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宝马320LI的都是什么阶层的人?

员工 0 50

买宝马320LI的都是什么阶层的人?,第1张

宝马320LI的都是什么阶层的人
导读: 1、买宝马320LI的都是什么阶层的人?2、江西前首富:巅峰时给员工发宝马、保时捷,1年亏光17年赚的188亿3、对于30左右的公司老板来说,如果买宝马7系,是自己开合适,还是请司机合适?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正好周围有两个朋友,都买了
  • 1、买宝马320LI的都是什么阶层的人?
  • 2、江西前首富:巅峰时给员工发宝马、保时捷,1年亏光17年赚的188亿
  • 3、对于30左右的公司老板来说,如果买宝马7系,是自己开合适,还是请司机合适?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正好周围有两个朋友,都买了宝马320Li,一个是2014年买的,一个是2015年。

前同事当时级别比我低一级,我们同在一个外资制药企业,我是9级的经理,她是8级。她的薪资待遇跟我手下一个8级的经理差不多,工资加奖金差不多一年40多万出头。

家在上海,两个小孩,有两套住房2015年都卖了,在市中心买了一套价值1000多万的豪宅。

前同事表示就喜欢蓝天白云的范儿,于是怎么滴也买了一辆320Li,原来的车就给老公去开了。

朋友L的太太,跟我老婆是大学同学。L硕士毕业于华东五校,后来加入了华为做研发工程师,又跳槽去了高通。2016年跳槽去了另外一个搞AI的公司,工资加奖金差不多一年60万。

L的太太在某四大行之一,科级,年收入也有30-40万。但L老丈人家开工厂的,没有上千万也有好几百万。

L买宝马被老婆好一顿骂,说纯粹浪费,因为在此之前家里有一辆别克君威,老婆上班又很近,再买一辆宝马纯属多余。不过L还是义无反顾的买了,看来对宝马是真爱!

这位老板2008年左右就买了宝马5系,我们认识十多年,帮他做过一些管理咨询,其买宝马的理由很简单:“谈生意不能丢面子”,十多年了好像还一直在开这辆525;

前老板W原来开辆25的老君威,油耗高的不得了,百公里轻松15个油。2014年下定决心要换车(别墅装修好了,不太需要用钱了),其老公一直想买SUV,我做为下属也一直给她推荐各种SUV,BBA甚至凯迪拉克,她开了之后总是觉得不满意。后来突然有一天就开了一辆香槟金的5系加长版来公司了。

前老板在公司属于资深总监级别,年收入百万以上。

前同事J因为贪污不法已经进去了。J是负责公司设备维修、基建的,公司刚刚盖好了两栋大楼(投入资金一个多亿),J是负责人之一。不出意外的被公安机关带走了。

为什么说不出意外呢?J原来开辆10万元的车,进公司两年后立马换成了宝马5,但是以J的工资收入,是不大可能买得起宝马5的。大家都心知肚明,J也由于过于高调及分赃不均被人举报,落得凄惨的下场。

宝马320Li价格不是太贵,一般的白领阶层,咬咬牙还是买的起的,也不会找来别人侧目。但5系7系,一般都是高管、老板的车了,自不量力去搞个不符合身份的车子,难免会被人盯上啊。

昆山龙哥,谁说不是因为买个宝马,过于高调,最后送了自己的性命的呢?

宝马虽好,也不宜高调啊!

刚提了两个月,说说自己的情况吧,30不到,山东人,父母基层公务员,自己也是公务员,不过是考到了天津,刚结婚三个月,媳妇是高中同学,现在在天津一家小国企上班,一套105平的房子,首付70万,当时父母给了35万,丈母娘给了25万,房贷130万,一个月还6300,我工资6600,公积金5800,我媳妇工资3000,公积金不到1000,买车是丈母娘给了20万,我妈给了15万,我俩手里的存款没有用,现在媳妇怀孕,手里肯定得有个10万块备用,然后选320的原因就是两个,驾驶体验好,媳妇喜欢,没别的,因为公积金足以覆盖房贷,没有感觉到养车的压力!

(一)斌哥,我准姐夫,2年沪漂,朝八晚六,月薪8000。初次见面他摇下白色320Li的车窗对我腼腆的一笑。斌哥家乡远在青岛,父母当地公务员,在上海他给不了一栋首付,把仅有的闲钱给他买了这辆宝马,只为让儿子在上海过得体面。

(二)老王,大学同学,大四一开学就自己到处找实习,最终成功挤进博世公司,月薪未知,据说有一阵每天十点下班,几年了都忙得顾不上联系。虽然他不曾提起,但身边人都知道他是个富二代。大二刚拿到驾照找我喝酒,那天得知早在成人礼的时候家里就给预备好了一辆320Li,红色的。不过这么多年了,那辆车从未出现在他的朋友圈。

开宝马3系的有装X的吗?

