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秧散文

老人 0 89

偷秧散文,第1张

偷秧散文
导读:  豫南庄稼人都害怕谷雨之后还会下冷子,无论庄稼人有多么惧怕,苍天毫无怜悯之心,只顾朝嫩嫩的秧苗儿实施粗鲁冷酷的暴行,使得秧苗无疾夭亡,导致芒种时节很多人家都缺秧苗儿,于是就有人偷秧苗儿。 我家秧地在大塘最南角,离湾最远。那一夜,我们湾有好

  豫南庄稼人都害怕谷雨之后还会下冷子,无论庄稼人有多么惧怕,苍天毫无怜悯之心,只顾朝嫩嫩的秧苗儿实施粗鲁冷酷的暴行,使得秧苗无疾夭亡,导致芒种时节很多人家都缺秧苗儿,于是就有人偷秧苗儿。

 我家秧地在大塘最南角,离湾最远。那一夜,我们湾有好几家拔好的秧头都被人偷了。我拔好的两百多个秧头准备栽五斗田,也被人家偷了,心疼不得了。父亲黑拉着脸,拧着眉头,长吁短叹。我想着五斗田是我家最好的一块秧田,年年头一卯秧苗儿都是栽进五斗田,好像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他把五斗田操好,就等我把秧苗儿拔起来,我好不容易拔起来的秧苗儿又被人家偷跑了。因此,我吓得不敢出大气。平时菜园子丢个黄瓜茄子都有女人恶狠狠地噘,秧苗儿丢了却没人噘,我觉着很奇怪!

 晚黑,严重缺乏秧苗的人家都聚集六奶大门口商议着一起到人家那湾去偷秧。有人道:“不去偷咋搞呢?到秋下就算不吃不喝,公粮、提成、杂税交不上算不了事,何况一大家子七八口人还要吃要喝呢……”他们有的挑着箢子,有的挑着大花框,说走都走了。

 六奶道:“三儿,你挑着箢子跟他们一路去偷吧。今晚黑,你能把人家偷跑的两百多个秧头偷回来,到秋的就是十挑稻子,你一家人,一天三顿吃干饭,也够吃两个月。”月光下的树荫里,我瞧不清六奶说话的表情,听着我湾和邻湾猛烈的狗叫声,便道:“不去,害怕恶狗咬我腿,瞌睡不得了。”父亲蹲在六奶过道门外的墙跟儿边,双手捧着头一言不发,他始终都在哀声叹气。蛮六爷道:“叹气解决不了问题,你不偷人家人家来偷你,秋后没收成,人家吃稠的,你得喝稀的,怪不得谁……”

 后半夜,我湾的狗越叫越猛烈。父亲害怕还会有人趁晚黑来偷秧,他在秧田埂上坐着守到天亮。

 栽秧时,父亲一遍遍嘱咐道:“三儿,秧苗儿要仔细着栽,只要栽田里,转衣分蘖时多少都能发两棵,啥办法呢?”我只有遵命,把紫杆竹当两根栽。

 我们从早栽到晌午,烈日炙烤,田水蒸腾。我又饿又渴,可想回家吃晌饭,父亲害怕人家会来把没栽完的秧头偷走,非要坚持把田里的秧头栽完才能回家。父亲一边栽秧,一边讲锄禾,和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止渴的故事还真有让人口舌生津的作用,同时也让我饥饿难耐。父亲瞧着我鼻血流的止不住了,把我拉到高大塘背阴处的深水沟边,叫我蹲着,把头仰起来。他扯下时常挂在脖颈儿上黏糊糊的破手巾不停地蘸着水来轻轻地拍我脑门,这方法止鼻血确实很管用。

 夜晚,父亲担心人家来秧地偷秧苗儿,他道:“头朝上守它一夜,不与趁着大月亮头赶忙把它分栽到田地里,也好放心些。”我们一直栽到鸡叫月亮落。回到家,才发现水缸水不多,我两腿满是污泥没水洗,坐在廊檐上靠着墙头子睡着了。父亲把咸干饭炒好,叫我吃饭。我感觉腿上痒疼痒疼的,闭着眼晴用手猛挠,劈开的手指甲挂着软乎乎的东西,吓得睁开眼晴瞧,是吸在小腿上的马鳖子,慢慢地越扯越长,扯出来扔地上,马鳖子很快缩成一团儿。

