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现在送外卖和送快递,是两个最常见的工作之一,也是两个最火爆的职业。前者是张旭豪发明的,后者是马云赐予我们的工作,由于其不要什么学历,工资相对较高,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那么这两个活儿到底怎么样呢? 我曾经送过五年的美团外卖,一年的
现在送外卖和送快递,是两个最常见的工作之一,也是两个最火爆的职业。前者是张旭豪发明的,后者是马云赐予我们的工作,由于其不要什么学历,工资相对较高,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那么这两个活儿到底怎么样呢?
我曾经送过五年的美团外卖,一年的UU跑腿和一年的宅急送快递,是美团外卖的骑手导师,我带了几十个徒弟,是UU跑腿的U种兵,属于底层内部资深人员,所以说对这两个行业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也算是对你们入职前的选择提供一个参考。
一笔在握一卷铺开,让我娓娓道来,各位贤弟且听下文。我所说的话都是大白话,简单明了,高度概括,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工作感受,首先来讲一下快递员。
快递员这个工资比较稳定。每天的单子基本上数量都差不多,计划性比较强,派件也不用那么着急。骑个三轮车就可以了,这个工具用不用花钱?是要花钱的,自己得有一个三轮儿车,哪怕你有一个二手的破三轮车也可以。但是顺丰例外,好像是公司提供三轮车,但是你要交押金的,其他快递的情况我不知道。
中国现在的快递品牌一般有四通一达,也就是中通、圆通、汇通、申通和韵达。其它大的快递公司还有邮政包裹、顺丰快递、京东物流和极兔快递。这八个可以说是一线品牌,实力不相上下,他们吃下了中国快递九层的市场份额。
我所在的宅急送创建的比较早,名字的创意来源于日本的宅急便,但是发展的却很缓慢,他主要做的是定向服务,也就是服务于各大商场之间同品牌来回调换衣服的业务。后来他们公司的老总又创建了一个星辰急便,但很快倒闭了。
其中,服务最好的是顺丰,速度也是最快的,但是价格也是最昂贵的;网点最多的是邮政,速度相对慢一点儿,价格比较便宜。其他的快递公司我真的没有看出来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竞争,同质化极其严重,那一卷的特别厉害,他们就是货物的搬运工,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他们的派费都比较便宜,像我所在的宅急送一单1块2左右,有的时候一块钱,其它的快递公司都便宜的很,一单有的才5毛钱。但是顺丰是个例外,它的派费就比较高,一单能够达到一块七八到两块钱左右。顺丰的考核非常严格,有那种行政分,如果有一个差评的话,都是非常严重的事件,所以说服务抓的比较紧,员工的压力也比较大。
除此之外,其它几家快递服务抓的没有那么紧,都是松松垮垮,没有什么差异性,几乎是千篇一律,没有大志向,也不想做到行业老大,也没有那个头脑,挣不到钱整天都是晕晕乎乎的,如果赚到钱了,那每天都是神清气爽。
他们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定位也是模糊不清的,不知道自己向哪个方向走,只会单一的打价格战,无法走出差异化经营的路线。每天都忙忙活活累得不轻,但是快递公司并没有营收多少,甚至还是亏损的,尤其是一些基层的代理点各种罚款非常多,人员工资也比较大,成本比较高,多数快递代理点都是入不敷出。
快递员每天早上七八点钟就要到达市分转中心去卸货,然后逐一下车扫描,归类到各个区县,各个区县再归类到各个快递站点,快递员然后再继续详细分类到自己所负责的小区与路段。
