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婆婆喜欢抢着带孩子?

老人 0 61

为什么很多婆婆喜欢抢着带孩子?,第1张

为什么很多婆婆喜欢抢着带孩子
导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选择将孩子交给保姆或者自己的妈妈、婆婆带,可是家家情况不一样,在我们家,我就不想让我婆婆带。每次带着宝宝在小区内遛弯的时候,邻居看到我,都会“好心”的上来劝我:“你这孩子都一岁多了,可以断奶了,你再出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选择将孩子交给保姆或者自己的妈妈、婆婆带,可是家家情况不一样,在我们家,我就不想让我婆婆带。

每次带着宝宝在小区内遛弯的时候,邻居看到我,都会“好心”的上来劝我:“你这孩子都一岁多了,可以断奶了,你再出去找个活干,孩子给你婆婆带着,你还轻松点。”

当我说我可以自己带的时候,他们都会噗嗤一笑,这种在我眼里讽刺的笑让我很不舒服,难道非要婆婆带孩子、我去上班才是对的吗?

回想我坐月子的时候,其实婆婆很想帮我带孩子。那时候只要有空她就抱着孩子,带着她睡觉,甚至我想抱一下都是奢望,每次我心里都难受好一阵子,最后还是在我对老公强烈的要求下,才夺回带孩子睡觉的权利。

记得孩子三个月的时候,每次出去,婆婆一路相伴,然后我提物品她抱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婆婆貌似不喜欢我这当妈的来抱孩子!

而且早在还在半岁的时候,婆婆表态说让孙子以后和她睡,公公也在一旁掺和,我沉默,婆婆也明白我这是不答应。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了,有次我就听到婆婆对着孩子说:“乖孙子,以后和奶奶睡吧,想吃什么奶奶给你买,别和你妈妈睡了。”我装作没听到,走进去对宝宝说:“宝宝,走,跟妈妈回去睡觉!”

直到上个月,婆婆强硬表示要带着孙子睡,我儿子就一直哭,婆婆还说哭哭就好了。我看着心疼,一把抢过来,为什么非要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呢?他明明很需要妈妈!

说到这,可能很多人会说我神经病!有婆婆抢着帮你带孩子,你能自己轻松还不知足。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在做妈妈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做好了累成狗的准备,我很享受其中的过程,累并快乐这。

而婆婆的所谓带孩子却是想要让我和孩子的距离更疏远一点,其中的原因我一直不明白,难道是怕我带着孩子跑了?我是孩子他妈,我的孩子,为什么非要婆婆带?

其实婆婆对我还不错,对我儿子更是没的说,你们觉得是我的做法对不对呢?

婆婆抢着带孩子的话,肯定是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毕竟是自己的孙子,而且他现在没有工作。肯定是希望生活不会那么无聊,然后跟孩子在一起也会增添很多的快乐。每天陪伴着他们成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也许他没有过多想其他的,就是很喜欢跟他待在一起。

也可以帮你减轻一些压力,然后你们可以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和工作。如果说她在育儿方面做的还可以的话,我觉得你不用过多担心。如果有觉得不太好的地方可以跟婆婆好好说,让她能够多理解你,理解你的育儿方式。

所以尽量还是不要强硬去说她。自己也可以抽时间多陪伴在孩子身边。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婆婆也是会非常理解你的,告诉她孩子有妈妈的陪伴是最好的,所以还是没必要想得太多。

上次我看见一部**也是这样!婆婆,公公和他老婆,娘家,也是抢带孩子,后来他们一家人协议,好像平时是谁照顾,这个星期天在谁家里,那个星期天在谁家里,孩子的衣服由孩子的妈妈决定,以前他们衣服也抢着买,娘家说别人的衣服买来不好看,他们就是说来说去,经常为了孩子的事情闹矛盾,如果平时奶奶照顾,那么星期六星期天在外公外婆家里啊!这样公平了,也可以说给奶奶休息二天。

感觉婆婆在和我抢孩子,有这种想法该如何调整?

如果在一个正常的、没有其他因素的生活环境里,婆婆应该就是比较疼爱自己的孙子,可能表现的强烈了点,这应该是奶奶很爱孙子的表现吧。

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可能表现在外表,有的表现在心里,不管哪种方式,都是爱的。

你就想,婆婆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又有了孩子,然后婆婆也很爱自己的孙子,这都是很正常的。

就像自己一样,你也很爱你的孩子,当你的孩子以后有了孩子,你会不爱吗?肯定也喜欢得不得了的。

再说,孩子永远都是你的孩子,谁又能抢走他?只不过多了一个人来更爱你的孩子罢啦。

现在的孩子就跟宝贝似的,家里人都非常的喜欢。

不用想太多啦,孩子永远只有你一个最最亲的妈妈哦。

每个孩子对妈妈的爱都是刻心里的。

我很理解每一个初为人母的心情,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心里有疑问和不解,可以找您最亲的人,比如老公或者您自己的妈妈聊聊天,抒发下自己的情感,千万不要压在心底哦。同时要站在婆婆的角度上换位思考下,老人家退休后,孙子成为她们最大的寄托,总想给予最好的。相对比那些不管孩子,出去打牌的婆婆来说,您的婆婆是个不错的人哦,同时您也是位幸福的妈妈。