 蹲在树上的鸡望着鸽子蛋大的马鳖子,纷纷飞扑下来,吓得咯咯地叫着,围绕着它转圈儿。老公鸭不仅长的帅气,还比老公鸡有见识,它展开翅膀扑过去,张口把马鳖子吃了,噎得直伸脖颈儿。老公鸡恼了,它展开翅膀,跳着脚狠啄老公鸭的脖颈儿。我腿血淌得按上烟叶子和坷垃溜儿灰都止不住,父亲急得撩起老头衫撕扯成布条来勒紧我腿。那一时,我恨透了父亲,心想:“如果有来生,您也别想当我大,我可不想当您妞儿。”

 到最后一大块麦茬子田,秧地没秧苗儿 了。父亲还是起大早把麦茬子田和秧地都操平整,凉那儿,等邻湾的秧都栽完了,去秧田埂儿上转转,找找有没有剩余的秧苗儿,捡回来一样能栽。缺秧的人多,找秧的人也多。父亲大早起就出去转悠,只找两个死不苶苶的秧头回来。我从早转悠到上午,在四方塘捡了二十多个被牛吃过的秧头,还有我从人家秧田偷的秧苗儿。

 我爷爷瞅瞅鲜活的秧苗儿,又瞅瞅我,长叹一口气。我望着爷爷严肃而又愁苦的神情,以为他瞧出那是偷来的秧苗儿,会用破鞋底子打我,心砰砰直跳,没想到爷爷欲言又止,继而又瞅瞅那些被牛吃过的秧头,递给我一个锅巴渣儿捏成的饭团,道:“那些秧都栽恁稀咋搞呢?眼睁睁地等着减产,还不晓得往后的天气咋样?这秧没头,有根就好,赶紧送田里栽上,不能再耽搁了,五月栽黄秧,一天栽三样。把这些栽上了,赶紧再出去找。要不然,等着秋后交公粮,交提成,一些任务完不成,上头又该着人来你屋里抢收粮食,都收走了,你又眼巴巴地瞧着人家吃干饭,你连稀饭都喝不成……”

 望着人家秧田都是绿的,我家那块麦茬儿田开始长杂草,心里可不得劲儿。父亲很焦急,他每天都会嘟囔道:“人家不知情,会说咱好吃懒做把恁好的田地荒废了,不成事……”父亲每天都让我上田畈找秧苗儿,我挑着箢子跑人家那湾秧田埂儿上找三天,也没找到一个秧头。父亲上黄小湾找训诚爷,请他匀给我们几十个秧头,栽稀稀的,也没能把田栽满。听着父亲的叹息声,我起了偷秧的念头。

 雨后初晴的夜晚,月色清明。我打赤板子,挑着箢子,带着大黄狗走到老北畈,把人家那湾已经转衣分蘖的秧拔了满满两箢子。回来的路上,大黄狗在前头跑没影了。我不敢大声唤它,恐怕被人听着了,也可害怕惊扰那些传说的鬼东西,偷让我胆怯极了。

 经过自家屋瞎眼老太奶的坟坡时,突然想起她生前和老太爷曾经都讲过:“有星星月亮的夜晚,那些没名的精灵,和从老坟里爬出来的鬼魂好在漫田畈游荡,精灵敢进湾里来,鬼魂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敢和怪兽一路进湾里来。凡是人死了都会变成鬼魂,鬼魂有大鬼魂,还有小鬼魂,大鬼魂跟大人样,懂事稳重,不轻易害人,小鬼魂跟小孩儿样,调皮捣蛋,最好祸害人,不过,小鬼魂祸害人也分善恶。晚黑,人在田畈走,没准在哪个田埂儿和路口就会碰着鬼魂。有成群的鬼魂,还有单个的鬼魂,人眼睛睁得再大都瞧不着鬼魂,鬼魂瞧着人会主动闪到一边。好祸害人的小鬼魂都晓得碰到好人闪开,碰到搞坏事的坏人,它会唧哇大叫一声,把坏人吓得摔跟斗,有的吓得半死不活,有的当时就吓死了,有的吓膀了。喝醉酒的人路过老坟地,小鬼魂能迷着醉酒的人在老坟地里转,逗着玩儿一整夜,天亮把他送回家。要是遇到恶人,小鬼魂会逗着他跑一整夜,直到把他累死。”二老太奶生前的这些话令我总想:“二老太奶的鬼魂会不会从那大老坟坡跑出来?她瞧着我偷人家已经分蘖的秧,会不会放过我?会不会有小鬼魂在前头的秧田埂儿上,或路口等着我?”越想越害怕,吓得我头发和汗毛都竖起来了,浑身起满鸡皮疙瘩。