上午主要集中派件,下午集中收件。12点之前一般都能够派完件儿,最晚不会超过三四点钟,一般在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就要把收上来的快件儿装车去省会城市中转。顺丰每天发货两次,其它公司一般都是一天一次。
快递员有一个好处,就是下特别大的雨的时候可以不去送;你放假的时候也可以不去送,但是,也没有人替你完成这个工作,发生疫情了,或者你请假回来了,你要继续完成你的派件,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自己各干一摊活儿,如果你真的不想干,可以委托同事送,但是你需要付给人家工资。
多数快递公司为什么经营不善呢?首先就是因为他们收件比较少,派件比较多,派件的利润很小,收件的利润大一些。一般来讲,江浙沪快递都特别便宜,大客户每单可以达到4+1甚至5+1,首重4元或5元,续重一公斤加一块钱,你说这么便宜,代理网点他能赚到钱吗?其次就是总公司的各种罚款比较多,也是导致他们经营不善的原因。
以前快递必须上楼,实现门到门的投送,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多数都是直接在楼下等着客户;如果疫情封控了,甚至直接就在小区门口等着客户,就像菜市场一样,直接摆在小区门口的两侧,快递员给客户打电话,他来到门口去取。
送外卖多数都要上楼的,而且5楼6楼居多比较累。外卖是系统直接派单,你不去也得去,派到你身上的单子必须要跑,如果是疫情原因封闭了小区,你可以送到门口,但多数还是客户指定的大门。比如说他家的小区比较大,客户家离东门比较近,而你现在在西门,你也一定要送到东门去,有的人不愿意去送,其实兄弟们不要这样想,客户说送到哪个门我们就送到哪个门,一是人家不会给你差评,而且还会给你好评。
再一个来讲的话,你不在离他家近的大门去等待的话,会非常耽误你外卖员的时间,顾客要穿衣服穿鞋下楼,而且要走很远,基本上你这一个订单需要等他十几分钟,如果你在客户指定的地点来送的话,最少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再说一下外卖,外卖相对而言也比较稳定,你要做,我建议还是做美团。因为美团的单子比较多是行业龙头,它垄断了行业60~70%的市场份额,客户下单主要下的还是美团。反观饿了么,虽然它是第一个发明了外卖的公司,是中国外卖的始祖,但是其后期发展得并不顺畅,美团看到它的这种形式不错,于是于是迅速调转方向加入到竞争行列,一下子就把饿了么打的措手不及,美团迅速篡位。
关于工资,我在五线的小地级市送外卖,在我不是十分努力的情况下,平均每个月挣4000~5000块钱没有问题的。首先,每个月有个200块钱的全勤奖,以前好评是按个数发钱的,现在公司已经上市了,也不再强调好评率了。以前一个差评是要罚50~100块钱的,而且要找到客户改差评,当时公司比较重视,现在都不说这回事了。其次是车补,电动车每个月100块钱,摩托车150块钱。最后一个是,每个月有150块钱的电瓶补助,就是说你租赁换电站的电池才有的。一般租电池套餐的费用是每个月300块钱,也就是说能报销一半。
美团开会比较多,天天有早会。有时要发一些公司的广告传单,它是以餐盘垫纸的形式进行的;或者发一些小卡片。这个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也是很多快递员吐槽的方面。
中国的三大运营商都向外卖和快递公司推出了针对集团客户的电话卡,确实比较优惠,价格不贵,一般也就是一个月30~50元左右,每个月都有好几千分钟语音通话,每个月流量也有10~20个G,唯一的缺点就是一年以后要更换号码。
美团外卖是没有底薪的,送一单有一单的钱,没送的话你就饿着。他是阶梯式的结算工资。我们公司的3456:跑300单以内是三块钱一单,300单到600单是4块钱,600单到900单是5块钱,900单以上是6块钱一单,越到月底越赚钱。现在也都改了,各个地区也不一样,你们那里多少钱一单?
