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跑滴滴送外卖没前途,为何近490万人送外卖,2000万人跑滴滴?

员工 0 54

都说跑滴滴送外卖没前途,为何近490万人送外卖,2000万人跑滴滴?,第1张

都说跑滴滴送外卖没前途,为何近490万人送外卖,2000万人跑滴滴?
导读:都说跑滴滴和送外卖没有前途,但是却有近490万人送外卖,2000万人跑滴滴,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职业的收入很高,尤其是对于低学历的人群来说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因为由于学历较低是很难找到收入如此高的工作的,而且很多人都把跑滴滴和送外卖作为自己

都说跑滴滴和送外卖没有前途,但是却有近490万人送外卖,2000万人跑滴滴,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职业的收入很高,尤其是对于低学历的人群来说是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因为由于学历较低是很难找到收入如此高的工作的,而且很多人都把跑滴滴和送外卖作为自己的副业,一般都是在工作时间以外进行,这样就等于又多了一份收入,这么看来这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都说跑滴滴和送外卖没前途,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工作都学习不到什么,既增长不了见识,也开阔不了视野,而且也不是一门技术,对我们的生活提供不了多大的帮助,但我却不这么觉得,我觉得首先这两个工作都挺辛苦的,不是谁都可以付出这份辛苦的,有的人宁愿一个月挣2000,也不愿意去吃这份苦,因为他们觉得这实在太累了,远不如他们现在生活过的安逸。

但是安逸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东西,它会悄悄地腐蚀一个人,而你自己却毫不知情,虽然跑滴滴和送外卖的这些人可能没有高学历、高情商,但就冲着他们这股肯吃苦地劲儿,我觉得他们也一定过得不会太差,人做事都是需要机遇的,说不定哪天他们遇到一个机遇,就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了,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谁规定跑滴滴和送外卖就一辈子都会这样呢?

而那些喜欢安逸的人,即使给他们一个好的机遇,他们也是抓不住的,所以我觉得这份职业没有什么不好的,也没有什么丢脸的,而且有人还将它们作为了副业,不仅能多赚钱,还能丰富自己的生活。

根据距离不同单价也有所不同,一般在5元-10元之间,超过9元的单子,一般都在5公里以上。一般是月结。

说起送餐师傅,我们并不陌生,去年底有媒体发过大意为“送餐骑手位列2016十大高薪职业”的文章,不过当时信息量太少同时角度单一。眼下正值五一劳动节,我们联线美团外卖,从劳动者的角度给大家带来更多送餐师傅的点点滴滴。

27-35岁为主,多来自人口大省

据美团北京分部介绍,目前送餐师傅的年龄大多在此区间,同时人员构成多来自传统的几个劳务输出大省,比如四川、安徽、河南等地。送餐需求非常旺盛的北京,则是更多来自河北和河南。

由快递员转行过来做送餐员

虽说对于外出务工人群,通过老乡介绍依然是一种主要方式,但在送餐员这行,也存在之前是快递员而现在转行做了送餐员的情况。一是因为快递员工作时间从早到晚跨度很大,比较辛苦;二是相比快递员,送餐员的工资可并不算低,甚至有时挣得更多。

全职挣得更多

以美团为例,收入较高的师傅往往是全职。每天公司会考核8个小时的总出勤时间,但上下班时间可以自控,所以还是比较灵活的;而每天上午10点到1点,下午4点到8点,是送餐员最忙碌的时间段。

日均行程上百公里,月入过万所言非虚

张师傅是美团北京分部的一位送餐员,他在这行已工作了两年,绩效优秀,他告诉我们:自己日均送40-50单,然后每天晚上八点多结束工作吃晚饭,再晚的时间他一般不做(有其他的值班师傅),他的月收入就接近1W。

关于收入,片区主管告诉我们:系统会根据送餐员的绩效和评分,优先派单给高分师傅。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良性竞争,激励送餐员把服务做好,这样才有可能接更多单。

交通以电瓶车为主

理论上外卖公司并不对送餐方式做具体要求,不过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基于综合考量,电瓶车是送餐员的普遍选择,基本不受交通拥堵影响。最近两年外卖公司也在不断对送餐员的装备做优化完善,比如我们会明显发现更有标准化和人性化的趋势。