 即狭窄弯曲又泥泞的秧田埂儿上,不是大水咕噜沟,就是淌水的小田壑子,我除了害怕鬼魂,还担心掉进大水咕噜沟,越怕越想跑,在泥泞的秧田埂儿上挑担子走路,每走一步脚趾头必须紧抠地上,才能迈下一步,不然会打跐摔倒,越想跑越跑不了。将才走到小藕塘埂上,一只白色叼鱼郎从藕塘当中猛地窜出来,扑棱着翅膀叫唤一声,飞进不远处的秧田里,周边所有骚乱的声音都停止了,就连叫得最欢的黄鳝和青蛙也不叫唤了,唯有咕噜沟的流水不停地哗哗啦啦,田埂上可多大蛤蟆都慌着朝秧田跳。

 我怀疑大蛤蟆都是传说神秘之物的化身,在心里祷求道:“老太奶,别叫小鬼魂吓我,我只偷这一回,以后再也不偷了,饶了我吧!饶了我吧……”一直跑到后园,大黄狗从浓墨似的洋槐树影里窜出来哼哼唧唧缠绕着我,挑子自然落地,瘫坐在地上喘大气,才发现脚上黏糊糊热乎乎的,仔细瞅是脚搞冒血了,啥时候搞冒血的不晓得,怀疑是老太奶和小鬼魂给我的惩罚。

 人生将要过半百了,邻居珍姑姑瞧着我,还会笑道:“三儿,你现在还信迷信呗?”我想着小时候,解手不敢蹲那大茅缸,就在路上解手,奶奶们瞧着了,就会黑拉着脸说解大手不信在明路(常有人走的路)上,每条明路上都有路神,路神瞧着你在明路上解手,会叫你眼皮上长绝厌(生毒疮),来惩罚你,爬那小树蒲笼里屙。还有那天晚黑,我偷秧的情景,便道:“老辈们灌输我满嘴土坷垃,磕着我的牙,占据我的心。你呢?”珍姑姑哈哈笑道:“妈耶!我跟你一样,明明晓得那是老封建迷信徒,还是半信半疑,一点儿坑人的事都不敢搞哇……"

 我从没瞧着鬼神,却一直把老辈们口唇传说的那些供奉在心里,它适时地显现出来束缚我不敢再有不良行为。

  豫南庄稼人都害怕谷雨之后还会下冷子,无论庄稼人有多么惧怕,苍天毫无怜悯之心,只顾朝嫩嫩的秧苗儿实施粗鲁冷酷的暴行,使得秧苗无疾夭亡,导致芒种时节很多人家都缺秧苗儿,于是就有人偷秧苗儿。

 我家秧地在大塘最南角,离湾最远。那一夜,我们湾有好几家拔好的秧头都被人偷了。我拔好的两百多个秧头准备栽五斗田,也被人家偷了,心疼不得了。父亲黑拉着脸,拧着眉头,长吁短叹。我想着五斗田是我家最好的一块秧田,年年头一卯秧苗儿都是栽进五斗田,好像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他把五斗田操好,就等我把秧苗儿拔起来,我好不容易拔起来的秧苗儿又被人家偷跑了。因此,我吓得不敢出大气。平时菜园子丢个黄瓜茄子都有女人恶狠狠地噘,秧苗儿丢了却没人噘,我觉着很奇怪!

