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一旦选择成为一个老板,人生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也许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你想象中潇洒多金的生活,可能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1你只有独力面对一切。 一旦成为了老板,就要承担对员工、股东和 社会 的责任,迎接来自同行以及
一旦选择成为一个老板,人生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也许你会发现,这根本不是你想象中潇洒多金的生活,可能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1你只有独力面对一切。
一旦成为了老板,就要承担对员工、股东和 社会 的责任,迎接来自同行以及其它不可控因素的挑战,解决很多也许从未遇过的困难,甚至还要面对随时可能会降临的失败。
虽然很多老板看似有下属可以帮忙,好像人多势众的样子,但风险最终只能转嫁到自己身上,只有老板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孤立无助。
2你无法轻易选择放弃。
一旦成为了老板,就不再有上司可以交辞职信,不再有任性撂挑子的资格,唯二放弃的办法,只有选择变卖产业或者宣布破产,而这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大多数的老板,只有在这条极其特殊的道路上闷头向前,直到闯出一条道路,或者碰的头破血流。
3你有很多不同的同行。
一旦成为了老板,你就会有很多想象不到的“同行”,无论名下是大百货还是小超市,上市公司还是小门小店,只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产业,就可以被称为老板。
一个大企业的老板,忙于贷款,忙于融资,忙于扩张,忙于做大做强;一个小门店的老板,忙于进货,忙于销售,忙于计算,忙于养家糊口。
虽然有规模上的差别,收入上的差距,但本质上其实有很多相似,这就是老板,最没有门槛的职业。
不过,虽然老板虽然有许多的不易,但老板也有许多的好处,不然也不会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1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一旦成为了老板,你所选择的事业,可以是你最喜欢的事情,可以将赚钱与兴趣做最完美的结合,根本不用听从他人的安排。
2你可以拥有自由的时间。
一旦成为了老板,你终于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悠闲的不用早八晚八,也可以鼓着眼睛通宵达旦,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
3你可以争取更多的财富。
一旦成为了老板,无论创造的利润是大是小,都会以你为中心不断汇集,让你拥有创造更多财富的机会,而你也拥有支配的权利。
正因为当老板有许多的好处,所以很少人愿意一辈子给人打工。
然而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当好老板,如果你永远懵懵懂懂不知诀窍,你的事业也将随随便便毫无起色。
1你必须选对员工。
一旦成为了老板,就不用总去责备员工的能力,因为选择员工和安排工作的权利都在于你,如果员工没有达到你的要求,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你。
2你不能依赖员工。
一旦成为了老板,就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心,所处的位置不同、目的不同、责任不同,就不能指望员工会多么理解老板,也不能要求员工会全心全意为老板服务。
3你需要学会处世。
一旦成为了老板,手下自然会有很多精兵强将,亲自动手的时候少了,做事的能力反倒成为了次要,更主要的是学会处世,学会聚拢人心,学会处理关系,这是一种更强的内在能力。
4你不能被人蒙蔽。
一旦成为了老板,就会成为最高处的布局者,要对全局了然于胸才能做出正确决定,你可以放手让员工做事,但不能听之任之的放心。
5你不能太过小气。
一旦成为了老板,你就要负责起员工的衣食住行,你的任务就是带领员工们多赚钱,太过抠搜的老板,手下员工们一定离心离德,对长期发展不会有利。