最难送的地方是写字楼

这是本次访谈中几乎所有师傅都提到的:中午收到写字楼的订单较多,但这种地方要么门禁不给上去,打电话叫客户下来自提,对方往往不乐意;要么电梯挤不上去,经常因为排队等电梯拉长了送餐时间,送上去客户埋怨。

不过师傅们也说到慢慢送的多了,知道在这里工作的人们中午吃饭时间很有限,所以对客户埋怨送餐不够及时,他们是能理解的。送餐员很辛苦,大家真需要互相理解。

工作中遇到过最苦闷的事情

风里来雨里去吃苦耐劳对师傅们不是个事儿,最让他们苦闷的是一些客户的不理解,比如因为路上因素确实晚了一会儿,往往就会招来抱怨,甚至有时因为下雨不敢骑太快送到之后 ——“这饭凉了,我不要了,我再点一次,你再送一遍”(这样的都有!)

虽说媒体报道不应该带有主观感情色彩,不过对这种人,小编真是想到最近火爆的剧集里刘新建老总的一句话:“那家伙就是一土鳖,连我都瞧不起他。”

足不出户点几下手机,饭菜就给你送上门了,这是都市白领普遍的生活方式,最近两年随着外卖公司业务的纵深发展,三四线城市的外卖普及也非常迅猛。而支撑起这套服务的、为我们生活带来这么大便利的人,就是风里来雨里去的送餐小哥们。

中国灵活就业者已达2亿人,很多年轻人选择去跑滴滴送外卖。因为这一行业的薪资比较理想,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办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于是他们就会进入到外卖行业当中,如果自己多努力,一个月就能够拿到1万多的薪资。

虽然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觉得做外卖这种事情是一些没有上过学的人才能去干的。但是随着现在外卖群体的逐渐庞大,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入这一行业当中。因为这一行业非常的自由,而且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如果大家需要去考编或者是想要二战的话,就可以通过一边送外卖一边学习的方式,这样能够减轻一定的备考压力,也可以防止受到身边人的嘲笑。很多年轻人瞒着父母,一边送外卖一边备考,虽然压力很大,但是他们也乐在其中。

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为什么年轻人不去工厂,要去外卖或者是滴滴行业。和工厂相比,如果去送外卖的话,就能够认识到更多的人,也会拓宽自己的社交圈,从而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资源。如果机会合适的话,相信大家也会放弃现在这份工作,转而投入到其他的行业当中。一旦进入工厂,大家的信息就会变得越来越闭塞。

现在的年轻人和以前的年轻人相比,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多,他们也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如果这份工作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收益,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进入。有一些年轻人因为没有上过学或者学历不高,如果想要找到一份心思的理想,而且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外卖行业出现之后,他们便有了更好的选择。

美团外卖骑手是按单子算工资的,一单外卖一般收入在5元-10元之间,超过9元的单子,一般都在5公里以上。

工资提高技巧:

1、尽量接距离不超过5公里的订单,保证多单而不是单价高;

2、选择熟悉的路线配送,不熟悉的订单不要轻易接,容易造成延时,从而差评;

3、在送餐上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服务态度,语气态度可能会决定你这单是五星还是三星。

扩展资料:

美团外卖是美团网旗下网上订餐平台,于2013年11月正式上线,总部位于北京。

美团外卖用户数达25亿,合作商户数超过200万家,活跃配送骑手超过50万名,覆盖城市超过1300个,日完成订单1800万单。

2017年8月31日,美团外卖启动“青山计划”设“首席环保官”

2017年,美团外卖总交易额达到1710亿。

美团外卖发布2018新年味报告春节订单暴增171%

2018年4月,因存在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经营行为,无锡市工商局约谈美团、饿了么、滴滴外卖三家外卖运营商。9月3日,美团外卖回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一事,称认真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将推出四项举措。

参考资料:

-美团外卖

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正值毕业季,很多专科、本科毕业生都开始忙着找工作。有的人大学几年积极进取,给自己争取到了不少机会,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职场起步一切顺利。而有的人,毕业近半个月,仍然处于茫然之中,一找工作就碰壁,不知道何去何从。在困惑和自我怀疑中,这些处处碰壁的人找到了一个所谓的根源:学历低,导致求职路不顺。