换一个角度考虑,其实这是好事情,这是婆婆爱孙子的一种表现,这个世界上多一个人爱您的孩子,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而且有婆婆的照顾,你也会轻松不少。所以不用想太多,保持自己的好心情,出了月子后如果不上班,有空余时间的话,可以适当的报些培训班,这样就不会有时间乱想了。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小单元,家庭关系是否和睦影响到社会安定,在每个家庭中,都会有一个让众人疼爱的小宝贝,那么,当孩子的爷爷奶奶也特别疼爱孩子,一直跟你争着带孩子,作为孩子的母亲,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应该理解公公婆婆的心情。家中添一丁,他们内心也是十分地开心,也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孙子,他们空闲时间恰好也比较多,可能他们觉得你们作为父母的,工作忙,压力大,没有太多时间带孩子,所以就十分乐意帮你们带孩子,这是十分正常的,作为儿媳妇的你,应该理解公公婆婆的这种心情。

         其次,如果你自己也辞掉了工作,想全职带孩子,那也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公婆还是争着抢着想带的话,你先跟他们谈谈,告诉他们你也理解他们的好意,然后再说明自己的情况,让他们明白自己也是有时间的,可以和公公婆婆商量,让他们可以定期来看看孩子,或者在你忙的时候,让其帮你带三两天。

        最后,如果你通过协商,公婆还是没有同意,此时你应该找自己的丈夫说明情况。跟丈夫说出自己的顾虑,比如不同年代人的思维不一样,带的孩子的教育也不一样,同时也告诉丈夫自己也想全职带娃的想法。然后,你再让丈夫进行转述,去劝说自己的爸妈,总之,儿子说话,他们父母指定会听。

         总而言之,不管是处于什么情况,一定要彼此相互理解,保持情绪稳定,冷静地进行交流沟通,一家人只要和和睦睦的,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商量来的。

很多年轻人在孩子满月以后就会着急去上班,在这个时候年轻人往往会纠结把孩子给谁带,家里的老人都很宠爱孩子,把孩子给婆婆带自己的妈妈心里会不舒服,那么婆婆抢着带孙子的心理,婆婆老是抢着带宝宝咋办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婆婆抢着带孙子的主要心里是因为婆婆不放心把孩子交给别人,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不能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只能被大人照顾。婆婆会认为自己有带孩子的经验,认为自己带出来的孩子要比年轻人自己带好很多,所以就会抢着帮年轻人带孩子。小孩子在小的时候通常都是谁带和谁关系好一些,婆婆作为孩子的奶奶也希望还能和自己的关系更好一些,所以就会抢着带孩子,希望孩子能和自己的关系更好。

婆婆抢着带宝宝也可能是怕宝宝影响年轻人上班,所以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年轻人缓解压力,如果年轻人不想让婆婆帮自己带孩子可以直接和婆婆说,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让婆婆理解自己。

婆婆抢着带孩子大多都出于好心,年轻人可以和婆婆说出自己的想法,家人坐在一起讨论孩子应该让谁带比较好。

奶奶喜欢和妈妈抢孩子的原因是母爱转移。婆婆也是妈,在她们刚成为母亲的时候,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等到他们有时间了,孩子也长大了,不再依靠他们了,尤其是孩子结婚后,他们内心的空虚感达到了巅峰。此时,家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生儿,他们会把婴儿看成自己情感转移,或者说情感弥补的对象,把原本属于自己孩子的爱转移到孙子和孙女身上,于是就出现了奶奶喜欢和妈妈抢孩子的问题。

首先,你确定妈妈真的不是在抢孩子?

请各位男士稍微多留意一下,妈妈有没有天天抱着孩子不肯给媳妇;是否天天在宝宝面前叨唠着叫奶奶;有没有一切有关孩子的事情她都想做主;有没有孩子一哭就被奶奶急匆匆抱走,一点空间都不给留孩子和孩子妈;有没有天天盯着孩子的进食情况责怪妈妈哪里不好?

如果以上5点中了多个,那么十有八九奶奶是真的在跟妈妈抢孩子。你需要清楚,隔辈亲虽然没错,但是奶奶越俎代庖、过度干涉,阻碍了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就是不对的。而且对于宝宝而言,最能给他安全感的是妈妈和爸爸,是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

其次,请先尊重妈妈的感受

不论奶奶真的存在“抢孩子”的心理,还是单纯的只是太喜欢宝宝,都请先尊重妈妈的感受,言辞过激会给这位新晋妈妈带来极大的伤害,因为我们不能排除她可能带有产后抑郁不安的情绪以及初为人母不知所措的慌乱情绪。

我们必须先确定,这个宝宝首先是妈妈的孩子,然后才是奶奶的孙子或孙女。所以奶奶对孩子做任何事情前,有必要的话都应该先征求一下孩子母亲的意见(虽然部分奶奶喜欢自作主张)。不然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妈妈而言,都是一种残忍的伤害。

最后,跟孩子奶奶好好沟通

不知道各位是否听说过动物界的“护崽情节”,说白了就是“护犊子”。狗妈妈或猫妈妈在生完小狗小猫之后,都会在旁边看护不让任何人靠近,逗弄也会招致被咬被挠的惨状。

所以如果说奶奶只是单纯的喜欢孩子而已,那么妈妈只是发挥了她天生爱孩子的本性罢了,但是谁排在前,谁排在后,相信明眼人心中有数。

遇到此类事情建议爸爸们不要上来就指责妈妈“别瞎想”、“不可理喻”,不管你是劝解还是责怪,都解不开一个新晋妈妈的心结,关键在于开解孩子奶奶。

至于沟通技巧,一定要先从两个人的角度出发肯定老人家的操劳,然后从个人角度用温和口吻讲清楚与孩子的亲近顺序以及边界概念。再从客观角度描述妈妈的脆弱情感,期间要让母亲明白自己没有丝毫恶意,只是希望博得她的理解。

相信大部分母亲都是通情达理的,最后总会做出相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