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导读: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个“领军人”,两个人一起奋斗总是要好过于一个人孤军作战。但是若两个人一起沉沦,一起不好好过日子,那么若干年后大概率会艰难度日。01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女人掌管家庭财政大权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有人说,我们小老百姓,一个
导读: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个“领军人”,两个人一起奋斗总是要好过于一个人孤军作战。但是若两个人一起沉沦,一起不好好过日子,那么若干年后大概率会艰难度日。
01
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女人掌管家庭财政大权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有人说,我们小老百姓,一个月能挣多少钱,还管什么管,就这样稀里糊涂花吧。
于是我们肉眼可见,在我们父辈母辈的那一代,会经营会打理的家庭,基本上家里都有一至三套房产。反之,有的夫妻退了休之后,连一套房子都没有,只能租房子住或是和儿女挤在一起住。
或许也有人质疑,认为那些能够买到两三套房子的夫妻,都是运气好,要不中了**,要不就是做了一笔生意挣了大钱。其实不然,很多夫妻他们的身家是真的靠着日积月累积攒得来的。
或许过程比较长,可能要积攒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但是总体而言,都还是善于经营家庭的。而这些善于经营的家庭中,又绝大多数是女主人掌控家庭的财政大权。
到了现在的年轻人这一代,夫妻俩各管各的钱,所谓的AA制也不算少。可是却发现,那些自己顾着自己钱的夫妻中,能够真正齐心协力过日子的,真的不算多。
有多少对夫妻因为家庭财政交给谁管而大吵大闹,又有多少夫妻因为钱的事情而渐渐失去了夫妻感情呢?
02
朋友阿琪自从结婚之后就一直为钱的事情和丈夫闹矛盾,原因就是丈夫不放心她,总是担心她乱花钱。
阿琪今年就快40岁了,结婚也有12年,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读小学,一个读幼儿园。
阿琪自己有一份薪水不算高的工作,一个月大约五千元的收入,扣掉保险之类的到手也有四千多。阿琪丈夫月入大约两万块,两人的收入在这所三四线城市还算不错。
可是两人结婚十多年来,银行的家庭账户上余额常年四位数,也就是一个月的生活费数目。
阿琪在结婚后没多久就建议丈夫,钱给她来管,因为她认识的家庭中都是女人管钱的,可是丈夫不同意。
刚结婚那会子两人年轻,谁也不服谁,所以大家就各花各的钱。但是和AA制又有一定的不同,阿琪的丈夫也是管家庭的开支的。
他俩日常是这样规划收入的:阿琪丈夫负责房贷、家里超过一千元的开支,阿琪则负责日常买菜、水果零食、以及自己的化妆衣服等。
两人这样过了一年多之后,觉得还可以,于是也不再有异议,可是当有了孩子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结婚的第三年,阿琪怀孕后,家庭的开支就日益大了起来。
尤其是生活费和零食等开销都日渐增长,增长的开支都是小数目积累而多,而家庭超过一千元的大开支除了还房贷就几乎没有,这样一来阿琪就不愿意了。
03
等孩子出生后,阿琪和丈夫谈判,觉得丈夫要给她家用,因为孩子日常的开销都是阿琪负责。
阿琪十多年前工作的时候工资不过才两千块,想想也的确是不够用,而丈夫当时的工资就已经达到四五千了。
孩子的奶瓶、纸尿片、衣服,还有汗巾、口水巾、补钙的营养品等等都是阿琪负责。所以阿琪发现自己的工资只够买菜和孩子的开销,而自己想买套衣服的钱都没有。
但是阿琪的丈夫不同意,他觉得阿琪就是在乱花钱,小孩买那么多的东西干什么?
奶瓶又没有坏,为什么要隔一段时间就要换掉?尿片不能买便宜一点的吗,为什么要买日本进口的?还有,为什么还有一些看不懂的零碎东西,什么汗巾口水巾的,就不能用一条毛巾代替吗?
