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诗词类1、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帖。)——文徵明《拜年》2、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我元日前去承天寺烧香,寺内布置得花团锦簇,天上却显得阴沉沉的。)——吴文英《探芳新·吴
诗词类
1、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友人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帖。)
——文徵明《拜年》
2、
禊赏祇园,花艳云阴笼昼。
(我元日前去承天寺烧香,寺内布置得花团锦簇,天上却显得阴沉沉的。)
——吴文英《探芳新·吴中元日承天寺游人》
3、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卢照邻《元日述怀》
4、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有棉被不要担心睡觉冻僵,多一点耐心总会等到天明。)
——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5、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年老的军官适合辞官了,到了明天的新年我就五十三岁了。)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6、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
(邻家的姑娘已试着穿上春衣,美丽的鬓发上首饰簇新。蜂腰形的翡翠晶莹润泽,燕股形的宝钗嵌有黄金。)
——韩疁《高阳台·除夜》
7、
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谁家刻烛待春风。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浓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红裙,还像往年一样绚烂吗?想起自己当年在除夕夜里在蜡烛上刻出痕迹采等待新春的到来。)
——纳兰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
8、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世间万物都在告别残冬,迎接新春的到来。过了今晚,一年就结束了。)
——戴复古《除夜》
9、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窗下有人添上新油,点亮守岁的灯火,人们彻夜不眠,在笑语欢声中,共迎新春佳节。)
——吴文英《除夜立春》
10、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衣服懒得换,酒钱也难赊。可怜我今晚只能看看梅花。那一盏青灯,亮过了半夜也亮到了新年,四周无数的彩楼中,尽是劝酒声与喧闹声。)
——吴文英《除夜》
11、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崔涂《除夜》
12、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如今生命跟这一年一样快要结束了,我和我一生的经历也会被遗忘。)
——文天祥《除夜》
13、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陆游《除夜雪》
14、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王安石《元日》
15、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自然气候,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孟浩然《田家元日》
16、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我今年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
——孟浩然《田家元日》
1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王安石《元日》
18、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双眼有疾导致彻夜难眠,并非为了守岁;人老了心中就容易感伤,更何况又临近春节。)
——白居易《除夜》
19、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新增一岁。)
——高适《除夜作》
20、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文天祥《除夜》
21、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一年又将过去,灯前还有一位客人相伴。)
——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
22、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唱着新作的词,送走一年的时光。两鬓的白发预示着自己已到老年岁月。十年的旧梦无处追寻,多少个新春,我都不是在家度过。)
——吴文英《除夜》
23、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回想旧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皙的纤手曾亲自把黄桔切开。)
——吴文英《除夜立春》
24、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声音。)
——戴复古《除夜》
25、
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
(饯别旧岁,迎接新春,还能用得着几刻光阴,新的一年翩翩来临。)
——韩疁《高阳台·除夜》
26、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一起珍惜昌盛的时候辞去官职,一同嗟叹我们在江南过除夕。)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27、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高高的轩台辉映着春色,深邃的楼阁沐浴着朝阳。)
——李世民《元日》
28、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司空图《元日》
29、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
(夜晚归来与大家举杯同祝又已增岁添寿,不经意却看到镜中的自己已两鬓斑白。)
——成彦雄《元日》
30、
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过了午夜梅花就又添一岁,在梦中恍恍惚惚听到爆竹声。)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我们学到了许多从先辈流传下来的一些风俗活动。其实,不管是古时候还是现代的老百姓,大家都希望可以过上温馨快乐的新年,在新年这一天,对于许多词人墨客来说,也会利用自己的才华来庆祝这美好的春节。下面给大家分享的是新年喜庆诗歌大全,表达春节祝福的古诗词句子,希望你能喜欢。
1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2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
3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
4新岁抱琴何处去,洛阳三十六峰西。生来未识山人面,不得一听乌夜啼。
5新年新相新面貌,冬藏春生新开端。有帐还帐无则安,莫让旧帐跨新年。
6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
7春风满面心欢畅,节节高升步青云。快马加鞭传喜讯,乐事不断又一轮。
8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9、爆竹声中腊已残,绀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风光不一般。
10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11擎灯舞扇秧歌扭,焰火飞鸣上九霄。万户千家辞旧岁,欢天喜地乐陶陶。
12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13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
1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5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16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7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8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以上就是新年喜庆诗歌大全,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在新的一年中都希望大家可以愿望成真。
给爷爷奶奶写的新年贺词如下:
1、亲爱的爷爷奶奶,您养育子孙的恩典,真是深如东海重如泰山!我们衷心祝愿您健康长寿,像那挺拔的青松,强劲苍翠!