总之,当老板虽然有很多的好处,但也确实过得很不容易,躺着赚钱的人虽然为数不少,但更多数的老板都要辛苦操劳。
越做老板,越体会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句话。
1开公司就是选择合适的人 ,做合适的事儿。等你真正开始运营你的公司,你就会发现。人才难求,不一定是技术特别强的那个人。但是,忠诚听话这个品质就可以筛选掉很多人。
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记住。如何权衡他在哪个岗位,这是你的事儿。
2能用工资3000请人办到的事情,就不要花工资5000 。
能花5000工资就解决的事情,不要请两个2000的人。人力和管理成本随着公司发展会越来越大。
3一定切记财务管理必须清楚 。具体看公司规模,请个会计很有必要。省小钱,亏大钱。(夫妻档有好处,坏处就是老婆知道你公司的具体运营情况,你无法做出风险决策)
4亲兄弟,明算账 。选择熟人,朋友,哥们,亲戚干活,该给的钱一定要给,别以为亲属朋友的钱可以拖欠。公司出了问题,这些人的破坏力反而比一般的员工来的大,真正有人情味的,说不定就是你不沾亲不带故的普通员工,所以一视同仁很重要。公平公正,公司才能走的远。
5做生意开公司,归根到底,就是做人的生意 。你要问问自己,有没有人和你一起经营管理。独木难支,适当让利让公司进入新鲜血液,可以保证你自己的活力和公司的活力。参考一下华为的股份制。
6合伙的生意难做 ,主要原因就是,股东可以占股,可以提意见,不要让他拿主意。外部压力足够你操心,内耗你耗不起。
7鱼肉熊掌不可兼得 ,如果没结婚,就别结婚。公司进入正规,再去操心 这事吧。别浪费精力了。有特别好的朋友,生意蒸蒸日上,结果老婆孩子热炕头,耽误了赚钱的时机,老婆可以再找。但是人生的赚钱机会和订单,可能就这一次。别觉得我庸俗,这是一个现在已经破产的某制造业500人+老板与我喝酒的时候提起的。
8公司决策权不在自己的手里,别开公司了。
9公司盈利的时候,一定要有危机感!!! 有钱的时候,要想自己没钱的时候!!!不要觉得你今年能赚五百万,明年能赚一千万。这是扯犊子,你凭什么预见一年以后的事情???黑天鹅2020年的1月,你能预见吗???你所有的自信,如果遇见一次黑天鹅就出问题。只能代表你的经营和管理出了问题,而不是因为疫情!!!你如果对我的回答不屑一顾,你认真考虑一下,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听过难听的话,思维是否僵化?认为我错,没问题。但是你不能是第一反应,就是我瞎说。
你的自信应该是对全盘的把握,而不是对某个细节的自信。
10公司盈利时候,开源节流 。有节制的快乐,才是快乐。细水长流,才能源远流长。配置固定产物业,合理安排金融杠杆,不要等无米下锅再去找银行。做好资金储备。
11底薪保持业内正常标准,业绩提成和绩效工资可以加高 ,员工开的起宝马,老板自然能开宾利。遇见行情紧张的时候,老板的负担也不大。
12大公司老板需要把握业务发展的方向 ,小智知进,大智知止。小公司则是需要老板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你自己偷懒,员工只会有样学样。
13做企业开公司,必须有核心竞争力。 如果没有独一无二的盈利点,活不了多久。企业很少有活过三年的。核心竞争力你得把握好,该分钱分钱。对手下苛刻,自掘坟墓。不要觉得核心不重要,你看看排行榜上的企业,哪家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亮点?
你想一想,如果你的生意现在倒塌了。你可否拿你的核心技术出去换钱?如果不可以,你哪里来的自信你的技术不值钱,你知道吗?后期如何融资?如何和残酷的市场竞争?
14做好本行业的本职工作。 有些钱确实比你现在的行业赚的快和多,如果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意不赚钱,另外一个赚钱。就丢掉手头的生意,一次只做一件事!你不是超人 ,精力有限。贪多嚼不烂
15不要投机倒把 ,警告不要投机。否则,你这辈子就只想走捷径。人生这条路,每一步弯路,其实都避开不了。你现在选择最简单的路,以后可能是最难得。你现在选择最难得路,以后可能是最容易的。
投机最大的风险,就是你不相信踏实工作,认真勤奋可以赚到钱。这是最大的风险。
16开公司做生意之前,你一定要上班,上到高级管理层 ,比如担任某区域负责人之类的,你才有资格做生意,否则就是学费多少的问题。你最好成为老板的副手,你看着前面的人过河,好过你自己摸石头过河。
你上班都做不到出类拔萃,你是哪里来的自信。开店,开公司,你能千军万马杀出一条血路呢???
