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诈骗分子打着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品”和“治疗药物”,夸大产品功效,引诱老年人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老年人非常注重健康和养生,所以骗子诱导老年人花天价购买无用的保健品或药品。同时,也有一些被疾病困扰的老年人特别“迷信”各种“神奇”疗法,以求长寿养生。殊不知,这只是进入了不法分子设计的陷阱。
所以,面对保健品诈骗,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我们患有疾病,我们应该主动去医院就医。保健品不能治病。相反,假保健品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延误治疗时机。
中奖骗局
犯罪分子总是想尽办法,通过各种“年会”、“公司周年庆典”、“特别会员”等方式,让老人相信自己是中奖的“幸运儿”,或者通过免费给老人送礼、让老人缴纳个人所得税等方式,骗老人把钱转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醒
老年人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可疑电话和短信;不要随意泄露家人的身份信息,不要贪图莫须有的好处。
一个“投标”骗局
犯罪分子以空筑巢老人为目标,在老人面前冒充儿子、孙子,对老人进行“关心”、“照顾”,通过“陪伴”获得信任,实施犯罪行为,骗取财物。
警方提醒
老年人要树立防范意识,遇事多和子女商量,不要轻信别人的话。更重要的是,子女要多关心老人,不要给骗子打亲情牌的机会,让老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不会被骗子的甜言蜜语哄得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
“支付养老金”骗局
诈骗分子以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为名,一次性征集数万未参保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提供代理服务,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待遇。
警方提醒
建议老年人多关注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和社会新闻。子女要多和家里的老人沟通,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在很多情况下,骗子通常会让老人对家人隐瞒情况。如果发现老人被骗,应立即耐心劝导,及时止损,并立即报警。
冒充公安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低、恐慌心理,称要进行抓捕,要交保安钱证明自己的清白。
警方提醒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案件侦查,没有“安全账户”、“验证账户”,也不会通知涉案人员查询资金、转账等。通过电话或网络。如果接到这种电话,一定要和家人商量一下。如有疑问,可向附近公安机关咨询,做到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