 晚黑,严重缺乏秧苗的人家都聚集六奶大门口商议着一起到人家那湾去偷秧。有人道:“不去偷咋搞呢?到秋下就算不吃不喝,公粮、提成、杂税交不上算不了事,何况一大家子七八口人还要吃要喝呢……”他们有的挑着箢子,有的挑着大花框,说走都走了。

 六奶道:“三儿,你挑着箢子跟他们一路去偷吧。今晚黑,你能把人家偷跑的两百多个秧头偷回来,到秋的就是十挑稻子,你一家人,一天三顿吃干饭,也够吃两个月。”月光下的树荫里,我瞧不清六奶说话的表情,听着我湾和邻湾猛烈的狗叫声,便道:“不去,害怕恶狗咬我腿,瞌睡不得了。”父亲蹲在六奶过道门外的墙跟儿边,双手捧着头一言不发,他始终都在哀声叹气。蛮六爷道:“叹气解决不了问题,你不偷人家人家来偷你,秋后没收成,人家吃稠的,你得喝稀的,怪不得谁……”

 后半夜,我湾的狗越叫越猛烈。父亲害怕还会有人趁晚黑来偷秧,他在秧田埂上坐着守到天亮。

 栽秧时,父亲一遍遍嘱咐道:“三儿,秧苗儿要仔细着栽,只要栽田里,转衣分蘖时多少都能发两棵,啥办法呢?”我只有遵命,把紫杆竹当两根栽。

 我们从早栽到晌午,烈日炙烤,田水蒸腾。我又饿又渴,可想回家吃晌饭,父亲害怕人家会来把没栽完的秧头偷走,非要坚持把田里的秧头栽完才能回家。父亲一边栽秧,一边讲锄禾,和望梅止渴的故事。望梅止渴的故事还真有让人口舌生津的作用,同时也让我饥饿难耐。父亲瞧着我鼻血流的止不住了,把我拉到高大塘背阴处的深水沟边,叫我蹲着,把头仰起来。他扯下时常挂在脖颈儿上黏糊糊的破手巾不停地蘸着水来轻轻地拍我脑门,这方法止鼻血确实很管用。

 夜晚,父亲担心人家来秧地偷秧苗儿,他道:“头朝上守它一夜,不与趁着大月亮头赶忙把它分栽到田地里,也好放心些。”我们一直栽到鸡叫月亮落。回到家,才发现水缸水不多,我两腿满是污泥没水洗,坐在廊檐上靠着墙头子睡着了。父亲把咸干饭炒好,叫我吃饭。我感觉腿上痒疼痒疼的`,闭着眼晴用手猛挠,劈开的手指甲挂着软乎乎的东西,吓得睁开眼晴瞧,是吸在小腿上的马鳖子,慢慢地越扯越长,扯出来扔地上,马鳖子很快缩成一团儿。

 蹲在树上的鸡望着鸽子蛋大的马鳖子,纷纷飞扑下来,吓得咯咯地叫着,围绕着它转圈儿。老公鸭不仅长的帅气,还比老公鸡有见识,它展开翅膀扑过去,张口把马鳖子吃了,噎得直伸脖颈儿。老公鸡恼了,它展开翅膀,跳着脚狠啄老公鸭的脖颈儿。我腿血淌得按上烟叶子和坷垃溜儿灰都止不住,父亲急得撩起老头衫撕扯成布条来勒紧我腿。那一时,我恨透了父亲,心想:“如果有来生,您也别想当我大,我可不想当您妞儿。”

 到最后一大块麦茬子田,秧地没秧苗儿 了。父亲还是起大早把麦茬子田和秧地都操平整,凉那儿,等邻湾的秧都栽完了,去秧田埂儿上转转,找找有没有剩余的秧苗儿,捡回来一样能栽。缺秧的人多,找秧的人也多。父亲大早起就出去转悠,只找两个死不苶苶的秧头回来。我从早转悠到上午,在四方塘捡了二十多个被牛吃过的秧头,还有我从人家秧田偷的秧苗儿。

 我爷爷瞅瞅鲜活的秧苗儿,又瞅瞅我,长叹一口气。我望着爷爷严肃而又愁苦的神情,以为他瞧出那是偷来的秧苗儿,会用破鞋底子打我,心砰砰直跳,没想到爷爷欲言又止,继而又瞅瞅那些被牛吃过的秧头,递给我一个锅巴渣儿捏成的饭团,道:“那些秧都栽恁稀咋搞呢?眼睁睁地等着减产,还不晓得往后的天气咋样?这秧没头,有根就好,赶紧送田里栽上,不能再耽搁了,五月栽黄秧,一天栽三样。把这些栽上了,赶紧再出去找。要不然,等着秋后交公粮,交提成,一些任务完不成,上头又该着人来你屋里抢收粮食,都收走了,你又眼巴巴地瞧着人家吃干饭,你连稀饭都喝不成……”

