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郭台铭的鸿海精密在台湾上市,与客户交往时使用富士康这个名称,目前公司市值已经达430亿美元,相当于其全球十大竞争对手的市值总和。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郭台铭的简介。 郭台铭的简介 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
郭台铭的鸿海精密在台湾上市,与客户交往时使用富士康这个名称,目前公司市值已经达430亿美元,相当于其全球十大竞争对手的市值总和。接下来我带你了解一下郭台铭的简介。
郭台铭的简介
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企业家,台湾企业鸿海精密(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人。
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 2014年9月3日,第二届晋商大会召开,台湾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总裁郭台铭衣锦还乡并出席致辞。
2015年6月郭台铭不满被指捐3亿台币政治献金 ,郭台铭控告周玉蔻涉嫌妨害名誉,郭台铭出庭亲战对手,提告求偿1000万元,并要求登报道歉,出庭后郭台铭在双手写下忍字,台媒算成本郭台铭出庭一趟200万;8月3日,郭台铭砸600万登广告,限台北市长柯文哲48小时内还鸿海清白;11月14日,郭台铭砸280亿在郑州造手机面板。2016年4月2日,郭台铭与夏普公司正式签订收购协议,富士康将收购夏普公司66%的股份。
郭台铭的经历1950年,郭台铭出生,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人。
1966年,郭台铭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学习,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服完兵役后,郭台铭在复兴航运公司当业务员。
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到一年时间,企业成为郭台铭的全资公司。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就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不过是个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的小公司,仅有15名员工。
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
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
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
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年,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450亿元(台币),高居台湾民营制造业第一。
2005年,郭台铭被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主办之经济管理类权威刊物《管理世界》杂志社与华商韬略编辑委员会推举为全球百大杰出华商领袖并列前10名予以重点报道,报道文章《我的成功三部曲》在经管研究领域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
2006年,郭台铭投资大陆**《白银帝国》。
2008年4月,郭台铭宣布退休。7月23日,郭台铭与曾馨莹订婚,订婚宴上宣布,将捐出四百多亿人民币的九成个人名下财产作为公益之用。
2009年7月,郭台铭在美国涉嫌38亿美元逃税被国税局控告,赔偿九十万美元。
2012年6月6日,郭台铭建议台湾当局针对前300名大富人课税。
2014年4月28日,邻近郭台铭办公室座位前方会议室的1块强化玻璃及4楼的2块强化玻璃有裂痕,由于案发时间为27日凌晨2时许,厂区仅有保全人员巡逻,没有任何人受伤。鸿海集团台北总部2014年发生了连发6枪的枪击案,开枪者锁定的是郭台铭。对于这一说法,鸿海集团发布声明给予了否认。
2014年9月3日,第二届晋商大会召开,台湾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总裁郭台铭衣锦还乡并出席致辞。郭台铭表示,鸿海将在山西进行投资,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电动车产业。郭台铭还透露,鸿海在山西新增投资金额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
2015年6月,郭台铭在股东会现场发飙,并呛声国外投资者:鸿海集团工作环境不输任何英国企业,如果相信抹黑报道,就不要来买鸿海的股票; 7月,郭台铭不满被指捐3亿台币政治献金 ,郭台铭控告周玉蔻涉嫌妨害名誉,郭台铭出庭亲战对手,提告求偿1000万元,并要求登报道歉,出庭后郭台铭在双手写下忍字,台媒算成本郭台铭出庭一趟200万。 8月3日,郭台铭砸600万登广告,限台北市长柯文哲48小时内还鸿海清白;11月14日,郭台铭砸280亿在郑州造手机面板,媒体评“郭台铭,离苹果更近了” ; 12月16日,出席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担任嘉宾。
2016年4月5日,日本媒体报道称,鸿海集团(富士康母公司)已经和日本夏普公司在2日正式签署了收购协议。鸿海斥资35亿美元获得夏普66%股权,成为夏普的新东家。