17守好底线! 你有一百万,拿50万出来做生意。30万做备用资金,20万做后续投入的红线,如果七十万都投入了,没见到效益就收手。你觉得家庭情况允许,还有家产等着你继承。你就继续投30万,否则你就关门大吉。老实开个小店,或者去上班。留下的三十万,是你最后的尊严。
第一年亏本,第二年保本,第三年赚钱这样的说法,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
18不要借钱做生意 ,很多的幸存者偏差导致很多人都想投机取巧去搏一搏。(抖音上都是艺术创作,现实比艺术精彩很多)马云不开翻译社,也没有第一桶金去做生意,后期上了轨道你可以去借钱。一开始不要借钱经营,否则你会哭的很惨。你经营的压力够大了,别给自己找事情干。
19不要逾期,保持好的信誉 。注意自己的名誉,小生意勾心斗角很多,大生意你人品不好,没人跟你来往的。真正的大买卖,都在于你的大主顾,对你人品的认可。
这买卖给谁都赚钱,为什么给你呢?诚实认真,也许这才是你真正的名片。生意场的通行证!
20成功的道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都是唯一的。但是失败都是一样的。
画重点!!!
各位未来的大老板,千万记住,不要盲目扩张。管理3个人30个人300个人 都是需要不同的能力的。你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你自己的人才储备,你到底是一个人在奋斗还是有2个得力合伙人?如果你判断你突然无法工作一个月,公司无人无法代替。劝你还是老实经营,不要盲目扩张。大部分公司的倒闭,都是赚钱以后疯狂扩张。如果没人可用,就别自信自由生长能结出好果子。
选拔一个人,你不观察半年,你就随便赋予大权?百万年薪也有沽名钓誉之辈。好好经营自己一亩三分地,稳步前进。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21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 ,老板必须自己相信,才能让员工相信。遇见困难,你乱,员工就更乱,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必须面不改色。员工一看,老板神色自若,自然也是坦然处之。其实老板心里已经烧焦了,但是依旧得面带春风,镇定自若,指点江山。先把盘子稳住了,回家慢慢想办法。
慈不掌兵,义不主财
给员工十个巴掌再给颗枣,远胜过给十颗枣再给一个巴掌
不用当基层员工是humanbeing,有时候工具都比他们珍贵
对于合作伙伴伸出的友谊,意思意思可以了,没必要当真,他们都是有利可图而已
不要重用亲戚,特别老婆娘家人,特别是小舅子,当然,你想企业破产就另当别论
遇见纠纷、难处、困难,并不是找ld就能解决问题,和你行业无关以及驻地不同的ld除了浪费酒钱别无他用
接上条,就算找对人,有时候只能得到几句善意的提醒(对方背景更硬,更有手段,ld想秉公处理)
和气生财,不要为争一口气破财
言多必失,特别是风系 星座 老板,注意自己不要成为话痨
不要和员工讲道理,他们不是来你这上学的,要用利益去讲解
树立一些勤劳工作典型,但大部分时候都靠那些投机取巧的员工
可以对员工发脾气,但别对自己供货商,客户发脾气
私企给钱快但纠纷多,国企肯定足额给钱,但至于什么时候给你,看运气了
和gov部门打交道做生意,要严肃一些,要是有亲戚朋友在相关部门,最好去打声招呼
不论什么生意,总有老赖和低素质,警方和法律对他们没威慑力,所以结交一些 社会 人很有必要,就像核武器,你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
员工小偷小摸是免不了的,哪怕你有监控
不要和员工交朋友,这会引起混乱和非分之想
不要对女员工有什么想法,代价会很大也很累
大部分有本事员工都是白眼狼,不是白眼狼老员工都是毫无价值的庸才
对基层员工表面客气些,手段可以狠辣,人情要兼顾到,不然他会和你搏命
员工里派系问题无可避免,最好别招募一个小地方的人太多
有些客户就是贱骨头,不必和他们客气,他们反而觉得舒畅,觉得你有实力
对上年纪客户,尽量要用传统的思想去理解,不要用现代年轻人思维去解读他们
别听自媒体乱吹,什么负债。现金流一定要备着,否则等着西北风吧
能不当老板就别当老板,虽然我交往过很多女友,但我还是想以前在国企混日子的生涯
4688名员工。根据查询宁德时代网页资料显示,截止于2023年2月27日,宁德时代的此次股权激励覆盖4688名员工,一共分配6781原始股份,相较于上年的覆盖人数略有增长,而宁德时代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和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相较于去年皆有所降低。
