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送一幅国画作为礼物可以吗?

领导 0 83

给老人送一幅国画作为礼物可以吗?,第1张

给老人送一幅国画作为礼物可以吗?
导读:当然可以了,送国画是非常高雅脱俗的选择,而且选择一些有长寿寓意的作品送给老人,他一定会非常开心的。比如这幅由绶带鸟和松柏组成的国画,有长寿、吉祥之意,送给老人或者是家中有老人的,挂这幅画都会非常好。这幅画是当代名家王一容老师的作品,具有极高

当然可以了,送国画是非常高雅脱俗的选择,而且选择一些有长寿寓意的作品送给老人,他一定会非常开心的。比如这幅由绶带鸟和松柏组成的国画,有长寿、吉祥之意,送给老人或者是家中有老人的,挂这幅画都会非常好。这幅画是当代名家王一容老师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你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作者张帆(原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

“寒不落叶”是大自然现象及生态的写实。也是性格和品德的彰显。为松柏先生的名字,我曾写过一首四字韵语:“(杨)穿云刺阙,(松)挺拔常青,(柏)寒不落叶,三树相偕。”而寒不落叶正是他的性格特征。

松柏先生出身书香人门弟,从孩提时代,在其父指导下,就习字学画。后经专业学习培养,书法、素描、油画、国画、水墨画均成正果。在书画疆场上驰骋五十余载,在艺术征途中伴随着徜徉和坎坷。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只为天才加勤奋;含辛茹苦的磨砺加无畏的探索;民族沃土的培育加社会、朋友的支持。

二0一0年北京房山首届中国汉白玉文化艺术节聘松柏先生为评委,并要术在颁奖典礼时进行书法表演。会上领导征求我的意见-写什么内客?我提议写:“石不言最可人,缄默而大美。”一方面是为了切合文化节的主题;另则也是对松柏先生品格的写照。当时,数十名记者围观,几十部闪光灯瞄准松柏先生。我当时很激动:这是会议领导对他的推崇,是社会对他的认定。他抖了抖笔,一挥而就,顿时赢得一片喝彩。

《杨松柏作品展》展出的《大江东流去》、《杏花村》两幅作品得到了欧洲中国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先生和副主席巴斯先生的绝口称赞。中央电视台、法国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如例举松柏先生的成就,不可忘却的就是他主编的《中国美术论文集》。这部巨作形成了广泛而长久的影响。

他初始主要从事油画创作,而今又创作出很多超脱国画技法的彩墨画。他不受各种羁绊的束缚,勇于创新。/他有多幅作品是以骆驼作题材的,凡他画中的骆驼臀都似牛臀--正像八大山人,凡其画的鸟禽眼晴格外之大。形成了画家自身的特点。松柏先生画的骆驼和牛,都能看出承袭昭陵六骏的手法,但又摆脱了六骏完全写实的特点。其牛和骆驼,有透骨的气质,更显耐劳和坚韧。

“天地合一”、“以人为本”、“上善若水”的综合理念,形成了他为人谦逊,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 作者:阿醒(著名当代画风艺术家)

有机会看到画家杨松柏创作的一批新作,感觉耳目一新。这批新作完全一扫他早期作品中与当今中国画界相同的流行风格。作品《归途》、《向日葵》等展示给我的是全新的艺术语言:特别是在笔墨的运用上,他融合了笔、墨、色、水等元素充分发挥了中国宣纸的特点,通过这种多元素巧妙的交融突出表现了云的千姿百态。

在当今的绘画中云大都是以衬托景观出现,而他把云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并且在方法上摸索出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他将思想寄托于云,并借助云的气象万千变化来展现画家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力图与观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如作品《归途》描绘了人们奔波艰辛的生活,从中我可以感受到画中人物风尘仆仆、归心似箭的心情,虽然历经辛苦但却始终充满希望。

杨松柏的作品多选择祖国西北的自然风貌,他觉得西北的苍茫更符合自己的性格与情怀。艺术的生命力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他的每幅作品都蕴藏着十分生动的艺术内涵。观者很容易与画家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体会到画家那颗质朴、诚实的心,让自己与画家的心灵一起回归纯净的自然。

他脚踏实地,不求虚名。几十年来他不断求索,在他眼中几乎总是没有一件自己满意的作品,总觉得“拿不出手”,他在作品中经常寻找、发现不足力求使更加完美。就是在这种心情下他严谨地度过了几十年的艺术生涯。