快递公司是有底薪的。其它主要是你每个月送件与派件的费用,再加上每个月300块钱全勤奖,一般来讲,每个月也是能够拿到四到五千块钱的工资,两者差不多。
再谈一下两者工作的安全性,外卖员的安全性要远远低于快递员,两家公司都为员工买了意外保险,出了事故之后可以报销一部分。外卖是必须在45分钟内送达客户手中,时间紧任务重,多数都是5楼6楼,爬楼爬的常常都是一身大汗,忙的时候连厕所都上不了,如果赶上下雨天爆单了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冻得饥寒交迫浑身直打哆嗦,此时是外卖员的至暗时刻。而一旦到节假日或者下雨天的爆单日是不能够请假的必须要跑,公司就是为了保证运力,下雨天的单子特别难送,给我们多少钱都不愿意去,因为上下班的人群特别集中,道路堵塞严重,马路积水很深,我的车子都被淹了好几辆,有的时候骑车时都把屁股没了,电瓶会连电的。而快递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旦下了雨可以暂缓派送,等到天晴了再进行。再者说快递骑的是三轮车,本身就跑不快。也没有人催你,如果他特别急的话,多数是打电话给你,他亲自去取的,或者他在某个路段等你,时间性不是那么紧,这是作为快递员的优势。
他们两者的职业发展的方向暂时都是比较光明的,但是我有一个预感,他们随着行业的深度发展,最后工资会逐步趋于理性的。现在看来,它们是一个朝阳的行业,而且会领域越分越细,现在外卖又衍生出了UU跑腿儿、闪送与顺丰同城,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众包。他们针对的领域主要是各种母亲节、父亲节、七夕情人节,214情人节,主要送一些鲜花蛋糕,还有一些居民之间的零散货品传递服务,但多数还是餐饮。其实美团也有送花服务的,其它小东西也可以送,还有一些是超市订单,但是比例特别小,95%都是餐饮。民以食为天嘛,什么时候都不能饿肚子,这是一个刚需。
外卖是要上夜班的,也就是说有早班、白班和夜班,夜班又分为大夜和小夜。时间分别是早6点到下午4点的早班,中间休息半个小时;白班是从上午10点到晚9点;小夜班是从上午11点到晚12点,大夜班是从中午的11点到第2天凌晨3点。我最不愿意上的就是大夜班,熬的特别难受,没有单子吧干靠;突然下雨爆单人手不够,会忙得你一身冷汗跑得晕头转向。
快递就没有夜班的说法,就是长白班,没有夜班休息能够好一点。下雨天也不用去送,也不用上楼。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件比较多,单价比较低,你休息回来以后,还得自己去送没有送完的货物,几乎是全年无休的状态,很悲催!
这两者的工资我感觉其实是差不多的,外卖工资可能冒点尖儿,比快递的话好一些,我们站点儿的大神跑得好的人就是那么几个,每个月能挣到一万多,绝大多数的人的工资是四到五千块钱。快递员的工资一般来讲都差不多,没有太明显的区别,顶多也就是一两千块钱的差别,属于大锅饭,而外卖属于联产承包责任制,自己干的多挣的多但是也累。你们当地,他们工资能有多少?
最后再总结一下,他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的配送的时长不一样 。外卖比较紧张,必须要求45分钟以内送完;快递是一天的时间,快递员相对轻松一些,完全胜出。
其次,配送的物品数量不一样 。一般而言外卖一次最多送3~5单,每天最多4~50单。而快递一天最多要送几十单甚至上百单,赶上618与双11,一天都要送两三百单。
再次,配送的物品的性质不一样。 外卖配送的主要是餐厅饭菜,入口食用的东西居多,物品比较轻。但是也有客户要几十份饭菜的情况,也仅仅只有一二十斤,但是都是可控范围内的,我曾经一次性送过20份牛肉面,整个箱子都摆满了,超市的东西可能重一些;快递员配送的主要是不能入口的东西居多,东西很杂,什么东西都有,大小件儿也很杂,有的物品也比较重,我曾经配送过一台柴油发动机好几百公斤。
依次,工作的主要时间段不一样 。在五线城市,外卖小哥的送单时间主要集中在中午,下午都是零零散散的订单,到晚上六七点钟稍微有一点高峰,晚上9点以后都没什么单了;快递主要集中在上午,一般而言,12点左右都能送完,下午相对而言都比较轻松了,能收上来的件毕竟比较少,尤其是北方地区,发单多的主要是南方,北方主要是派件。这跟南方的制造业比较发达有关系,北方多数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职工,南方开工厂的比较多。
另外,获取订单的方式也有差别 。快递小哥一般而言是从公司一次性拉一车货,也就是要装完,中午可以回到家里吃饭。而外卖小哥是通过系统直接派单,它是根据你的定位,把离你最近的商家的订单派送到你的手里,是被动的接受订单。
#外卖# #美团# #uu跑腿# #快递#
1、保障食品安全:送餐员需要负责将食品从餐厅送到客户手中,要求没有案底可以确保送餐员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维护企业形象:送餐员作为企业的代表,直接与客户接触,没有案底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让客户更加信任和满意。
3、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有案底的员工在送餐过程中发生纠纷或违法行为,企业可能会因此承担法律责任。要求没有案底的送餐员可以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
4、提高团队凝聚力:要求没有案底的送餐员可以确保团队成员都是遵纪守法的公民,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年轻人不愿“进工厂”
是“送外卖”的问题吗?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在接受采