宝马估计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刚宣布“家在中国”,就因为一盒35元的冰淇淋,被员工偷了家。
这两天,一段“宝马区别对待中外访客”的视频火了。
这几天,宝马MINI就没有在热搜上掉下来过,接连灾难公关事件:
“宝马保安打人”、“宝马展台把主播抬走”、“两次失败的公关道歉”
本来,基哥以为宝马的公关,水平已经差到极点了。
想不到,还有下降的空间。
4月22日消息,据九派新闻的消息,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车展宝马MINI冰淇淋事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网友发文称,上海车展所有展台都不允许送冰激凌。
宝马破防了?属实不按常理出牌。
网友称,自己还问过了工作人员,对方称是由于宝马抗议了这件事,因此主办方下达了该要求。搞得许多游客都有点扫兴。
主办方回应此事称,不让送冰激凌情况属实,只因宝马MINI事件给主办方带来了麻烦。
如果宝马当初派送的是空气,现在参加车展的人已经窒息而亡了吧?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宝马公关的组织方这个猪队友,难辞其咎。
宝马冰淇淋事件后,小鹏、奇瑞等多家品牌车企迅速跟进。
小鹏的可爱多:
东风雪铁龙的COSTA咖啡
埃安的光明冰淇淋
基哥个人更喜欢吃美怡乐的脆宝。可惜没有车企赞助。
在上海车展期间,车企给观众送上免费的冰淇淋,博得了一番好感,还有一大波热度。
不过,友商的操作,也让宝马MINI更为尴尬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热度大,“冰淇淋”一事已经彻底破圈,很多人为了蹭热度开始动起歪心思,有主播故意往自家MINI车上丢冰淇淋,谎称是被他人破坏,还有二手车贩子直播砸店里的MINI车玻璃博眼球。
在微博上掀起舆论风波的同时,宝马更是火到了外网。
“宝马冰淇淋事件”火到外网
基哥去推特上看了一圈,发现不少外国人在聚集吃瓜,并纷纷对宝马此举表示了谴责。
有网友说:“宝马冰淇淋事件切实反应了它的丑陋。”
“无论是什么品牌,这绝对是一个管理不善的事件。一个好的活动组织者需要优先确保他们的到访者和客户。”
“宝马需要更负责任地培训自己的员工。”
“宝马禁止在上海车展上消费冰淇淋。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禁止观众来看演出。”
“中国是宝马最大的市场,中国电动汽车将在几年内击败他们。”
“为中国人民做了正确的事情而欢呼。鄙视和歧视亚洲人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亚洲是世界的供应者,而不是乞丐。我们不求特殊待遇,只求平等。”
宝马这波,属于是自毁口碑啊。你看看,丢人丢到“自己家”去了吧。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觉得一个冰淇淋不至于,比如:
“宝马市值损失的30亿美元的价值,等同于其5万台汽车销量。这足以让14亿中国人每人免费获得一勺冰淇淋了。”
无论怎么说,这个事情带给宝马的冲击不小。
宝马这波到底有多伤
现在,恐怕半个宝马董事会都要被气坏了。
他们没想到,筹备车展辛苦数月,竟毁在了冰淇淋上。
3月26日的消息: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在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言时表示:“合作创造繁荣,脱钩两败俱伤”,他反对和中国脱钩。
宝马集团已在中国建立了集团内部最大的生产布局和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布局,并持续扩大在华投资。
基哥个人,是非常欢迎各国企业来中国做生意啊,互惠互利。有生意大家的钱包都能一起鼓起来嘛~
《羊城晚报》3月1日的报道:自2010年以来,华晨宝马在华总投资累计已超945亿人民币,创造超过26000个高质量工作岗位。
车展之前,宝马集团高管访华的频率升高,连中文水平都长进不少。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CEO高乐用略显生硬的纯中文做了一篇简短的演讲,在提词器上,这位德国人也看懂了汉语拼音。