于是在大宝2岁前,两人经常会为了钱而吵架,阿琪的工资不够花,丈夫觉得阿琪乱花钱。
到了大宝3岁的时候开始上幼儿园,好在丈夫愿意出孩子的幼儿园保教费。阿琪的工资也涨了一点,于是暂时的缓解由于经济带来的争吵。
可是过了几年之后,随着二胎的开放,阿琪和丈夫继续因为钱而吵架,再次陷入之前的矛盾循环。
04
现在阿琪也快到40岁了,和丈夫依旧各花各的钱。
春节,家家户户几乎都宅在家里,无聊的时间多了,几个朋友便常常在网上聊天拉家常。阿琪这才悲哀的感觉到,先前不如自己和丈夫的朋友们,有很多人过得要比他们夫妻好。
比如说朋友小红,同样是结婚十多年,同样是两个孩子,但是却有了两套房,而且其中一套还是全款购买的。
阿琪问小红哪里有那么多的钱买房子买车子,同样都是要靠工资吃饭的。
小红坦白说,“我和丈夫在结婚时就确定我管家庭财政,因为女人会计算钱,女人会比较性价比,丈夫也相信我。于是婚后我们先确定每一年的存款数,然后再分批购买债券、股票、保险,日积月累自然攒下不少钱。攒够了一定金额之后,就开始着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就这样过来的。”
小红的话让阿琪醍醐灌顶,原来夫妻一条心,夫妻有个人管家庭账目,会有这么大的好处。
再想想自己和丈夫,如今夫妻二人年入差不多三十万左右,可是却因彼此各花各的钱,不懂得同心协力,没有一条心,导致到现在,人到中年,两个人的存款都不足一万块钱。
虽说丈夫也为家庭花钱了,但是两人的共同账户上这点钱,也实属微不足道了点。
阿琪觉得,自己和小红夫妻比起来,真的是落后太多了。可是对于现状,阿琪也无力改变,因为她实在说服不了丈夫讲钱交给她掌管。所以,阿琪决定就这样过着吧,也只能这样了。
05
其实,夫妻双方只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再加上好好努力,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一定会过上比较不错的生活。
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就是要两个人一条心过日子。而像阿琪夫妻,两人也不能说不是一条心,只能说还是没有拧成一股绳子,所以力量就小了很多。
有些夫妻中,的确妻子不是管钱的料,女人乱花钱的也不在少数。有的丈夫就借此不相信妻子,又不能从妻子手里要到钱,就索性各花各的钱。
于是,两人的钱就分散了,日积月累之后,财力没有聚集,导致家庭的经济实力不如那些有专人掌管财政的夫妻家庭。
至于为什么大多数家庭是由女人掌管家庭财政?因为女人善于打理家庭,女人也善于货比三家。而且女人在花钱的时候经常犹豫不决,最后导致终于决定要花钱买东西时,却发现想买的东西被人买走了,那就正好不用花钱了。
很多家庭中,钱就是这样被女人省下来的,后来也让家庭有了更多的资金。
06
当然,如果女人本身就是不善于管钱,喜欢买买买,不善于存钱,有多少花多少,每季度买新款衣服和包包,又总是喜欢与周围的女人作攀比,那么也的确不能将家庭财政大权交到女人手上,否则后果更严重。
一般来说,夫妻二人在一起,谁擅长理财,谁更擅长存钱,谁更不会乱花钱,那么谁掌管家庭财政大权更为合适。
如果夫妻二人都不是善于理财和善于存钱的人,那么建议最好是有个家庭账户,若夫妻二人都有工作,两人就都每个月固定往家庭账户中存入一笔钱,比如彼此工资的一半,而这个家庭账户的存折由二人共同保管。需要用到的时候,需要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将其中的钱取出来,彼此遵守约定,彼此自律。
夫妻二人结合为一家人,要想生活越过越好,齐心协力很重要。
个人价值观问题,男友有多少钱那是人家的事情,给你花多少也是个人价值的问题,有人有一千万每年情人节不给爱人买东西的,买的东西不管价值多少喜欢就行,要是有多少钱给你花多少钱那就是傻子了。不要感觉人家小气,吝啬,那你情人节又给人家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呢!什么东西都是相互的,你感觉人家付出的少了,先问问自己付出了多少
存款的多少并不能直接决定是否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寻找伴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因素,包括个人魅力、性格、价值观、家庭背景等等。
尽管有些人可能会对财富感兴趣,但是财富不是决定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唯一因素。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互相理解、支持、尊重和关爱的伴侣,建立一个健康和幸福的关系。
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除了财富之外,你可能需要在自己的兴趣爱好、社交圈子、工作场所、社交媒体等地方多认识一些人,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开放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也是重要的。