 望着人家秧田都是绿的,我家那块麦茬儿田开始长杂草,心里可不得劲儿。父亲很焦急,他每天都会嘟囔道:“人家不知情,会说咱好吃懒做把恁好的田地荒废了,不成事……”父亲每天都让我上田畈找秧苗儿,我挑着箢子跑人家那湾秧田埂儿上找三天,也没找到一个秧头。父亲上黄小湾找训诚爷,请他匀给我们几十个秧头,栽稀稀的,也没能把田栽满。听着父亲的叹息声,我起了偷秧的念头。

 雨后初晴的夜晚,月色清明。我打赤板子,挑着箢子,带着大黄狗走到老北畈,把人家那湾已经转衣分蘖的秧拔了满满两箢子。回来的路上,大黄狗在前头跑没影了。我不敢大声唤它,恐怕被人听着了,也可害怕惊扰那些传说的鬼东西,偷让我胆怯极了。

 经过自家屋瞎眼老太奶的坟坡时,突然想起她生前和老太爷曾经都讲过:“有星星月亮的夜晚,那些没名的精灵,和从老坟里爬出来的鬼魂好在漫田畈游荡,精灵敢进湾里来,鬼魂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敢和怪兽一路进湾里来。凡是人死了都会变成鬼魂,鬼魂有大鬼魂,还有小鬼魂,大鬼魂跟大人样,懂事稳重,不轻易害人,小鬼魂跟小孩儿样,调皮捣蛋,最好祸害人,不过,小鬼魂祸害人也分善恶。晚黑,人在田畈走,没准在哪个田埂儿和路口就会碰着鬼魂。有成群的鬼魂,还有单个的鬼魂,人眼睛睁得再大都瞧不着鬼魂,鬼魂瞧着人会主动闪到一边。好祸害人的小鬼魂都晓得碰到好人闪开,碰到搞坏事的坏人,它会唧哇大叫一声,把坏人吓得摔跟斗,有的吓得半死不活,有的当时就吓死了,有的吓膀了。喝醉酒的人路过老坟地,小鬼魂能迷着醉酒的人在老坟地里转,逗着玩儿一整夜,天亮把他送回家。要是遇到恶人,小鬼魂会逗着他跑一整夜,直到把他累死。”二老太奶生前的这些话令我总想:“二老太奶的鬼魂会不会从那大老坟坡跑出来?她瞧着我偷人家已经分蘖的秧,会不会放过我?会不会有小鬼魂在前头的秧田埂儿上,或路口等着我?”越想越害怕,吓得我头发和汗毛都竖起来了,浑身起满鸡皮疙瘩。

 即狭窄弯曲又泥泞的秧田埂儿上,不是大水咕噜沟,就是淌水的小田壑子,我除了害怕鬼魂,还担心掉进大水咕噜沟,越怕越想跑,在泥泞的秧田埂儿上挑担子走路,每走一步脚趾头必须紧抠地上,才能迈下一步,不然会打跐摔倒,越想跑越跑不了。将才走到小藕塘埂上,一只白色叼鱼郎从藕塘当中猛地窜出来,扑棱着翅膀叫唤一声,飞进不远处的秧田里,周边所有骚乱的声音都停止了,就连叫得最欢的黄鳝和青蛙也不叫唤了,唯有咕噜沟的流水不停地哗哗啦啦,田埂上可多大蛤蟆都慌着朝秧田跳。

 我怀疑大蛤蟆都是传说神秘之物的化身,在心里祷求道:“老太奶,别叫小鬼魂吓我,我只偷这一回,以后再也不偷了,饶了我吧!饶了我吧……”一直跑到后园,大黄狗从浓墨似的洋槐树影里窜出来哼哼唧唧缠绕着我,挑子自然落地,瘫坐在地上喘大气,才发现脚上黏糊糊热乎乎的,仔细瞅是脚搞冒血了,啥时候搞冒血的不晓得,怀疑是老太奶和小鬼魂给我的惩罚。