于是,就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无奈地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心疼提问的孩子,但是这里还是想狠狠心地告诉他:进不进厂打工,和大专学历没有关系,而是兴趣问题和志向问题。再者,大转学历也可以在职场厮杀出一片自己的天地,这是能力问题以及格局问题。

首先,进厂打工不等于低学历、大专学历,更不等于被迫的最后归宿。

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总觉得,进厂打工的人都是低学历或大专学历的人,因为学历低,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最后只能进厂当普工维生。然而事实上,进厂打工不等于低学历、大专学历,也不意味着进厂就只能当普工。

我身边就有不少所谓高学历的人主动选择进厂打工,比如我朋友逸在厂里当研发人员,工资很高,他的工作是自主选择的,是他自己感兴趣且有志向在这个领域上奉献,而不是被迫的最后归宿。

其次,现在大专学生的机会很多,最本质的问题还是能力问题。

当下很多企业、单位和公司都很愿意给予大专生机会,只要有能力为该团队创造价值和利益,都能在这些地方站稳脚跟,甚至获得许多发展的机会。

比如我一高中同学就是大专学历,毕业后因喜欢新媒体而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几年过去了,他早已凭借自己的写作和运营能力当成了一个新媒体团队的主编。这归根结底,还是能力问题。

最后,是毕业生求职时的格局问题。

很多毕业生好高骛远,格局很小,只想着眼前的享乐,于是,大学期间不好好专研自己的专业技能,等到毕业找工作时,又因格局狭隘不愿从最底层做起,结果就屡屡碰壁。

在这过程中,被多次拒绝后,慢慢抹杀了自己的自信心,产生了自我怀疑,最后只能一退再退,并开始抱怨现实的无奈,再盲目地归咎于自己的学历问题,甚至选择去厂里当普工。这种情况,说实话,很可怜也可悲,但还是自身的问题所致。

总之,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是大专学历,最后的归宿都是进厂打工吗?不是的,而是自身的兴趣和志向问题、能力问题以及格局问题。

无论如何,在此希望找工作总碰壁的毕业生们,不要给自己设限,觉得自己学历低,最终只能进厂,或者因此自怨自艾,甚至在碰壁后就自我放弃。一定要学会改变自己的心态、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这样才会更容易遇到机会且牢牢把握。

————————

看到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一场疫情过后,让滴滴司机,外卖小哥这些工作领域成了“卧虎藏龙”的地方,各行各业都转战外卖小哥和滴滴司机,看到了一位知名博主之前因为打车叫滴滴的时候,和师傅聊了一会天,于是发了一条微博,微博的内容是这样的:

滴滴师傅:“全北京疫情之前一共有14万辆滴滴,你猜现在有多少辆?”

“我猜不到”

滴滴师傅:“37万辆,整整多了23万辆。”

与此同时,在复工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国内外卖骑手的数量在增加了58万,外卖配送员这个工作也是复工之后,首个出现在市场就业需求大幅度上升的工作。

23万,58万,这些数字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像上面说的一样,360行的无论是普通职员还是行业精英,都有人选择转行做了外卖小哥或者滴滴司机,这一部分增加的人群当中,他们有很大的可能性,以前的工作是光鲜亮丽的,做着体面的工作,甚至手里还有不错的人脉和社会资源。

但是一场疫情下来,降薪,短暂性收入缺失,公司裁员,紧缩招聘等等一系列残酷的现实,让很多人不得不另谋出路,这时候生活脆弱得真的一棵稻草就能压垮自己,没收入了但是身上的负债还在,放下面子,另谋出路,扛起家庭和生活的重担,让很多人走上了转行的道路,没办法,这是生活逼着自己在做决定。

其实看到这一则消息的时候还是挺震惊的,想想其实我们很多人对于生活的抵抗能力并不是那么强,在面临突如其来的生活风险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依旧还是会压力很大,会觉得无所适从,既然都聊到这里了,就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对于最近一些事情的看法。