总之,财富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无法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找到合适的伴侣。关键是要以自己的真实自我为基础,通过积极的社交和互动,找到一个彼此相互欣赏和支持的伴侣。
50岁左右的夫妻,到底有多少存款,这个真不能一概而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和我的好朋友刘颖聊了这个事儿,结果差异很大,我先介绍一下我和刘颖我们两个家庭的两家的资产情况,大家先看看一下面的表格,就会发现我们两家的人员结构,工资收入大体相同,为什么资产和存款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呢,原因有三个:
一、我家老公喜欢投资。大概就在90年代的初期,他就开始玩股票了,而且挣了一笔钱。然后房改开始,可以自由买卖房子了,我们先后买房,卖房,再买房,中间赚了不少差价。另外我们买的房子都选择的市中心的,不但保值而且增值快。二,刘颖两口子属于比较踏实过日子的那种人,挣工资剩下的才是攒的。虽然也置下了两套房子,但是房子都在重污染的矿区不值钱,她家的两套房子也就市值五十万的样子,而我们家的房子在市中心区,虽然平米都不大,但是加在一起价值200多万了。三、刘颖她们比较保守,从不投资理财,所以这个也多少制约了资产增加的速度。那么攒不攒养老钱,我们的想法相同,不刻意攒,这个岁数了,先保重自己身体,喜欢啥就买啥,想 旅游 ,抬腿就走,不再多想。总之,无论钱多钱少,我们都要快乐的生活。
我一个邻居,今年正好50岁,夫妻二人人都是在编事业单位人员,有一对双胞胎儿子,都是明年大学毕业,天天为钱的事发愁。
他们都是农二代,家里父母也要靠他们养老,两个孩子学习还可以,将来参加工作不用愁,他们比较担忧的是孩子结婚买房。
按他们的经济条件,在当地算是不错的,两人月收入15万元左右,孩子每月生活费4000元,自己每月开销2000元,满打满算每年能积蓄10万元,手里大约有100万左右的存款,公积金贷款还有十几万就还清了。
现在他们有两套房,孩子毕业回当地的话可以考虑每人一套,自己租房或者买套二手房,这样虽然有点压力,但是可以承受。
现在的问题是,两个孩子可能都不回本地工作,他们想在大城市发展,如果买房预算要在400万以上,但是家庭积蓄根本达不到。
关于自己养老的问题,现在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老人都80岁以上了,好在身体还不错,基本不用他们花钱,但是怎么也要考虑一点备用资金。
他们认为50岁左右是最难过的阶段,上有老下有小,而且都需要照顾,等到孩子毕业后,解决了工作和房子问题,两人压力就小了,毕竟都有退休金,只要身体好,养老金足够了。
虽然有两个孩子压力很大,他们还是希望两个孩子将来都要二胎,我问他们孙子哄不过来怎么办,他们很坚决的说,老两口给他们花钱请保姆,看来在孩子面前,自己养老根本不算问题。
朋友们好!
50岁的夫妻,当然是要为养老做准备了。一般情况下,50岁的夫妻如果能够有100万左右的存款,然后又养老金,还有医保,那么就能够过上较好的养老生活了。
一般来说,50岁的夫妻,也工作20多年了,应该能够存下来一笔不小的积蓄了。一般来说,如果能够达到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那么应该能够存下来50万左右的存款了。
2018年,全国人均存款是517万元,全国住户存款余额是7244万亿元,全国总共有大概43万亿个家庭,因此,全国家庭平均存款余额是1685万元。
也就是说,2018年,全国家庭平均存款是1685万元。
作为50岁的夫妻,已经工作将近30年了,那么存下来50万元存款,也应该算是比较正常的了。
一般来说,50岁的夫妻负担还是比较重的。50岁,正式知天命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家里面老人需要伺候,孩子可能还在上大学,也真是花钱的时候,因此,50岁的夫妻可以说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时候。
而且人到了50岁,也要注意锻炼身体了。人到了50岁,一般都是比三四十岁的时候容易得病的,因此,身体 健康 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个关系到今后养老生活的质量。
因此,50岁的夫妻负担较重,而且也要注意锻炼身体,为了以后养老做准备了。
到了50岁,还是应该为以后的养老做一定的准备了。养老准备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金钱方面的准备,还有一个就是心态的准备。
50岁的夫妻,还是比较能干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段,也还是要想办法多赚钱,这样一个是为了今后养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能够让自己的养老生活更加的好一些。
还有就是要做好心态的准备。50岁了,人生过了一半,这时候从心态上也要慢慢调整,这样让自己心情比较平静,然后积极锻炼身体,这样就能够让自己的退休生活过的更加好一些。