艺术是当代社会思想的反映。现如今人们的审美观受国际交流,地域交往以及科学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画也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经历着其必然的发展变化,如果有人仍然用古人的绘画理论标准评价现今的绘画,显然是在刻舟求剑。

他深知创新应该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对前人的技法他认真学习,对传统的精华他努力吸收,可以说对传统他是认真对待的,既不盲从也不否定。应该说他不沿袭古人的表现形式而是感悟古人前辈的艺术创作思想,他非常推崇黄实虹、潘天寿、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等大师,正是他们用自己的作品为民族艺术的大花园培育出最灿烂的花朵。他坚持自己的艺术指导思想,那就是“要走自己的路”,要培育属于自己的绘画品种,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他经常告诫自己不要重复古人,不要重复他人,更不要重复自己。正是这种创作信念使他陷入了一个混沌迷茫的世界,他为自己选择了一条颇具挑战而又充满艰辛漫长的艺术道路。为此我衷心的祝福他早日走出迷茫,充分享受“走自己的路”带给他的创作喜悦! ————我眼中的杨松柏先生

作者:海博(媒体策划人)

能够认识杨松柏先生,是因其创作的一幅名为《惊蛰时分》的国画而结缘,我被其中的画意所打动,其画题材为一残破城垣在惊蛰时分矗立在天地之间的景象。那幅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笔墨,都无可挑剔,把城垣的伟岸,天空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那种意境美在我脑海中至今深刻,久久挥之不去,因此,心中便有了一定要拜访杨先生的念头。

然而,拜访之路并非顺利,杨先生在国内并不是很出名的画家,甚至很多艺术界的朋友都和我一样,只知其画不识其人,历经一年之久的多方打探,走进杨先生的画室,一个独立的两居室,四周堆满了各类书籍、画具和大量的画稿,凌乱中透着整齐。虽不像我以前拜访的一些画家的画室豪华,但却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杨先生是一位非常低调、为人和蔼的老人,在他的画室,我有幸欣赏到他最新创作完成的绘画作品,他所创作每幅作品的画面仿佛是活的,具有魔力一般,都蕴藏着一种独特的美,一种心领神会的美,一种超越自然的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磅礴震撼的感觉;他的画不但可以去看,而且可以去听,更可以去品,让人进入到一个雄浑、博大、广阔的奇妙境界。

我曾经拜访过上百位的艺术家,他是我见过对自己要求最严格的一位,也是对自己的艺术作品最较真的一位,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一切都在向经济效益看重,很多画家都在忙于经营和炒作,而杨先生却一个人默默的在他画室里研究创作,而他为了创作一幅成功的作品却要用几天,甚至几个月,这并非是他的绘画功底不行,而是源于他那种追求艺术完美的较真精神。他一直在否定中求进步,稍有一丁点不满意的地方,都要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创作,力求完美,看着满地被撕毁的画稿,让人由衷的敬佩,正如他所言:“我要对我的每一幅作品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

他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陶冶于胸襟;中和于翰墨;是由博返约的简易;是万象森罗的变易;是抱朴守真的不易;同时也追求一种大象无形之影像;大器晚成之内涵;大音希声之震撼;大道无疆之步履;真正地达到自然与人文思想的统一。我坚信,杨先生以其独特的艺术哲学思想,在浩瀚的书画艺海中不断求索,一定能以穿越时空的艺术思考,打造出一片璀璨夺目的艺术天地。

  国内市场成交总量位居榜眼

  雅昌艺术网"近现代国画个人作品成交额一览表"显示,自2000年以来,在14家样本拍卖公司中,张大千书法的拍卖总成交金额达到了骇人听闻的1347亿元,列总排名榜的第二位,仅次于第一名齐白石的1608亿元,比第三名傅抱石的832亿元高出了62%。而排名第四至十位的李可染、陆俨少、徐悲鸿、林风眠、吴昌硕、黄宾虹、黄胄等人,画作拍卖的总成交金额比张大千就相去更远了,其中黄胄的拍卖总成交金额为436亿元,仅为张大千拍卖成交总金额的3236%。

  在分析有关统计数字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张大千1949年离开大陆后,游历美国、阿根廷等国,直至在台湾去世,仍有30余年的创作时间,而这期间创作的画作,大多流传在大陆以外,尤其是晚年的泼彩画作。而且离开大陆30余年,张大千在公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自然比不上常年生活在国内的那些"人民的艺术家"。我们注意到,在2000年至今拍卖成交总金额排名前10位的近现代画家中,只有张大千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大陆。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并且将台湾和国外张大千画作的拍卖成交量考虑进去,冠军的位置基本不大可能是齐白石的。

  《泼彩朱荷》为何能创纪录?