2、花儿为你绽放,鸟儿为你歌唱,风儿为你祈祥,雨儿润你心房,阳光照你脸庞,祝福送你心上,生日为你开场,快乐随你心想,愿你福寿无疆。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3、秋天的重阳不公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祝您老两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
4、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5、奶奶对我的关怀那是没得说的。远近都知道。从小没被打骂过一次。不许我打架不许我说脏话不允许任何人欺负我,家里的人把我当成唯一的宝,连妈妈有时都受不了我的娇气和霸道。
6、事事顺心幸福长伴;寿比天高福比海深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7、爷爷,你让我有了一个无比幸福完美的童年,让我成为了一个充实的少年,一个优质的青年,今日是您的生日,我祝爷爷笑口常开,福星高照,万寿无疆!
8、一九二九,天长地久;三九四九,幸福永久;五九六九,福禄长久;七九八九,神交已久;重阳九九,相伴久久!重阳节快乐!
9、爷爷奶奶,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心想事成。健康就是幸福,祝您乐观长寿。
10、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昌明松鹤长春;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11、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滴水之恩,来日我当涌泉相报。还是祝你感恩节快乐吧。
春节相关的诗词名句如下:
1、《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2、《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翻译:拜年都是递上名片不求见面,因此我的屋中已堆满了名贵拜贴。我也随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贴,世人认为这样更简易,但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礼节。
赏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这里的“简”是省掉、略去的意思;“虚”是不实在,虚套的意思。我也跟随着潮流学吧,向他人投送拜贴,用这种方式拜年,人们只会嫌弃简易,而不会认为这其实只是空虚的礼节。
3、《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翻译:新岁新年,思乡心更切,我独自在天涯,泣流伤心泪。年纪老大,还屈居人下,春又归来,我还不曾回家。山中猿猴,朝夕与我做伴。江边的柳树,与我同领水上的风烟。我就像当年的贾谊,不知还要淹沉多少年。
赏析:全诗虽题为《新年作》,但并不像一般作品那样仅是表达新年怀乡的愁绪,还融入了仕宦贬谪的悲愤,哀切深至;虽抒情多于写景,但情景交融,情致俳恻。有“绪缠绵而不断,味涵咏而愈旨”的风致。以此观之,“五言长城”之谓,确非诗人自诩之辞也!
应诏赋得除夜
唐代: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守岁
宋代: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 汪元量
两淮战鼓不停挝,万骑精兵赛夜叉。
破阵焚舟弹指顷,汉人犹悮夏爷爷。
《瓢泉》宋 释绍昙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
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
1、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4、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6、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7、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8、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9、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10、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11、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2、凤城新年词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3、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14、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15、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6、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扩展资料:
相关诗词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夜》(唐)来鹄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元日》(宋)王安石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宋)毛滂
《除夜》(南宋)文天祥
《拜年》(明)文征明
《已酉新正》(明)叶颙
《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人日寄杜二拾遗》(唐)高适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守岁》(宋)苏轼
《屠苏酒》 (明 )瞿佑
《迎新春》(宋)柳永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
《春节看花市》林伯渠
传统民谣
中国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北京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豫东民谣:“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洗一洗;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门上瞅;年三十,吃饺子”。
参考资料:
扩展资料
春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传统上的农历新年。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
中国人过春节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民间,旧时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灵、拜祭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人们在春节这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在这节日里亲朋好友之间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大传统节日之一)_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