一般来说,50岁的夫妻大概能够有存款50万元左右,这是工作将近30年的积累。到了50岁,也需要为养老做一定的准备了,一个是多赚一些钱,还有就是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快五十了,还欠着100万房贷,因为自己太好强,因为儿子儿媳不替分担,大不了把房子卖了,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老话说,满床的儿女不如半床的夫妻,我是没有修到丈夫,儿子也不心疼我。日子还是要过,揪心的事情时常也有,上有老,下有小,老的要你养,小的还在啃我这个老。活着有的时候觉得是受罪,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反正就是心情不愉快,是不是更年期的表现还是抑郁症的表现。就这么着吧。
随着我国快速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也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那么面对50岁的夫妻一般有多少存款?他们就可以养老了。
接下来我们就对50岁夫妻养老问题做一个详细的阐述。我们通过平均加权的算法,计算一个适中,在三四线城市养老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国老龄化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平均年龄寿命在80岁左右。如果我们按照80岁来计算,对于50岁的夫妇来说,还有将近30年的时间用来养老。
面对50岁的夫妇,想要通过养老维持基本生活,相信每天只需100元左右的现金就可以生存。也就相当于一个月3000元一年不到4万。
如果按照一年4万来计算,那么30年就是120万,这就是对于50岁夫妇养老,维持基本生存的金额。
我们活着不但要解决生存的问题,还要解决生活的问题。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包括了衣食住行。尤其是以看病和 旅游 ,消费支出大头。
那么对于50岁的夫妇,如何利用120万进行更好的生活。首先考虑到的是对于年龄较大的人来说,在银行选择定期存款是最为稳健的理财方式。因为如果选择其他市面的产品发生风险或本金难以拿回,对于想要养老的人来说是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那么将120万存在银行,选择5年期定期存款,可以协商到大概5个点左右的利率。也就是,一年将近6万的, 历史 收入分配的平均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
我68年的老婆72年的,我们俩手头也就三十万存款吧。但是孩子还没有结婚,不过在长春我们有两套住房一套122平的,另外一套66平的,一辆代步车,感觉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至于养老我们没有多想,都有养老保险,医保也有。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身体 健康 ,所以我坚持运动,争取老了不给儿子太麻烦。
就快50了,一个儿子9岁。
我自己国内有存款,存死期,一套房空着,我爸给装修的,装了他也不去住,只是偶尔去看看。
国外两套房,都是老公出钱买的,欠银行房贷500万,10年还清,马上快要还完了。
老公给儿子每月存3000块教育保险,给我买大病全险,我感觉未来应该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吧。
家庭用车就是个消耗品,不能算财产,我们差不多5年换一次。
我从驾照上看是06年的老司机,其实从来没敢上路。有没有车对我来说都一样。
就是感觉身体 健康 大不如前,还是年轻好啊。
我是已退休10年,全职看娃。老公继续干,未来还将继续干,除非失业。如果他干到80岁并且每月工资不减少,那应该够他花的了。
因为他总觉得钱不够,他的追求比较多,又要度假,又要 娱乐 ,又这又那,我就得过且过。
我一直认为他是个相当矛盾的人,出国大把花钱,买这买那,衣服鞋子一个房间装不下,在家里就节省的如同《两根灯草》中的严监生,吃完喝完的瓶瓶罐罐都舍不得丢,刷干净收起来。
我这个人除了吃,别的都很节省,衣服首饰都是我妈给买,每年都买成箱的衣服。
再就是儿子是个消费品,花钱的日子还要20年。
儿子继承了我的贪吃,是个小胖子,幸好成绩不错,不用操心。
来说说自己吧,我73年,老公68年一女大学在读。自住一套110的楼梯房,另在我们当地(三线小城市)购置了一套143的电梯房,当时买花了50+现价大概值100w。家里存款理财450+股市还有个30多万有一台20万的车。我们夫妻两都有五险,双方老人也都有退休金和医保经济上不需要我们负担,按理说家里日子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总觉得没有安全感。现在建筑行业明显感觉不如从前,如今收入比较之前是大幅度地下滑,总在担心钱贬值太快,我们的设想是给女儿在省会城市买一套房(女儿毕业后想留在那)以现在的价格大概需近200w,还想到昆明去买个小户型考虑到气候问题想着以后去那里过夏冬两季,这样一来家里的存款就所剩无几呢,想要老年生活质量高一点还得努力呀,心累!