  分析雅昌艺术网的数据库不难发现,张大千画作的最高拍卖纪录,是一件《泼彩朱荷》六屏风在香港苏富比2002秋拍中,以2022万港元创造的。这件屏风通高168厘米,长369厘米。款识:"花如今隶茎如籀,叶是分书草草书;墨落一时收不住,任讥老子老逾疏。六十四年乙卯花朝前二日,环荜庵写,爰翁七十有七岁"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环荜庵、三千大千、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香港苏富比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这件作品作于1975年3月,地点是位于美国加州的张大千寓所环荜庵。在创作本幅时,大千已是病痛缠身,而屏风体积庞大,不可随意挪动搬转,金绢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较纸张又难上百倍,这就需要画家具有极高的艺术功力。张大千历来对画作的材质极为讲究,创作这件屏风所用的泥金绢,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委托日本"喜屋"特制的,当时花费2万美元(按可比购买力进算,相当于今天的30万美元,约合200万港元)。此屏风并非一般上贴金箔,而是铺足金泥于绢上,故色泽绚丽夺目,气派富丽堂皇,其亮丽远胜于普通金笺。

  2002年11月22日,《中国工商时报》登载文章谈到,荷花是张大千十分擅长的题材之一,其作品贯穿他绘画的各个时期。仅就尺幅巨大的荷花通景作品就有:1940年所作《朱荷通景屏》,170×450厘米,工笔重彩写于金笺纸本;1945年所作《墨荷通景屏》,385×600厘米,写意设色纸本;1961年所作《朱荷通景六屏》,360×800厘米,写意设色纸本;1965年所作《墨荷通景六屏》,155×363厘米,水墨金笺纸本。而以大千晚年最擅长的泼彩绘制的金笺通景屏风则是唯一的一件,可称为画家巨荷系列的压卷之作,至为珍贵。

  其实,张大千的荷花卖出高价,是早有历史的。1963年,他的巨幅《荷花》被美国著名刊物《读者文摘》用6万美元买下,创下当时国画的最高价。1965年,在巴黎举办的画展上,他的六幅泼墨荷花通景屏曾被美国藏家以14万美元购得,再创中国画高价。

  泼彩山水是市场主力

  统计张大千拍卖成交价前25名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有10幅是泼彩作品,可见张大千泼彩画作在收藏界的地位。而且排在前4名的全部是泼彩作 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张大千《泼彩山水》99595万元成交品,分别是:《泼彩朱荷》六屏风(香港苏富比2002秋拍,2022万港元成交);《瑞士雪山》镜心(香港苏富比2005秋拍,1580万港元成交);《钩金红莲》镜心(香港佳士得2004秋拍,101437万港元成交);《泼彩山水》(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99595万港元成交)。我们不难发现,成交价前4名中,有两幅是泼彩花卉,另两幅是泼彩山水,那么,在张大千的各类作品中,哪一种是最受收藏界欢迎的品种呢?进一步研究之后可以看到,成交价排名前25位的画作中,虽然有10幅是泼彩作品,但其中有8幅是泼彩山水,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统计,25件画作中有17件是各类山水画,占比68%。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得出结论:张大千的泼彩山水画,是真正的市场主力品种。

  成交价排在第五位的,是一幅名为《幽翠飞泉》的巨幅山水画,在中贸圣佳2004春拍上创造的,990万元的价格,让市场认识到张大千传统山水画作的价值,同时让很多痴迷张大千泼彩的藏家,认识到张大千传统山水画的深厚功力。该画是1946年张大千赠予谢稚柳之物,也是当前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张大千传统山水画。而当前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张大千青绿山水画作,也是在中贸圣佳公司创造的,是2005年夏季拍卖中的《湖山清夏图》,以880万元成交。这两幅画作,令我们回忆起中贸圣佳当年拍卖张大千画作的能力。

  张大千的仕女画,也是市场中的热门品种之一。目前拍卖价格最高的仕女画,是一幅《摩登仕女》在香港苏富比2004秋拍中创造的,成交价65584万港元。这幅画是张大千在赠送给黄君璧的一幅仕女画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原是"谛仙馆"旧藏,参加过1982年台北 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张大千《幽谷图》70475万元成交历史博物馆张大千画展、1983年美国加州太平洋博物馆张大千画展、1983年香港艺术中心《传统宗师--张大千之艺术》画展等等一系列重要展览。

