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送外卖违规吗

员工 0 50

公务员送外卖违规吗,第1张

公务员外卖违规吗
导读:一般来说,公务员下班时间从事滴滴、外卖、摆摊等类似的工作,不构成违纪行为,不算违纪,只是要向单位做好备案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则比较难以处理和操作。具体来说:首先,公务员的违纪处分依据的是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处分的,是党员

一般来说,公务员下班时间从事滴滴、外卖、摆摊等类似的工作,不构成违纪行为,不算违纪,只是要向单位做好备案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则比较难以处理和操作。具体来说:

首先,公务员的违纪处分依据的是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处分的,是党员的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党纪处分,而在《公务员法》第五十九条第十六款明确规定“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也就是说只要公务员参加了营利性活动,就算是违纪行为。但是,各地对于“营利性活动”的界定有些差别,有些地方认为只要是你赚到钱,就算营利性活动,而有的地方对于公务员从事服务行业,获取的报酬并不认为其属于营利性活动,仅仅属于劳动所得一部分(公务员工作本身也不是营利性活动),即使对于营利性有所解释的地方,具体到跑滴滴、送外卖这样的事情,也不好界定,毕竟是新生事物。

其次,虽然报备以后可以从事滴滴、外卖等工作,但是在现实中,报备之后也很难从事。一方面,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也不低,甚至在一些中西部县市,公务员都属于高收入人群,你报备之后,就会有人来做你的思想工作,打消你的念想,毕竟政府公职人员去跑滴滴、外卖,是有些打脸的,如果政府发的工资不够你生活,那其他非政府工作人员该怎么活呢?另一方面,即使你的家庭出现变故,组织也会想办法帮衬你的,比如给你组织一次募捐或者是联系地方工会,给你整些东西,再或者给你联系一阵,总之你想去跑滴滴、送外卖,组织不知道还好,知道以后就会想办法打消你的念头。

最后,虽然送外卖、跑滴滴不违反相关规定,但是还是不要轻易去做这些事情。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讲,虽然你从事这些事情,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是因为你去跑滴滴、送外卖,在这个过程中某些不当言行影响了当地公务员队伍的形象,那这个就要受到相应的处分了(可大可小)。另一方面,当官不发财,发财不当官,既然你选择了公务员这份职业,就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想着兼职的事情了,事实上兼职绝对是对第二天的工作会有影响的,甚至会让你的心思发生变化,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五十九条 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宪法权威、中国***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宪法、中国***领导和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

(二)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三)挑拨、破坏民族关系,参加民族分裂活动或者组织、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不担当,不作为,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五)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六)对批评、申诉、控告、检举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

(七)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和公众;

(八)贪污贿赂,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九)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资财;

(十)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十一)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二)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

(十三)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十四)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十五)违反有关规定参与禁止的网络传播行为或者网络活动;

(十六)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十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十八)违纪违法的其他行为。

第六十条 公务员执行公务时,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者命令的意见;上级不改变该决定或者命令,或者要求立即执行的,公务员应当执行该决定或者命令,执行的后果由上级负责,公务员不承担责任;但是,公务员执行明显违法的决定或者命令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六十一条 公务员因违纪违法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法给予处分或者由监察机关依法给予政务处分;违纪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处分。对同一违纪违法行为,监察机关已经作出政务处分决定的,公务员所在机关不再给予处分。

第六十二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六十三条 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公务员违纪违法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违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以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机关不得因公务员申辩而加重处分。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

第六十四条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外卖员希望不超时、无差评。不扣钱;点餐的人希望外卖能快点送达;物业希望小区内不要出事故;而外卖平台又需要挣钱。物业无权要求顾客不点外卖,只能禁止外卖员骑车进入小区,才能保障小区的安全,物业的出发点和做法是合理合法的,笔者非常赞成。

外卖员无奈

平台对外卖员的处罚是很严的,罚款很多,很可能让他们几天都白干了,所以,他们不得不用最快的时间去将外卖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如果遇到大型住宅小区不让进,他们只能走着进去,这时就很可能会超时,会让他们受到平台的高额罚款和顾客的投诉,而因此外卖员与小区之间的矛盾也是越来越深了,归根结底,都是“时间”惹的祸。

老人孩子无奈

点外卖的人多数都是年轻人,谁都希望自己点的外卖能早点送来,不希望送来的时候都凉透了,可生活在小区的还有很多老人和小孩,他们希望小区的环境能够更加安全,和谐,不希望有危险的交通工具经常出现。

现在大多的情况都是老人看管小孩,本来上了年纪,眼神就不怎么好,精力不够,当有电动车进入小区以后,他们更是提心吊胆,时刻不能放松,生怕出现危险。不仅孩子会存在安全隐患,老人走在小区内也容易因躲闪不及发生碰撞。

外卖员送餐的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尤其是在大型住宅小区,距离大门口很远,他们一方面担心会超时,另一方面随时会有单子要接,在快速骑车的同时,还要随时看手机上的单子,这样极易发生危险撞到小区内的老人和小孩,无论碰到任何一方,都是外卖员承担不起的。

物业无奈

而小区物业,他们更不希望小区内发生任何的事故,因为物业要负责小区的日常维护和安全保障,如果在小区内出现外来车辆,比如外卖员的电动车在小区内发生了事故,那么是物业没有尽到管理责任,他们是要为此事负责的,将会承担高额的赔偿

外卖员骑车进入小区,物业不但没有任何好处,还要随时面临事故的发生,所以,物业做出禁止外卖员骑电动车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与同情心没有关系,外卖员走着进去,一般也都不会进行拦截,只不过,是不希望骑电动车进入,以免发生危险事故而已。

如何平衡小区、顾客、外卖员、平台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外卖员要拼命地想要骑车进入到住宅区,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超时。很多外卖员一看到封闭小区都非常恐惧,不愿意接单,但却没有办法,因为大部分地区的外卖平台是强制性的自动接单,外卖员没有选择的权力,接了单没有及时送到,就会面临罚款,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解决类似的问题,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外卖平台对大型住宅小区相应的增加送达时间,并且增加外卖员的送餐补助。因为外卖员走着进入大型封闭小区的话,要耗费很长时间,会影响外卖员的接单量,就会少赚很多钱。

小区内,物业不希望外卖骑车进入,老人、小孩不希望,开车的人也不希望。只有一部分点外卖的人希望他们进来,但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安全于不顾。相信这些点外卖的人,家里边应该也有老人和孩子,我想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发生危险。自己身处封闭小区,更不要给外卖员差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从根源治理

送外卖这一个行业是非常辛苦的,对这一类人群应该给予关爱。

而外卖员与保安或者物业之间发生冲突,本质的原因是某些平台的霸王条款导致的。某些外卖平台存在自动接单,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的现象,而外卖员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将外卖送达,时常发生危险事故。

但有些外卖平台却与外卖员之间的关系属于外包关系,声称并不是直接的管理关系,也就是说即使外卖员与行人或者车辆发生了事故,也跟他们平台没有关系,外卖员也得不到一点的保障。

而解决这一现象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由相关部门出台,要求某些外卖平台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安全出发,适当的增加某些小区的送达时间和相应的补助,这样既能保证外卖员的利益,也能让顾客吃到外卖,更能让小区更加的安全,也让物业更加的省心,以此才能一举多得。

如果外卖平台只是为了赚钱,那么出现事故的时候,相信外卖平台早晚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即使现在对外卖行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善,但相信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就像某付宝和某里一样,不是不治理,而是还没到时候。所以外卖平台也应以此为戒,以大众的利益出发,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