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生日给多少红包吉利?

老人 0 15

孙子生日给多少红包吉利?,第1张

孙子生日给多少红包吉利?
导读: 提起孙子生日红包吉利数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孙子6岁生日发红包多少好,另外,还有人想问孙子生日红包给多少合适?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给孙子2000元的生日红包能不能分三个吉利数红包发?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孩生日发多少微信红包?希望能够帮助

提起孙子生日红包吉利数字,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孙子6岁生日发红包多少好,另外,还有人想问孙子生日红包给多少合适?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给孙子2000元的生日红包能不能分三个吉利数红包发?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孩生日发多少微信红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孙子生日红包吉利数字

小孩生日可以发以下数值的微信红包:

1、红包金额:999元、999元、9999元;寓意:你和朋友的友谊天长地久。

2、红包金额:1920元、元;寓意:永久爱你。给孙子的吉利数字红包。

3、红包金额:元;寓意:千里挑一。

4、红包金额:166元、166元、1666元;寓意:人生一路顺风。

微信发红包数字含义大全

1、168、168、——一路发

给孙子2000元的生日红包能不能分三个吉利数红包发?

2、178、178、——一起发

3、188、188、——一直发发发

4、088、88、888、888、8888——发发发

5、520、——我爱你

孙子生日红包吉利数字:孙子6岁生日发红包多少好

孙子6岁生日,发微信红包¥(要顺顺利利健康成长),蕴含这样寓意可以吗?孙子过生日多少钱吉利。

孙子出生一百天发多少红包比较好

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发一个吉利的数就OK,比如:爷爷给孙子生日发红包数字。

孙子生日红包给多少合适一周岁红包一般包多少。

看什么地方,有钱就多给点,没钱就少给点,孙子还小的话,一般都他父母收着用了吧,给买玩具啥的,能记你好久外孙生日红包发多少吉利。

过生日红包的吉利数字有哪些

如88、、、等,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可以从5个方面来定红包数字,可以从生日红包吉祥数字、生日红包不祥数字、根据幸运数字发、看身份、看年龄。一周岁红包吉利数字。

1、生日红包吉祥数字

生日红包吉祥数字有6和8、现在的人为了贪图吉利,都会给元或者元作为生日红包的吉祥数字,具体没有详细的规定,一般为主以6和8居多,取其“六六大顺”和“发”的寓意。选择元的生日红包的很多,象征着十全十美。

2、生日红包不祥数字宝宝周岁爷爷奶奶包多少红包。

在发生日红包的时候,需要注意避免不吉祥的数字,比如说4,它的谐音接近“死”,一般不会出现在生日红包中。还有13是不吉利的数字,带有骂人的意思,因此不要出现在生日红包里。

3、根据幸运数字发

现在的人发红包为了有更好的寓意,可以根据生日人的属相来了解幸运数字,最终确定生日红包金额。每个生肖也有属于自己的幸运数字。鼠8,牛5,虎9,兔0,龙6,蛇2,马1,羊3,猴6,鸡5,狗3,猪7,将对应数字嵌入生日红包里,也是不错的选择。

4、看身份

生日红包发多少,主要看对象是谁。如果是很一般的朋友,甚至都没见过,可以发66元或者88元来聊表心意。如果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线上可以发66元或者88元。但如果是爱人,红包的金额就会比较大,元或者元是比较常见的。

5、看年龄

给长辈、平辈和晚辈的生日红包金额数量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给长辈的生日红包会比较大,元是很常见的,如果关系亲密的父母,一些大方的子女会给出上万元的生日红包。而平辈和晚辈过生日发红包是为了贪图氛围,元左右最为适宜。

生日红包除了可以选择吉利数字外,还有数字寓意。

生日红包包多少才吉利完全没有具体的设定,主要是心意,而且包多少红包还是看关系和经济承受能力,也有网友表示生日红包最好是整数,但最主要的还是量力而为。爷爷奶奶给孙子的红包吉利数字。

以上就是与小孩生日发多少微信红包?相关内容,是关于孙子6岁生日发红包多少好的分享。看完孙子生日红包吉利数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感谢爷爷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严厉的爷爷的作文感谢爷爷的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感谢爷爷的作文600字(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定会珍惜……”

