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我印象中,我收到的最好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中学老师也当过,大学老师也当过,现在还在做,我收到的最好礼物是什么呢?某年一个班毕业,班长来看我,说老师,我们毕业了。我说那就是后会有期了,还说了一些客气话,什么“苟富贵,毋相忘”,话说完了,班长给
在我印象中,我收到的最好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中学老师也当过,大学老师也当过,现在还在做,我收到的最好礼物是什么呢?某年一个班毕业,班长来看我,说老师,我们毕业了。我说那就是后会有期了,还说了一些客气话,什么“苟富贵,毋相忘”,话说完了,班长给我讲,说老师,我们给你准备了一个礼品,我说谢谢。打开一看是个什么呢?是个签名本,很简单的一个本子,那个本子差不多就是三四块钱的本子,有那么四五十页,每个同学都给我贴了一张他们本人的照片,照片造型各异,不是那个大头照,有站的,有坐的,还有在铺上跟我伸舌头的,还有一个指头指过来的,反正孩子调皮捣蛋的样子活灵活现,而且每个人亲笔签名。最后就是他们每个人送给老师一句话,当然说的很孩子话,什么老师越老越年轻啊,老师更帅,老师永远是我老师,诸如此类。我那天讲,这个我不是说假话,在我眼里,这种礼物是最对我路子,它能够让我睹物思人,即便10年、20年之后,一翻起这本纪念册就想起我走过的时光,想起我那些可爱的学生,它是纪念品。
更多的礼品选择其实是一种情谊的表达,欢迎你来礼包网咨询,选购。
今儿个快教师节了,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又出现了:应该给幼儿园老师红包吗?给红包会让老师对我的孩子更好一些吗?
这个问题是经年的老套问题,奇就奇在:都是家长在论坛、微信羣里背着幼儿园老师窃窃私语,却很少幼儿园老师出来说点什么。所以这个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我当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时候,也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问题。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也是没有送。但是后来当我真正做了幼儿园老师的时候,我才知晓了一个最靠谱的答案:
基本上,给幼儿园老师送礼,只会让妈妈得到一些心理安慰,而不会真的让幼儿园老师对你的孩子更特殊化照顾一些。
幼儿园老师一忙起来, 根本不会记得有红包这件事儿
关于给幼儿园红包,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段子。
我的一个表嫂,有一生性顽劣的男孩,屡教不改。故初入幼儿园时表嫂心中极为忐忑,思前想后,溜到幼儿园后墙,趁没人的时候给幼儿园老师偷偷送了500块钱,嘱咐老师能否对自己的孩子更多照顾一些,多多教育顽童,在他要欺负人的时候拦下他。
我十分感兴趣,接着问表嫂:“然后呢?孩子还打人吗?老师有特殊照顾吗?“
表嫂说:“别提了。该怎样还是怎样。有一次我提早去接他,偷望进教室内,见老师正在处理冲突,老师也丝毫没偏向他。”
直到我做了老师以后才明白个中滋味。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强度之大,以至于我时常觉得这TM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就说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吧,平均3分钟就发生一次。我正在撅着 给这个孩子换尿不溼,那边的两个孩子就抢起了玩具。我得以50米冲刺的速度跑过去,重点就在这里——
那一刹那,老师根本不可能分清哪个孩子是我收了红包的,哪个孩子是我没收红包的!
那一刻老师脑子里只想的是:我去,又哭起来了!到底是A抢B的,还是B抢了A的?得赶紧判明真相,让孩子别哭了!
你以为幼儿园老师有多大的脑容量,还能清清楚楚记得你给红包的金额,以便发生冲突时区别对待?
老师根本记不清。他的第一反应只是正常处理事情。
所以无论你给多少红包,一般都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在绝大多数幼儿园里,每个孩子都会得到老师尽可能多的关注和公平的对待。
你给一个红包,还有别的老师看着
幼儿园的师资设置一般是这样:普通幼儿园会有3个老师,好一些的幼儿园会有4个老师。这几个老师会互相配合。
互相配合的意思也就是:随时看着自己手里的孩子,和对方老师在做什么,以便随时能过去帮忙。
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一老师收了红包,对某个孩子表现的很照顾的话,那么 立刻就会被其他老师发现不对劲。
幼儿园老师是干什么的?历年阅遍熊孩子无数,哪个老师处理的方式偏袒了某位孩子,班里的老师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
而且幼儿园里面年轻女老师很多,二三十岁的女孩子正是最喜欢八卦的时候。如果怀疑某个老师拿了红包,就会立刻传遍整个幼儿园。就为拿几百快钱,就被整个幼儿园的同事嚼舌根,哪个老师会傻得做这种事?
所以,你给某一位幼儿园老师红包,是没有用的。
有的人说,那把班里所有老师都给过来呢?
很简单:园长会发现。其他班的老师仍然会发现。
因为幼儿园是每天要出来活动的。老师如何对待某个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里也逃不过隔壁班老师和园长的眼睛。偏袒某个孩子,给某个孩子超出平均水准的照顾,也是很容易被看出来的。
一旦被园长看出来,后果就更严重了。万一丢了工作呢?收你的红包想想就后悔啊!
当然这里也有地域之间的差别。我刚才描述的是帝都比较好的管理严格的幼儿园都是这样的。
但是有的妈妈就问:我家在四五线小城市,旁边亲友不成文的规矩都说是给红包,给了某位老师红包以后,老师没有怎么推脱,后来也没有任何异常,也没有被发现,这又怎么解释?