有,但在这个时代,少。

开什么车,和阶级无关。

首先 ,就拿题主说的宝马320Li来说,优惠完落地30万(各地区不同),30万确实不是个小数, 但当今 社会 ,30万真的多到可以划分阶级吗?

要是 倒退个30年 ,万元户都能被大妈们传播的年代,花个一百万买个进口奔驰谁都知道这不是老板就是 社会 哥。 但现在你开个奔驰s上街,我楼下天通苑大妈们都会算账,啥?这车100万?还行吧,也就值我家一厕所。

其次 ,作为一个爱车玩车的人, 我是不愿意把品牌、价格和阶层联系在一起 ,自己内心里也看得相对开,毕竟当时买什么车都会有人说装x,换新车说有钱装x,买个二手车说花小钱装大x,不过我也一直不太在意,因为对我来说 我可以花我自己的钱买到我最喜欢的东西我就很满足了。

最后 ,作为一个 汽车 媒体人,我真心希望尽自己所能为 汽车 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做些什么,通过我们的努力有更多的热爱 汽车 人的出现。

汽车 和任何个人物品一样是 个人价值品味的体现 ,这个永远改变不了, 既然是品味的体现,就要纯粹,不应把价格和阶层揉进来 。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一阵去日本大黑pa的一些场景,一帮刚拿驾照的小年轻,开这自己亲手改装的爱车,有便宜有贵有新有老,但大家都相互毫无隔阂的聚在一起开心的交流着自己的玩车心得,这个场景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中,如果有朝一日中国也有了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文化,作为推动这个事的一份子,值了。

关于车和阶层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交流~

93年人,毕业刚两年,人生第一辆车,7月刚买的18款320li 时尚 ,全款落地差不多29万,在优惠力度最大的时候买的,本来家里给20万买车,想买迈腾,后来去逛了宝马4儿子店,看上了320li,想贷款十万,老婆家二话不说支持了8万,自己出了一万,就提了。上海买的,目前还没上牌照。

本人只是在一个比较大的民营企业上班,杭州的公司外派上海,一年到头差不多8万,做点兼职每月34千。家在杭州郊区,自己造的六层房子,所以卖房暂时不考虑,之前姐夫杭州摇号要到了,家里人要给我买车,那时候还在上大学,想着也用不到车,爸妈也不会开,就坚持没买,买了也浪费。9月底结婚,想着要用到车就打算买了,一次性到位买个好点的,主要也是家里人支持,最主要的就是自己喜欢啊,蓝天白云梦啊!好开啊!面子里子都有。养车费用也还行,双方爸妈都还在工作,自己家里房子出租每月还能收点钱,爸妈养老保险全部交齐,所以没有太多的顾虑,只要我们自己吃饱就行,感谢爸妈和老婆的支持,努力工作。

早期买宝马车的大多是土豪、老板之类的,但是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加,现在绝大部分工薪阶层都可以实现开宝马的梦想了,可以说买宝马320LI的分布在 社会 各个阶层。在售款宝马320LI指导价为3168-3398万元,终端优惠最大可达5-6万元,落地估计在29万元以上。目前的 汽车 金融政策非常灵活,三折、一折首付就可以提车,然后慢慢偿还贷款就可以。购车门槛的一再降低,也促使曾经高高在上的宝马车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些在普通企事业单位上班的两口子,贷款买宝马的占比越来越大了。毕竟宝马操控的口碑摆在那里,品牌影响力更是深入人心的。还有一点,很多人把能够开上宝马作为人生是否成功的一个硬性标准来对待,也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宝马车的热销。不仅是宝马,奔驰、奥迪也逐渐成为众多工薪阶层购车的首选品牌,而今年以来,宝马、奔驰已经超越了奥迪成为高端豪华车新的领军品牌了。所以,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买宝马已经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新闻事件了。

我一直从事德系车原厂配件生意,也接触了很多车主,来说说我的看法。

开3系的,主要是一些小老板,生意刚刚有了一定的成绩、也需要一个豪华品牌来装点门面。

另外还有部分是白领,比如公务员、银行职员、一些大公司的职员或者IT经理。不过一般都是家境比较好或者收入真的高过同龄人一头的了。

也有部分是怀有蓝天白云梦的发烧友,不过这种的话一般都买328 330,不会买320了

买高端车乞丐版的,多半是没啥钱,但需要面子的人,其中多半是小企业老板。

没赚到啥钱,但谈生意开个丰田大众总不合适吧

至少要BBA嘛,于是买了个3系或者A4

其实他不知道,别人更鄙视,一看就是没钱还硬装?