 每当听到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养育了我12年的爷爷奶奶。在这12年里,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传授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把我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培养成一个乖巧懂事的姑娘。岁月悠悠,波光明灭,唯有爷爷奶奶的爱依旧如山,爷爷奶奶的爱深如大海,重如泰山,一件件,一幕幕常在我脑海回荡。

 感谢爷爷奶奶在我受到挫折时,鼓励我、安慰我、给我勇气,让我树立自信勇敢的去面对困难。记得一次数学测验,我只考了85分,我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作业也做不好,饭吃不香。奶奶看见我的反常,做在我身边和蔼的问我原因。我一五一十的把考试时请告诉了奶奶,令我没想到的是奶奶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安慰我说:“好孩子,一次失败不等于自己就不优秀了,你要好好的分析原因,知道错误到哪里,这就是进步。”听了奶奶的话,我的心情一下子轻松多了。

 爷爷的爱不像奶奶的爱那么甜蜜,但它们都一样无私伟大,感谢爷爷严厉的默默无闻的爱,虽然有时我不能理解。我永远忘不了那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项查资料的作业,我本想应付一下,可爷爷却执意要我查最准确的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明白了他的用心,他是想让我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作文

 一个个甜甜的吻,一杯杯香香的牛奶,一个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句激励的话……爷爷奶奶无声无息的爱数也数不清。

感谢爷爷的作文600字(二)

 我出生的啼哭,长大后的欢颜,一生的哭泣都揪着爷爷的心,还记得幼儿园是谁冒着风雨送我们么?也许很多人都会说爸爸妈妈,但我会毫不犹豫的喊上一句:“是爷爷。”

 小学时,我生活在爷爷家里,他便承担起接送我的责任,每天放学我都能准时见到爷爷,在校门口,爷爷会给我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吃,他会把我放在肩膀上。可唯独那天,我没有准时看见爷爷的身影,站在窗前,看着外边风狂雨骤,眼前映入一个老人吃力地蹬着脚踏车,我马上冲下楼,穿上爷爷带来的雨衣,向家的方向驶去。到家后,浑身湿透的爷爷终于被强大的病魔战胜了。小时候也许不懂什么是感恩,但我也尽力而为的帮助着生病的爷爷。

 大约八九岁时,爷爷身患重病,但他还坚持着为我做这,干那,从不嫌累。还记得那一天,我缠着身患重病的爷爷让他陪我去公园玩,腿脚不便的爷爷下个楼都已经很累了,但为了让孙女开心便骑着积满灰尘的脚踏车带我玩了一下午。第二天,他病倒了,听着救护车的声音越来越低,心里不禁发毛。又是一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去看爷爷,病房里笑声洋溢,被病痛缠身的爷爷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噩耗却接二连三的传来,直到死忙的消息传来,那一天,我哭湿了一张又一张纸巾,终于哭累了睡着了。直到睡醒了父母才拿出了一封信,告诉我是爷爷留给我的。我打开信封,扭扭曲曲的笔画却写出了不一样的感情,最终我又哭了起来。

 感谢您,爷爷。是您带给了我一个快乐而又健康的童年,是您送给了我一段美好的回忆,您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

感谢爷爷的作文600字(三)