访时表示: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
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此
言一出,便在舆论场上引发大量讨论,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榜单。
一方面,很多网民基于日常经验,认为张兴海所说的现象符合实
情。当下愿意走进工厂、成为产业工人的年轻人的确越来越少。另一
方面,对于张兴海提出的倡议,网上却不乏反对意见。其中有人认为,
“送外卖”代表的是灵活就业、三产就业,未必是比“进工厂”更差
的选择;也有人虽然赞同“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倡议,
但对这类倡议能达成的效果并不乐观。
对年轻人而言,“进工厂”和“送外卖”的区别,不仅在于职业
选择,更在于路径选择。前者对应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用时间换金钱、
将工作与个人生活截然二分的发展路径,后者对应的则是灵活度与社
交性更强、更强调个人努力、工作与生活界限不那么分明的发展路径。
在不少年轻人眼里,所谓“进工厂”,指的不是进入某个特定行
业,而是选择一种“流水线式”的稳定生活;所谓“送外卖”,指的
也不单是骑着电动车送餐,而是选择相对自由、工作节奏有自主调节
空间的新兴职业。两者之间此消彼长,既是这两类工作在薪资待遇、
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的映射,也体现了当代青年
1人生观与价值排序的变迁。
说起“送外卖”的自由,听起来似乎有些“虚”。毕竟,外卖配
送员的辛苦,从业者和消费者每天都在亲身见证。然而,只要和“进
工厂”后的不自由比一比,人们立刻就能明白:这些低门槛新兴行业
的“自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此前,据媒体报道,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大型工厂中,员工的活动
空间往往是“工位—用餐—宿舍”三点一线,严重缺少社交和可供自
由支配的时间,即便有空出门,厂区也可能离热闹的地方很远。此外,
产业工人每天在 8 小时的基础上额外加班 2 到 3 个小时,并不是什么
新鲜事。很多时候,为了“冲产能”,每周单休也是家常便饭。
相比之下,灵活就业者固然也要面对“要钱还是要闲”的两难选
择,但毕竟握有一定主动权,并且能频繁接触他人、呼吸新鲜空气。
这些鲜明的差异,让一些年轻人宁愿少挣一点工资,也要告别工厂,
送起外卖。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现象。事
实上,改革开放以来,“进工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众多年轻劳
动者乐见的选择。在大批城乡劳动力涌向制造业、工厂不用为“用工
荒”发愁的年头里,工厂为产业工人提供的待遇是相当有吸引力的。
相比于留在家乡务农或在城市服务业打零工,工厂提供的收入比上不
足、比下有余,而且也有预期稳定的优势。即便很多年轻人知道自己
很难在工厂里干一辈子,也会满足于“攒够工资回老家”的模式,将
“进工厂”视为改善个人境遇的较优选择。
2然而,近年来,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日益提高,服务
消费需求日益旺盛,诸如外卖、快递等门槛不高于“进厂”的新兴行
业迅速抢占了这一生态位。与此相应,工厂虽然能提高工资,但在工
作环境、前景预期上却没有多少改变。从制造业的角度看,并不是这
个行业变差了,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工厂为产业工人提供的
综合预期不能跟上国民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新一代劳动者的价值诉
求,自然会在与新兴行业的人才竞争中败下阵来。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支稳定、扎实的产业工人队
伍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张兴海的担忧值得重视。要解决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动用政策和舆论工具,把人从新兴行业“赶”回
制造业,而应该主动促进制造业改变人才使用方式,通过内部变革加
强本行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多年以来,很多人都把“进工厂”当成一项临时性的选择,堪称
“青春饭”。有的行业容错率低,工人年纪大了只能转行,也有行业
工伤率高,给人一种“拿命换钱”的不良观感。与此同时,在招工用
工模式上,许多工厂都把“临时工”当作主力,强调“来了就能干”
“没活随时走”。在工人不断换厂,工厂不断换人的过程中,工人无
法沉淀经验和技术,也难以得到提升,而工厂又因为总要临时招人,
不得不提高用人成本。到最后,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由此形成
恶性循环。
要破解这一困境,制造业还需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工人尤其是低门
槛普工的“人设”,让潜在从业者看到:进工厂也能有长远发展,也
3能创造美好未来。在这一基础上,倘若产业工人还能得到更好的劳动
保障,更多的自由空间,这自然会成为不输给“送外卖”的职业选择。
(
via 中青评论)
45
进工厂还是送外卖,该是个问题吗?