 人生将要过半百了,邻居珍姑姑瞧着我,还会笑道:“三儿,你现在还信迷信呗?”我想着小时候,解手不敢蹲那大茅缸,就在路上解手,奶奶们瞧着了,就会黑拉着脸说解大手不信在明路(常有人走的路)上,每条明路上都有路神,路神瞧着你在明路上解手,会叫你眼皮上长绝厌(生毒疮),来惩罚你,爬那小树蒲笼里屙。还有那天晚黑,我偷秧的情景,便道:“老辈们灌输我满嘴土坷垃,磕着我的牙,占据我的心。你呢?”珍姑姑哈哈笑道:“妈耶!我跟你一样,明明晓得那是老封建迷信徒,还是半信半疑,一点儿坑人的事都不敢搞哇……"

 我从没瞧着鬼神,却一直把老辈们口唇传说的那些供奉在心里,它适时地显现出来束缚我不敢再有不良行为

  情景短剧

  《一张合家欢》

  编剧:蔡中华

  演职人员:赵学义——饰演一退休老职工(爷爷)

  贾怀燕——饰演一退休家属工(奶奶)

  姜小东——饰演一名作业 工(父亲)

  姜丽芬——饰演一名采油女工(母亲)

  赵 霞——饰演一名中学孩子(孙女)

  曹前飞——饰演一名大学 生

  奶奶:厂史馆建设要照片,这刚照了几张,这老头子和红红咋就没影了呢?(找找,然后,喊:)老头子……红红……

  孙女:奶奶……我们在这呢!(小跑着,拽出老头子。)

  爷爷:这厂区建设真是变化大啊!我越看呐,这心里是越敞亮啊!看看……(做比划的动作)

  孙女:奶奶,奶奶。我记得小时候来过一次,好象……好象跟以前不同了呢?

  奶奶:那是啊!那个时候你刚有点懂事。那时候这里还有平房区。咱们就是从这平房区,搬迁过了松原市,咱进城了!

  爷爷:是啊!是啊!这变化真是了不得啊!!过去,咱刚来那会儿能住进干打垒已经觉得不错了。可没几年,咱又搬进了新盖的平房。

  奶奶:红红,你看,爷爷奶奶的家应该是在哪儿!(指着远方)厂里新盖的楼房,本来也得由你爷爷这个老劳模优先享受啊!可你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了。

  爷爷:可没曾想,这平房区改造,咱直接就进了城了。

  奶奶:这真是一辈子都不敢想的好事情啊!

  孙女:爷爷,奶奶。瞧你们今天穿成这样!大家的目光都朝这边看稀奇呢!好象你们是演员似的。

  爷爷:演员?对!咱就是演员。虽然我已经从一线退休20多年了,可我的心呐!还一直牵挂着红岗的一草一木啊!

  奶奶:走!今天咱就当一把演员。(挽起爷俩的手臂)把咱过去的那些故事,好好的给咱的红红讲讲,让咱的小石油接班人,早一天接受教育。

  孙女:奶奶,奶奶,你们还有故事呐!快给我讲讲——

  (三个人绕场走了一圈后停下脚步)

  爷爷:红红,看见没有?那口井!就是我们从玉门来以后打的第一口生产井。她的名字叫152井。到现在,它还不停的生产着呐。

  孙女:(嘻嘻笑着……)象爷爷奶奶一样青春用驻,宝刀不老!

  奶奶:红红,你可不知道!当初你爷爷他们是怎么样打下的这第一口生产井呐!(停顿一下)你过去总埋怨我们,为什么总爱看《铁人王进喜》的**?为什么总爱看《生命树》记录片。

  爷爷:是啊!过去我们打这第一口生产井那真是艰难啊!象**《铁人王进喜》里那样,人拉肩扛,把设备运到了现场。寒冬腊月里,那镐头刨在地上,就是一个星星啊!我们就是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凭着不懈的努力和意志顽强,挖好了泥浆坑,安装好了设备……

  奶奶:红红,想想……象不象那铁人王进喜里的一幕幕?过去的那些石油人啊!他们就是咱红岗这块土地上的《生命树》啊!