甚至为了表达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宝马打起了感情牌说了一句略显肉麻的话:“家在中国,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刻在心里的。”
可此次事件一出,4月21日,宝马股价大跌,市值蒸发163亿元,有人算了算,足够购买5亿个冰激凌。
这还是最直接的。
要知道,2023年第一季度,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约1948万辆BMW和MINI汽车。
其中,以i3、iX3等为代表的纯电动车型,一季度销量约为198万辆,同比增长2236%。
宝马2022年全年营收14261亿欧元,归母净利润1794亿欧元。
中国在2022年,继续是宝马最大的汽车市场。
宝马2022年中国交付量为7935万辆,来自中国的营收增长653%至4188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162亿元!
可此次事件之后,宝马在国内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结语
这一次,基哥也去了上海车展,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拿到展商送的冰淇淋了!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外国人的数量比往届都要多。这说明,国产车们已经可以开始能和老外同行们,平起平坐,平等地一起来互相研究学习了。
电车大势所趋,油车江湖末路。中国新能源卷出天际,几乎要淘汰欧美日韩燃油车。</span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奇偶实验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全球股市暴跌、熔断的次日(3月18日),宝马集团以在线直播的形式公布了其2019年财务表现:集团全年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欧元,达到10421亿欧元,同比增长76%。
宝马财报一公布,便迅速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作为成份股,宝马集团更是带动德国DAX30指数大反转。
全年收入超1000亿欧元,堪比国内二线城市
1000亿欧元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换算成人民币就是7700亿人民币。而根据中国2019年内地城市GDP统计数据,排名第25位的烟台市,其全年GDP为7653亿人民币。换言之,宝马一年的收入就已经媲美国内的二线城市了。
宝马集团为坚定投资信心,为此还派发165亿欧元红利总额 。根据2019年度财务业绩,宝马集团董事会和监事会将在2020年5月14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提议股东派发每股25欧元的普通股红利,以及每股252欧元的优先股红利。红利总额约为165亿欧元,占净利润的328%。
作为由基金与家族持股的制造业企业,保证股东稳定的分红收益,是决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战略贯彻一致性的重要前提。在行业专家看来,越是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越要强调投资者的信心。负责企业财务的宝马集团董事彼得博士表示:“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一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他们与员工一样,一同造就公司的成功。”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营业收入取得重要突破的另一面,利润率的下降则显示出了宝马在进步中所面临的更多挑战。来自欧盟政策的影响以及研发、生产投入的增长,令宝马集团2019年度的利润率定格在了68%。彼得博士认为:“这一数字还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彼得博士还特别提到,在中国市场中,华晨宝马的利润贡献增长了18亿,达到了98亿欧元。“中国市场将始终是宝马的核心区域。”
全球交付新车2538万辆,中国市场贡献大
造车者盈利当然要靠卖车!