 在我的成长岁月中,有许多需要感谢的人:养我育我的亲人;传道授业的老师;谈趣嬉戏的伙伴……其中,我最要感谢的就是我最亲最爱的爷爷。

 感谢您——爷爷,在我生病受苦的时候给我温暖和力量。

 我是一个调皮的女孩儿,常常会像个男孩子那样上蹿下跳,因此从小到大没少吃过苦头。小伤小病都是您为我配药擦药。记得上幼儿园中班,放学在家,您和奶奶正在张罗一家人的晚饭,我一个人在家无聊,便穿着拖鞋下楼玩耍。不料,没下几个台阶就因踩到了拖鞋跟绊了一跤,竟顺着楼梯滚了下去。“哇……”的一声嘶叫,厨房里的您急匆匆地跑下来一看:我满嘴是血,躺在地上。您二话不说,抱起我三步并作两步就往屋里赶,清洗、消毒、止血一气呵成。过了一小会儿,见我还在流血,您驮着我便向医院冲去。经医生诊断,我的嘴里有个小洞,需要缝合三针。虽然我经常小伤不断,可从没经历过这种“大场面”,惊慌失措,害怕疼痛,当下便使出吃奶的力气哭喊着,挣扎着。而您为了配合医生为我缝合伤口,便也拼出全身的力气按住我。一分钟,两分钟……十几分钟过去了,您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眼睛里尽是关怀。等一切结束,您和我都汗流浃背,可在您脸上露出的宽慰的笑容,至今我还记得……

 感谢您——爷爷,为了我的营养均衡、健康成长,亲力亲为。

 说怪也怪,我从小对美食就不太感兴趣,胃口总不太好,您经常去书店查阅烹饪书籍,看和美食有关的节目,变着花样为我准备三餐。我不爱吃肉食和菌菇,您就把牛肉或猪肉和杏鲍菇剁碎,和着蛋清和豆腐做成肉丸,或汆汤或红烧或油炸。妈妈说市场上卖的鸡肉有激素,外面炸的薯条油不好,您就去乡下买来食材,回来亲自做……每次您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您做的食物,那满足得眯成一条线的眼睛,至今我还记得……

 往事点点滴滴,而今历历在目,感谢生命中曾经有您——我最亲最爱的爷爷!感谢您陪我一起走过了十年,用您那无微不至的关怀、无尽的爱伴我幸福成长。我永远爱您!

感谢爷爷的作文600字(四)

 在天空中总有一颗星最闪亮,在糖盒中总有一颗糖甜蜜,在树林中总有一棵树最高大,在人生的道路中总有一个你最想感恩的人。

 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早上,天气阴沉沉的,像是要下一场暴雨。果然不出我所料,过了一会儿,真的下了一场瓢泼大雨。爷爷把我送到了学校,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考试要考好,知道了吗?”我点了点头,奔向学校。

 来到教室,我正准备拿出数学书。“哎,我的数学书呢?不会没带吧!如果没带,陈老师肯定会叫我到后面去站着,到时候,我这学习委员的称号就抹了一层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这时候我像一只狼狈的小狗,心里忐忑不安。

 正在这时,陈老师来了,说:“做清洁的做清洁,不做清洁的拿出数学书来读。”我看着别人都拿着书,我只能出去做清洁,老师就不会叫我站到后面去。可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啊!上课铃响了,老师让我们回到座位,叫我们拿出书。陈老师转到我这里,看到我没带书。用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瞪着我,示意我到后面去站着。

 这时所有的同学都转过来看我,我低下了头,像是有一阵带着嘲笑的风刮过来一样,简直是丢死人。我恨不得地上有一条缝让我立刻钻进去。我想此时我的脸应该像红红的苹果一样红吧!

 突然,一个身穿绿色雨衣,脸上有着很多水珠,脚下穿着雨靴的老爷爷出现在教室门口,我仔细一看,啊,是爷爷!“爷爷给我送书来了!”我大声地叫了起来。我快步冲过去,爷爷把书递给我。给我做了个手势,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爷爷远去的背影,我留下了泪。爷爷给我送书的事情,永远、永远回荡在我的脑海里。

 爷爷,我爱您!我要陪着您,让您开心地度过晚年生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您。

2012年10月11日19时,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引起世界关注。然而,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莫言却表现得很淡然,因为对他来说,自己最大的成功,不是写出了多少名篇,而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高粱地旁,妻子的背影是天底下最美的风景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在山东省高密县平安村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时,因赶上三年自然灾害,莫言几乎瘦成一根豆芽,一颗大脑袋显得更加突兀。为了填饱肚子,野草、树皮,他什么都吃过,甚至连煤块都敢啃。

莫言小时候有过两个梦想,一个是能吃上肥肉馅儿的饺子,另一个就是长大后能娶石匠的女儿。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所以周围的伙伴们常常嘲笑莫言将来娶不上媳妇,而莫言也经常为此感到担忧。而那时村里的石匠家有位漂亮姑娘,年方二八,生得浓眉大眼,身材健硕,很符合庄稼人的审美观。于是,这位漂亮姑娘就成了莫言心目中最理想的媳妇人选。他常常幻想,要是自己长大之后,能娶到石匠的女儿,那该多好啊!