  孙女:(若有所思的样子)那爷爷、奶奶,你们过去有象我们今天吃的麦当劳、汉堡包什么的吗?

  爷爷:(抚摩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的说:)孩子!这你得问问你奶奶了。(拉过一边东瞧西望,做惊讶动作的奶奶)老伴儿,别看了。这变化大着呐!快给咱红红讲讲你那过去种田的事情吧!

  奶奶:我们这些油田家属随你爷爷来的那会儿,你爷爷每个月的伙食定量标准是27斤半。拖儿带女的,哪家他也吃不饱肚皮啊!于是,我们家属们一商量,就在春天开荒种田。为的是多打粮食,吃饱肚子。好让你爷爷他们不再惦记着老婆孩子,更好的为油田多生产原油!

  爷爷:红红,那金**的苞谷面窝窝头;那红彤彤的高粱米饭;那白面做的馍馍……都是你奶奶她们……

  孙女:(未等爷爷把话说完,就抢着回答:)“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奶奶:这孩子。过去,那真是艰苦啊!你爷爷他们在井上为石油会战,我们家属就在田间搞劳动会战。

  爷爷:红红,看见爷爷奶奶那个宝贝箱子没?

  孙女:看见了,看见了!可里面没啥宝贝啊?都是一些奖状、劳动光荣的老头衫,还有就是……就是……

  奶奶:就是什么?

  孙女:就是一股捂巴味儿!

  爷爷:这孩子!那可是爷爷奶奶的宝贝疙瘩啊!都是我们洒下的汗水和辛勤的工作和劳动,才获得的奖励呐!

  奶奶:死老头子!咱俩比了那么多年,到底你也没有拉下我什么啊!

  孙女:爷爷,奶奶,你们比什么了啊?快说快说说……

  爷爷:我得一个奖状,你奶奶她就眼红,她也给我拿了一个印着“生产先进”的大脸盆。我们那会儿是,互相比着、较着劲儿争当先进和劳模。

  孙女:你们那一箱子宝贝疙瘩,都没有我妈妈去年获得的那一个劳模值钱啊!好多好多的钱啊!我们同学都夸奖我有个好妈妈。可羡慕我了!

  奶奶:是啊!现在就差你爸爸是落后分子了。

  爷爷:那怎么叫落后分子呢?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生产原油,谈不上谁光荣谁就第一的。

  孙女:哎!真的。我妈妈在哪个井组呢?

  爷爷:别急别急!快到了。

  (三个人一起向前继续走着……孙女东跑西颠着,摘着草原上的野花)

  奶奶:老头子,你看现在这去计量间的小路也铺上了水泥路。这油田发展真是越来越快了啊!

  爷爷:可不是!过去咱是赶着马车去上班,这一路上七扭八转的,耽误老多时间了。看看现在,这上班是坐大巴车,冬天冷不着,夏天热不着,这是多大的改善啊!

  奶奶:过去,你一上班我就偷摸给你塞两个白面馍馍,可你舍不得吃,又偷摸的换成了苞谷面窝窝头和咸菜。那个时候啊,每每看到你偷摸放下的白面馍馍,我这心那!好酸好酸!

  爷爷:可不管怎么的!你们那些家属真的很能干啊!我们终于是吃饱了肚皮啊!别管吃好吃坏,搁现在来讲,那叫……那叫……回归自然!

  奶奶:呵呵……这死老头子到会宽慰人。

  爷爷:红红,快来!(等孙女跑过来,手里已经摘到了许多的野花)看见没(指着那附近的计量间),你妈妈就在那上班呢。

  (第四个人物出场)

  孙女:(手捧着鲜花,一路喊着妈妈跑去)妈妈……妈妈

  妈妈:咦?红红,你怎么来了?

  孙女:妈妈,妈妈。爷爷奶奶也来了。(指着走来的爷爷奶奶)

  妈妈:(快走几步,搀扶住两位老人。亲切的叫道:)爸爸,妈妈,你们怎么来了?(然后,赶紧让两位老人坐下)

  奶奶:这不,厂史馆要照片。你爸爸说想要还原历史,就让我也跟着穿这一身打扮来了。照完像,你爸爸说你们都一个月没有回家了,想来看看你们呐。

  爷爷:这老婆子!倒打一耙子。明明是你想好儿媳妇了,还拉我垫背。哈哈……

  孙女:(把鲜花举到妈妈面前)向妈妈敬礼!鲜花送给我们的大劳模!

