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送外卖这份工作,是一种门槛比较低,但是做起来非常辛苦,对个人毅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送外卖与送快递,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1,送外卖对时间的要求更高。送快递,可以等收快递的人在家时再送。而送外卖则需要在接单以后尽快送达。2,送外卖更加忙碌。送快
送外卖这份工作,是一种门槛比较低,但是做起来非常辛苦,对个人毅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
送外卖与送快递,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1,送外卖对时间的要求更高。
送快递,可以等收快递的人在家时再送。
而送外卖则需要在接单以后尽快送达。
2,送外卖更加忙碌。
送快递可以将某一个地方的快递统一送达。
送外卖则需要把每一单外卖及时送达,无法集中送……这样就会让自己非常忙碌。
3,送外卖需要对道路很熟悉。
送快递送到快递驿站等地方。
送外卖则必须送达本人手中,所以需要走街串巷。
因此,送外卖相比之下更加辛苦。
但是,送外卖对于从业者的要求却比较低,入职工作的门槛不高,只要自己具备基本条件,就可以做这一行。
因此,送外卖就是一种入行门槛低,但是对个人毅力,以及吃苦精神的要求非常高的工作。
当然了,送外卖的收入也非常高。……这样说起来,也算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回报。
正因为有了送外卖这份工作,我们才能够足不出户就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吃到自己喜欢的美食。
因此,对于这份工作,我们应该充满尊重。
3月5日,一位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冲上热搜第一。该建议鼓励年轻人当产业工人,少送快递当骑手,网友们对此纷纷发表看法,话题阅读量超过4亿。
代表建议鼓励年轻人
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这不利于 社会 长远发展。他建议 社会 各界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
张兴海表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有150万劳动力离开制造业。这不利于制造业 健康 发展。
张兴海表示,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快递从业人数已突破1000万人,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突破700万人。2020年开始,产业间的劳动力移动加速,根据相关数据,2020年疫情期间,两个月内新增骑手58万人,其中40%之前是产业工人。
“造成这种局面,与制造业收入不高有关。”张兴海表示,年轻人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程度更高,思想更自由,不愿待在工厂里。但这也存在隐忧,送外卖和快递技术含量低,主要“吃青春饭”,以后如果形势发生变化,或年龄增加,年轻人将面临一系列问题。
张兴海建议,政府、 社会 、企业等各方面应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用工难问题。
资料显示,张兴海是A股上市公司小康股份(601127SH)的实控人,公司目前最新市值588亿元。小康股份总部位于重庆,主营产品包括整车以及三电、发动机等,曾以生产东风小康闻名。
2021年4月份,小康股份与华为鸿蒙联手合作的“塞力斯”智能电动车成为了行业焦点,一度让小康股份名声大振。目前,小康股份与华为再次合作的“问界M5”已经开始交付。
小康股份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5亿元至195亿元。
进工厂或送外卖,选哪个?
董事长建议鼓励年轻人多进工厂,那么小康股份的年轻人薪酬待遇如何?
2020年年报显示,截至当年末,公司有员工13万人。其中,近一半员工的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为3697人,占比不到30%。
在招聘网站上, 小康股份招聘工程师给出的月薪大都在6000元~15000元之间,普通工人月薪大都在5000元~7000元左右。
那送外卖的收入有多少?3月4日,广州市总工会发布的《2022年广州市主要行业职工薪酬福利集体协商参考信息》显示,广州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每年的薪酬达到10万元以上的水平。
实际上,送外卖的也不容易。广州外卖送餐员年龄约有68%年龄不足25岁,高中及其他以下学历占比接近90%。工作时间较长,日均送餐9~12小时的员工占比约715%。
另一方面,以蓝领工人为代表的职业收入也在稳步上升。2022年1月份,58同城招聘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平均招聘月薪为9765元,装卸/搬运工的月薪同比增长3094%。
近日,饿了么发布报告称,外卖配送员是许多外来务工者在城市扎根的踏板,超过四成受访者希望一边跑单,一边寻找其他工作机会;有三成外卖配送员仍愿意从事外卖配送工作。
网友吵翻了!