莫言20岁那年,进入棉花厂当了工人,而那时候石匠家的女儿也早已嫁人生子,终日忙碌在田间地头,为家务和农活操劳着。虽然如此,但在莫言心中,依然埋藏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娶一个像石匠家女儿一样勤劳淳朴的姑娘。因为,在他心目中,那些干得了粗活、吃得了苦头的妇女才是中国女性最美好的形象。怀揣着这样的念想,一个姑娘走进了莫言的视线,她就是棉花厂的女工杜勤兰。

杜勤兰不算漂亮,但淳朴利落,一点也没有年轻女子的娇气,颇能吃苦耐劳。看到杜勤兰的第一眼,莫言就对这个质朴的姑娘产生了好感,认定了她将来必能成为贤妻良母。但在那个封闭的年代,大多数年轻人都十分内敛,加上莫言总觉得自己的条件不好,配不上杜勤兰,所以一直将爱慕隐藏在了心底,从未向任何一个人提起。

后来莫言当了兵,成为一名军人,他才觉得自己有了向姑娘提亲的资格。于是,他特地利用探亲假的时间回了趟老家,从村里请了位媒人,跑到杜勤兰家提亲。

那时,女孩们判定一个男人值不值得嫁的唯一标准,既不是能力也不是才干,而是这个人是不是老实可靠,恰好莫言就是一个木讷而老实的汉子,所以杜勤兰对莫言的印象还算不错,认为他值得托付终身。就这样,杜勤兰同意了与莫言的婚事,两个人很快开了证明领了证,在老家办了一桌简单的酒席。然后,莫言便回到了部队,杜勤兰留在家中操持家务。

事实证明莫言果然没有看错人,杜勤兰的确是勤劳能干的好媳妇,照顾老人,做饭务农样样都做得很好。有杜勤兰在,莫言几乎什么都不用操心。于是,他把心思都花在了读书写作上,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981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同年,莫言和杜勤兰的女儿笑笑出生了。为了照料女儿,杜勤兰辞去了棉花厂的工作,开始在家务农并照料孩子。莫言觉得亏欠了妻子,抱歉地对她说:“你好不容易当了工人,现在为了这个家又工转农了,还要下地做农活,真是委屈你了。”没想到杜勤兰却幽默地说:“有啥可委屈的,工农本是一家,再说了,我务农也是为了支持你当兵,咱家也算是拥军专业户了。”

听了妻子的话,莫言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只好抢着下田帮妻子干活,两个人一起忙碌在田间地头,给农作物浇水施肥。农活干完,已是傍晚时分,火红的晚霞燃烧在天际,映衬着大片的高粱地,景象蔚为壮观,看着晚霞映衬下妻子红彤彤的背影,莫言感觉那就是天底下最美的画面。

1982年,莫言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此后一直留在北京学习和写作。而杜勤兰则继续留在家乡照顾全家老小。因为想念妻小,莫言每个月都会写信回家,考虑到妻子识字少,他总会想办法用最简单的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还会在信里画个胖胖的男人,男人穿着厚厚的棉袄正在大口吃馒头,意思是自己在外面吃得饱穿得暖,让妻子放心;有时莫言还会描画过年时的场景:一个胖胖的男人和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围着土炕吃饺子,窗外是一串串鞭炮。杜勤兰一看就明白了,丈夫这是盼着过年回家吃自己包的饺子呢!