面对全球车市遇寒,宝马集团销量依旧逆势增长。在新车交付方面,宝马集团共交付2,538,367台新车,增长22%。其中BMW品牌汽车累计交付2,185,793台汽车,实现33%的同比增长;MINI品牌累计交付347,474台;劳斯莱斯品牌累计交付5,100台,同比增长216%。摩托车累计交付175,162台,同比增长58%。
宝马集团庞大的全球销量同样离不开中国市场给予的巨大帮助。
中国市场方面,宝马集团总交付量为724,733台(包含BMW品牌和MINI品牌),同比增长14%,创下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好的销售记录,同时中国市场也贡献了其超过四分之一的销量。宝马集团表示,2020年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把握好中国市场,让中国市场的发挥的推动作用稳步持续才是关键。
新能源战略方面,集团去年卖出超过145,815台新能源车。截至2019年年底,宝马已累积销售50万台电动车,中国市场累计销售超过5万台。成为豪华品牌中新能源销量最高的车企。
对于销量创纪录的成绩,宝马将其归结为史上最强产品攻势的推动,尤其是大型豪华车细分市场占比的不断提升。资料显示,2019年,BMW X7、8系等大型豪华车销量涨幅接近75%。业内人士指出,8系、X7、7系等车型均出自CLAR平台,在平台化生产下,拥有更高单车售价的大型豪华车,帮助宝马集团获取更高的单车利润,从而帮助集团营收达到全年历史最好的财政收入。
面向未来,多措并举押宝电动化
尽管销量持续增长,但是面对当下全球车市遇寒,疫情蔓延,以及欧盟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政策,站在历史新高度的宝马集团,正积极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力度强劲,且决心强大。
齐普策表示:“欧盟委员会提出要将欧洲打造成第一个实现碳中和的地区。对宝马集团而言,我们也将实现自己的目标。”
前面我们有提到,宝马已累积销售50万辆电动车,其中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超过5万辆。而预计在两年内,宝马集团新能源车的销量将再翻一番——也就是到2021年底,宝马计划向全球客户累计交付100万辆新能源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今年宝马还将推出更多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首先在纯电动车型方面,宝马将推出纯电动宝马iX3。据了解,iX3将搭载宝马最新五代BMW eDrive电动驱动控制系统,配备超过70kWh的动力电池,WLTP标准下续航里程超过400km(预估NEDC里程超过500公里),并且最大充电功率可达150kw。新车上市后与奔驰EQC和奥迪e-tron等车型展开竞争。而到2023年,宝马更将其产品线扩大至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一半以上将是纯电动车型。
能够看到,在汽车市场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宝马不计一时得失,重金押宝电动化。这一举动,无疑能为其未来的营收和利润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当然,对于转型电动化,宝马显然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次发布会上,宝马提出了非常详细的“转型计划”。
1,投入百亿欧元保障原材料和动力电池供应
根据的宝马集团的计划,其三分之一的减排目标将通过进一步优化传统动力系统来实现,三分之二则通过电动车的销量增长。到2030年,宝马计划将实现电芯的能量密度翻番,以同样体积的电池为客户提供两倍纯电续航里程。
为此,在2019年,宝马已在电池及相关原材料采购层面累计投入超1074亿欧元,包括:在动力电池供应方面,宝马集团于2019年11月宣布与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加深合作,追加采购,订单总额从2018年签订的40亿欧元提高至73亿欧元,合同有效期也延长至2031年。此外,去年宝马集团也宣布与另一家电池供应商三星SDI,签订总额29亿欧元的长期供应合同,有效期为2021至2031年。
此外,为保障电池原材料供应,今年宝马还将直接进行锂、钴直接的购买,为宁德时代和三星SDI直供原材料。
2,加大研发力度,投资超300亿欧元