这个话题,每家的情况不一样,我来说下我了解的一些普通家庭的情况吧。
我一个堂叔,69年的,家里农村的,女儿已经嫁出去生孩子,农村里面是这样,别指望女儿养老的,然后儿子刚参加工作,基本上也是挣多少花多少的,堂叔除了早年年轻的时候挣了一点钱,在家改了两层楼的房子和一个大院子以外,基本上就没什么钱了,堂叔也喜欢喝酒,身体很糟糕,基本丧失了出去打工挣钱的能力和愿望了,然后也离婚了,带着儿子过,就一个大院子改造成了厂房租给了别人,一个月2、3千的租金吧,也是花的多,存的少了,家里的田也包出去了,吃的喝的都得靠钱买。像他这种情况,手头别说5万的存款,就是让他拿1、2万出来都很困难了,这种情况下,你说他为养老做好准备了吗?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农村也没有什么社保养老的支持,只能靠着吃家底,等着儿子有出息了给自己养老送终,难啊。
然后我认识的另外一个长辈,67年的,90年代末的时候所在的工厂倒闭了,从此开始了打散工的生涯,因为也没有多少专业技能,一直干的很低技术含量的活,做过保安、长途货运司机,也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私家车拉客(跟现在的滴滴差不多了),然后因为老太太健在,身体特别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人专门照顾,所以他的爱人一直在家照顾老人,只能靠着他微薄的收入和老太太的退休金支撑着一家四口的生活,然后孩子之前一直读书,学习成绩也不好,勉强混了个大专出来后,也没正经找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做过杂货店的伙计,干了几年的快递员,这几年终于找了一个工厂的职位能够稳定下来了,然后去年结了婚娶了媳妇了,好在前些年老厂区拆迁,长辈和老太太的两套筒子楼的房子拆迁补偿了30来万,除去给儿子买了一套婚房之外,自己换了一套30多平的老楼梯房,然后手头的积蓄也就花的七七八八了,现在两口子就指望着挨到退休的年龄能够拿退休金,至于存款,就压根不想了。不过,我也一直不敢问他们,有给自己买养老保险吗?毕竟,他们不属于正常退休的“老人”,一定是要缴满15年的社保才能享受退休金的待遇的。
其实这样的家庭,在很多城市都很普遍,尤其是那些中年下岗的60后家庭。
然后,另外一位长辈,65年的,早年在部队干了20多年,正团职转业到了地方,现在是处级,太太现在在事业单位工作,待遇挺高的,两口子一年的收入50W+吧,省会城市两套房子,女儿在德国留学,准备结婚了,像他们这种家庭,开支不多,能够存的下钱,手头应该至少有500W+的存款,然后退休后的退休金也不会低,应该说应对养老的生活已经完全没有压力了,像他们这种家庭,更多是那些收入稳定的中产阶层,也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快五十岁了,省会城市,房产加起来现在值400+,一辆代步车,手头存款400+。我俩只有职工医保和社保,没买商业保险。
孩子要去国外读研究生,大概还要拿出120-150左右,毕业以后肯定不能回这边工作,是留在国外还是在北上广工作,这买房还有结婚,还是需要多少帮衬些。
而且,现在生意不好做,基本上只出不进,等退休我们的工资也很低,大概一个人就二千出头,还得想法再挣点养老金。
首先,夫妻之间财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夫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一些婚姻中,夫妻可能共同管理财产,而在其他婚姻中,夫妻可能各自管理各自的财产。
对于你所描述的情况,如果你的妻子在婚前存了十几万,她可能有自己的理由和计划,而不愿意将这些钱用于夫妻共同消费。这可能是她个人的储蓄或者投资计划,或者可能是她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不可预测的情况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你将自己的工资全部交给妻子花费,这可能会增加她的经济压力,也可能会影响你们的夫妻关系。因此,你需要和妻子进行坦诚的沟通,商讨如何共同管理财产,以满足夫妻共同的需求和未来的规划。
最后,如果你觉得妻子的行为不合理或者不公平,你可以试着寻找妥协或者咨询专业的婚姻咨询师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家庭的家用大权都是掌握在女方手里。男方呢,要么就是由女方按月分发零用钱,要么就是堪称血泪史的,各种地方悄摸摸藏私房钱。如果老婆把钱存起来还好说,如果你上交给老婆的钱最后都没了,是不是心里很不爽,是不是欲哭无泪啊?