进工厂还是送外卖?有网友称,“进工厂不自由,工作时间长,搞不好还有夜班伤身体,工资又低,谁去?“
还有网友称,送外卖虽日晒雨淋,但是时间自由,最重要的是还能赚到钱。
一位网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都是务工,为什么年轻人要择枝另栖,成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职教体系确实需要全新提质,国家也需要出台更多鼓励措施,但关键一环,我们的企业更需要检查自身。我们有些企业‘躺平’等工,甘当庙门祠堂等客上香,低端制造没有市场竞争力,谈不上提薪引凤;还有一些企业根本不理会市场机制、 社会 薪酬水平,当我们等船过河时只强调无船水急风向不好,那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与你同舟共济。”
进工厂还是送外卖,
都是市场选择
随着外卖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相比传统的雇主模式,新业态自由就业形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就业选择。
为了提升“网约配送员”这一新兴蓝领群体的职业化成长,饿了么建立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能力模型,在全国开展“网约配送员”新就业技能提升培训。 2021年,共有10203名蓝骑手报名参加职业培训,骑手的职业上升通道被进一步打通。根据调研,45%的骑手将“晋升为站长、配送经理”作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更有8%的骑手期待日后“成长为物流服务商总裁”。
美团外卖在日前披露了各项骑手保障改进工作。针对骑手的职业发展,推出站长培养计划、骑手转岗计划、学历提升、发展激励奖等举措, 100多位骑手学员获得资助入读国家开放大学,继续进修大专学历。
着实,经济 社会 在发展,年轻人的就业观在发生极大变化,部分工厂出现了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从经济学角度看,无论选择进工厂还是送外卖,都是市场选择,而智慧工厂、建筑机器人等产业也在迎来新的经济机遇。
深圳商报综合
编辑 吴怡漪
01
这几天进行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讨论:
为什么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厂?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出了一条建议:「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
局长认为上述观点为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发声,能够提出是值得赞扬的。
但这也只看到表面,背后还有两个残酷的真相:
真相一:现在年轻人真心不喜欢工厂。
70年代的工厂,工人阶级有专门的职工楼、医院、托儿所、子弟小学、退休金,人人敬仰,人人羡慕。
他们加班,工作,讲努力奉献,但是他们确确实实有回报。
现在时代变了,工人不再是被羡慕的群体,主要因为两方面:
一方面,钱给的不到位。
局长还记得19年为了应对美国打压,华为拼命加班。华为员工发帖说加了6天的班,拿到14,000多的加班费,还是抱怨太累了。
结果帖子一出,网友纷纷说凡尔赛,我都能把你们工厂加到破产。
你付出,同时也有回报,所有人都愿意干。
然而现实中像华为这种出手大方的大厂,全国寥寥无几。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制造业平均工资月薪5800元左右,远远不及快递外卖群体。
另一方面,社会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最明显暴涨的资产就是房价。按知乎年薪160万来算,如果要买汤臣一品,打工100年刚刚好可以全款买一套。
资产价值上升太快,炒股炒房炒币,诱惑太多,甚至出现了一种鄙视劳动的情绪在里面。
即使徐州重机这种国企,开出1万1工资招焊工,包吃包住,有年终奖生日节日礼金,但依然找不到人。
月薪1月1,一年就13万,这点工资是很稳,但能追的上房价上涨速度吗?