从2020年4月到5月的过渡,全国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依旧沉寂之外,大家似乎都重新走上了工作和生活的正轨,4月值得大家的关注的就是罗永浩的直播带货,记得在一场直播中,老罗不小心将品牌方的产品名称念错了,看了老罗做手机时候的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按照我们对于老罗的了解,我们会觉得他的处理方式是会当场讲一个段子或者笑话圆过去,就当这件事情没发生一样。

但是,这次老罗站出来了,他头顶秃掉一半的头,真诚正式像观众道歉了,向观众说了一声“抱歉”,要是以前的老罗,让他道歉很难,往往他会用“理解万岁”这样的词语一边向大家恳求原谅,另一方面又不会让大家觉得这都是他的错。

但是现在,他在屏幕前妥协了,在中年面临巨额负债的现实面前妥协了。

于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扑面而来,有人觉得直播带货的老罗,少了几分理想主义,多了几分现实主义,眼里都是钱,感觉现在只要能卖出去东西能赚钱,都开始学会跪着赚钱了。

以前的老罗从来不肯轻易承认自己有错,以前的老罗绝不会在手机前卖友商的产品,以前的老罗会觉得苹果的设计很丑,那些疯狂抄袭的友商简直就是不动脑子,以前的老罗即使在发布上翻车,也会用“理解万岁”这样的词语去掩盖自己的失误。

有人觉得老罗现在做直播就是为了赚钱,毫无理想可言,老罗自身也承认做直播带货,是他通往梦想路上的盘缠,47岁的老罗看准直播行业的发展,认为直播带货是最有可能帮助自己在短时间内把债务还清的,一个即将年过半百的中年人,面对前半生几乎都是失败的创业生涯,如今能直面现实,想尽办法努力早日还清债务,努力在面对现实,哪怕现实是那么的不堪和不如人意。

我觉得这样的老罗,并没有堕落,反而是为一些不敢直面自己和现实的中年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人家47岁头发都掉了一半,身背几个亿的负债,依旧在通过自己努力去还债,你还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和埋怨生活的苦。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老罗拿得起放得下,敢于放下面子赚钱,恰恰也是老罗令人敬佩的一点。

后来又在某社交平台看到了一位曾经企业高管分享的经历:

“一年前自己还是企业的高管,因为收入还算是不错,之前买了房子月供7000元,现在买了房子月供5000元,月供加起来一共 12000元一个月。”

“本来想着今年大干一场,想想一年下来也能基本还清自己的贷款,但是好事没持续多久,公司没能顺利度过疫情的艰难时期倒下了,自己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工作也找了很多,找不到工作时候,很多时候都有一种想去做外卖小哥和滴滴司机的冲动,根本不敢和家里说。”

从过年到现在,真的看到了太多的人辞职,失业,被裁员,真的太多太多了。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如果把时间拉回到过年之前,其实我们很多人就跟这位高管一样,有自己体面的工作,收入能维持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自己的工作在短时间内被淘汰或者被裁员,但是生活的意外就是来得让大家猝不及防,一场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一下子从幸福的云端跌落到了疾苦的底层。

由正午阳光拍摄的短剧《我是余欢水》赢的了很多观众的好评。为什么喜欢这部剧,因为剧中呈现出的中年余欢水的生活百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剧中都能找到和自己生活相似的影子,甚至还有的网友评论:“自己的中年人生,就是第二个余欢水。”

没出车祸之前的余欢水,是一把创业的好手,有创新能力,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出车祸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的背叛,朋友的不信任,上司和同事的瞧不起和排挤,让余欢水的人生糟糕到了顶点,好事一件没出现,但是坏事好像一个接一个地来到他的生活中,好像是被安排好的一样。

职场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失望,不仅如此,去医院检查的余欢水还被误诊为了癌症。

生活要给你意外的“惊喜”的时候,你挡也挡不住,只能全盘接受。

有时候,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要负起责任继续往前走,却要难很多。

剧中压垮余欢水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来自银行的短信,提醒他这个月的房贷应该交了。这样的一条短信,让余欢水萌生了自杀的念头。