男人该不该把钱全部交给老婆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是各有各的收入的话,各管各的,如果是仅只有老公有收入,钱,就算不全部给老婆管,也应当给适当的家庭开支,毕竟,没她在家里撑起一片天,你也无法在外安心打天下。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钱放一起,凡事,两人都应有商有量。当然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钱,可以维护亲情,感情,爱情,钱,处理不好,倒是可以毁掉任何。最后,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再说,懂得持家的女人,全部交给老婆,老婆又不会全用光,你若有需要,她又不是不肯拿出来。所谓真男人,不是说给钱老婆管就不叫男人,没面子。你爸的儿子是儿子,你岳父的女儿也是女儿,应当公平看待。
真男人,能屈能伸,在外,能平天下,在家,也能平家事,这才是男人。而不是说,骑在老婆头上,你才是男人,同样,女人,也不是说骑在男人头上你才是女人。真女人,得处理好婆媳关系。
(不管你是女强人,还是家庭主妇)不要总问男人,你妈和我一起落水,你先救那个,作为男人的我,很是反感,我也想问女人,你妈和我掉水,你又先救那个?一个人,想在别人心里取得分量,你得做些什么,自己妈妈为自己付出了什么,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得清。那么,你们之间,大部分不过是几年的感情,你觉得你的爱可以和母爱比?
女人管钱的好处一、女人掌管经济大权之后,男人的一些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消费都会在女人的掌控之中。男人花了多少钱,花在哪里,有没有在外面找女人,女人可以在这些账目之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一般女人的直觉很准的。
二、女人掌握了经济大权之后,自己想要去哪里旅游想买什么东西,都可以有自己说了算,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伤脑筋。想要去哪个美容院做一个全套护肤都没问题。
三、一个女人经济上比较独立,而且在家庭财务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厉害,男人可能会让女人掌管金钱。这样,女人在家中的地位也是更上一层楼。别人也会对你刮目相看。你可以在闺蜜当中炫耀自己。把老公管得好好的,不会出什么问题。
女人掌握了家里的经济大权,家里就平安和谐吗?不一定,有时女人虽掌握了财政大权,但仍满足不了她们的心理。婚姻建立在两个人的感情之上,如果一段婚姻没有了感情可言,那么两个人的婚姻就没有走下去的理由了,有时你不比对你的老婆把所有的钱都交给她,自己也可以存起来,做一些投资,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有时也可以将这些钱买些小礼物送给你来老婆,女人爱听老公的浪漫情怀,也不要忘了女人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人,但不要经常,偶尔做就行了,对保持婚姻和谐有一定的帮助。
现在的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随之变化的,是人们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很多人都会选择毕业后去大城市打拼,一个方面是因为大城市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大城市的工资水平普遍会比小城市的工资要高很多,在大城市可能能够拿到比小城市多几倍的工资,而工资收入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所以大城市里出现了很多年轻人,努力工作打拼。
而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男生需要自立自强,需要有上进心,能够在事业方面更好的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样的话,他们就能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更多收入,从而也能够让自己的家人过上物质更充裕的生活,让家人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所以,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对于男性的普遍认知都是需要扛起家里的重担,努力工作挣钱,这样的男性才是称职的,才是让人觉得可靠的。所以,女性在择偶的时候,也会对男性的工作事业方面进行考量,考虑以后这个男性能否给自己的家庭带来更好的物质条件。
在我看来,一个男性的存款和月收入在不同的城市,也有不同的标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想要让生活变得舒适,同时能够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物质条件的话,男性的收入至少要两万以上,存款需要在三十万以上,才能给予家人更好的物质生活,这个也是建立在已经在大城市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产的条件之上的。而对于小城市的男性来说,每个月的收入在五千以上,存款在十万以上,可能在当地的生活就会很舒适了。
当然,每个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对于物质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所以以上看法只是出于我的理解认知而形成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标准。而且我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指数和工资收入也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很多有钱人尽管拥有大量的存款,可能他们也不一定会感到幸福。幸福更多的是要靠人际关系的和谐才能带来的,人们和家人能够更亲密、 相处更温馨,和同事能够共事更顺利、和邻里能够相处更融洽,这些才是一个人幸福感的真正来源。所以,尽管工资对于人们很重要,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将金钱看得太重。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