2022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
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
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
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
该进工厂还是送外卖?这本不该是个问题。年轻人当然有自由选
择职业的权利,不管是进工厂还是送外卖,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劳
动价值,并没有高下之分。无论个体的选择是什么,都应该得到公众
的理解和尊重。
那么,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而不是进工厂?其实,快递
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并不是普遍现象。研究生做快递
员的新闻屡屡冲上热搜榜恰恰说明,此类情况不符合大家的传统认
知。
也就是说,送外卖的吸引力是不是真的比进工厂大,还是一个需
要被检验和审视的问题。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年轻
人在工厂和外卖之间二选一,恐怕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撑。
真正的问题在于,外卖快递行业怎么会对传统制造业的用工情况
造成冲击?有网友认为,可能是外卖员工的待遇在近年来得到大幅提
高的缘故。3 月 4 日,广州市总工会发布的《
2022 年广州市主要行业
职工薪酬福利集体协商参考信息》显示,广州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的
薪酬达到 10 万元以上的水平。但不可忽视的是,送外卖并不是个轻松的活,比起没有风吹日晒
的工厂车间,绝对谈不上“惬意”。去年 4 月,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
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了一天做外卖小哥的感觉,12 小时送单只赚了
41 块。他累瘫在马路牙子上:“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
如果说有年轻人通过送外卖得到了不错的收入,那么也是靠汗水
和付出得来的。更何况,送外卖这份工作并不“稳定”,外卖员工的
保障问题也多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因此,真要计较所谓“性价比”,
送外卖未必就比进工厂要高。
然而,外卖行业也有一个传统制造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入职没有
多少门槛,时间安排上也比较自由。想多赚点,就多跑跑腿;没有太
多要求,也可以保持宽松。相对而言,工厂的工作时间比较固定,也
许还有夜班等要求,对年轻人而言似乎束缚感更多一些。
因此,要提高传统制造业的吸引力,不只是“提高待遇”这么简
单。关键在于,企业自身要努力改变年轻人对工厂的刻板印象:进一
步保障工人的劳动权益,为工人提供清晰的职业和薪酬上升路径,完
善专业化培训机制;还要给予员工足够的人文关怀,让他们真正从工
作中得到“尊重感”“获得感”。简单地说,就是让年轻人感到,进
工厂是很有前途的,很有希望的。
正如很多网友所言,“工厂要是双休然后每天 8 小时工作制,有
带薪休假,工资比送外卖高,那大家自然趋之若鹜。”相信,只要企
业和工厂都有足够的诚意,当下的年轻人自然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
via 光明日报)
6粉笔视角:一则由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
厂”的建言引发网络热议。曾经是大多数年轻人谋职选择的工厂面临
着“用工荒”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是当下社会最真实
的写照。究其原因,在于“自由”。虽然送外卖很辛苦,但时间相对
自由,尤其是相对于工厂的各种约束所造成的压抑来说,送外卖的精
神自由显得尤其珍贵。另外,外卖相对于工厂,付出和收获是成显性
正比的,虽然每一笔收入不多,但有很好的能见度,也就实际上创造
了公平透明的薪酬获得体系。在制造业大力发展的当下,吸引更多年
轻人进工厂,更为重要的还是企业做出改变,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关
7注行业的“精神收入”,让年轻人摆脱对流水线的厌恶和恐惧,让他
们在工厂有更多成就感、获得感。
8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内部交流使用,非商业用途。在未取得粉笔职教许可前,任何人士或
机构均不得以任何方法或形式复制、出版、发放及抄袭本资料内容作商业或非法
之用途,违者必究。
9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