为了看明白丈夫寄来的书信,杜勤兰也变得格外好学起来。她下田之后常常跟着读小学的女儿学习拼音和汉字,还常常抱着字典查生字,没多久就掌握了小学阶段的常用字,这下子看丈夫的信可就一点都不吃力了。

名满天下,心中的爱还是那不变的唯一

因为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莫言经常看书和写作到深夜。肚子饿了,他就用大葱煮水喝,久而久之,就患上了胃溃疡,一到饭点就开始胃疼,只能靠吃药来镇痛。

一次偶然的机会,杜勤兰从一位回家探亲的老乡那里得知丈夫患上了胃病,她十分着急,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当天下午,杜勤兰就来到山上,采了许多治胃病的中草药,然后将它们熬成药汤,用汤汁和上高粱面做成煎饼,托人带给北京的莫言。于是,莫言再熬夜的时候,就吃上了妻子特制的宵夜,每次肚子饿了,他就会小心地撕下一小块煎饼,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让略带草药香气的高粱味道在口腔中弥漫。在这种闭目享受中,他便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还有家中正倚门守望远方的妻子。

1987年,莫言的作品被改编成了**《红高粱》,**上映后,全国很快掀起了“高粱热”,莫言也立刻出名了。不少女性纷纷向他示爱,其中也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貌美者,但莫言一一回绝了。有个女孩特别执着,她不断地向莫言表白,并且调查了他的家庭情况。她对莫言说:“你和你妻子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你们的学识水平、文化层次根本就不对等,肯定会出现交流上的障碍,与其等到将来决裂,还不如早点好聚好散,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女孩还表示,自己愿意像鲁迅背后的许广平一样陪伴在他的身边,做他的红颜知己。但是,莫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女孩的好意,并且告诉她,自己和妻子之间是有爱情的。有时候爱情和学识、地位无关,但和灵魂的觉知有关,他早已认定家中的糟糠之妻就是和自己相伴一生的人,这个想法永不变更。

为了避免女粉丝们继续“骚扰”自己,莫言干脆向部队申请了住房,将妻女都接到了北京。杜勤兰没有学历,找不到工作,只好在家里当家庭妇女。有一天,杜勤兰突然对莫言说:“老管,隔壁的小刘跟我说,咱俩很像胡适和江秀冬,我觉得也是。你看,你这么高的学问,就跟胡适一样;我呢,就是一农村大婶儿,跟江秀冬差不多。就只有一样,你没胡适那么怕老婆。”听到杜勤兰的话,莫言感到大为惊奇,问她:“你还知道胡适和江秀冬?不简单呀!”杜勤兰做出一副“那可不”的得意神色,回敬道:“难道就许你学习,不许我进步呀,告诉你,我虽然没上过几天学,可是一直在跟着女儿学习,我还经常去公园里听人家说书,和北京老大爷老大娘们聊天,学到的东西也不比你少。”听了杜勤兰的话,莫言大乐,笑着说:“是是是,你也进步我也进步,咱们一家人都进步。不过,咱们跟胡适夫妻俩可不一样,胡适的老婆是他妈给选的,他对她好是为了孝顺母亲。可你是我自己选中的,咱俩是自由恋爱,我对你好,那可都是为了这颗心呀!”听了莫言的话,杜勤兰乐得眉开眼笑,别提有多舒心了。

因为一直生活在乡下,所以莫言的女儿笑笑初到北京时十分不适应,表现得特别羞怯,总觉得自己特别土,也没学过钢琴和舞蹈等特长,比不上自己的同学们。杜勤兰就常常教育女儿,要她摆正心态好好学习,不要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一次,笑笑问母亲:“妈,你跟爸爸这么个大作家在一起,难道就不自卑吗?会不会觉得很有压力?”杜勤兰笑了,问女儿:“我为什么要自卑呢?这个家需要他,也需要我,我虽然不出去上班,却一点都不少做事,你爸也认可我的劳动,既然我这么重要,干嘛还要自卑呢?”一句话,就把笑笑逗笑了。

为了帮助笑笑调整心态,杜勤兰和莫言进行了交流,最后决定帮助孩子培养课外特长,让她变得自信起来。于是,在杜勤兰的建议下,莫言开始教笑笑写毛笔字,还给她买了不少图书,着重培养笑笑的写作特长。为了鼓励笑笑,杜勤兰也常常跟她一起学习,母女二人你追我赶,学得十分带劲。后来,笑笑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朗读,还在作文竞赛中拿到了名次。笑笑变得开朗自信起来,学习成绩突飞猛进,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东大学外语学院。