郭台铭的人物评价56岁的台湾人郭台铭一直保持着低调。郭台铭将他的商业判断力与持之以恒的质量控制和极具竞争力的定价成功结合在一起,这才造就了他繁荣兴旺的制造业帝国。 (新浪网评)
在龙华科技园,郭台铭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到了晚上依然驾驶着一辆配备了自行车铃的高尔夫球车,在龙华园内巡视,数十年如一日。他会时不时停下车,或是抽查生产线的运转状况,或是帮助工人维修设备。 (新浪网评)
现在已经是2019年新年,在很多人告别过去开启新征程时,作为中国第一代工大厂的富士康就不能轻松告别过去了,大家都知道此前富士康的大客户苹果遭遇危机,不仅2018年三款iPhone销量惨淡,就连老款iPhone都被官司缠身,中国市场上多款苹果老机型都受到了影响,苹果选择复议时就曾经提出过,如果iPhone被禁售,中国也会受到影响,这一点库克确实没说错,首当其冲的就是富士康。
富士康的2019年初年,明显日子不好过,最近外界更是传言富士康将会裁员34万人,我不认为这是空穴来风,之前iPhoneXR被苹果认为将会扛起销量大旗,为此富士康专门准备了60条生产线,准备为iPhoneXR大干一场,尴尬的是截至目前也只有45条生产线在动工,这还不是库克坑郭台铭的第一次,而是2018年末尾给郭台铭的“惊喜”。
对于裁员问题,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很淡定,他认为富士康不是慈善机构,自己也是企业家不是慈善家。富士康发展多年,注重效率,最终目的也是追求利润,自己为了大局,裁员也是势在必行,对于考核绩效很差的员工,裁员只会更有利于公司发展,管理层人员也会有大变动,会挑选更优秀的员工担任。郭台铭的言论看来也证明了裁员的真实性,而且业内人士爆料,裁员路很漫长,除了第一批,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不过面对被裁的工作人员,富士康也会有相对赔偿。
富士康人事部也公开表示,公司鼓励早走早好,因为后期的绩效考核会更严格,随着订单量的急剧减少,富士康也不会在加班了,工资收入会更少,听着虽然很有道理,但我却开始担心那些长期从事流水线工作的人了,应该学历不会太高,长期封闭在工厂中,未来堪忧。
70岁的富士康老板郭台铭退休后一直过着舒适的生活。除了和家人呆在一起,他还透露自己想要四个孩子,但他的妻子曾欣英(音译)在一次采访中说,他已经有了大肚子。在第四个孩子夭折后,郭台铭继续了他的事业。虽然郭台铭宣布退休,但他仍然致力于健康、生物和医疗科技产业的发展。在忙碌事业的同时,郭台铭自然也不忘健身。70岁的郭台铭来到篮球场进行锻炼。现场的照片显示,他穿着简单的运动服,昂贵的乔丹运动鞋,身上没有其他珠宝,看起来非常聪明。
虽然郭台铭已经70多岁了,但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衰老的迹象,他的皮肤光滑,他的头发看起来仍然乌黑。难怪几年前,他满怀信心要生第四个孩子。到达球场后,郭台铭并没有立即进入球场打球,而是到一旁和其他人一起练习和做热身运动。当一切准备就绪时,郭台铭就会像一只“老虎”一样在赛场上,和一群学生拳打脚踢,然后立即展开了比赛。我不得不说,郭台铭真的很老,很有活力。根据他的年龄,这个70岁的老人一直蹲在家里,很少出去。然而,郭台铭不仅会打篮球,还会在球场上跑来跑去,他的体力并不比这些年轻学生差。郭台铭在球场上就像一个全能的球员,不仅能挥杆自如,还能在场上发号施令,每一个动作依然充满力量,我想这是多年在商业领域磨练出来的气质。
虽然郭台铭的对手是一群年轻的朋友,但他仍然没有放松警惕,除了伸开双臂试图拦截,还上演了抢篮板和三分投篮等高难度动作。短暂的休息之后,郭台铭继续练习运球、投篮和其他动作,看起来非常专业。下半场刚开始的时候,郭台铭依然精神饱满,而当他三分命中率非常高的时候,立刻引起了现场同学们的欢呼。一个多小时后,郭台铭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然后挥手告别,再次成为一位慈祥的爷爷。据了解郭台铭运动的当天应该是蔡依林的演唱会,而曾馨莹当天之所以没有现身和郭台铭一起打篮球,是因为带着大女儿郭晓如与小女儿郭晓媛前往看演唱会。虽然偶尔缺席一起运动,但每次孩子的重要事件,丈夫和妻子一起出现,几天前当最小的女儿郭小袁性能,丈夫和妻子也出现在一起看,不难看到,郭台铭是一个真正的父亲。
郭台铭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是早在2014年时,郭台铭就透露不会让儿子和女儿接手富士康,他的意思是说他们这代年轻人思想还不成熟,还没达到能够接手企业的资质。实际上最初郭台铭的心中早就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他就是弟弟郭台成,可惜的是郭台成在46岁那年就因患血癌而去世。
早年经历郭台铭小时候,家里很穷。后来,他的母亲中了一个大奖,把奖金给了他当作创业基金。不过由于这家工厂经营不善,多次面临破产,郭台铭很快就赔光了。不过,郭台铭很幸运地遇到了来自香港的千金**林淑茹。林淑茹是林百欣二房的女儿。当时,林百欣已经是香港的超级富豪。林淑茹非常低调,她在医学院读书,由于林淑茹非常欣赏郭台铭身上的努力劲儿。
为了爱情,这位富家女断绝了与家人的关系,毅然选择了与穷小子郭台铭在一起。最终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他,林淑茹此举彻底激怒了林百欣。郭台铭用结婚的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后来郭台铭事业不顺,林淑如回家跟父亲借了一笔钱帮郭台铭度过了难关。在郭台铭的两个弟弟长大后,他们也加入了大哥的公司。
郭台成患癌去世2000年时鸿海公司的市值突破了1000亿元新台币。郭台铭公开表示:从2010年到2017年,富士康的出口金额占全中国出口金额的39%,进口金额占到36%。而集团30年来累计外汇2400亿美金,占中国外汇存底3兆美金的78%。从小工厂到如今拥有百万员工“超级企业”,郭台铭走过了45年,开创了“富士康模式”。