就在他在天台上准备纵身跃下的时候,他收到了自己孩子这周补习班的钱应该交了的短信,让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身边因为创业失败,身上背着很多负债,从而产生轻生想跳楼的人也见过不少,但是在选择轻生之前,接到了老婆和孩子让自己回家的电话,自己又舍不得纵身往下一跳了,他放不下自己的家庭,妻子和孩子。

对于自己来说,自己跳下去了可能就一了百了了,但是之后自己老婆和孩子该如何生活,又有谁去照顾他们,想到这里,总会不自觉退后几步。

中年最后倔强是宁折不弯,能屈能伸,生活再难也要拖着自己这身皮囊努力继续往前走,因为不往前走就意味着后退,没有别的选择。

对于疫情之后增加的58万名外卖小哥

饿了么公布了一组数据:

“新增骑手中,30% 来自餐饮、旅游等服务业;40% 来自制造业工人;20% 来自自由职业者,包括破产的个体户老板们;10% 来自于应届毕业生;剩下 10%,来自于其他行业。

网上的月薪4万的**美术指导,转行做外卖小哥的事情,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位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以前是做**美术指导工作的,一个月的工资加上自己平时私下里接到一些活,一个于能赚4万块钱左右,但是觉得工作太累,太伤身体。

现在做外卖小哥,时间更加自由,自己也觉得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以前大家都看不起外卖配送员这个职业,现在是外卖小哥是人才最多的地方,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有,所以网友们也有趣的给了一个称号:“神秘的组织”

比较起那些打死不肯放下身段去赚钱的人来说,我更喜欢这位外卖小哥。

就像常常听到的,人生其实就像是一场赌局,只要你不下桌,就有机会重新拿到一手好牌。

有的时候,你只有放下所谓的面子,才能好好活着。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希望。

年轻的时候,觉得有勇气就是敢去尝试和挑战自己曾经没有尝试和挑战过的东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渐渐发现,当生活的重担和家庭的责任压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对勇敢又有了另外一种理解。

生活中的勇敢,就是对柴米油盐的坚韧,懂得忍辱负重地活着,哪怕身上的压力再大,依旧对生活抱有最初的期望。

就像老罗刚开始选择做直播带货的时候,大部分人是来看热闹的,一部分人是来看老罗翻车的,一个之前做手机的能做好直播带货吗?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吃瓜群众也是抱着看热闹不嫌弃事大的态度。

当老罗的第一场直播创造了1个多亿销售战绩的时候,又有人开始说看到了号称理想主义代言人的罗永浩开始向金钱和现实低头了,但是你看到人家罗永浩一场直播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你没看他身上背着将近亿元的债务。

了解老罗创业经历的都知道,其实现在老罗做直播带货还的钱,自己完全可以没必要自己的去背,即使是锤子撑不下去了,也可以申请破产清算,自己一个人也不用承担巨额的负债,为什么最终选择一个人签下来扛下来,这就是中年老罗的担当,他想大对得起自己的投资人和员工。

而且签署债务的时候,罗永浩的老婆是跟他一起签的借款合同,还是无限担保,意思就是罗永浩即使没有能力偿还了,这笔债务还会落到他的老婆身上,9700万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让自己无法喘息的数字。

但是老罗选择一人承担,我们看到得更多的应该是作为一个创业者的担当,试问如果你身上背着9700万的负债,人家债主每天都在催着你还钱,而直播带货是做容易让你在短时间内还清债务的,你还会拒绝吗?

与其说做手机失败的老罗,变得堕落和现实,不如说因为做手机失败了,老罗更给广大中年创业者做出了一个很好榜样,有担当,有责任心,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所以,永远都不要去嘲笑努力生活的人,但是站在生活金字塔顶端看世界的时候,请不要去轻视和嘲笑那些在底层为了生活努力挣扎的人,不要把大家的工作分成三六九等,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别人的职业之上。

其实大家只是谋生的方式不同,可能他们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的样子有点狼狈,但是如果生活能让自己做选择的话,谁又不想活得体面呢?

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在你眼中轻而易举就可触碰到的星辰,可能对他们来说花一辈子的时间也无法碰到。

知乎一个高赞答案说得很好:

“高耸在浪头的浪花,永远只是海水最表面的一层,而还有更多的浪花,它们叠加在最底面的一层,你甚至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生活没有岁月静好,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