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闺女先瞧娘,六月娘家再送"羊",你们那里有这习俗吗?)

老人 0 53

(五月闺女先瞧娘,六月娘家再送"羊",你们那里有这习俗吗?),第1张

在邯郸地区,女儿回家看望母亲的时间是每年麦收之后。她带来的礼物很特别,是16、18个用新收割的小麦面粉做的馒头。绝对不允许是单数。另外,女儿回娘家,不能把馒头都留下,要拿两个,这叫“放羊”。因为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割完麦子,谁家女儿不照看妈妈?”看娘不全是为了看娘,而是为了她的家人给她送行& # 34;绵羊& # 34;


以前做“羊”都是大锅蒸,现在可以定制了。


女儿娘家生了羊之后,老人们就开始给侄子们准备“面羊”。制作过程是提前拌好一盆面,然后邀请邻居根据个人爱好把面揉成羊或者卡通羊的形状。然后在院子里架起灶台,用大铁锅和竹笼开始蒸。


如果老人没有时间,或者想看起来时尚,也可以去一些食品加工厂定制各种“面包羊”或者“蛋糕羊”。


每个侄子送一对,送去成家立业。


按照老人的介绍,“面羊”做好之后,爷爷奶奶要挑个好日子,给小侄子吃。一般几个侄子会送几对羊,每对羊由一只大羊和一只小羊组成。大的可以有1米多长,10公斤重。


此外,“面羊”的装饰也很有讲究。不仅要在身上装饰红绿相间的花带,还要在大羊旁边布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小面兽,如青蛙、兔子、蝴蝶等。


爷爷奶奶给侄子们“送羊”,多在农历六月十五前后,最迟不超过六月底。《送羊》已经送给我侄子结婚成家了。如果爷爷奶奶去世了,叔叔阿姨会承担,也就是所谓的“人不老,羊不倒”。


弘扬千年孝德。


邯郸为什么非常重视“送羊”,甚至像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受欢迎?那么,为什么这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会流传千年呢?


首先,“送羊”传承了一种孝敬老人的美德,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女儿出嫁后,父母一般很少有机会去女儿家探亲。随着“五月见你妈”“六月放羊”,女儿家和娘家的感情加深了。所以当地人至今都很喜欢这个习俗,甚至年轻人也普遍愿意接受。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送羊”的习俗开始花样翻新。以前的“面羊”又大又傻,一只10多斤。现在人们的生活更好了,他们不再关注面条羊的重量,而是开始添加新的元素:更美味的味道,更丰富的颜色和外观,如新式的“糖羊”、“面包羊”和“蛋糕羊”,这些都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六月送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真正的意思是:奶奶给侄子送羊,要他学小羊跪奶,孝敬母亲,报答母亲的苦心。为了表示对母羊的尊重,羊羔跪着要奶,这就是羊羔跪着要奶的由来。如果一个人对老人不孝顺,连一只小羊都不如,以此来弘扬孝道,促进社会和谐。你在那里有什么样的风俗?



(五月闺女先瞧娘,六月娘家再送"羊",你们那里有这习俗吗?),第2张


(五月闺女先瞧娘,六月娘家再送"羊",你们那里有这习俗吗?),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