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爷爷奶奶的哪几点,就能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喜欢孙子?

老人 0 25

只要看爷爷奶奶的哪几点,就能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喜欢孙子?,第1张

只要看爷爷奶奶的哪几点,就能知道他们是不是真喜欢孙子
导读:小孩子出生之后,最开心的除了爸妈之外,就是家里的老人了,老人对孙子的宠爱就叫做“隔辈亲”,这种宠爱往往比父母更甚。相信大家如果小时候有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看过的话,一定感受过这种温暖的宠爱,想吃什么买什么,看到想买的玩具只要说一声,就算稍

小孩子出生之后,最开心的除了爸妈之外,就是家里的老人了,老人对孙子的宠爱就叫做“隔辈亲”,这种宠爱往往比父母更甚。相信大家如果小时候有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看过的话,一定感受过这种温暖的宠爱,想吃什么买什么,看到想买的玩具只要说一声,就算稍微贵点,也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即使自己本身很节俭,在对孩子的方面却丝毫不会吝啬。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特别宠爱孩子的,有些老人虽然嘴上说着很喜欢小孩子,但其实是不是真的爱孩子,家长能不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他们照顾,看这几点就能知道了。

不愿照顾孩子

很多年轻人工作忙没时间,又没有那个经济能力去请保姆,所以只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尤其是小孩子比较小的时候,需要有人随时照顾,或者开始上学需要有人接送上学的时候。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碰到过,等到了真正需要老人们照顾孩子的时候,他们喜不喜欢小孩子一下就能看的出来,有的老人嘴上虽然说特喜欢孩子,但是一旦涉及到需要照顾孩子的时候,就会有些不情愿,百般推脱。

不愿给孩子花钱

多数老人因为小时候是苦过来的,所以在对待自己的时候都是非常节俭的,这是很正常的,而有一类人在对待孩子时也非常的小气,不愿意给孩子花钱,多数情况下小孩子的花销都是由父母来负责,但是在小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时候一定偶尔也有想要的小零食,小玩具,而这类人就非常的不愿意给孩子花钱。

疼爱孩子这件事上,真正的爱孩子的话根本是忍不住的,而不会因为需要花钱而不情愿,其实父母都不差这个钱,也不会让孩子受了罪,而是想要老人是真正的关心、疼爱孩子,这样他们才能放心。

充满抱怨,负面情绪太多

爷爷奶奶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总感觉自己的付出比爸爸妈妈的要多,常常对孩子的爸爸妈妈抱怨不断,比如孩子的衣食住行,娱乐学习等内容,老人觉得自己经验丰富,特别喜欢在父母面前指点江山,孩子这点该怎么教育,那点该怎么教育,还会说,“不要太惯着孩子,你看这孩子都啥样了” 这类过分的话,这样不光家长听了不舒服,孩子也会很难过。

亲情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珍贵、最长久的感情,我们与家人的生活构成了我们成长岁月中的一道又一道美丽的风景。家庭是一个人的港湾,这个港湾不论何时都会给予你最温暖的关心,在你孤独时、在你绝望时、当然也在你开心的时候,而在家庭这个港湾中,亲情是这个港湾最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把所有人的情感和爱串联起来的关键。90岁的奶奶赶集给40岁的孙子买零食,这份亲情是多么令人感动,对于隔代亲,特别是老人对孙子辈的感情,其实是一种非常特别而珍贵的情感。隔代亲令我感动,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老人对孙子情感的深厚

很多老人年纪大了之后,虽然记性会变得特别差,但是这些老人却不会忘记给孙子的关怀。很多时候,小孩或者已经成年的人在情感表达方面存在某种缺失,不会对长辈或者爱的人表示喜欢或者感谢。但是老人们却仍时时刻刻给予他们关爱,这种对晚辈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二、老人年老但却记得孙子喜欢吃的食物

孙子或者自己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喜欢做的事情、或者讨厌的事物,老人都会特别用心地帮你记住,有时候甚至你自己都忘记了的事情,老人也很用心地帮你记得。其实老人的心思是很细腻的,他们虽然老了,但是却没有忘记你喜欢的东西。

