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食堂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员工 0 34

员工食堂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第1张

员工食堂费用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导读:很多大型企业,为方便员工就餐,一般会设立食堂。对于食堂费用支出,会计人员应怎么做账?就该问题,本文将作详细解答。员工食堂费用怎么入账?公司内部食堂为本单位员工提供服务,不对外经营。该食堂相应支出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则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

很多大型企业,为方便员工就餐,一般会设立食堂。对于食堂费用支出,会计人员应怎么做账?就该问题,本文将作详细解答。

员工食堂费用怎么入账?

公司内部食堂为本单位员工提供服务,不对外经营。该食堂相应支出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则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核算。详细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米、面、菜、油等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员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2、支付食堂经费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3、根据员工服务对象分配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职工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员工福利费

企业财务部门对内部食堂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企业食堂应该设立单独的辅助账簿记录和核算食堂收支。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食堂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2)月末,食堂依据辅助账核算的支出,开具结算单据给财务部门结算,财务部依据结算收据作凭证,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其他应收款——食堂

同时企业可对上述福利费用分配到受益部门,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职工福利费是什么?

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主要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比如自办职工食堂经费补贴或未办职工食堂统一供应午餐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财务规定的供暖费补贴);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比如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工作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职工困难补助;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等。

1、企业员工聚餐福利: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2、企业员工出差餐费: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贷:银行存款

3、企业员工招待客户报销餐费: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

企业员工聚餐福利,应当设置“管理费用——福利费”借方科目以及“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科目核算;企业员工出差餐费,应当设置“管理费用——差旅费”借方科目核算;企业员工招待客户报销餐费,应当设置“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借方科目核算。

需要的,、培训费中包括所有费用

在培训费包括全部费用的情况下,企业派员工参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住宿、餐饮、培训等各项支出均由提供培训的机构全部承担(实务中不太常见)。企业支付培训费用后,会取得培训机构出具的“培训费”发票。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依据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培训费发票及其他参加培训的证明,全额计入“职工教育经费”,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按职工教育经费的标准正常列支即可。

二、培训免费或培训费中仅包括听课费

在培训免费或培训费中仅包括听课费的情况下(实务比较常见),企业派员工参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住宿和餐饮支出均须企业自理。

根据培训费发票及培训相关证据,记入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所得税前也按此列支,没有问题。

参加培训发生的交通费和住宿费是否要记入“差旅费”?餐费是否要记入“福利费”或“招待费”?

实务中按此记账的不在少数。

这样处理是否正确?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什么?

按照北京市税务局2019年发布的《企业所得税实务操作政策指引》的规定,为职工培训而发生的费用应归属于职工教育经费,因此 企业培训涉及的交通费、餐费、住宿费应作为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

与此类似,企业召开会议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和住宿费均应按“会议费”处理;

出差期间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和住宿费均应按“差旅费”处理;

组织员工开展福利性质的集体旅游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和住宿费均应按“福利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