懂得,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

在《周易》的八卦当中,乾象征着男人,代表健进和向上,而坤则代表了女人,象征着包容和安宁。传统文化认为,只有有福之人才能娶到安静勤勉、包容淡定的女子。而莫言常说,自己就相当有福气,因为他的妻子包揽了中国女性身上最美好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她还是最懂自己的那个人。

莫言一生清贫,且古道热肠,肯为朋友仗义疏财。有一次,为了给朋友做担保,他甚至向出版社抵押了自己的全部书稿。正因如此,他本来就不丰厚的稿费和工资总是用得特别快,一直没有攒下什么钱,杜勤兰勤俭持家,却从不抱怨,相反,她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有一次,莫言拿到了一笔3万元的稿费后,就悉数交给了杜勤兰。杜勤兰还没有来得及存入银行,莫言的一位朋友就上门拜访,说岳母要动手术急需用钱,想问莫言借钱,因为莫言外出开会联系不到他,只好来拜访杜勤兰。杜勤兰二话没说,就把手里的钱交给了对方。女儿笑笑嗔怪妈妈也不提前问爸爸一声,杜勤兰说:“治病是十万火急的事,可不敢耽误了人家,就算你爸爸知道了,也只会说我做得对。”

果然,莫言回到家,听说妻子已经把钱借出去了,连说做得好,还叮嘱杜勤兰,以后有人急用钱的话,直接取给他们就是了,不必再问自己,以免耽误了人家的事。杜勤兰笑了:“这我还不知道?倒要你来嘱咐我了……”

因为经济并不宽裕,所以杜勤兰每次去菜场总会买上一大篮蔬菜,却很少买肉,有人问她,莫言老师这么大的作家,一定赚了不少稿酬吧,怎么总也看不见你家吃肉呢?杜勤兰就呵呵一笑,告诉对方说:“我们这是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呢!再说了,素食多养生啊,老管都这么胖了,可不敢再给他肉吃了!”看见这幅场景,莫言总会咧开嘴大笑,连说:“知我者,老妻也……”

事实上,对莫言这样的大作家来说,想赚钱一点都不难,只要为教辅机构做做代言,多做几次商业性质的讲座,或是帮企业写点宣传文稿,金钱就会奔涌而至。但是,莫言从来不屑于此。于是,便有商家打起了杜勤兰的注意,趁她出门买菜的时候塞红包给她,请她帮忙劝莫言与自己合作,还承诺事成之后会送给莫言的女儿一套房。商家知道,因为收入有限,莫言父女俩都没能再买上一套房子,莫言的女儿结婚之后,一直和莫言夫妇挤在部队分的一套91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十分清苦。在商家看来,杜勤兰作为母亲,一定是做梦都想替女儿买套房子,所以特地请她帮忙做莫言的工作。没想到,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杜勤兰果断地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她把红包还给对方,并告诉他们,自己了解莫言的为人,他宁可一辈子和女儿一家挤在一套房里,也不肯用这种方式为她换个住所。

2011年5月,莫言的外孙女出生了,家中变得更加拥挤。为了让女儿和女婿住得舒服一点儿,莫言和妻子就常常带着孩子回高密老家,在田间地头晒晒太阳,或是走街串巷和街坊们聊天。虽然两人都在京城待了多年,却一点都不排斥农村的生活,反而觉得回乡下更加自在。莫言写作的时候,杜勤兰就负责照顾孩子,有时也会读读丈夫的手稿,为他提供一些素材。杜勤兰还常常和丈夫开玩笑,说:“你的军功章有你一半也有我一半,你瞧,这一段就是我提供的材料,你也没给我线索费……”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国内立刻兴起了“莫言热”。但在莫言和杜勤兰看来,生活不会发生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他们依然会一起散步一起听戏,相扶着走完平淡的一生。也许到了垂垂老矣的那一天,对载誉累累的莫言来说,最有滋味的还是妻子包的那碗饺子。