真相只能是:这个幼儿园就是默认收红包的行为的,他们不觉得收红包是不合理的事情。很有可能这个幼儿园的大部分老师都收过红包,也很有可能很多家长都已经给过红包。这跟幼儿园的管理有关。
所以如果你发现你的幼儿园是这种情况,那不如就“入乡随俗”一点,只当是正常的幼儿园学费支出了。
不过,这时候你的红包,也起不到让孩子被区别对待的作用,只是和大多数人差不多而已。
不送红包,不代表你不能做点什么
有的妈妈说:如果我的目的不是请老师对我们区别对待,而是单纯的就是想感谢老师,照顾我们家孩子辛苦呢?
毛豆妈告诉大家,有这么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让孩子做一些手工礼物给老师,是他亲手做的哦,不是买的哦!
有这么一个事儿。我们幼儿园有个老师要离职了,有位家长思前想后送点什么表示谢意好呢?最后把孩子睡前给老师写的信(因为老师一直对孩子很好,孩子把刚学会的英文I miss you 写了满满的A4纸,以排遣老师要离开的难过)放进了一个相框里,送给老师手里。
结果老师收到这礼物当场就哭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种孩子DIY的(或者你帮他一起做更好)的礼物,能表达真情的,才是大多数幼儿园老师最喜爱的东西。
我很早就说过,幼儿园老师工资低强度大,但是继续能做这一行不过是因为喜欢小孩子。请相信这里一定有真情在,请相信这里一定有孩童都相信的感情付出。
孩子真实表达的手工礼物,一定是比红包更好的东西。
第二种是:带一些好吃的给全幼儿园的小朋友分享。
还有一种非常讨巧的方式就是带吃的给所有的孩子分享,老师也会吃到,这样所有孩子都会非常开心,充满积极的情绪,老师也因此会感谢你。
我们的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小G去了奥地利,他的妈妈拿来了巧克力和大家分享,所有的孩子围坐在小桌子开心的吃着巧克力。他们这时候学会了什么是分享,还能借机吃一点平时总被禁止的甜食,孩子们的内心戏是愉悦至极的。老师会感谢你,则因为你又替她们无意中设计了新的教学活动。
在中国很多事情红包是好使的,但是在幼儿园这一行却未必如此。有些管理严格的幼儿园一定不会接受红包,一旦发现老师接受红包即刻开除,但是却非常欢迎孩子的DIY礼物、手作烘焙。
还有一些幼儿园是更受到当地的风俗人情影响很深的,大多数人都表示一点小小心意,这样的话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是做家长的最优选择吧。
我可以理解家长对于班费购买礼物送给老师的质疑。送礼物给老师是一种表达感激之情的方式,可以增进师生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送礼物给老师可能引发不公平的情况。有些家庭可能无法负担高昂的礼物费用,这会导致在班级中产生不平等感。另外,老师接受礼物后可能会对送礼物的学生有所偏袒,这也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不公平的待遇
其次,送礼物可能有潜在的利益交换。有些家长可能期望通过送礼物来获得老师的特殊关注或对自己孩子的优待,这不符合公正教育的原则。教育应该是公平而平等的,老师应该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送礼物给老师。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送礼物可以是一种感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关键在于如何确保礼物不引发不公平和利益交换的问题,而是作为一种纯粹的感激之情的表达。
因此,我认为如果家长们选择送礼物给老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礼物的选择与价值不应该过于显眼,避免给其他家庭造成负担压力。其次,礼物应该是集体或全班共同送给老师,而非个别家长单独送,以确保公平性。最后,学校和班级应该建立相关规定和机制,监督礼物的接收和使用,防止利益交换的发生。
送礼物给老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但需要注意避免引发不公平和利益交换的问题。建立明确的规定和机制,确保礼物的公正接收和使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我不理解。
一年教师过一个节日,以前的教师都是教书育人,想法都很淳朴,把自己的学生教得好,学得好,将来有一个更好的前途,会让老师觉得很骄傲和自豪。
一。可是,随着时代在变化,物质条件的增长,许多老师思想也出现了许多的微妙变化。他们不只是无偿的付出,更觉得应该有更大的回报,所以只是简单的赞美,对于他们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有的老师会觉得你用实际行动来感谢我,我会更高兴才能认可我的付出。所以有的老师不只是在学校当一名老师,甚至在校外也会开一些辅导班,要求学生上他的辅导班里去学习。所以就把这种教师的身份演变成一种必须有偿的给予报酬和无条件的执行。
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是有一些老师却非常不赞同这样的观点,都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或者会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或者是更好的条件,让孩子多学习一些知识辅导班,能让自己的付出看到孩子真的更好的表现。所以家长群里要求凑钱给老师买化妆品,这也可以理解,这也想证明想给老师更好的回报,你认可老师这么长时间的付出,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学习好的孩子更应该表现好一点,多掏点,毕竟老师也喜欢这样的孩子,多让你家孩子坐在前面,你家孩子的机会就会更大一点。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家长,不想参与到这样的活动里。毕竟孩子始终坐在最后面,不被老师看好也无所谓,他关不关照督促不督促。所以,一般学生委员的家长带头张罗。学习不好的孩子的家长一般也就随声附和。不参与人家就说要全都参与。不参与也不行。不高兴也得参与,就这么简单。所以能理解。为人父母都能理解这种情况。
给老师送礼,是一种歪风邪气,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抵制这种现象的滋生!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