  观音也是张大千笔下常见的人物形象之一,北京荣宝2008秋拍中,一幅《观音》以5488万元成交,是目前拍卖价格最高的张大千观音题材画作。该画创作于1940年2月19日,正是新年刚过未及元宵之时,画长145厘米,宽68厘米。钤印:蜀郡张爰章、张爰之印、大千、三千大千、除壹切苦厄。款识:普麟女士供养,大千居士张爰。一心顶礼,弘发誓言,一切迷方,会归觉路。弟子张大千,岁庚辰二月十九日敬造观世音菩萨一区,所愿勤除烦障,早契菩提。

  最高画价明显偏低

  虽然张大千是市场总量排在第二位的画家,虽然张大千的花卉、人物、山水、泼彩各有特色,深受藏界喜爱,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张大千画作的最高拍卖价格,自2002年以来,7年未有突破,这在市场总量排名前10位的画家中,是绝无仅有的,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

  雅昌艺术网的统计数字显示,市场总量排名第三位的傅抱石,拍卖最高价为4620万元(《雨花台颂》,北京嘉信2006春拍);市场总量排名第四位的陆俨少,拍卖最高价格为6930万元(《杜甫诗意册百开》,北京翰海2004春拍);市场总量排名第五位的徐悲鸿,拍卖最高价格为7200万港元(《放下你的鞭子》,香港苏富比2007春拍)。相比之下,张大千的2022万港元,实在是显得有点寒酸。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第一,张大千一生勤奋,而且自青年时期就以卖画为业,传世作品数量(有专家称为3万幅左右)远超上述诸位画家,稀缺性不足;第二,张大千中年旅居海外,后定居台湾,很多精品力作不在大陆(尤其是泼彩作品),而目前最大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在大陆,自然难创天价;第三,张大千一生喜仿古画,他的大量精力和才华,耗在仿制古画上面,自身创作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画价仍在上升通道中

  雅昌艺术网的张大千绘画指数显示,自2002年春拍以来,张大千画作的平均价格,一直处在震荡攀升之中。雅昌艺术网14家样本拍卖公司的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春拍中,张大千画价为7944万元/平尺,2003年春拍上升到阶段性高点,达到10942万元/平方尺,此后开始下挫,最低跌到48488万元/平方尺。经过2003年秋拍和2004年春拍的调整后,张大千画价在2004年秋拍中重拾升势,并且突破前期高点,涨到114033万元/平尺。在经过短暂的回调之后,张大千画价在2005年秋拍中上涨到了阶段性顶点--201674万元/平尺。

  随着2005年末书画泡沫的破灭,张大千画价步入了熊市探底的行情,一路下跌到2007年春拍的85696万元/平尺,随后在2007年秋拍中展开强劲反弹,回升到165721万元/平尺,此后展开高位震荡,目前的价位是1231万元/平尺。

  如果我们把2003年秋季、2007年春季、2009年春季,这几个张大千画价下跌的阶段性低点做一个连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平稳上行的中期均线,从2000年至今,张大千画价就是在这条均线的支撑下,逐步震荡上行的。通过价格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三个阶段性低点的价位分别是48488万元/平方尺、85696万元/平尺、1231万元/平尺,这也证明,张大千画价的底线是逐渐抬高的,对均价形成了有力支撑。如果我们将2000年春拍7944万元/平尺、2003年春拍10942万元/平方尺、2007年秋拍165721万元/平尺,这三个张大千画价上涨的阶段性高点,再做一个连线,我们就会发现一条张大千画价上升的阻力线。通过价格比较,我们发现,张大千画价的阻力位也是在不断上移的,目前的阻力位是1774万元/平尺。从2000年至今,张大千画价基本上在这个由中期均线和阻力线构成的上升通道中运行,期间虽然由于2004年至2005年书画市场泡沫泛滥,画价短期冲破通道上轨,但很快回落,并在均线位置寻求到有力支撑。

  综合以上分析不难判断,未来几年中,张大千画价还会稳步上行,虽然急速拉升的可能性不大,但跌破2003年秋季48488万元/平方尺的可能性也极小,目前的支撑位是1231万元/平尺,阻力位是1774万元/平尺。

  张大千画作拍卖成交价前10名(截止日期:2009年4月25日)

