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刷爆全家积蓄 业内人士建议: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

孩子 0 54

(13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刷爆全家积蓄 业内人士建议: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第1张



封面新闻记者刘克生


11月10日,自贡富顺人文青树来到银行取钱,柜员却告诉她,“卡里只有0.46元。”文淑惊呆了,但这里面有家里所有的积蓄74000多元。为什么会消失?


在大女儿和女婿的帮助下,文青树终于查出了钱的去向:二女儿向梅(化名)将钱充值到多个游戏平台和直播平台,43天花了74000多元。11月14日,我给梅花钱最多的平台回复:如果监护人不同意,平台可以退款。



(13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刷爆全家积蓄 业内人士建议: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第2张

事件:43天74000元是家里的全部积蓄


文青树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已经结婚,两个小女儿还在读书。2018年,大女儿买了新手机,把旧的拿给文青树用。“我妈说用不惯,或者说老机方便,就把手机给了向梅。”


大女婿曾先生介绍,13岁的拿到手机后,就开通了支付宝。“我们检查了银行的自来水。显示公公存了最后4000元后,余额为74242.58元。从9月14日开始,卡上的钱就一直在减少。”


封面新闻记者在清单上看到,从9月14日到10月26日,银行卡上连续被扣款少量,交易类型显示为“快捷”和“消费”。1元、3元、25元、68元……一路到990元、1000元,总金额74000多元。



(13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刷爆全家积蓄 业内人士建议: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第2张

调查:打游戏打赏主播。13岁女孩说“直播大哥很幽默”[S2/]


曾先生调查了向梅的支出。他发现向梅至少在4、5个游戏平台充值,打赏了抖音平台上的两个男主播一大笔钱。“其中一个游戏充值15700元左右,两个主播打赏45000-50000元左右。其余游戏平台消费更少。”


“我还发现,向梅班上至少有六名其他学生正在玩这些游戏或进行直播。其中三名学生也在这些平台上充值。”曾先生说,梅的很多记录都被删除了,他自己也联系了这些平台,但至今没有联系上。



(13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刷爆全家积蓄 业内人士建议: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第2张


(13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刷爆全家积蓄 业内人士建议: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第2张

曾老师介绍,向美萍性格内向自卑,零花钱少,爱面子。或许虚荣心也是她沉迷游戏打赏主播的原因之一。在温青树看来,她自己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平台方的审核并不严格。“我希望这笔钱能还回来,这是我家所有的积蓄!”


事件发生后,向梅也感到特别后悔。“我用妈妈的身份证注册了手机号,银行卡绑定了支付宝。在游戏中,我买了很多‘皮肤’,因为它们看起来很漂亮,我也送给了我的朋友和同学。那些直播的大哥们,我觉得他们特别幽默,他们说要带我一起打游戏,我就送了他们很多礼物。”



(13岁女孩玩游戏打赏主播刷爆全家积蓄 业内人士建议: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第2张

律师:如果监护人不认可民事法律行为,平台应该退款


随后,记者致电客服热线,联系了公关部的刘女士。她表示,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卫报可以向后台提交相关证据。如果确实是监护人不同意,孩子错打赏,可以退还相关款项。同时,监护人还可以开启青少年模式,防止未成年人接触不良内容。


“向美年才13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么大一笔款项的支付超出了她的能力。”四川传鹰律师事务所律师甘宇生分析,如果家长不追认,该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平台应予以退款。甘宇生介绍,如果平台不退款,监护人可以起诉。在与平台方协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有固定的平台游戏、打赏记录、银行流水等非常重要,可以证明向梅利用这些平台打游戏、打赏主播的事实,相关证人证言也需要收集。


建议:加入“人脸识别”监控,加强政府职能监管和行业自律[/s2/]


“有技术手段鉴别是否未成年人在使用。”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张先生表示,在注册和使用环节加入“人脸识别”,可以大大提高未成年人盗玩的门槛。


张先生认为,“之所以没有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原因之一是平台上的流量会被稀释,平台在这方面并不积极。”他提出,希望出台更细化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这些环节,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提高行业自律。


【如有新闻线索,请向我们举报。一旦被采纳,将会有奖励。举报微信关注:ihxdsb,举报QQ: 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