还不如搞个长城或者哈弗SUV,就说支持国货,还有面子些。

要么狠心点,搞个车贷,买个5系或者A6,至少说得过去。

各个层次都有啊,就你中的这代宝马3系在国内卖出了差不多70万辆,你觉的是那个阶层的?

我见过40多岁的父亲开3系,也见过还在大学读书的小伙子开3系,见过用3系作为商务车公司招待的,也见过国外用3系作为警务用车的,太多了。

所以很多车的定位人群和它的实际使用人群往往是有很大重合的,但是也不排除有很多其他人群喜欢这辆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目前宝马320Li终端优惠幅度不小,最低价格在石家庄只有2496万元。其他地区也多为25-26万左右。那么这个价位的车主应该是什么阶层呢?

首先要说,买一台不到30万的车,倒退20年,那一定是有阶层之分的,不是跑买卖的,就是跑批文的。挣的钱是人均工资的100倍以上,而20年前的平均工资500元左右,买一台30万的车,需要不吃不喝攒50年。

然而到了今天,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都在1万以上,买一台30的车,需要不吃不喝攒3年。当然买宝马320Li的人也绝非是平均工资线上的人。月薪一般也要2万开外,因为其中一万都交了房租或还了房贷了。

但即便是2万月薪的人,只要不是在政府部门,他依旧是一个苦逼加班狗。他在 社会 上的地位只跟自己的技能水平挂钩,没有啥职位。其他职业我不知道,反正公关广告行业,一个只有2年工作经验的小屁孩,跳槽的时候月薪就至少是2万元。

一家一线城市的广告公司,除了没有车本的,几乎人人有车,90后开个奔驰、宝马、奥迪比比皆是。他们有啥阶层吗?冇!就是刚刚进入 社会 没几年,有一定工作经验,工作还算奋进靠谱的小年轻而已。

与其他品牌不一样,宝马320Li是很多上岁数人的儿时梦想。可以说宝马品牌是很多人小时候的梦想之车。所以很多70后、80后“上岁数”的人,前半生都在操劳奋斗,到了35岁以后,事业平稳,家庭稳定的时候,奖励自己一台宝马320Li。

这部分人,月收入在3-5万左右,也谈不上阶层,但确实在圈儿内有一定江湖地位。有能力买宝马5系,却只买一台宝马320Li,低调,又不是年轻人的心境。

基层富二代。家里也不是啥富豪家庭,但从小宠着孩子,孩子能顺利考上大学,父母就承诺毕业后买一台宝马320Li作为代步车。然而孩子真的毕业之后,连工作都没找好,就已经对献出一台宝马320Li。

别看孩子月收入暂时还是0,每天照样开着宝马320Li到处乱串。直到工作找到后,月薪终于有5000块了,这台车的加油费才自己掏,而保养、保险等费用还得父母协助解决。

五月份入手18款320,落地不到31万,坐标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八线城市。和媳妇年收入13万,130平米房子,无房贷,存款20万。结婚家里包房包装修,女方给了40万。双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这就是她们一辈子的积蓄。11年有起亚福瑞迪,结婚后有钱就想着换一个,不管奔驰还是宝马,男人嘛不管被人说是为了装逼,还是真正喜欢驾驶乐趣,终归目标大部分是为了拥有一辆好车。虽然320不算什么豪车,但对我这种普通工薪阶层就是很不错了。这个 社会 大部分人已经不缺吃穿,当一个人有钱,不管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状态,还是为了自己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是无可厚非的。就像我我就很满足大家看我的小宝马那种羡慕的眼光,毕竟我身边都是工薪阶层,这车就算是好车了。前几天四儿子店找回升级,我才发现,我可能真是为了装逼,在那些宝马车主里我可能是条件最一般的,甚至工资都没有售后的人多,但是我还是在装逼的路上乐此不彼。

林印孙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感觉有些陌生。但在江西,却是如雷贯耳。

1964 年,林印孙出生在江西临川县城一个贫困山村。“养鸡换盐,养猪过年”成为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主要记忆。