  序号 类型 名称 成交价(RMB)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1 泼彩花卉 张大千1975年泼彩朱荷屏风 21,433,200 HK苏富比 2002-10-28

  2 泼彩山水 张大千1967年作瑞士雪山镜心 16,748,000 HK苏富比 2005-10-24

  3 泼彩花卉 张大千1975年作钩金红莲镜心 10,853,813 HK佳士得 2004-10-31

  4 泼彩山水 张大千1973年作泼彩山水镜心 9,959,500 HK佳士得 2007-11-26

  5 传统山水 张大千幽翠飞泉镜心 9,900,000 中贸圣佳 2004-06-06

  6 泼彩人物 张大千1982年作松下高土镜心 9,175,500 HK苏富比 2007-10-06

  7 青绿山水 张大千1947年作湖山清夏图镜心 8,800,000 中贸圣佳 2005-07-30

  8 泼彩山水 张大千横贯公路镜心 7,552,350 HK苏富比 2008-04-08

  9 传统山水 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雅宜山斋图立轴 7,370,000 中国嘉德 2005-05-13

  10 青绿山水 张大千1947年作临王蒙夏山高隐图镜心 6,770,675 HK佳士得 2008-05-26

  题上关于松树品格的词就好:

  1、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2、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4、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5、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7、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8、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9、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10、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11、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杜甫《古柏行》

  12、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14、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15、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16、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7、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wwwlz13cn)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18、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杜甫《古柏行》

  19、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20、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21、松柏何须羡桃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2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

  23、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皇甫松《古松感兴》

  24、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韩溉《松》

杨松柏,字三森,我国著名书画家;其绘画的启蒙老师为张其翼先生,后向孙琪峰、傅佐先生学习中国画。学生时代从师于王麦秆、谷文达(天津),张开先等先生,自参加工作至今始终从事美术工作。

1958年第二期《中国画》杂志上就曾刊出一幅《松鹰图》,这幅《松鹰图》是乐曼雍(1902-1974,杨度长子杨公庶夫人)收藏(以下称“乐曼雍本”),曾在1958年1月20日举办的齐白石遗作展中展出;嘉德拍卖的《松柏高立图》(以下称“嘉德本”) 印章画上所钤印章完全符合齐白石的印章,印色完全符合齐白石印泥特点。《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作品上所钤印章上都是齐白石亲自所刻自用印技巧。印章、印色完全符合齐白石所用印章及印泥颜色特点。更要突出说明的是画作和对联的所用印章中有两方是重复使用的,即:朱文“白石”、白文“齐璜之印”。两套印章完全一样,并且印色完全相同,可见画作和对联是原配的,二者都是不容置疑的真迹。并且“嘉德本”《松柏高立图》所钤印章较之“乐曼雍本”更多且更为讲究。

图注:1958年第二期《中国画》杂志上刊登的齐白石《松鹰图》(左) “嘉德”本《松鹰图》 (右) 对对联本身进行鉴定。《篆书四言联》在用笔、结体上完全符合齐白石书法风格特征。联文“人生长寿”是齐白石印章“人长寿”的延伸,“天下太平”是古代花钱上吉祥用语,都符合齐白石的心意。书体采用《祀三公山碑》的写法,在齐白石其他真迹对联中也有应用。齐白石书法自成面貌,取法广泛,尤以篆书为最佳。白石老人篆书结字奇崛,大气磅礴,力能抗鼎,以追求金石气韵为审美归宿,所以在用笔上有别于古人在篆书中中锋用笔,而采取中侧锋用笔,如同他在篆刻中的单刀直入法。而在他的画作中的用笔也有如此笔法。有人以此联中侧锋用笔而质疑为伪作,实乃不知其书法取法、用笔之源由也。这点可以参考在1959年出版的《齐白石作品集》中,赠黎松安篆书对联中“同侪”两字的竖画用笔。

2011年5月22日,齐白石原作《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在嘉德春拍现场成交。

2012年,李可染原作《万山红遍》,以28亿元人民币成交。

2011年5月31日,张大千原作《嘉耦图》以19亿港币在苏富比拍卖行落锤成交!

徐悲鸿原作《六骏图》堪称无价之宝。作为徐悲鸿纪念馆镇馆之宝永久馆藏。

《松柏高立图》《嘉耦图》《万山红遍》《六骏图》这四幅屡创亿元级的艺术臻品,代表了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至高水平,被尊称为 “水墨四绝”,并成为每一个收藏爱好者追崇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