太慢了。
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这样工作可以填饱肚子,但不能改变阶层变化,回报率太低,没有太大意义。
局长曾跑遍了江浙制造业,车间现场几乎看不到多少年轻人。就算是中专学技术出来的,干了几天提桶就跑。
02
第二个真相: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无人化“转型。
大家如果看过曹德旺在美国建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就还记得结尾有个彩蛋,把那些闹事的美国工人统统换成机器人。
当时曹德旺脸上还浮现出怅然若失的表情,因为他知道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了。
面对年轻人不爱进厂,越来越昂贵的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工厂被逼走上无人化、智能化之路。
权威报告说,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郭台铭布局的8万台机器人,直接熄灯工厂减员84%。
这数据相当惊人的。
最近4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下滑,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却由2013年208%上升至2017年的286%。
一升一降背后真相:中国制造业从大规模人工生产向机械臂、真空吸力、机器视觉系统等自动化场景的转变。
比如,杭州一工厂为应对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提升品控能力,把数百台机器人设备联网,双11备货连续开机7天不停工。中国制造业,前有美国欧洲之类在围堵,后有越南、东盟、印度追赶,中间还面临原材料与能源持续上涨的绝境。
中国没有后退路,只能往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爬。
我们迎接无人化时代同时,必然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卷入这个时代洪流之中。
这时候快递、外卖平台做好全力兜底。
一方面是作为就业承接,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灵活性,成为不少工人的兼职增收的副业选择。
最近这几年一直有人骂外卖平台,说它是资本主义,说它剥削,说它没有社会价值。
但是他们不知道,快递、外卖平台承载太多责任,涉及到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就业问题。
这其中包括中国制造业转型中被机器人淘汰下来的工人、聋哑残疾人还有商家、骑手等等。
比如在煤城鹤岗,约有10%的饿了么骑手曾做过矿工。
比如在安徽临泉县,外卖人员是县城的购房主力。
如果外卖、快递这些中介平台没了,那对千万人正常生活会造成极大冲击。
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快递、外卖和进工厂对立起来,闹的水火不容,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互相增进。
总之一句话,没有比解决就业更能体现社会价值。
研究生辞职后。他变成了一个外卖小哥,对于这一件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对于研究生他们拥有一份好的工作,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但是这一个研究生他直接就选择了送外卖,这让人们无法理解,送外卖是不需要学历的,但是他是一个研究生,原本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条路?
研究生为追求自由送外卖这个研究生他27岁,是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他之所以选择送外卖,他就是为了追求自由,但是在之后,他是会选择一份稳定适合自己的工作,现如今很多研究生他们都会选择送外卖,因为就业压力是非常的大,他们表面上是研究生,但是进入公司之后,他们也只是一个实习生,工资是非常的少,与其这个样子,他们还不如选择送外卖,送外卖是属于那种多劳多得时间自由,而且一个月送得多的话也能有10,000块钱的工资,但是你刚实习的时候一个月也只有几千块钱的工资,还得加班,还得受领导的批评,所以这个研究生他为了追求自由,直接就选择了送外卖。
不要瞧不起送外卖的现如今研究生们找工作是很难的。对于他的这一番话,让人们觉得是在骗自己,就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所以他才会选择送外卖,其实现如今送外卖并不是一个很难堪的事情,能者多劳,送外卖也是一个职业,不要认为对方是送外卖就吐槽他,瞧不起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他之所以选择送外卖只是一个暂时的过渡,他也希望大家不要向他学习,他选择送外卖,他也很开心,而且他也享受这样子了一个过程,不过网友们还是希望他在之后能够好好的找一份工作,因为送外卖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回答肯定是不会的。
1上了大学毕业以后选择什么工作都是自己的决定,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没任何一个人可以否定你自己的价值,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价值,不偷不抢不骗不偷奸耍滑,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酬劳,永远都不会丢人。
2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其实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是让我们在选择工作和未来的时候,多几个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现在社会离不开外卖,在后疫情时代的现在更加如此,小到县城大到首都,每天都会有人要点外卖。
3也就是说,成为一名外卖员,只要你够努力够勤奋,在任何一个你想定居的城市都可以小有所成,你通过自己的双手,用自己赚的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什么丢人的。
4换个角度来看,我们自己肯定也点过很多外卖,我们对外卖员会看不起吗,我身边的大部分人都不会,这只是一份工作,我们自己的生活都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经营,谁会每天关心别人的生活呢?送外卖这份工作,比起坐办公室的白领来说,多了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是可以自由穿梭在不同街道领略不同风景的恣意工作。自己虽然不能找到看上去高大上可以四处旅游的让人羡慕的工作,但这样也可以变相实现啊,领略人间的烟火,四季的变迁。
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轻松的,要想工资达到自己的预期,要么付出体力劳动,要么付出脑力劳动,或是承受巨大压力,所以外卖配送,辛苦归辛苦,但是仔细想想,好处还是很多的。我个人一直觉得争取自己的美好生活,只要是正当的渠道,都是令人钦佩的,努力的生活就是一件正确的事,没有任何丢人的。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