,只能擦着地皮…这种焦虑感会传递,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那么为了孩子的胸怀和气度,孩子还是自己带吧。

当然我见过不少很棒的老人,他们会带孩子玩耍,会读故事,舍得让孩子劳动,也教孩子懂礼貌。如果您家老人是这样的,其实不用纠结,孩子交给谁都是一样的。

 

 是否要全职带娃真的需要考虑清楚,我不太赞成一些低龄宝宝妈妈一边带娃一边各种网络兼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透支的要么是自己的身体,要么是对孩子的陪伴,要么是难得的学习时间,不管是哪样从长久来看并不划算。对于女性来说哪个决定都不容易,这就是妈妈伟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