齐普策表示:“新技术是未来出行的关键。到2025年,我们计划在研发方面投资超过300亿欧元,只有能够同时开发和集成软、硬件的公司才能塑造汽车的未来。在这方面,我们显然已经在快车道上。”
宝马集团过去5年的研发总支出为29273欧元。其中,2018年研发支出最高,达到689亿欧元。而自2015年以来,宝马集团的年研发投入已连续五年超过50亿欧元。
除了大量资金的投入,与之相匹配的还有电动化研发中心,全球各地工厂的布局,以及充足的人才储备。
目前,宝马在全球15个国家拥有31个工厂,这种全球化布局的方式不仅帮助集团分担了风险,按照齐普策的话来说,“这使我们贴近客户,保持灵活,更快响应客户的需求,实现增长的潜能。”
而在人才发展上,仅2019年宝马就在培训和员工职业发展方面投入37亿欧元。目前,宝马在全球已有约46万人接受了电动化相关培训,达员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并且宝马仍旧在继续广招技术人才,以为软件开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等领域储备人才,助力"ACES新四化"转型。
正是在研发上不计成本的投入,让宝马集团在当今全行业面临巨变的时候拥有领先优势。“在各个战略领域,我们都在正确的时间采取果断的措施。现在,我们也将继续利用竞争优势引领行业趋势,”齐普策表示。
3,开源节流,2022年底节约超过120亿欧元
上述所说的研发投入,原料供应,新车型的量产等等,无不需要巨大的资金。那么问题来了,钱从哪里来呢?为了弥补布局未来技术的高额前期投入,宝马同样给自己制定了一整套的“开源节流”方案。
首先是“节流”!
为了弥补布局未来技术的高额前期投入,宝马集团持续贯彻2017年推出的Performance> NEXT计划,不断提高效率。
彼得博士表示:“对于电动出行等未来技术的前期支出需要资金支持。因此我们继续坚定解决内部问题,明确关注业务表现和效率。通过优化核心业务,我们正在全面提升财务实力和业务表现。取得增长的业务板块符合市场趋势,帮助企业获得了所需资金,继续推进可持续出行战略。”
据了解,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2年底节约超过120亿欧元。
其次是“开源”。
在产品开发方面,宝马目前采用的是模块化、可扩展的智能车辆架构平台,同一条生产线上既可以生产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也可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这样可以让新车型的研发时长将缩短三分之一,尽可能的降低研发成本;
而在产品方面,宝马计划从2021年起,向增强型智能车辆架构过渡进程中,宝马将有50%的传统动力车款不再开发后续换代产品,进而支持更多电动车型的推出。这些举措将在2022年之后在电动化领域开始充分发挥作用。
最后,宝马还定期评估并简化车型系列。在间接采购以及材料和生产成本方面,宝马集团加强内部协同效应,不断提升效率。公司还在回报率最高的细分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新车型,以加强业务表现。比如作为BMW品牌旗舰,宝马下一代BMW 7系除了将推出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之外,还将首次提供纯电动车型,真正赋予消费者“选择的权力”。届时,纯电动BMW 7系车型将搭载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技术。
此次的发布会时间并不不长,但是从宝马所释放出对未来的清晰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当下车市充满挑战,但宝马仍展示了百年车企的自信与实力。通过不断加大对未来出行的投入,以及在研发、生产、人才储备、战略等各种方面的积淀,令其在风险来临时更加灵活高效,释放更多动能。正如宝马董事长齐普策所言:“宝马历史上在面临危机时一直都有良好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个段子是这样的:
今天看着老板开着崭新宝马在大楼前停下,我不禁露出了艳羡的目光。老板似乎察觉了我的眼神,便对我说:“只要你肯好好努力、发奋工作,到了明年这时候,我就能开上一辆更好的车啦!”
说起来为什么我们如此反感这996工作制?
工作996,生病ICU。因为我们付出如此长的工作时间,工资没涨多少,倒是把自己的身体给赔进去了。身体不去休息,疾病就会找上门。
996工作制的背后实际上是资本家为了榨取工人们更多的剩余价值,而采用的一种延长工作时长的手段。
这剩余价值,便是有钱人为什么会有钱的秘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