对于接班人,郭台铭一直极力看好自己的弟弟郭台成,也是鸿海集团内部呼声最高的接班人选,所以事业上很多事情都会交给他去做。厄运对郭台铭没有就此放手。郭台铭的弟弟郭台成在2006年初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住院。尽管不惜重金挽救弟弟,但郭台成还是于2007年在北京道培医院去世,英年四十七岁。
然而,最终郭台铭还是退休了,重用外人,鸿海董事会选举刘扬伟为新董事会主席,成为鸿海集团董事长,可是外界却发现,刘扬伟比郭台铭小不了几岁。然而,不管怎样,郭台铭的退休计划,终于尘埃落定了。
一提起郭台铭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是提起富士康知道的人就有很多,郭台铭是富士康 科技 集团的老板。美国苹果公司天量的订单让富士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苹果公司主打的两个产品:iphone和ipad,就是由富士康代工生产的。富士康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位居两百五十位之前。在内地,富士康投资建厂超过100亿元,员工有上百万之多,所有的富士康工厂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和吸纳就业的大户。
郭台铭1950年出生,1966年进入海事专科学院学习,半工半读地完成了学业。在服完兵役后,开始在航运公司当业务员,那时的郭台铭做梦也梦不到自己以后会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老板,更梦不到自己的企业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1973年,郭台铭在母亲的帮助下出资十万台币和朋友一起创建了鸿海塑料有限公司,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因为经营不善,原来的股东一一退出,公司也面临倒闭的困境。就在郭台铭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即将以惨败收尾的时候,凭着俊朗的外貌和能说会道的嘴,他成功俘获了富家千金林淑如的芳心。林淑如的父亲林百欣是香港的地产大佬,有高达百亿的身价。为了挽救丈夫的企业,林淑如向娘家要了70万台币作为周转资金。这笔钱在当时堪称巨款,从此鸿海塑料有限公司成了郭台铭的全资企业。有了这笔钱,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最新的模具设备,建立模椇厂。随后,他又投资了电镀厂和冲压厂。郭台铭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年纪轻轻的百万富翁,这期间他妻子的作用至关重要。2005年,林淑如因乳腺癌病逝。三年后,不甘寂寞的郭台铭娶了比自己小24岁的娇妻曾馨莹。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郭台铭掌握了成熟的模具技术,便尽最大可能压低产品的成本,物美价廉的产品迅速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之后,他将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又投资1600万台币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1985年,郭台铭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建立了美国分公司,后来又创建了自有品牌富士康。1988年,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郭台铭也响应号召在深圳宝安区建立第一个工厂,主要生产电脑周边产品,这成为他事业的一个新起点。由于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1993年郭台铭再次来到深圳考察,这次他决心包下深圳龙岗的一大片荒地,在这里他建立了富士康深圳龙华工业园区。随后,郭台铭以深圳为中心开展珠三角产业园区,以昆山为中心开展长三角产业园区,以烟台为中心开展渤海经济圈产业园区,以太原、武汉为中心开展中西部产业园区。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富士康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开遍全国。
由于富士康和英特尔、IBM等大型公司有合作关系,代工的产品质量也得到外企的肯定,于是苹果公司将自己的一小部分产品交由富士康代工。2001年,苹果公司由于ipod大获成功,与此同时富士康的代工业务也越来越成熟、规模越来越大,于是苹果公司将大部分订单交给富士康生产。2007年,苹果的第一代iphone由富士康负责生产,从此富士康接手苹果公司的核心业务—手机业务。富士康凭借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将成本压倒足够低的程度,一个1250美元的新iphpone,富士康的代工成本和利润加起来只有75美元,大部分钱都被苹果公司拿走了,所以建立自主品牌格外重要。