三、老人对孙子的感情长久

老人已经90岁的高龄,却还这么关心、疼爱孙子,好像孙子还是小孩子一样。其实不管我们长到了多大,成为了什么样子,我们都是老人心中的小孩子。在老人的世界里,感情是很纯粹的,无时无刻不爱惜这他们自己的孙子、孙女,给他们给予关爱和关心。老人对孩子的感情可以很长久,可以直到他们离开这个世界。

前几年,婆婆每年都在葡萄成熟的季节自制一些葡萄酒,自制的葡萄酒是用葡萄和白糖按比例制成的。葡萄和白糖按比例配好后,放一个缸子里发酵,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喝了。

这在我们老家那里看来,这叫纯天然手工葡萄酒。葡萄酒酿成后,孩子爷爷有时会喝一点儿,还不舍得每次喝多,留着春节喝。

有时家里来了客人,孩子爷爷热心的不得了,非弄点儿葡萄酒让人家尝尝,别人不喝都不行,有时别人走时还给别人倒一饮料瓶让带着。

我尝过家里酿的葡萄酒,甜甜的。

春节中午吃饭,桌上放的有葡萄酒,有饮料。孩子爷爷非给我家两个孩子每人倒半杯葡萄酒,我说不敢喝,葡萄酒也有度数。他说没事没事,自家酿的葡萄酒。好像自家酿的葡萄酒没度数一样,都没人反对,就我一人反对,显得我很不知趣。孩子本来也不想喝,经爷爷不停说,喝吧,这是咱自家做的,别人想喝还喝不到呢。

我家两个孩子喝了,喝过没多久,儿子脸红扑扑的,女儿虽然脸没红,也嚷嚷着难受,要睡觉。儿子,女儿躺床上就睡着了。

孩子爷爷知道自己闯祸了,悻悻地说:“没想到喝一点儿葡萄酒还把两个孩子喝醉了”。儿子睡了一觉,起来就吐了一地,接着又睡。直到天黑,两个孩子才睡醒,都无精打采的。

后来查资料我才知道,家庭自酿的葡萄酒酒精度数还不低呢,其酒精度数在15度到16度之间。同时,自酿葡萄酒的含糖量也相对较高。但是自酿葡萄酒或多或少含有甲醇和杂醇油,毒性较强,可能会引起头痛或中毒等症状。

现在想想,越想越后怕,我当时也对家庭葡萄酒了解不深,没有坚决地拒绝不让孩子喝。酒就是酒,不管度数再小,孩子不能喝就是不能喝,该拒绝的气候一定要坚决拒绝。

还有一些事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也没做到坚决地拒绝。

我家两个孩子和我一样,都相对体寒。我很多年没吃过雪糕,孩子小的时候,我也不让孩子吃。

我们老家那片人总认为老人给孩子吃零食才叫对孩子好,如果谁家爷爷奶奶不给孩子买零食吃,还会被人说小气。夏天,我不让孩子吃雪糕,孩子爷爷可受不了,刚开始还让我知道,给孩子买雪糕吃,我不让买,孩子爷爷当面答应的好好的,背后偷偷给孩子买。

每次孩子吃雪糕几乎都被我发现,孩子小,脾胃差,我家女儿小的时候,几乎一吃雪糕就咳嗽,有时还发烧。孩子奶奶看到孩子吃了雪糕生病,就埋怨孩子爷爷,孩子爷爷还振振有词:“别人家孩子都吃,我能让别人吃着他俩儿看着?生病是吃的少,吃的多适应了就不生病了。”

为什么老是爷爷,因为家里一般都是爷爷毫无节制地宠孩子,只要孩子想吃的,有时是孩子没想起吃,他想让孩子吃的,才不管是不是对孩子有害。

现在我家两个孩子大了,脾胃比以前强多了,现在偶尔吃个雪糕也没事了。我也不想埋怨谁,毕竟老人也是为孩子好。但我不认为我做的对,只要对孩子不好的,我应该坚决拒绝才对。

为什么现在突然说起这个话题?因为又到春节了,家里老人宠孩子,喜欢给孩子买零食,不该吃的也给孩子吃。做妈妈的有时很为难,拒绝吧,老人的一片好心被辜负,不拒绝,孩子受罪。为了孩子健康,一定要拒绝的。

如何不伤老人面子地拒绝呢?