37年前,江西有家饲料厂处在倒闭边缘。前几任厂长都使出浑身解数,却依旧未能扭转危局。

后来,领导相中了中专毕业归来的林印孙。

那年,他只是个21岁的毛头小伙子。

他铆足了劲儿,要让这个厂子起死回生。

有一次在调试机器时,林印孙的大拇指被生生切断了一截,顿时血流如注,但他包扎后又回到车间忙碌。

这个看起来柔弱的书生,感动了饲料厂的老少爷们儿。

他们认准林印孙是个人物,咬紧牙关跟着他玩儿命干。

短短5年时间,林印孙不仅将饲料厂欠款还清,还上交了60多万元税收。

1994年,在国企改革浪潮中,林印孙将饲料厂收入囊中,更名为江西正邦实业有限公司。

之后,公司相继涉足各个行业,化工、乳业、兽药,生意红红火火,收入滚滚而来。

2003年,林印孙砸重金买下江西养猪育种中心,正式进军生猪养殖行业。

这一次,命运再度眷顾林印孙。

2007年,生猪价格一路飙涨。正邦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江西省第一家民营农业上市公司。在全国29个省(市、区)拥有700家分子公司、70000名员工,在国外也拥有20家企业,林印孙成为名副其实的“江西猪王”。

同年,他以10亿元身价,首次跻身胡润富豪榜。

在2017年公司年会上,林印孙大笔一挥,给予优秀员工极其丰厚的奖励。

20位对养殖做出特别贡献的员工,每人得到一辆宝马X5或丰田霸道或保时捷的奖励。

2018年,非洲猪瘟袭来,国内养殖户哀嚎遍地,林印孙却再次不走寻常路,直接投入上亿元引进数万头国外优质种猪。

2019年,林印孙迎来自己人生中最巅峰的时刻:生猪出栏量接近1000万头,年净利润高达57亿元,直接冲到全国第二。

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经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可以说十分简单,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

林印孙的野心越来越膨胀,头脑也越来越热。他定下2022年生猪出栏量超过1亿头、挺进世界500强的目标。

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公司疯狂豪掷重金,用高于市场价数倍的价格采购母猪、仔猪,高薪招聘养猪人才。

到2020年年底,和正邦合作的养殖户规模从2702户激增到6409户。而林印孙的身家也达到惊人的320亿。

就在他一路高歌猛进时,隐患也在极速扩大:疯狂扩张导致供给过剩。虽然赚得多,但花得更多。

光是2020年这一年就投资整整95亿,而公司利润才50亿。

事实证明,任何不尊重市场规律的行为,最终都会被市场收拾。

2021年,猪肉价格暴跌,而且一跌就长达1年。

之前高价抢来的猪,卖出去一头就要亏600块,但不卖更亏。

2021年,正邦血亏188亿。而它上市17年,一共才赚了不到100亿。

换句话说,正邦用1年时间,就把辛苦打拼17年赚的钱亏光了。

比亏损更可怕的,是公司几近枯竭的现金流。很多在建的猪场项目被迫烂尾。

为解决资金问题,正邦大肆举债:从银行贷款、从股东手里募资。

甚至薅员工和代养户的羊毛:推出员工跟投、员工贷款等操作。

代养户为正邦垫付购买饲料资金,但正邦把猪拉走后,垫款的事却只字不提。

结果,资金压力不仅没有缓解,名声却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代养户宁愿看着猪饿死,也不愿垫款购买饲料。

公司不得不大量裁员,企业被申请破产重整,董事长直接沦为老赖。

焦头烂额的林印孙承认:“养猪不是风险是凶险,搞得不好就输个精光!”

正邦公司用17年的时间从籍籍无名爬到行业巅峰,却只用2年时间便跌落到万丈深渊。

巴菲特说过:凡事都需要未雨绸缪。我们没有必要比别人更聪明,但我们必须比别人更有自制力!”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猪企,都会留有一定的现金,以求安稳熬过低谷期。

像新希望、牧原股份等企业手中的现金,都长期保持在100亿以上。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曾说:做这一行,就不要想着牟取暴利。你丰年赚钱了,要想着未来的日子。顺应市场规律、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但正邦却像个狂热的赌徒,毫无风险意识,一再孤注一掷,完全不给自己留后路,结果输得一败涂地。

巅峰时期的林印孙,曾跟一位学者求教:“钱为何物?”

学者告诉他:“抱着钱,你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如今来看,一语成谶。

你才30多岁 建议你买M5 7系有点太老成了 适合45岁以上的

再说M5要比7系好的多 我个人认为 M5更有动感 更现代一点 比较适合30左右的朋友 而且也是一款不错的商用车

要是谈业务还是要个司机的 要是其他的时候当然是自己了 长途要个司机开 要是短的还是自己更有乐去 其实开车真的是很累的 不管是什么宝马还是奔驰 都一个样 还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