郭台铭的管理模式师承泰罗的科学管理,采用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将成本压倒尽可能低的程度,把效率提高到尽可能高的程度。科学管理最大问题就是只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根本不关心员工的死活。所以截止2014年,富士康发生了11起员工跳楼自杀事故,富士康被打上“血汗工厂”的标签,郭台铭和苹果公司也备受指责。此后,富士康不断提高员工待遇,改善管理方式,给予员工更多的关爱。这些年,出现比亚迪、立讯精密等一批代工厂,富士康的订单不断被抢走,再加上国内人工成本不断提升,郭台铭无奈只得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廉价劳动力。郭台铭在印度打算投资建立10个工厂,结果建了2个都无法良好的生产。印度虽然劳动力廉价、运营成本低,但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经常性停电,无法满足企业的电力供应,印度人天性比较懒散,根本不接受加班加点没日没休的工作,还有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不能和国内比。郭台铭打算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厂,结果只投资了30亿,虽然美国的其他成本低,但是人力成本更高,根本不适合大规模集约化低成本生产,说白了美国的发展已经不适合代工企业的成长了。之后,郭台铭又打算投资东南亚地区,那里的人力成本虽然很低,但是生产效率、运营成本、基础设施供应都无法和国内相比。这一番操作让郭台铭损失了200亿,最后不得不再次撤回内地。
由于,国内代工企业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苹果公司也改变策略,不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苹果的air pods就出自立讯精密,据传立讯精密拿下了新的大订单,很可能就是iphone13,并且还是高端机pro系列。比亚迪已经是国内第二大手机代工企业,像小米、oppo、vivo、魅族等都是比亚迪的合作伙伴,据传苹果公司也将ipad20%的订单,以及新一代的ipad touch交给了比亚迪。前两年,郭台铭说内地离不开富士康,他给内地人赏饭吃,这句话引起广泛的批评。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只有谁不珍惜谁!
1971年,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 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当年进入台湾复兴航运公司工作。
1973年2月,郭台铭出资10万元新台币,与朋友在台北县创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塑料产品。不到一年时间,企业成为郭台铭的全资公司。黑白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地区兴起,郭台铭就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这时的鸿海规模只有30万元新台币,仅有15名员工。
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1977年,公司开始扭亏为盈,郭台铭立即从日本购买设备建立模具厂,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其后他又陆续投资建立了电镀部门与冲压厂。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郭台铭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郭继续投资1600万元进入计算机线缆装配领域。
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开始在台湾之外开拓市场,并创出“FOXCONN”品牌。 1988年,郭台铭在深圳成立了广东深圳富士康精密组件厂,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年,郭台铭的鸿海集团营业收入突破3450亿元(台币),高居台湾民营制造业第一。2008年4月,郭台铭宣布退休。7月23日,郭台铭与曾馨莹订婚,订婚宴上宣布,将捐出四百多亿人民币的九成个人名下财产作为公益之用。
扩展资料
郭台铭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他要做的首先是选客户。为了达成目标,他曾经在美国自己开车,住12美元一天的汽车旅馆,跑了美国52州中的32个,跟世界大厂商做生意。自进入个人电脑领域,鸿海的客户就锁定了戴尔,康柏,英特尔等国际一流大厂。
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郭台铭索性在康柏总部旁投资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当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终获得了康柏的长期订单。为巩固与这些大厂商的关系,郭台铭坚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应商。
在企业管理方面,郭台铭治厂如治军,重视纪律,讲究细节。郭台铭用人方面的口头禅是:“不管高科技还是低科技,会赚钱的就是好科技”。为了获得高回报率,他用人唯才,奖惩分明。对表现优异的员工与技术骨干,郭台铭从不吝啬,给予巨额奖金。
-郭台铭
人民网-富士康背后:传奇郭台铭 从白手起家到呼风唤雨






![[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pic/[精品]疫情的复工通知精选5篇.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