  我的奶奶

  我有一位可亲可敬的奶奶,粗糙的手,满脸的皱纹,炯炯有神的眼睛,银白的头发。这是我对奶奶的第一感觉。奶奶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

  奶奶非常地疼我,一块糖留给我、一包瓜子留给我、别人送的水果罐头也留给我……然而,自己吃的是我不喜欢的,或者是掉在桌子上的。

  有时,爸爸、妈妈很忙,奶奶就要照顾我,接我回家、送我上学,无论是炎热干燥的夏天,寒风刺骨的冬天。有一次下着大雨,奶奶去接我回家,可是我却迟迟不见奶奶的身影。忽然,奶奶的身影映入了我的眼帘,奶奶十分着急地走来,一看见我就问:没被淋着吧?现在,每当我一想起以前和奶奶闹变扭时,我真是感到愧疚呀!我现在真想对奶奶说一声“对不起”。

  偶尔有人吃饭掉下一粒米,她就会拾起来放到一个小盆里,说:“这个很贵嘞,下次小心啊。”吃剩下的饭,就更不用说了,她不等我们吃,自己就抢先吃完了。

  瞧,这就是我可亲可敬的奶奶。

  我的奶奶今年有六十多岁了,但在我家仍然有“开心果”的绰号。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就告诉你关于耳朵的小插曲。

  由于奶奶年纪有些大了,耳朵有些背,听声音总是模糊,为这闹出一些小笑话。

  记得有一次,奶奶在看电视,我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突然想问奶奶热不热,热的话就给奶奶扇扇子,于是,我便问奶奶:“奶奶,你热吗?”奶奶回答说:“不饿。”“你热吗?”我听奶奶把热听成了饿,所以这次我把“热”说的特别重。“不饿。”奶奶再次回答。坐在一旁的爷爷对我说:“你用天津话对你奶奶讲,别用普通话,不然不听成饿才怪呢。”于是,我又用天津话跟奶奶说了一遍,奶奶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还笑着对我说:“这回我听着我孙女说的清楚了,以后再大点声就好哩。”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喘着气说:“这还不叫大声,我嗓子都快喊破了。”

  奶奶是我们家的“开心果”,奶奶为家里操劳了一辈子,我爱我的奶奶。

我有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我非常喜欢我的爷爷。

爷爷今年60岁了,他仍喜欢干农活,皮肤变得很粗糙。爷爷古铜色的脸上,刻划着许多皱纹。一双和善的眼睛虽深陷了进去,但是显得神采奕奕。爷爷整天笑容满面,待人和蔼可亲,行动依然很利索,走路昂首挺胸,健步如牛,一点不减他年轻时的风采。我想“鹤发童颜”这个词放在爷爷身上再好不过了。

去年年底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一路上,刺骨的寒风却像是一只有力的手,窒息着我的呼吸,逼迫我不时地张一张嘴。寒风从裤缝、衣角直往里钻,身上像是被许多小猫爪子搔得痒痒的。我远远地望见爷爷奶奶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走近爷爷,只见他烟衔在嘴边,顺着嘴角,悠然地吸着,闪亮的眼睛眯成一道黑线,缕缕的白烟从鼻孔里冒出。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爷爷见我们下了车,连忙帮我们抬行李。我发现,爷爷已是满头银发,我不禁热泪盈眶:“爷爷——好!奶奶——好!”爷爷欣慰地笑了,抚摸我的头,激动地说:“快,快,天气这么冷,锴 ,赶紧去烧柴,暖暖手!”是呀,我们和叔叔长年在外,爷爷和奶奶相依为命,现在我们终于回家过年了,他们怎能不激动呢?

