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商品未入库发给员工如何记账? 要当做视同销售吗? why

客户 0 25

外购商品未入库发给员工如何记账? 要当做视同销售吗? why,第1张

外购商品未入库发给员工如何记账? 要当做视同销售吗? why
导读: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因此,未入库的货物直接用于职工福利,不视同销售,价税合计计入“管理费用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因此,未入库的货物直接用于职工福利,不视同销售,价税合计计入“管理费用-职工福利”科目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价税合计数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如果入库,外购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也不需要视同销售,用于福利部分的进项税额应当进项税额支出。

货物入库时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货物分配时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支出)

只有自制、委托加工货物用于福利的才视同销售

货物入库时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货物分配时,

借:管理费用-职工福利

贷: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新会计制度规定,已采购又未验收入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配套商品、半成品等都要从“物资采购”科目记账。

1 外购商品,未入库,付款时

借:物资采购

借: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

2 验收入库后,结转物资采购成本

借:原材料(包装物)(低耗品)

贷:物资采购

一般来说,销售产品的时候,都是要经过入库这一环节的,那么如果不入库直接销售应该怎么做账呢?不入库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问题呢?和深空网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产品不入库会给企业带来哪些问题?

如果不入库不走账,成本也就没法计算了,那么资产负债表就会多出了生产成本的部分,资产就会虚增,就算是不入库直接销售,按照程序来说账面都是要走一下流程的。按照正确的处理方法,一定要是先入库再出库的。

会计应该怎么做账?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还有一种处理方法如下:

1、销售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采购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但是建议不要这么做,理由还是和以上的一样,最好是入库后再出库,这样才是符合正规的程序的。

购进货物没进库存会有啥影响

仓库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进销的中心环节,库存不准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非常的影响

1、库存短缺没有及时补货,会造成接到订单却无货可发,影响客户满意度;

2、库存很多而账面显示缺货,会造成销售不敢接单,影响销售收入;

3、库存很多而账面显示缺货,会造成采购多采,最终造成超储,增加仓储成本;

4、库存不准造成人员工作量效率慢,增加了人工成本等

购进商品未入库,直接销售的,需要先做入库的处理

先补办一个入库出库手续,然后: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在途商品

为什么要进行库存管理

(1)谋求资本的有效运用如果有多余的资材长期积压,对资金的正常运行来讲是最头疼的事要防止资金僵化,资金进行良性循环才能产生利润

(2)保有最小库存量,保证销售流动能顺利进行,使库存产品量达到不致存量不足的最小限度,避免积压资金

(3)及早掌握库存状况,以便对库存过剩、库存短缺及时处理

(4)节省库存费用适当地保存库存量能节省库存费用库存费用每年约需要库存总额的24%到25%

(5)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库存保存多会积压资金,库存不足也会造成资金浪费,唯有适当保存库存才能获得有效的营运

(6)稳定操作水准,能减少或维持制造成本

(7)促进生产防止库存不足库存目的,是为了配合生产降低物料短缺率,作为生产期内保障物料供应、促进生产而存在的

(8)缩短生产周期适当保存材料、在制品以缩短生产周期

(9)改善物料搬运效率为了使物料合理地搬运,必须强调时间观念,改善搬运和库存,使之完美结合才能收到效果

(10)为了缩短物料供应周期如果缩短了从订货到物料进厂的时间,即把物料的订货交货时间缩短,为供应周期准备的预备库存量可以减少

(11)为了防止物料陈旧了解各种物料的特性,分别针对其特性采取相应的保管方法对那些容易风化、生锈、破碎及体积大的物品则必要时再购进,或尽量少存

(12)为了有效地利用工厂面积、仓库面积在有限的场地厂房内,放置多余的物料或零散堆放造成拥挤为了有效地利用面积,应采用立体贮藏来提高贮藏效率

应该入库。

会计分录如下:

1、企业收到赠送的商品入库: 当企业收到赠送的商品有进项发票时:

借:库存商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2、如企业收到赠送的商品没有任何发票,则按公允价值:

借:库存商品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3、销售赠送的商品: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 则〉第四条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货物 ,计算征收增值税”

扩展资料: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库存商品会计处理要求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企业(房地产开发)的开发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5 开发产品”科目。

企业(农业)收获的农产品,可将本科目改为“1405 农产品”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库存商品的主要账务处理。

企业生产的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期(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其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农产品”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农业生产成本”等科目。

产品种类较多的,也可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其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可以单独设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比照“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产品日常核算的,发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认定法计算确定。

对外销售产成品(包括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产成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发出产品还应结转产品成本差异,将发出产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库存商品

采购商品未入库,款项也未支付,不用做任何处理。

商品未入库,在所有权上不是你的东西,不是你的东西,资产没有发生变动,不用做账。

款项未支付,银行存款未发生变动,银行存款未发生变动,资产没有减少,也不用做任何账务处理。

只有所有权转移的时候,才会发生资产的变动,财务上就要通过账务处理如实反映这种变化情况,没有发生变动的,不用处理。

勤进快销

勤进快销是指零售企业进货时坚持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的原则,这是由零售企业的性质和经济效益决定的。因为零售企业规模有一定限制,周转资金也有限,且商品储存条件较差,为了扩大经营品种,就要压缩每种商品的进货量,尽量增加品种数,以勤进促快销,以快销促勤进。

勤进快销的原则还可以使零售企业的周转资金加快流转,加强了资金的利用率,因此这一原则又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