  (爷孙三代人,哈哈哈哈笑着……)

  爷爷:(站起身,惊讶的赞叹着,目光充满了欣喜。)老婆子,快看呐!这冰箱、平板电视,这滚桶洗衣机、这衣柜……样样俱全呐!

  奶奶:可不是!再看看你们那过去,铁桌子、铁椅子,就是那窗户啊!也还是用砖头垒的。看看现在,这窗明几净的。难怪咱儿媳妇把这里当成家了!

  爷爷:好哇!好哇!咱儿媳妇把这里当成了家,那也应该啊!咱这叫“奉献社会,学会感恩。”!

  孙女:(牵住妈妈的手,撒娇的样子。)妈妈,妈妈,爸爸呢?他不来看看我吗?

  妈妈:孩子。你还别说,你爸爸他们今天就在我这个计量间不远的地方干活呢!你爸爸他把他们班的饭盒全搁在我这里了,一会啊!准来取!呵呵……

  孙女:好啊!好啊!我能看见我爸爸啦!

  爷爷:(拉过妈妈的手)孩子,我们想你们啊!(做抹眼泪的样子)孩子,今天不是厂庆吗?怎么你们还要上班呢?

  妈妈:爸爸,今天我和他爸爸都是义务献班。我们想过个有意义的厂庆35周年。

  爷爷:好啊!好啊!不愧是咱家的大劳模!不愧是咱的好儿媳妇啊!

  奶奶:瞧把你美得!这嘴都合不上了。你爸呀!他这一辈子就喜欢敬业的人,谁要是不好好工作,他是一丁点儿也看不上那样的人。

  (第五、六人物出场)

  爸爸:红红,你怎么来了?啊!爸、妈你们怎么也来了?

  (爸爸过去握手之际,大学生顺势接过管钳和油手套。)

  爸爸:红红,瞧你那眼神好像对我有意见啊!

  孙女:爸爸,你怎么穿成这样呢?象是?

  爸爸:象什么?

  孙女:象个油炸蛋!(然后躲到爷爷奶奶后面去)

  爷爷:这孩子。(抚摩着孙女)这位是……?

  爸爸:爸爸,这位是我们新来的实习生,刚从大庆石油学院分配来不久。

  (妈妈接过管钳和油手套,放到一边)

  大学生:大叔、大婶好。

  爷爷:好好好!你是大学生。咱红岗的明天有希望啊!年轻人,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咱红岗的建设出力啊!咱红岗的大发展、再辉煌,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大学生:谢谢大叔的教诲。我一定好好珍惜现在,好好的把自己工作做好。

  大学生:(对着孙女)小朋友好。你叫红红对吧?你爸爸常提起你呢!说你学习可好了,都拿了好几个班组第一了。

  孙女:(兴高采烈的欢喜着……)叔叔好!我要继续努力!

  大学生:对!(做和孙女拍掌的姿势)我们继续努力,赶上你妈妈和爸爸。

  孙女:(看不起的眼神)我爸爸可赶不上我妈妈。(骄傲的样子)我妈妈是大劳模呢!

  大学生:这回,你爸爸也当劳模了!前几天开表彰会,你爸爸穿上西服、扎上领带、胸前佩带着大红花上主席台领奖了呢!可帅了!

  孙女:(跑过去搂住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你们真酷!

  爷爷:(笑得合不拢嘴了)哈哈!好啊!老子英雄儿好汉,咱家就是生产劳模啊!哈哈……

  奶奶:这老头子,今天这一趟没白来啊!

  孙女:(从书包里拿出照相机,跑到大学生跟前。)叔叔,叔叔,难得我们一家团圆,今天又是红岗的厂庆,我们想要留份精彩的瞬间,你给我们照张相可以吗?

  大学生:(接过照相机)好的,好的。来,我喊:一二三……

  (集体喊:红岗是我家,发展靠大家!)