大年初一那天,村子里家家户户喜气洋洋,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四处飞溅,噼里啪啦,热闹非凡。我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全村人拜年。大家满面春风,笑得像绽开的桃子——合不拢嘴:“你是锴珺吧,长这么高啦!这次考试考得不错!要继续努力哟!”我听了,脸上起了红晕。我心里琢磨着,他们怎么知道我的成绩呢?哼,一定是妈妈又到处宣传了!妈妈笑着向我解释:“村里人都知道你学习好,一定是爷爷告诉他们的!”我愣住了,我还以为爷爷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呢!妈妈又说:“在爷爷眼里,你学习好,是他最骄傲、最幸福的事。每次你取得好成绩,他都会在村子里宣扬一番!他是生怕村里人不知道他有个这么优秀的孙女。所以,你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让爷爷开心!”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浮想联翩,的确,爷爷是我心中的好爷爷。

自打我懂事以来,我就知道爷爷最疼我。就说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回老家的事来说吧。当时正是酷热的七月天中午,密密的庄稼地里,不透一丝风,像蒸笼一般,闷得人透不出气。我满头汗水,像飘泼似的顺脸而下。一到家,爷爷就笑眯眯地问我想吃什么。我立马想起了奶奶的拿手好菜——煮粉皮。我随口说道:“吃米粉!”到了晚上,我见到桌上摆着一大碗米粉。爷爷还果当真了,我中午只是和他开个玩笑罢了,没想爷爷亲自为我打了满满一小碗米粉。我愁眉苦脸的,一点胃口也没有,都怪我把粉皮说成了米粉!我贴进妈妈耳朵,说:“妈,我不想吃米粉!”妈妈压低嗓门,语重心长地说:“你就勉强吃一点吧!爷爷为了让你能吃上米粉,中午特意扛着一袋大米去别的村庄换米粉,要是换了我,非中暑不可了!”我愣住了,没敢出声,端起这份沉甸甸的米粉来。我真没想到,爷爷那么疼我!

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是个勤劳能干、节俭朴实的老人。爷爷老是爱穿一双旧皮鞋,总喜欢穿爸爸叔叔给的旧衣服。爷爷很少买肉,他和奶奶一个月才买几次肉。爷爷也很少买新衣服。[这次过年他买了一件黑大衣,他说他买的新衣服又便宜又暖和,里层还有羊毛呢!不错,在我的眼里,爷爷向来只懂奉献,很少向爸爸妈妈开口要钱。他为了省几元钱,每次赶集时从几公里外的中间堂走路回家。爸爸说,以前,爷爷为了让爸爸和叔叔上大学,每天去扛一百多斤谷子重的麻袋。一天累下来,才赚可怜的二三元钱。当时爷爷和奶奶家里一个鸡蛋也舍不得吃,全卖了。妈妈也对我说:“你看你爸爸有多勤劳,就可以想像你爷爷奶奶那勤劳的劲头了。所以,你一定不能偷懒!”

难怪,爷爷是这个小村庄出名的“铁牛”呢!如今,爷爷奶奶年纪这么大了,还种了两亩稻子,养了两头猪,还养了二十几只家鸡、十几只家鸭,十几只兔子。爷爷在村子里算得上独一无二的“万能手”了。你看,老家这个两百多平方的院子里,鸡鸭成群,六畜兴旺,到处还堆满了小山似的干柴,至少还能烧上几年呢!四年前,爸爸给爷爷买的一千元煤球,现在还有几百个!他和奶奶只有逢年过节才用一用,妈妈买的一瓶液化器他们也足足用了三年。爸爸叔叔除了每个月给她一点生活费外,爷爷奶奶的生活几乎靠他们自食其力。我真佩服爷爷。

大年初一晚上,一个堂叔来我们家吃饭,他用赞赏的眼光打量着爷爷,对爷爷说:“我可是太佩服您了。您真是太能干了,真有本事。家里大过年的,就你家什么都有!”爷爷听了,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嘿,现在儿子在外买了新房,不容易啊!他们得扶锴 读书。我们呢,趁现在还能干,减轻一点子女生活负担,就算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堂叔和爷爷朴实无华的一番对话,在场的人听了都很感动。我觉得我爷爷真了不起。爷爷真是个默默无闻的好铁牛呀!

正月初三,我和爸爸妈妈得回永定了。爷爷特意为我们放了一串长长的鞭炮,爷爷向我们一边挥手一边说:“你们一路顺风!锴珺到永定一定要好好读书!你们工作顺利啊!”望着爷爷和奶奶渐渐远去的身影,我的眼里涌出了泪花。爷爷在我的眼里永远是那么高大,那么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