遇到老人不固执的,谁说老人都会听进去的,就怕遇到固执己见的。

如果孩子已能听懂大人的话,妈妈先给孩子沟通好,不该吃的零食不能吃,让孩子给老人说,不喜欢。老人听孩子的,不会勉强孩子。

或者让孩子爸爸给老人沟通,如果是媳妇说不让老人给孩子吃什么时,老人心里有疙瘩,会认为媳妇对他有意见。但自己儿子和他沟通,老人一般能听进去。

如果是外人给孩子不该吃的,又不好拒绝,最好找个借口走开。

现在,老人的教育理念也在进步。

总之先感谢,再遗憾地说孩子不能吃,不管怎样,不能吃的,一定要拒绝。

爷爷这话讲的对不对?我来回答一下:

爷爷这话讲的对不对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爷爷的话有一定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父亲没有能力给儿子帮助,那么儿子对父亲的好感和尊重可能会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子就应该对父亲不好。父母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其他人。

其次,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家庭教育和价值观的问题。在某些文化中,父母的角色被严格定义为提供经济支持和照顾孩子,而在其他文化中,父母的角色可能更加多元化,包括提供情感支持、教育、引导和照顾等方面。无论在哪种文化中,父母都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其他人。

最后,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孩子是家庭中最脆弱的一环,他们需要父母的爱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如果父亲没有能力给儿子帮助,那么儿子对父亲的好感和尊重可能会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儿子就应该对父亲不好。父母应该尽自己所能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其他人。

综上所述,爷爷这话讲的对不对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虑。我们需要注重家庭教育和价值观的问题,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帮助和支持,而不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其他人。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尽可能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幸福的家庭。

不知道我的回答对你有没有帮助?

                                   

                                   

                                   

不仅触发了我的内心,而且还勾起了我的回忆。有人说人上了年龄都会糊涂,但是我认为人上了年龄糊涂的都是一些小事,在她们内心,对晚辈的爱绝对不会变,哪怕是他们患有老年痴呆,他们也不会忘记这份爱,更可况是思维正常的老年人。

就像四川眉山这位老奶奶一样,虽然已是95岁的高龄,但是当她听说四十岁的孙子要回家时,也会拄着拐杖去街上给孙子买他最喜欢的食物和饮料。在视频里就可以看到,奶奶拄着拐杖提着一个包裹步伐蹒跚的走向孙子,而孙子看到奶奶到来也担心奶奶的安全。回到家打开袋子一看,原来奶奶知道他要回家,专门上街给他买了可乐和烤鸭。虽然说现在可乐和烤鸭都不贵,但是已经95岁的高龄,还能记得孙子爱吃的食物,这最难能可贵,也最暖人心。

看到这一幕,我内心真的被触动了,我在想,要是我的爷爷奶奶没过世,或许我回家也有人为我准备我喜爱的食物,曾经我爷爷奶奶在世时,他们最疼我,每次出门别人给的饮料和零食,我爷爷奶奶都舍不得吃,每次都装回家给我吃。在他们眼里,我就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只要回家,我说想吃什么,想喝什么,我爷爷一定会去街上买,而且每次都会多买一份,让我临走时带走。

但是现在,这些都成了回忆,再回到家时,老屋已经人去楼空,爷爷奶奶曾经住的地方也已经破败不堪,看着空荡荡的老屋,我有时候都觉得像是做梦一样,仿佛爷爷奶奶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我。所以每当看到别人爷爷奶奶还健在,看到别人的爷爷奶奶把孙子当宝贝时,我都很羡慕,要是我的爷爷奶奶在,我也是他们的宝贝,我也是长不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